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仕官 >

第214章

仕官-第214章

小说: 仕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家一开口,便知有没有,陈拥军的话让田文建茅塞顿开,顿时脱口而出道:“我们能想到,胡EO那个经济学家一样能想到。
    小娜明白了过来,一脸愤愤不平的表情,气呼呼地说道:“老公,那个胡EO真坏,明明知道前面是火坑,还骗你往里跳!”
    “话也不能这么说。”
    不等田文建开口,陈拥军突然似笑非笑地说道:“当今世界造船巨头韩国造船业起家,是从现代集团在蔚山兴建造船厂开始的。1970年的韩国是个什么工业和资本基础?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业刚起步的发展中国家。
    当时包工头出身的现代集团老板郑周永跑到欧洲,靠着诚恳和自信拿到了2艘25万吨超级油轮合同。然后在两年之内,一边建造船厂一边造船,在油轮如期完工的同时,也使造船厂形成了150万吨的年造船能力。
    当年那个白手起家辛苦创业的后来者,现在成为了民船制造领域的翘楚,打造出一个相当先进和庞大的制造基地,甚至可以将生产相对集中于附加值较高的领域。”
    瞧不起韩国人就是夜郎自大,先不说人家的“身土不二”,就民船制造业而言,人家不但是全世界最大的船舶制造基地,其船用设备自主化率高达85%以上,仅次于日本。而我国平均仅30%左右,还都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设备。
    国际公认的“船舶工业两条腿”,一个是船舶主体的建造,再一个就是船舶设备。而船舶设备约占船舶总造价一半左右,在多功能滚装船、海洋工程船等高技术附加值船舶上,其价值比重甚至高达六成。
    想到这些,田文建不禁暗叹了一口气,一脸苦笑着说道:“说的不好听一点,国内民船制造业就是把钢板焊起来挣个辛苦钱,而我连挣焊船壳这点辛苦钱的机会都没有。都说天无绝人之路,我看这条路已经绝了。”
    这时候,陈洁突然冷不丁的冒出一句:”为什么要造船?”
    “赚钱啊,我现在欠着两千多万呢。”
    令田文建倍感意外的是,陈洁突然石破天惊地说道:“既然是为了钱,那为什么非得在造船这棵数上吊死昵?据我所知,拆船一样的有钱赚,而且利润要比造船高得多。”
    “拆船?”田文建还真没反向研究过,紧盯着陈洁的双眼,一脸匪夷所思的表情。
    陈拥军反应了过来,“嘭”的一声猛拍了下桌子,哈哈大笑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小建,你姐说得没锗,你有船坞船台,有全套的码头设备,完全可以反其道而行,往技术含量低,利润还高的拆船上发展。”
    田文建彻底的悟了,愣了好一会儿后,才疑惑地问道:”拆船有钱赚吗?”
    “有啊!”
    陈拥军掐灭了香烟,敲着桌子,眉飞色舞地说道:“我以前看过一份拆船协会的报告,上面说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一艘退役船舶经过拆解后,可以得到大量钢材和有色金属,以及可利用的机器设备和船舶零配件。
    拆船所得47%是船板,那些钢板可以直接作铺路板用,每吨可节约1500块人民币左右。
    也可用于生产模具、法兰盘、沉箱、浮船坞、农具、小五金以及生产、维修等。还可按照标准改制成小型建材和型材,用于生产五金配件、铁艺出口或用于低层建筑,特别是农村建房:
    船上拆解下来的主机、辅机、通信导航设备、零配件等,绝大部分销售给修船厂,为修船厂提供廉价零配件:船上的发电机组更是供不应求,很多中小型单位都抢着买回去作应急发电用。技术状况良好的主机还可直接利用,如建调峰电站。
    如果拆大型油轮,那你就发了!油轮的船底可以直接销售给造船厂作浮船坞用,比新造一浮船坞节约资金1亿元人民币以上。”
    陈拥军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拆船业还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可以为社会提供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安置富余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
    竟然有这样的好事!田文建乐了,欣喜若狂地问道:“姐夫,拆一艘两万吨的巨轮,能赚多少钱?”
    “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利润很高是肯定的。”
    陈拥军沉思了片刻,继续说道:“不过我听说过一家小拆船厂,花两千多万买回一艘货轮,拆完之后卖了近四千万。另外国家对拆船业还比较支持,拆船协会的定点拆船厂,都能享受到退税或先征后补的优惠政策。”
    中国是世界废钢第一进口大国,在社会钢铁资源供不应求的局面,进口退役轮船回来拆,倒是个获得优质废钢的有效途径。
    田文建这才明白了过来,顿时哈哈大笑道:“拆船可比造船容易多了,行!这个办法我看行。”
    “瞧你那样,都快钻到船眼儿里去了。”
    陈洁给了他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拆船可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利国利民,如果环保问题解决不了,那就是祸国殃民。上个月我采访过你们老家那边一个以拆船为主业的小渔村,那里拆船带来的污染简直令人发指。
    废轮上的油污水直接往长江里排放,石棉、重金属、电石渣等有毒的固体随地乱扔,给当地老百姓的呼吸系统和皮肤带来严重威胁,甚至有人因此而患上了肺癌、肠胃食道癌、间皮瘤、石棉疣等疾病。”
