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仙源农场 >

第501章

仙源农场-第501章

小说: 仙源农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古弘宇没让这帮人失望,看着大家已经吃不下任何东西的样子,他让林飞宇安排员工采摘了很多水果给大伙储备起来,以便这些人消食后再吃。

果园的长势同样非常旺盛,那些成熟没成熟的果实挂满了枝头,把很多果树枝桠都压变了形,要不是有很多支撑的碗口大的木棍,这些果树的很多枝桠都被折断。

穿过一片果林,不久之后一阵浓郁的酒香飘散过来。

闻着这个味道很多人不由自主的狠狠嗅了嗅。

“这是什么酒的味道,太香了!”

“古老板,那酿酒房快到了是吗?”

“这个酒香跟前几天我们在古堡喝到的酒味道很像。”

在众人议论中,走过一片结满果实的果林,一栋比较古朴的房屋出现在大家面前。

那栋古朴的建筑处于一个山坡上,说起这里的具体位置那是以前农场中除了灰白小院的另一栋别墅,就是那栋发生过命案的别墅,不过现在别墅已经被完全拆除,现在就是这一栋占地面积不小的古朴酒坊。

其实仙源酒坊是古弘宇众多产业当中他比较看好的产业,在红湖村还没有被收购之前,古弘宇就把仙源酒坊的原班人马转移到了澳洲农场里面,当时阿勒大伯把酒坊的地址就选在以前的那栋拆迁的别墅。

也是因为阿勒大伯坚持酿制的仙源佳酿采用传统古法的原因,以至于他们来到澳洲农场的这一长段时间都没有酿酒,而是在修建酒坊。

别看这酒坊外表不起眼,他全是由砖石砌成,屋顶盖采用的也是华夏民居那种木瓦样式,就为了这个他们还专门从国内运了很多独特的建材过来。

对于酿酒这方面,阿勒大伯的要求可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作为仙源酒坊的大股东,古弘宇也给予支持,在酿酒这方面除了发展性的指导意见,其余的东西他一律不加干涉。

一大群人还没走到酒坊呢,从酒坊中就出来几个人,打头的正式阿勒大伯。

“小古老板,今天你可是稀客啊,还带着这么大帮子老外到酒坊来。”

古弘宇笑呵呵地说道:“阿勒大伯,看你还有些不高兴呢,实话跟你说吧,这群人可是潜在的大客户,他们在米国全都是大型连锁超市老板或者供应商呢,要是看上我们的仙源佳酿,那以后我们的销路就不成问题了!”

“真的,那你们来得还真巧,我们正好研究出了一种味道不错的佳酿。”阿勒大伯高兴地说道。

从国内到澳洲这一路过来,虽然酒坊是按照传统模式修建,酒坊场地也比国内大了很多,但是他们第一时间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澳洲这里他们语言不同,酿酒的原材料不好找。

后来这件事林飞宇帮他们找来了供应商,那就是一些来澳种植粮食农作物的华夏农场主。

说起酿酒的高粱、小麦,在澳洲的种植面积都很广阔,因为是农场主直接卖给仙源酒坊,价格比在正规的市场上少了不少,不过那些农场主也非常愿意,这是因为参观了仙源酒坊,这个酒坊规模很大,有一个稳定的销售客源他们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澳洲的小麦、大豆亦或者高粱跟国内的品种还是有些诧异,阿勒大伯在酒坊修建好了之后,就带着几位老师傅研究酿酒的工艺和粮食配比,而还有些酒坊员工则是钻研酿制各种果酒。

没曾想到,这次过来阿勒大伯他们的研究就有了成果。

迈进酒坊,映入众人眼帘的便是联排的酿酒敞房,里面并排着十多个蒸屉,上面还冒着浓浓的水蒸气,几个密闭的容器高温加热,从一根导管流出来的酒水也还冒着热气,那香味也是从这里飘溢出来。

对于来访的来客,阿勒大叔知道对方是未来潜在的客户之后非常热情,立马叫一位年轻的活计从刚流出来的酒桶里打来一竹筒白酒,再次用小勺分到一个个小酒杯中递给大家。

“哧……这就好大的劲!”

“不错,非常好的高度白酒。”

“喝完之后还带着回甜,算得上是白酒当中的上品。”

“不对,这白酒当中我还品到了其他高度白酒没有的香气,喝了之后还能让人神清气爽。”

第743章员工回归潮

在众人品酒的时候,古弘宇跟着阿勒大伯把酒坊转了一圈。

越过这排酿酒的房屋,后面有一个十分巨大的平地,上面摆放着很多硕大的酒缸,酿制出来的白酒就会暂时存放在这些酒缸中。

另外在山包的另一面,酒坊还建有一个巨大的地下酒窖,这里就存放陈酒的地方,而酒窖正上方也是一个非常大的仓库,里面用来堆积酿酒的原材料。

酒坊虽然巨大,但是建筑风格非常古朴,周边全是果树林,酒坊在建设在这里倒是相得益彰,非常和谐。

虽然没有纯粹仙源空间酿制出来的佳酿品质高,但是这些白酒如零售巨头们所说的品质也比同类的白酒高得多。

从酒坊走出来,当即这帮零售巨头们就下了决定。

“古老板,这种白酒供给我吧,有多少要多少!”雅各布肯定地说道。

“嘿,雅各布老板,你可不能这样,古老板的美酒我们可没说不要啊,太独了可不行。”

“就是,这种好的白酒我们也要。”

“我说啊干脆我们几家平分份额,这样大家都满意是不是?”

“对了,古老板,现在这个酒坊每天的出酒量是多少?”

