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她们说我是剑侠 >

第400章

她们说我是剑侠-第400章

小说: 她们说我是剑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人全都站起,拱手施礼,这其实才是秦汉时宫宴上的传统习惯,后世许多穿越里,穿越到隋唐之前,亦是见王则跪,其实根本不是这回事,隋唐之前的中国,其实并无“跪”这样一个概念,跪即是坐,平日里大家设宴,包括帝王,全都是跪坐于席,跪坐本身并不表示卑贱又或其它含意。
    至于武将向君主单膝下跪,以示效忠,这个也是有的,但不过是种比较“随兴”的事。
    神皇伸出手,略略地了两句,与淑媛帝姬、二妃入座,众人也纷纷坐下。唐峰看去,见他的淑媛堂姐穿的是金百蝶窄袖绕襟曲裾深衣,梳着宫髻,贴着鬓花,文文静静,体态婀娜。
    只可惜他虽看着淑媛堂姐,淑媛帝姬却并不知道自己有个五讲四美的堂弟,没有与他含情脉脉地对上几句,让他颇为遗憾。
    先有歌舞献上,乃是比较传统的水袖霓裳舞。神皇与上席的三圣等人纷纷举杯,坐在下席的唐峰等人自然只是陪衬。好在规矩不多,虽然只是陪衬,亦没有太多烦闷。
    宴到半途,月彩虹令唐山上前,将她介绍给淑媛帝姬。唐山此时已大致上琢磨到月彩虹心态,她的女儿另有父亲,这个秘密对女儿隐瞒了十几年,她自己也不好过,故而见到唐山,下意识地便想让她与淑姐这对堂姐妹亲近一些。
    淑媛帝姬不知内情,只是看到唐山,也不知真是因为血缘相近,还是别有原因,莫名地便感到亲切,微笑道:“1山姑娘博闻广记,娘亲与王大人早已多次与我听,日后还请多多指教。”
    唐山谦虚一番,坐回席上,斜上方却有一老者哼了一声:“听闻唐姑娘才惊人,直可谓博古通今,不知于经之道可有研究?”
    众人看去见话的,正是掌管乐府的贾负贾老。
    早朝时,神皇陛下yù请贾老为淑媛帝姬的经讲师任太子太傅,明妃娘娘却向神皇举荐了唐山,知道贾老脾气的,早已猜到今晚宴上贾老必定要向明妃娘娘口中的这位才女发难,现在果不其然,于是纷纷向唐山看去,看她如何应付。
    唐…
    山却是微微一笑!”经之道略知一二。”
    贾负道:“既如此,敢问才女,世人皆乐富而恶贫,圣人却“贫而乐”却不知贫有何好处,圣人乐之?”唐山微笑:……贫而乐,三字,虽在许多典籍中有见但最初却是源于《论语》中之“莫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而《论语》自遭秦火,到了汉时,或由孔壁所得或是口授相传,故又有今本、古本、齐论、鲁论之别,今世所虽是“贫而乐”但按古论,却该是“莫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少了一字,意思已是截然不同,今人以讹传讹以圣人之言,劝人安于贫困其实圣人但愿天下万民无不富足,若只是贫,有何可乐?贫而不失其道,才是圣人本意。”
    经之人虽多,但大多都是“死书,死书”的腐儒”“贫而乐道”四字只在古论中出现,令人所用的俱是“贫而乐”贾负本以为这姑娘不过是十来岁的样子,就算过几本《论语》,但《论语》版本极多,每一本大体相近,却又有些微不同,很多人都是知今而不知古,他本想在唐山对“贫而乐”作出解后,再教训她经而不溯源,却没想到唐山虽然年纪不大,平日无事却好书,各种版本的《论语》全都过,未上他之当。
    贾负念头一转,又问:“圣人又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敢问才女,此意何解?”唐山轻叹一声:“这又是后人曲解圣人之言。此句本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圣人本义,礼乐教化,国之大事,百姓若有足够智慧,可让其参与,就算愚昧,亦当解释给他们听,让他们知道为何要那般做。后世一些人却为迎合帝王之意,强成“不可使知之”言圣人之意,国家大事,百姓只需照做,无须知晓,只是少了两个断句,圣人之意全被曲解,圣人若是复生,得知自己的话被人这般利用,不知是否会被气得再死一次?”
