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我做许仙的日子 >

第134章

我做许仙的日子-第134章

小说: 我做许仙的日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呵……”只有笑声,没有回答。
    和尚恼了,剑眉倒竖。“大威天龙,般若诸佛,世尊地藏,般若巴嘛空。现形!”
    “现形?呵呵呵……你yù哪个现形?”
    法海佛法施出,却哪儿是什么妖怪,只是一群女子罢了。
    这下麻烦了,这不知名的妖魔鬼怪尽在众女中穿梭往来,佛法一到,尽皆换形换影,击之不中。
    “琼林宴”是为殿试后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始于宋代。宋太祖规定,在殿试后由皇帝宣布登科进士的名次,并赐宴庆贺。由于赐宴都是在著名的琼林苑举行,“琼林苑”是设在宋京汴京(今开封)城西的皇家花园。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以前,在琼林苑宴请新及第的进士,故该宴有“琼林宴”之称。《宋史·乐志四》又载:“政和二年,赐贡士闻喜于辟雍,仍用雅乐,罢琼林苑宴。”所以政和二年以后,又改称“闻喜宴”。元、明、清三代,又称“恩荣宴”。虽名称不同,其仪式内容大致不变,仍可统称“琼林宴”。
    许仙他们在榜单—出,很快便迎来了这琼林宴。
    许仙一大早便来到了琼林苑的门口,今rì的皇家园林由于要宴请他们一应新科进士,装扮得分外喜庆。红的灯笼,红的丝绸,装点得这园林一片火红。
    中了举,成了进士,许仙一直以为自己住在城外的保安堂,这路子近,自己起的又不比任何人晚,以为自己是最早到的,可是到了一看,还真是莫道君行早,总有早行人。
    两百多名科进士几乎都已经到齐了,自己这么早,还是远远地落在了后面。所有人都已经排好了列次,静静地站在那里。
    元朝虽有榜单琼林宴,但是华夏九州终归是异族的殖民地。在这—点上,汉人是没有任何遮羞布的,就是到了后世,人蒙古人依然讲着蒙古话,写着蒙古字。
    就是以民族融合为借口,也有那满清的例子在,满族到了后世已经是不讲满文,不写满字。说他们民族大融合,已经是汉人,也不为错。
    后世之人为了—时的和谐统治,大唱民族一体。而作为元殖民下的汉人,却有着根正苗红的思想,知道自己在元是下等人,自然考元科就不如考明科了。
    这一来,来考的人不仅多,更是不少是皓首穷经的。
    除许仙这样的一榜外,其他人没有名次,而是以年龄排次。
    从第一个数起,须发银白,满面沧桑,不断过渡到花白、灰白,中年,青年。
    据礼部人说,这是为了体现华夏尊老爱幼的美德,是为了正统xìng,为了先进xìng。
    华夏何以为华夏,有服饰之美,礼仪的优越xìng,方是华夏。
    礼部官员的滔滔不绝,为华夏正了名,更是为他们是官儿证了名。这么能说,这么能侃,不是官儿是什么。本是三天的琼林礼仪,他们硬是扯了六七天。
    许仙都为那些花爷子担心,再这么cāo练下去,他们会不会过劳猝死在礼部里。

