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悠然农庄 >

第3章

悠然农庄-第3章

小说: 悠然农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晓莹目不转睛地看着李悠然娴熟的动作,有些吃惊。
    “悠然哥,你也会干这个?”
    “呵呵,别忘了,我也是农村出来的,在老家蒸馒头、摊煎饼、扯面条,什么都得干啊。”李悠然笑了笑说道。
    面团揉好,然后放入铝盆中醒发,晓莹拿过一张湿纱布覆盖其上。
    李悠然开始制作第二个面团,从面袋中舀出面粉倒在案板上,加入酵母水、泡打粉、糖;拌合均匀,扒成火山坑状,动作有条不紊。孙晓莹往坑内加入温水;李悠然随即开始和面。
    第二个面团制作好,依然放入铝盆中静置。等了一会儿,第一个面团也醒得差不多了。取出,搓成长条,用刀切成一个个的小剂子,擀皮,皮是标准的圆形,而且中间厚四周薄。
    “悠然哥,你做得不比爷爷差呢。”
    孙晓莹很是高兴,取过一旁调好的馅料,开始包包子。只见她纤纤玉手轻拈起一张包子皮儿,填上馅儿,手指灵活的上下翻飞,将皮儿对折封口,捏起褶花,就像变魔术似的,几秒钟,一个漂亮饱满的包子就出现在高粱杆蓖子上。
    “真漂亮,晓莹妹子,你可真能干。”李悠然由衷赞叹道。
    孙晓莹苍白的脸上泛起微微的红色,同时得意地皱了皱鼻子。
    李悠然知道自己可做不出这么漂亮的包子,于是两人继续分工合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个白胖秀气的小家伙纷纷诞生。
    李悠然看着这些成果,心中若有所思,良久,他咬了咬牙,做出一个决定。
    “晓莹,明天起由我来出摊。”
    “啊。”孙晓莹的眼睛瞪得溜圆。
    “悠然哥,你说什么?你可是大学生啊,怎么能上街卖包子?”
    “大学生?”李苦笑地反问道,“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大学生数量超过路边的野草。我已经决定了,自己创业,就从这个开始!”
    李悠然像要表达什么,狠狠在面团上砸了两拳。
    孙晓莹看着被揍瘪的面团,没有再说话,心中涌起一股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的复杂思绪。

