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王溺爱:孟婆追夫记-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从行刺的黑衣人身上搜出来的徽识,这枚玉令想必三殿下比微臣还要熟悉的多?微臣发现后,事急从权,所以率先秘密关押了临江王府上下所有奴仆。有趣的是,临江王早已不知所踪。”
谢元心头一凛。按照盛嘉彦所云准之前和谢因谋和要杀了他,如果云准要是真的趁机逃跑了,那么日后万一再找机会卷土重来怎么办?!可谢元心中还是有几分不安和疑虑,他并不是完全信任盛嘉彦:“如你所,黑衣人行刺你,他难道没有料到自己会失败?为什么还敢把暴露身份的玉令放在身上?”
盛嘉彦抬起一双淡漠的眉眼,点漆的黑瞳让谢元心下震颤,只听他道:“三殿下还不明白么?即使这次不是二皇子派人来刺杀您,也完全可以污蔑是他与临江王勾结的。是黑是白,不都是三殿下您一句话了算的?这么好的机会,殿下千万不要放过了。”
谢元沉默了。盛嘉彦的没有错,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只要拿着这枚二皇子府邸才有的玉令,他回京后往父皇那递上这么一个秘奏,谢因在父皇心里的分量又会大大减少。到时谢因倒台,还有什么人能阻拦他夺嫡的脚步?
故而,谢元深深吐气,随后皮笑肉不笑着:“有盛督军在此,本王十分放心。既然这里没什么要紧的事了,本王就先回去,听来仪此次也跟着来了,真是胡闹,本王要去好好瞧瞧她。”
谢元罢,转身回了马车。临走前又深深望了盛嘉彦一眼,后者只是淡然回望,大雨滂沱中竟让谢元都觉他气势逼人仪态万丈。
谢元不禁想到另外一个问题。盛嘉彦心思缜密手段狠辣,这样的人,他该留么?
盛嘉彦与谢元动作极快,在消息还没有传回谢崇明耳里时,他们已经料理了所有京都而来的士兵。当谢崇明得知临江王云准带着叛军消失在临江郡时勃然大怒,他本因为二皇子的事身子不好,这么愤怒之下,竟开始喘咳不止。
贴身太监来喜慌忙上前奉茶:“皇上息怒,保重龙体。”
谢崇明似做没有听到,将临江太守传回来的奏折又看了一遍,上面清清楚楚写着:临江王云准恐与二皇子勾结,期间盛督军遇刺,临江王带着私自练养的军队消失。临江王府上下逃跑时遭山裂泥石掩埋,无一存活。而临江王,恐怕正在回晋国的途中了。
没有人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回了楚国,谢崇明更不好借此向晋国发难。
这个临江太守是谢崇明的心腹,谢崇明并没有怀疑他话的真假。尤其是谢崇明派去查探的人回禀,临江王府里的一干人等的确是被埋在了泥石下,有的家丁身上甚至带着与二皇子谢因通信的罪证。谢崇明疲惫地闭上双眼,想到谢因是他精心栽培出来的儿子却与旁人通敌叛国,他终于体力不支,再次病倒在榻。谢崇明本是龙虎精壮之年,如今病怏怏的躺在榻上,费尽心力的想要处理他国家渐渐露出来的多处弊端,但他却像个年迈老人一般,没几句话就要喘半。
今日照常还是成昭仪服侍在一旁,她满鬓珠翠宝钗,衣服是荷华色褥裙。成昭仪正扶着谢崇明靠在床榻上,一口一口的喂他喝汤药。
第232章 病倒的楚王
成昭仪是三年前才入宫的妃嫔,出身江南门户。人也有着南方女子婉约柔然的特点,话细声细气气质温柔,不然也不会短短三年时间就得谢崇明的喜欢,成为皇帝身旁的一朵解语花。现在皇帝身子不好,大多数时间都是她在一旁服侍。
谢崇明见成昭仪为了照顾他日渐消瘦,心里有些触动,拍了拍成昭仪的手:“清宛,你辛苦了。”