第229章、意志降临

    领导讲话,听众有多么劳累,听过的都知道。如果领导讲话再与军训结合起来,是真的可以cāo练死人。
    大明礼部虽说不会训练人正步走,站太阳……但是—遍又一遍的礼仪,同样是可以让人身心俱疲的。
    那些皓首穷经老者,—个个是绝对的宅男子。宅了一生的他们,身子骨恐怕是早已虚得厉害。这样的人cāo上军训,死上一两个,许仙绝对不奇怪。
    反倒是他们不仅比许仙来的还早,进贤冠、锦袍、皂靴……看上去jīng神抖擞得很。
    人都到齐了,不多时,所有进士都已经排好序位。
    宦官与侍卫亲军走了过来,前者是对这些进士进行逐一的登记,检查官引和喜报,后者则是搜查大家的身,看看有没有携带什么危险的物事。
    待得都检查完毕之后,忽见门内又走出一个宦官,尖声唱道:有敕!
    众人在前面的长者带领下再拜。
    众人山呼万岁。
    “入宴!”宦官又叫了一声。
    大家立即又再拜,然后在前面的一个礼部官员引领下,鱼贯进入琼林苑中。
    打头的刚刚进门,雅乐响起,一排的乐师演奏起《正安之乐》,直到所有进士都走了进来,来到庭中的阙位站定,音乐停了下来。
    这在许仙看来,这便是古代版的入场式了。虽然不是播的进场曲,但是这也算是了。当时光是练习音乐与脚步的配合,便cāo死了人了,不知练习了多少遍。
    众人立定之后,是不能抬头乱看的。这一点,在前几rì排练时,许仙他们已经受到过jǐng告了,只是当时是在礼部接受的排练,不是在这儿。
    四周是众多的禁军侍卫,他们jǐng惕的目光不断在许仙他们这些人身上巡视着,仿佛他们这些士子是什么不安全的因素似的。
    这使得一些人不是那么舒服,不过这毕竟是琼林苑,自然没有哪个士子敢在这儿放肆。就是再看不起武人的顽固分子,都必须忍住。
    这时候,一声唱起:“就位!”
    引领的礼部官员走出,向西而立。他就是一个标范,虽然礼部已经训练过他们了,但是毕竟是第一次陛见,不派一个人跟着,礼部也不放心。
    有这么一个人站着,大家也就连忙有序地站在了自己酒席上的位置上,老老实实站着,这时候是不能坐下的。
    又有一名中使走了出来,喊道:有敕!众进士再拜,然后中使喊道:赐卿等开喜宴!众进士又再拜。
    许仙心下暗暗叫苦,心说:这饭还没有吃上,便一个又一个头叩了下去。听说这皇帝赐宴是不能吃饱的。是不是因为这样,礼部才不断拜叩,拜叩得累了,自然也就没有胃口了。
    说到这,许仙想到了沈万三。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许仙他们在礼部封闭受训,他也使银子进来。他找许仙竟然是为了承办这琼林宴?
    真不知道是不是应该说他想着法儿找死。这琼林宴能与鹿鸣宴一样?鹿鸣宴—直是有民间举办的传统,也就是朝庭常说的与民同乐。但是这只是一种恩典,琼林宴能—样?琼林宴宴的是什么,他不知道?
    自唐太宗为广开才路,主要采取了两种措施。一是大办学校,国家设国子监、太学,地方设州学、县学,以便培养和造就大量人才。二是推广和完善隋朝所创的科举制度;不设前提,通过考试;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当官;使做官不再是贵族世家的专利;庶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也有机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当年唐太宗看到新科进士从端门鱼贯而入,高兴地说:“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矣!”
    前面,不是任何皇dì dū做得到的,但是唐太宗—句,皆是所有皇dì dū看重的。谁要是敢动他们的人才袋子,那才是找死无门。
    帝皇对这等事的重视,有—句话可言:天下英才,我不得用,宁愿毁之。
    以帝皇如此心态,他还想举办琼林宴,不是找死是什么。反正许仙是没有参与。
    修真与仙侠不同,仙侠者,仙者侠义之心,以斩妖除魔为主。
    许仙没有斩妖除魔之心,古仙道同样不是斩妖除魔之道。道祖开讲,三千紫宵客,多少妖魔鬼怪,又怎是斩妖除魔之道。