    淑媛帝姬道:“原来如此,我每每到此句,亦觉奇怪,孔夫子既“有教无类”为何却又礼乐教化,不可使百姓知之?却原来是后人曲解圣人本义。”此时,贾负已知道这少女绝非是死书之人,却又想着,她就算再怎么聪明,年纪也是有限,就算从一出生到现在,又能够上多少,记上多少?
    于是挖空心思,尽找些艰涩生僻的句子前来相难,谁知唐山不但从书,却还过目不忘,且别人书,对老师的教导大多不敢质疑,她却是总有自己理解,旁征博引,听得众人纷纷点头。
    神国与外界不同,所谓出则为将,入则为相,实行的还是秦汉之前文武不分家的体制,如八圣十六神,不但武功独到,于文采上亦要高出寻常人,眼见贾经师问得这般生僻,这少女却是对答如流,没有丝毫迟疑,不由得开始佩服起来。
    贾负心想,寻常问题,只怕难不住这丫头,略一沉吟,又道:“孔子正礼乐,恢复三礼,此人人尽知,敢问才女,春秋之前“三礼,始于何时,历朝历代又有可变化?”
    众人皆想着,这简直就是刁难人了,春秋之前,根本就没有书卷传下,偶尔找到一些,不是古篆,便是甲骨文字,谁能从中弄清“三礼”的起源与变化?
    唐山却微微一笑,道:“三礼始于尧时,初始为祭天之天礼、祭地之地礼、祭宗庙之人礼,而三皇不同礼,帝舜之时,已是开始变化…”竟是将尧、舜、禹、夏、商等各朝之礼一一叙出,没有丝毫遗漏,其中一些,却连贾负自己也不知道,只听得目瞠口呆。
    贾负咬了咬牙,却是不甘认输,他看着唐山,道:“姑娘于经礼乐之上的见识,果然不凡,明妃娘娘又言姑娘博古通今,不知这“博古,二字,姑娘是否当得?”唐山叹道:“略有些薄,并不太厚“博古,二字或当不得“薄古,却还是有的。”
    众人听她得有趣,俱是笑子起来。贾负却盯着唐山:“那就请问姑娘,从盘古开天到现在,大约有多少万年?”
    众人讶然……这难道也会有人知道?
    唐山却是轻轻一笑,道:“世人总以为开天辟地乃是亿万年前之事,其实真无那般久远。史书以天干地支纪年,始于帝尧,帝尧于甲辰即位,至今三千零四十一年。帝尧之前,乃是帝喾、烦顾、少昊、
    轩辕、神农、伏羲,若以伏羲为始,三皇五帝至今,共有五千一百五十三年。
    三皇之前,又有十纪,加上日月未出的混沌时期,开天辟地至三皇,也不过就是二百七十六万一千年。加在一起,开天辟地至今,约二百七十六万六千余年。”
    众人面面相觑贾老问出这样的问题,已令人觉得不可思议,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位山姑娘竟然还答了出来?!。''
    '  '
第四十一章 宫筵文斗:诗魁弟弟?
    大家也不知道唐山得对不对,一同看向贾老。''
    贾负犹豫了一下,有些不太自信:“按老夫所算,从开天辟地至今,当是二百二十六万六千余年,相差了五十万年左右……”
    “那便是了”唐山道“史书以天干地支纪年,虽是始于帝尧,但天干地支本就是以天文为基准,只要熟知天文,便可推算出“上元甲子。”上元甲子,至今乃是一百九十三万七千二百六十四年。
    不确定的是开天辟地至日月所出的混沌时期,虽有仙籍记载,却不详细,大约是三十二万九千年。”
    贾老道:“加在一起,岂非正是二百二十六万六千年?”