第五章 首次出摊
    五点半,天刚蒙蒙亮,李悠然从楼外车棚推出了老孙头儿留下的那辆三轮车,把轮胎打好气,装上煤气罐、气灶、铝锅、摆好包子的蒸笼、折叠凳以及一些杂件,上车,脚蹬住踏板,然后深吸了一口气,空气凉凉的,还带着露水的潮意。
    “出发!”李悠然蹬动踏板,车子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向安华大街缓缓驶去。
    孙晓莹把一条白色丝巾围在脖子上,双手套上套袖,默默跟在车后面,她紧抿双唇,不知道在想什么心事。
    安华大街东面是个自发的小市场,这时已经有不少摊贩正在为一天的生计忙碌,马路两边热闹起来,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李悠然把三轮车驶到一棵老杨树旁,这里是个无人的位置。
    李悠然前后看了看,觉得地方还可以。
    “就这里吧。”
    孙晓莹点点头,开始卸车上的东西。
    “呦,这不是晓莹姑娘吗?”旁边一个粗粗的女声传过来。
    孙晓莹抬头一看,不远处一个胖胖的中年大妈正在向她打招呼,脚下是摆着油菜、黄瓜、西红柿的菜摊。
    “齐婶,你好。”孙晓莹冲齐婶点了点头。
    “老孙头儿的事情我听说了,哎,好人不长命啊。晓莹你可要想开点儿。”齐婶满脸的怜悯着色。
    “晓莹,有什么难处要你齐婶帮忙的,尽管说啊。可怜的孩子。”齐婶叹了口气。
    孙晓莹摇了摇头。
    “谢谢齐婶,我现在挺好的。”
    齐婶转眼看向了身穿旧夹克,正在卸车的李悠然,上下仔细打量了一阵。
    “这位是……”
    “这是我哥哥。”孙晓莹坦然地说到。
    李悠然转过身,冲齐婶笑笑,算打了个招呼。
    齐婶眼神有些古怪,但也没有问更多,又和晓莹拉了几句家常,然后收拾自己的摊位去了。
    李悠然支好煤气灶,架上铝锅,倒入凉水,然后把蒸笼一层层码到铝锅上。点火,蓝色的火苗在微风中颤动。
    没多久,街上的行人开始多起来。小贩们打起精神,扯着嗓子大声吆喝起来。
    “煎饼果子,正宗的煎饼果子。”
    “鸡蛋灌饼,不香不要钱啊。”
    “来来来,看看咱的黄金火烧,宫廷秘方啊。”
    “肉夹馍,肉夹馍,吃一口想两口啊,吃两口想一天啊。”
    南腔北调,此起彼伏,大街上喧嚣一片。
    李悠然估计包子也蒸的差不多了,揭开蒸笼,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小子显露出来。
    包子卖相不错,给李悠然增加了一点信心。
    等了一会,见没人关注这里。李悠然咬了咬牙,眼睛一闭。
    “肉包子……肉包子,刚出锅的肉包子啊!”声音有点沙哑,还带着生疏和古怪。
    孙晓莹不由莞尔,眼睛弯成了小月牙。
    李悠然不以为然地笑笑。清了清嗓子,又继续吆喝起来,这回自然了许多。
    叫卖声产生了效果,很快一个打工仔摸样的年轻人来到包子摊前。
    “包子啥子馅的?”还是南方口音。
    “猪肉白菜的,薄皮大馅,来几个?”李悠然期盼地望着这第一个客户。
    “好多钱一个?”
    “一块五,保证货真价实。”
    “啷个贵啊,便宜点。”小伙子有些不满。
    “没得法啊,面粉猪肉都涨价了噻。”李悠然学着小伙子的口音说道。
    小伙子犹豫了一下,还是要了两个包子。孙晓莹用塑料袋装好递给对方。
    三张皱皱的小票子到手,开张了,李悠然心里很是有些激动。他看向孙晓莹,发现孙晓莹也正望着他,两人相视一笑。
    街上的摊贩确实多了点,分散了客流,李悠然俩人一直守到上午十点,才卖出去三十几个包子。
    “悠然哥,已经很不错了,我和爷爷有时还卖不到这么多呢。”
    孙晓莹一边说一边递给李悠然一条毛巾。
    李悠然接过,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这里卖小吃的人太多,客流也很一般,不如到安泰路去试试。”李悠然分析市场情况,安泰路在安华路西边,靠近城区,商业比较繁华,还有两所大学。
    “不行啊,悠然哥。”孙晓莹脸上现出一线惊恐之色。
    “安泰路生意很好做,但管得严,城管经常来抄,以前爷爷就被抓过一次,东西全给没收了,那个月差点没钱交房租。”
    李悠然想了想,说道:
    “那再说吧,我们先回家,晚饭的时候再过来。”
    说罢,两人收拾好摊子,和旁边齐婶告了别,开始往回返。
    回到家中,李悠然和女孩吃了几个剩下的包子当午饭。也许今天有些累了,胃里又开始难受起来,李悠然忍住,若无其事的回到自己的房间,找了两片药干咽下肚。然后蜷在床上开始补觉。
    晚上继续出摊,成绩要比早晨的那趟好一些,卖出了40多个包子。李悠然算算帐,一个包子成本大约7毛,毛利8毛,今天全部毛利一共64元,扣掉剩下包子冻起来和自己吃掉的,纯利大约也就50几元。
    “还是不行啊,照这样下去咱们交房租都有些困难。”李悠然叹了口气。
    “悠然哥,才刚刚开始,以后会好起来的。”孙晓莹相比要乐观许多,安慰道。
    李悠然闭上眼睛思索了一阵,然后说道:
    “先睡觉吧,四点起床,这次多做一些包子。”
    “多做?为什么?”孙晓莹有些奇怪,然后突然间明白了。
    “悠然哥,你要去安泰路?我不是已经跟你说过了吗?”
    孙晓莹有些急了。
    “晓莹,你放心,那里我很熟,不会有事的。来,帮我准备点东西。”李悠然轻轻拍了拍女孩的消瘦的肩。