    小娜反应了过来,顿时大惊失色地说道:
    “洋垃圾!”
    “恩,就是洋垃圾。”
    田文建可不想放过这唯一的赚钱机会,沉思了片刻,突然说道:“那些散兵游勇没有公德心,就知道赚钱。我不一样,我可以解决污染问题。你们来得时候没注意到吧?我们隔壁就是J省首屈一指的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到时候我请一帮环保专家过来,先搞一套完善的环保方案,然后再当这个拆迁工。”
    看着他那副得意洋洋的样子,陈拥军立马泼了一盆了冷水:“你有拆船资质吗?你有去国外采购供拆解的废轮资金吗?我可听说废轮市场一样激烈,没有真金白银可不行。“田文建想了想之后,胸有成竹的说道:
    “有胡EO就有资质,不过资金还得我自己想办法。这么好的生意,这么好的条件,我就不相信找不着钱。”
    “既然你这么有信心,那就甩开膀子干吧。”
    令陈拥军啼笑皆非的是,他刚刚说完,田大书记竟然问了句:“姐夫,这废船到哪儿买啊?”
    “你问我,我问谁去?”陈拥军拍了拍他胳膊,哭笑不得地说道:“路你姐绐你指出来了,怎么干你自己想办法吧。”
    人逢喜事精神爽,豁然开朗,前途一片光明的田文建,这才想起谁是自己的贵人,连嘴上的油渍都没擦,便猛地转过身去,在陈洁脸色来了一口,二皮脸似地谄笑道:“姐,你就上帝派来拯救我的天使,哈利路亚,阿弥陀佛,真是太感谢了。”
    三人顿时爆笑了起来,陈洁一边擦着脸颊,一边指着他那张二皮脸,一边笑骂道:”离我远点,我老公还在呢!小娜,你也不管管,给他俩大耳刮子,让他清醒清醒。“小娜又恢复了婚前的吉灵精怪,正作势要给田文建个耳光,突然蓦地转过身来,在她另一个脸颊上亲了一口,随即吃吃笑道:“姐,你帮文建出了这么好一主意,我也得感谢感谢你。”
    “这两口子,原来都是属狗的。”
    陈洁一把搂过她的纤纤西腰,在她柔腻的腰肢上挠了起来,小娜笑得花枝乱颤,陈洁脸上笑靥如花,看得两位男士心荡神摇。
    PS:为了保证情节不至于中断,常常都是5000字以上的大章节,看上去好像更新不给力,其实字数并不少。泪求手中有票的大大,支持一张宝贵的保底月票!
    同时,请各位喜欢《仕官》,还没顾上订阅的书友,订阅支持一下。一个月下来最多十五块钱,也就是一盒烟的事,拜托大家了!!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章 钱、船、人
    十一月十二日下午三点,组团外出跑业务的老爷子们终于回来了。wwW!
    正如田文建所料,他们并没有载誉而归,而是在码头边徘徊了近三个小时,等钢结构公司和机械公司部下班后,才乘最后一班公交车悄悄的返回。尽管如此,还是没能瞒过门卫们的耳目,他们前脚刚走进乐老书记的院门,田文建后脚便跟了进来。
    乐老书记把行李客厅一扔,就坐在破沙发上唉声叹息,看上去很是憔悴。与之前那精神矍铄、思路清晰,一点儿也显不出老态龙钟,出发时踌躇满志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简直判若两人。
    吴总工程师的头发更白了,那双灵敏的大眼比以前更浑浊,瞄了田文建一眼后,就与上访专业户李田宝、第三任厂长陆卫平围住在1日方桌边,一声不吭地整理起车票和住宿发票来。
    …..路费七千四百五十八,住宿八百四十二,还有二百二十五块钱没发票……饭费一千七八二十六…..李田宝戴着老花镜,一边“噼里啪啦”的拨打着算盘,一边不时沾沾口水,一丝不苟地翻看着记流水账的笔记本。陆老厂长则小心翼翼的整理着一张张车票,一排一排的在桌面上摊得整整齐齐,还掏出钢笔,在最上面那张标注是几月几日,在什么地方,乘什么车之类的备注。
    ……哦,还有电话费,一共四百二十五,也没有发票。”
    李田宝刚说完,乐老书记狠瞪了他一眼,接过老板递上的茶杯,一边招呼田文建坐下,一边唏嘘不已地叹道:“世道变了,真变了,拿着介绍信都不让进门,非得要什么预约,这还算好的,有些单位更霸道,连个说话的机会都不给,就差点让保安赶我们出门。””老书记,不说这些了。”
    第四任书记尹介明摇了摇头,随即指着客厅中央的那堆行李,冲田文建一脸苦笑着说道:“好不容易出去一次,也没买什么东西。
    包里有几根天津大麻花,是老书记特意给小娜带的,也不知道压碎了没有。”
    七位平均年龄超过68岁的老人,为了保住这个历史悠久的老厂,风里来雨里去的跑遍了沿江、沿海二十几个大中城市,来回行程近3万公里,历时一个半月,仅花去了一万多一点,平摊下来一人才一千五百块钱。
    可以想象,他们不但没住过一天宾馆,没吃过一顿像样的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车上过的,甚至还可能常夜宿在火车站和汽车站。
    得知他们竟然还惦记着自己,还大佬远的给小娜带回几根大麻花,田文建禁不住泛起了一酸楚,连忙强颜欢笑道:“一个大麻花,一个狗不理包子,那可津门的特产。小娜肯定喜欢,我先代她谢过各位了。”
    “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谢什么谢?”
    老书记摆了摆手,不无沮丧地说道:“这一趟算是白跑了,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不去,劳民伤财啊!不过你放心,我们都商量好了,车旅费大家伙平摊,不会让你为难。””为单位办事,怎么能让你们自己掏腰包?”田文建连忙站了起来,拍了拍李田宝的胳膊,异常严肃地说道:“财务下班了,今天是来不及。李大伯,明天一早你就去财务科,该怎么报就怎么报,另外还得把出差补助给算上。”
    “事情没办威,好意思花公家钱吗?”李田宝长叹了一口气,一边从怀里掏出那封鼓囊囊递了上来,一边低声说道:“这两万块钱一分没动,你点一点。”
    田文建准备开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