    唐山道:“但是所谓混沌时期,其实只是从开天辟地算到日月有出,而上元甲子,却是从七曜齐元开始算起。先生必是误将1日月合璧,当成了上元甲子,其实“日月合璧,后,还有“五星联珠”“五星联珠。后是“七曜齐元”“七曜齐元。后,日月星辰才开始运作,上元甲子由此算起,这其中又有五十万年,先生必是把这五十万年漏了。”
    贾老发了半晌的怔,忽又问道:“上元甲子至今,确是一百九十三万余年,只是不知此数,姑娘从何得来?”
    唐山不好意思地道:“年初时,女子曾病了一场,躺在床上无事可做,便依天干地支、星辰轨迹往上推算,花了七天时间才算出来。”
    贾老一口血喷出,晕倒在地。
    众人大吃一怕,纷洲仑救。
    唐山担心地道:“贾老先生可是身体不好?”
    “癫狂神婴”。低笑道:“他老当益壮,身体好得很,只是他花了十三年心血,才算出上元甲子到现在的年数,这些日子极是得意,他完成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怕连天上神仙都做不到的事,却在病床上躺了七天,闲着无聊便算了出来,这不是要他命么?”
    唐山轻咳一声:“抱歉抱歉。”
    唐峰拿眼睛姊她。
    姐,我一直都以为是变态。对不起,现在我知道我错了,原来不是变态,只是超超超级大变态……
    贾老被扶下殿去。
    众人看着唐山,只觉这少女实是不可思议,贾老的问在神国已是数一数二,这姑娘却能将他气得吐血,识如此渊博,世所罕见,更何况她年纪并不大,古人本有“白首穷经”之,以她的年纪,就算将所有经籍看上一遍,按理已是不够,更何况竟能穷尽经义,也不知是如何做到的。
    月丘池看着唐山,眸中又敬又爱。
    仙妃沙罗娜却是气得一脸煞白,白天时月彩虹yù举荐唐山为太子太傅,贾老气得差点弃官走人,她一番安慰,留住贾老。就是知道以贾老的脾气,在宫宴上必定不肯放过这个丫头。
    按她想来。不管这丫头如何聪慧,以她的年纪,也不可能胜过贾老,只要让贾老当众辨倒这个丫头,那便连举荐她的明妃也要跟着丢人,却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按照这丫头今晚表现“博古通今”四字实在不能是高捧了她。
    神皇爽朗大笑道:“难怪彩虹以往从不干预朕的决定,此番却也要向朕举荐山姑娘,山姑娘果然当得才女二字,淑媛若有姑娘教
    
    他还未完,沙罗娜目光一转,见上席中“诗圣”姜吁跃跃yù试,颇有接贾老之后考教这丫头的想法,却又有些犹豫,担心自己也像贾老一般落败出丑,于是赶紧道:“陛下且慢!。”
    神皇道:“爱妃有何高默“仙妃娘娘道:“山姑娘于经义和天文地理上的渊博,我等已是见识,但若为太子太傅,单通晓经义还是不够。我听外界大唐的科举,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考中“明经。者较多,中“进士。者却少,皆因要考中进士,还需在经义之上加考诗赋,敢问
    山姑娘,是否如此?”
    唐山道:“确有此事,大唐科举,有秀才、明经、明法、明书、
    明算、进士六种,其中又以进士最贵,趋之者众,考上者少,皆因“进士,又要在“明经。之上加考诗赋。若只是经而不能致用,之何用?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三十岁考中“明经,者,已算年老,五十岁中“进士。者,却还算是年少的了,只因为经容易,而致用者难。”
    仙妃娘娘道:“若在大唐,任太子太傅者,却要何种资格?”
    唐山道:“在大唐,考中“明经。者,只可为官吏,唯中“进士,者才可担任要职。”
    仙妃娘娘故作沉吟:“却不知山姑娘于诗词歌赋上,却又如何?”
    唐山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