    修得真我,知生命之玄妙,宇宙之终始,跳脱命运,得天地之大逍遥,方为修真。
    沈万三不懂修真,所以他是求不来许仙出手的。他沈万三,并不是许仙什么人。
    后来他又求没求人,求了谁……许仙不知道,也没有打听。
    口称谢座,总算是可以坐下了。许仙自然不会再想沈万三的事,而是安心开席。
    可是这一坐,许仙又宁愿不坐了。
    这琼林宴和一般的宴会不一样,并没有大型的酒桌。整个大厅的zhōng yāng的空着的,专门供人跪拜,众进士则是分东西两班就坐,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小小的几,上面摆着几样菜和一副碗筷、一个小酒樽。
    还没来得及抱怨这样坐法,卷得很,伸不直腿。
    这时候,《宝兴贤能之乐》响起,众进士便齐齐举起酒樽,对着远处上坐上的皇帝一举,然后便凑到嘴边喝下。等到旁边的宦官过来添酒完毕的时候,音乐就中止了。
    然后,《於乐辟雍之乐》响起,大家又再次喝下一樽,等到宦官来添酒的时候,音乐又再次停止。
    如此往复,每一音乐开始,大家就喝酒。《乐育人材之乐》、《乐且有仪之乐》、《正安之乐》结束,经历了大约半个时辰的时间,大家就喝下了五樽酒,而自己面前的菜,虽说是皇家御食,早就冷得不像话了,恐怕是再也难以有什么美味了。
    就是这样,你还是不能吃,因为音乐再次响起,还是一开始弹奏的《宝兴贤能之乐》,大家又喝酒重复了一遍半个时辰之前的那无音乐,当大家再次喝下五樽酒的时候,宴席已经开始了一个时辰了。
    这是赐宴?这是受罪。
    然后,一名宦官又走上前来,喊道:有敕!
    空腹喝酒的不适,都比不上这宦官的口令。得,为了这官位,再不舒服也得拜。立即都跪下去再拜。那宦官又喊道:赐花!便有宫娥捧着大红的花儿过来给诸位进士戴在胸口。
    戴花完毕,礼部人员再度引路,来到了庭中的阙位,诸位进士也都跟着走了出来,大家一起再拜,口称:谢花!
    过了这一关,终于可以zì yóu吃喝了。
    可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这菜早凉透了不说,上面还有一个皇帝坐着,他们这帮官场初哥,哪一个还吃得下,只能随便吃吃,压压前面的酒气。
    这一场琼林宴,除了是规矩,还是规矩。没有人吃好。
    其实就是想吃也吃不好。在我国历史上,宋代一直被誉为中国饮食业的高峰时期。面对如此发达的饮食业,执政者不得不考虑分工管理问题,史料中记述的“四司六局”就应运而生。四司即账设司、厨司、茶酒司、台盘司;六局即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油烛局、香药局、排办局。这些部门各有其责,各司其职,从饮宴厅堂的布置、摆设和烹调配料、茶酒,甚至照明、卫生等方面都有分工。
    这制度是先进了,可是一旦中间断了传承,便几乎再也不可能找拨回来了。
    偏偏这宋朝便是遇上了蒙元,吃的文化也便断了传承。明朝的老朱又不是一位好吃的人,作为一名发明“四菜一汤”工作餐的皇帝,吃文化的复兴也就可想而知了。
    好在后面又来了位满清,恢复了一些汉吃文化,只不过难免是上有所好,下必从焉,其更多的却也只是增加了不少满人的饮食文化罢了。
    就是这,貂蝉的手艺也不知比大明宫宴强了多少倍。
    这是什么?珍珠翡翠汤?真亏这老朱拿的出来。
    老朱出来后的讲话,尽皆是大讲特讲贪污腐化问题,希望在座的士子能清廉起来,为民服务……
    听得许仙更是一点儿胃口也无,分外不奈烦起来。
    后世之人,他是知道,这带着人民的,就没有真为人民服务的。
    在后世,凡是门口挂“人民”二字招牌的地方,均岗哨林立,充分体现了“人民”的崇高。这些地方一般都是人民无法随意进出的,像“人民ZF”、“人民法院”等等。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人民银行”,还不办理储蓄业务,只有“人民医院”的门可以随意进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