成昭仪眼里似有泪光:“君上若能早日好转,别辛苦臣妾,哪怕抵了臣妾这条命都行。”
谢崇明重重咳嗽了几声,成昭仪又连忙替他拍着后背顺气:“这三年来,有皇后尊贵在前,又有宜妃骄纵在后,难免疏忽了你,偶尔你受的那些委屈,朕都看在眼里。时至今日,朕知道你心里有多委屈,所以朕准备在现在诸多皇子中挑选一位过继到你名下,也算弥补朕往日对你的疏忽。”
成昭仪眼泪一滴滴的落了下来,她很是柔弱的倚靠在谢崇明胸膛上:“皇上正值壮年,怎能这种话让臣妾着急。皇子们皆文武卓绝,现在臣妾什么都不想,只想您身子快些好起来。”
谢崇明深知自己身体情况,死倒是没那么快,只不过一日不如一日,内里亏虚,需要好好养着。但他一向不喜大权外放,如今肯将肉分出一点半点给自己的儿子,已经是极限了。他方才那一番话不过是试探成昭仪,见成昭仪并没有狂喜之色,他心里稍安一分。
“皇上,臣妾听太虚道长近日游历至楚国,臣妾想求请皇上同意臣妾去他的道观中祈福,保佑皇上龙体康健,不知皇上可否准许?”成昭仪抬起那盛着泪光的双眼,期盼的看着谢崇明。
谢崇明点了点头,算是准许了。
一旁成昭仪带来的贴身宫女本是一直低着头,听到此话不由得抬头轻声道:“娘娘,那太虚道长名声远扬,此番一来有许多人都去参拜。但奴婢听道长都一一婉拒了,他最近正是丹药练成之时,恐怕无法分心接待。不如娘娘向皇上再求个请,将道长请入宫来,皇上的命令,想必道长不敢不从。”
成昭仪轻斥一声自个儿婢女,转而向皇上道:“揽月不懂事,皇上别怪罪她。”
谢崇明已是眉头微蹙:“练丹?”
成昭仪心翼翼看他一眼:“确实是,太虚道长的丹药千金难求,传有强身健体之效,被人传的神乎其神的,也不知是不是真的。”
谢崇明闭了闭眼,明黄色的帐子衬的他脸色有些不健康的青白:“那就如你宫女所,请进宫来,你也方便些不必大费周章出宫了。”
成昭仪起身福了一礼:“谢皇上。”
在谢崇明看不见的地方,成昭仪与宫女对视一眼,之后纷纷垂下眼睫。
渡口边,微风打着旋卷起孟萋萋的裙摆,她站在盛嘉彦身边,正要一起送别云准。云准的身后是忙碌搬运东西的家仆,再远一点便是山色渐远的水路。
“此次一别,我们很快会再见的。”云准开口。
盛嘉彦倒是淡然处之,高深一笑:“晋国正值内乱时期,想必你回去后便分身乏术,我们再见可能要许多年以后了。”
云准深深看了盛嘉彦一眼,抱拳道:“今日你放我自由,我欠你一笔恩情,来日若有机会,我云准定当倾力奉还。”云准不再耽搁,罢看了眼孟萋萋,却什么话也没有多,转身潇洒离去。
他们的船只渐行渐远,听盛嘉彦,只要顺着水路一路行下去,便会回到他们的国家。孟萋萋稍稍侧首看盛嘉彦的表情,他目光很是深远仿佛落在了水路的尽头。孟萋萋不由得想到,上辈子盛嘉彦作为晋国的君主,如果他这辈子有记忆,不知会作何感想?
孟萋萋不发一语,静静陪着盛嘉彦立着。
直到许久,风起的大了些,盛嘉彦才自然而然的牵住她的手:“走。”
他们离开临江郡前,盛嘉彦带孟萋萋去祭拜了田大佛和米的墓。孟萋萋有些恍惚,好像田大佛还在耳边打趣他们二人,米仍捧着他那白皮本子写着孟萋萋跟盛嘉彦的故事。
眼前光影一换,有的只是漫的白色纸钱。
孟萋萋大哭一场,摸着鼻涕眼泪在田大佛的墓碑前倒了一杯酒:“这里有山有水,看遍人间好景色,寂静幽深,也不会有人来打扰。你跟米作伴也不算孤单,来世我们再见。”
最终孟萋萋辞别了田大佛跟米,跟着盛嘉彦踏上了回京的路途。
盛嘉彦因对外散播自己遇刺的消息,故而不能骑马,一路上只跟孟萋萋坐在马车中。
孟萋萋一时兴起,凑过去问:“阿彦,你相信人有来世吗?”