第六章 安泰路历险记
    第二天一早,李悠然蹬着三轮,依然来到昨天的市场,还是那棵老杨树下的位置。不同的是,孙晓莹推着一辆旧自行车跟在后面。两人很快收拾好家什,包子上锅开蒸。
    过了一会儿,头几屉包子出锅。李悠然从三轮车上取下一个泡沫保温箱,箱底铺好纱布,然后把热气腾腾的包子按顺序码放在保温箱中,再覆上一层棉被,最后封好盖子。
    “悠然哥,你小心点。”孙晓莹用牙齿咬着下唇,眼中充满担忧。
    “别担心,这里就交给你了。”李悠然温和地笑了笑,把保温箱绑在自行车后架上。又背上一个挎包,轻松地飞身上车,向北方驶去。
    安泰路地处繁华地带,西街是写字楼、百货商场、精品店聚集区,东部有两所相邻的大学,其中一所是天海市的重点大学——天海大学,另一所则是师范学院。这条街上小白领、商人、学生占了人流的大部分。虽然时间还早,但已经比其他地方热闹多了。
    李悠然骑车来到这里,找到这次的目的地,位于安泰路偏东方向的过街天桥。桥下两边人行道上已经有不少小贩摆开了摊子,卖小吃的、卖小百货的什么都有。
    李悠然推着自行车,顺着过街天桥的楼梯斜坡,来到天桥的上部。这里摊贩很少,估计是因为相比较而言,人流量没有下面的人行道多。但李悠然还是很满意,把自行车支好,解开后车架上的绳子。
    行人开始多起来,李悠然抓紧时间,开始叫卖。这里的市场消费能力果然不一般,保温箱里的包子很受欢迎,迅速的减少着。
    李悠然一边取货收钱,一边仔细观察着两边的马路。
    大约九点多钟,情况出现了,马路从东向西驶来一辆外观普通的面包车,后面还跟随着一辆没有任何标志的老款捷达。
    李悠然敏感地嗅到了一丝危险气息。
    就像那个什么电影里的经典台词:偷偷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果然,那两辆车缓缓驶到摊贩集中处。突然,车门猛地拉开,十来个身穿制服的人冲了出来。
    街边的小贩们这才反应过来,犹如被马蜂蛰了一般,顿时炸窝。哭喊声、嚎叫声响成一片。各种水果、蔬菜、小吃、小百货滚得到处都是,狼藉不堪。
    几乎同时,马路东边也快速驶来一辆面包车,增援部队到了,形成夹击之势。
    我英勇的城管战士,身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以大无畏的精神,奋不顾身,与武装到牙齿的邪恶小贩展开殊死的斗争,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一个相貌猥琐的老年小贩,企图逃脱正义的制裁,被训练有素的城管战士一个利索的大擒拿手,丢翻在地,顿时动弹不得,背篓里用于作案的苹果滚落,被踩得稀烂。
    另一个蹬三轮企图硬闯的小贩,在铁拳下也乖乖伏法。
    更多的小贩们瑟瑟发抖,抱头蹲在地上。
    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其中不少是学生。目睹城管战士的英姿,个个赞叹不已。某个戴眼镜的学生顿时诗兴大发,高声吟诵: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城管兮守四方!壮哉!”
    “好诗,好诗!”引来一片叫好。
    “犯城管者,虽远必诛!威武!”另一个人不甘眼镜诗人专美于前,也献出自己的杰作。
    人们纷纷喝彩,“呕……呕……”的欢呼声和赞美的口哨声不绝于耳。
    奇怪的是,面对人民群众的欢呼和鼓励,城管战士们似乎并不领情,其中高个子的城管队长还冲热情的群众狠狠瞪了几眼。待欢呼声稍小,队长潇洒地一挥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