盛嘉彦带着困意用好听的嗓音轻轻疑惑地‘嗯’了一声。
“就是比如这一世还有上一世的记忆,而且清楚地知道这一世自己要做什么。”
盛嘉彦眉头蹙起,很不能理解孟萋萋的话。
孟萋萋开口胡诌道:“这是我从一个话本看来的。讲的是一个仙和她的顶头老大来到凡间历经劫难,但问题是这个仙她……一时糊涂,犯了许多错很可能惹的她头上那位大人生气。如果你是那位大人,你会原谅这个仙吗?前提是仙不是故意的!她无心的!”
盛嘉彦看她一本正经的样子,一时来了兴致,玩味一笑:“那我可能不止不会原谅,还会狠狠的——”
“狠狠的干什么?!”孟萋萋紧张的咽了口唾沫。
“狠狠的打她屁股。”盛嘉彦淡定的回道,顺便还威胁似的看了一眼孟萋萋。
孟萋萋如堕冰窖,几千年来被阎王陛下支配的恐惧又回来了。
嘤嘤,为什么他就算没有记忆也还是有这种癖好!
回到楚国京城后,盛嘉彦率先送了孟萋萋回府,自己则和三皇子入宫觐见皇帝。
孟萋萋刚一进府,孟老太君就被人簇拥着快步走来,离着孟萋萋还有三五步的距离就开始轻轻嗔怒:“好你个萋丫头,祖母真是把你惯坏了!你竟无法无的私自跑进军营里头,要不是彦哥儿派人告诉我,你打算让祖母急死是不是呀!”
孟萋萋连忙过去揽着孟老太君的胳膊:“祖母!您就原谅我这一次,我下次再也不敢了。我只是不放心阿彦一个人离开那么远,所以才跟着去的。”
孟老太君笑着嗔她一眼:“什么担心,我看你就是贪玩!你瞧瞧这脸瘦的,这得吃了多少苦呀!快快快,祖母让人给你准备了乳鸽汤,先回去用一碗祛祛疲乏。”
“嗯!”孟萋萋一口应下,还不忘道:“我要给二哥留一碗。”
孟老太君笑了两声:“缺不了他的。”
三皇子入宫后,先被皇帝派去了皇后那请安。故而只有盛嘉彦一人等在勤政殿外,他跟着皇帝的贴身侍从进入勤政殿,刚好与从勤政殿里出来的二皇子谢因碰了面。谢因温润的笑意顿时冻结在脸上,他只稍稍颔首,算作跟盛嘉彦打了招呼。盛嘉彦目不斜视,直接进了勤政殿内殿。
重重的皇幔垂下来,盛嘉彦看到了那个层层帘幕后头躺着的谢崇明。谢崇明正咳的厉害,大太监来喜在一旁给他顺着气,顺便从怀中取出方盒,从里头拿了一颗药丸给谢崇明咽下。
“盛卿来了?”谢崇明有气无力的问了一句,咳倒是不怎么咳了。
“见过王上。”盛嘉彦简单行礼。
谢崇明在帘幕后头睁着一双黑亮的眼睛看着盛嘉彦,他虽然身形消瘦,因为疾病缠身导致脸部两颊都凹了下去,整个人形容枯槁,像个迟暮的老人。
“此次大军南下,本是让你们观察云准的动向。谁知竟是被云准料了先机,跑个无影无踪。他这料事如神,倒像是背后有人给他通风报信一般。”谢崇明坐在帘幕后头,一双眼紧紧锁着盛嘉彦,试图从他面上看出什么端倪。
然盛嘉彦镇定自若,恭敬回禀道:“所有的情报微臣在临江郡时已经让人快马加鞭传回京城,想必皇上已经看过了。判王云准既能与皇子私下勾结,能提前知道您的安排倒也不是难事。”
谢崇明撑在床榻上,不肯错漏盛嘉彦的一丝表情,盛嘉彦就这么坦荡的任由他注视。最终谢崇明重重的叹了口气,才躺倒在床榻上。
也许是病中让人精神不济,谢崇明竟是迷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