没等古弘宇回答,林飞宇就回答:“现在酒坊每个锅炉日产白酒有将近一万斤,十个锅炉正常运转,饱和生产的话能酿出十万斤以上,不过这里面品质高的有三万斤左右,剩下的品质稍微差一点,不过白酒的品质仍然比普通高很多。”

酒坊采用蒸馏酿制白酒,光提取酒液的流程就要重复好几次,头一道取出来的酒液饱含一些杂质不算最好,而第二道和第三道的酒液才算是正真的极品,这也就是二锅头如此闻名于世的原因。

等三锅之后,酒液就没有那么纯正,在口感上和劲头上都要差一些,以致这一部分的酒液价值上就要小很多。

一般很多酒厂酿出来的白酒第一锅会和最后几锅酒液掺杂到一起,这部分酒液主要针对低端市场和消费者。

不过仙源酒坊酿制出来就另当别论了,高档和低档的仙源佳酿这批人都尝过,听林飞宇一番话后,一点犹豫都没有就被他们全都包圆了。

就在农场再次和各位米国而来的零售巨头签订了仙源佳酿的供货合同,不过供货的日期延后至半个月以后,那是因为仙源佳酿的包装这一块还没有落实。

起初阿勒大伯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白酒的研发上面,现在研发成功之后这才发现在白酒的包装上被整个忽略了。

还好包装这一块并不难办,酒瓶的设计其实国内已经非常成熟了,通过陈洛枫的关系稍微一使劲就拿到了酒瓶的一些成熟设计图,加上仙源佳酿等个性标识,一个充满华夏风的酒瓶包装便诞生了。

然后紧接着,林飞宇拿着酒瓶的设计图在澳洲找到一家制作玻璃工艺的企业,和对方签订了酒瓶供货合同,而对方看着图纸承诺在一个礼拜之内就能按照合同内的数量供货。

解决了这个包装问题,古弘宇和酒坊的师傅们都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的时间里,农场一直处于非常忙碌的状态。

特别是蔬菜种植园,因为签订了和米国零售商的合同,每天的出货量太大了,以前种植园员工分成三班倒还手有余力,而现在即便是分成两班倒还有些应付不过来的感觉。

这件情况管理蔬菜种植园的癞强跟古弘宇提了好几遍,所有的核心问题还是差人手啊!

不得已,古弘宇委托回国休假的吴浩宇和杜健等人又在红湖村周边招聘工人,而吴浩宇他们也是说干就干,不但在两天内就招聘了四五百人,还主动取消了剩余的假期,带着一帮子员工就连日乘坐飞机往澳洲赶。

布里斯班国际机场,这一天很多澳洲老外再次被机场外面停靠的一连串大巴车给吃了一惊。

仙源农场的员工越来越多,为了接来送往方便,古弘宇旗下的大巴车已经增加至十辆。

要是这一次再扩招五百人员工之后,农场的总人数会增长到一千六百人,古弘宇计划以后的大巴车还会购买,达到二十辆再说。

当整整十辆打着仙源农场华夏标识的崭新大巴排列在机场外面的时候,这种情况确实很吸引各方眼球。

但不久之后,一个情况再次引起大家的注意。

只看见一群穿着朴素的东方面孔,拍着凌乱的队伍几乎从航班楼中走出来,他们双眼对着机场的一切都在张望,好似每一处建筑都能引起他们的好奇与关注。

见到这群人,不用说就是吴浩宇带领的新招聘员工了。

这一次他们可是再一次通过陈洛枫的关系,包机赶往澳洲布里斯班的。

这帮人中很多人都没有出过清镇,亦或者讲没有出过山县,但是这一次给古弘宇打工,他们不但第一次坐上了飞机,还跨出了国门,外面的一切对于这个队伍中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那么新奇。

“又是那个华夏人,他的农场又招来这么多的员工。”

“这群人看上去有好几百人吧?”

“这些算得了什么,据我一个约克兰郡的朋友说,那个华夏人的农场里面已经有一千多人的员工,而且那个农场每天的游客数量都非常多,真不知道以前荒凉的地方被那个华夏人施了什么魔法!”

“……”

在众目睽睽之下,从红湖村来的村民们豪情万丈的上了大巴车。

等着他们坐着大巴来到仙源农场,农场的大门已经挂上了欢迎的横幅“热烈欢迎清镇新员工到来”。

在横幅前面已经站着一大群人,等着村民走下大巴的时候,眼睛很尖的那个村民立马喊道:“那是古老板,古老板来迎接我们了!”

“真是古老板呢,他还是那样年轻,没想到我能亲自来迎接我们。”

“这又是包机、又是用专车把我们接过来,还一切都是免费,古老板对我们太好了!”

“不是对我们好,而是对给他工作的员工都很好,给这样的老板做事我安心,一切都值得!”

“是的,我们都心甘情愿。”

第744章新年第一次职工大会

农场一下新加入5、600员工,社区住房完全超出预期。

在第二期社区房没有建好的时候,逼不得已古弘宇在社区足球场周围建了很多简易房,而二期房屋还得等上两个月的时间修好,那还是在资金充沛,同时聘请几个施工队加紧施工的结果。

不过还好,来澳洲的员工都是以前清镇下面各村的村民,这些人哪怕是看着那排整齐的简易房都高兴的不得了。

跟很多初到这里的游客一样,这批村民见着了澳洲农场的样子全都欣喜往外,加上听说了老员工的工资待遇、居住环境、农场里面的就学就医的政策,心中早就决定不会主动离开农场。

在等着第二批社区房屋建好之后,这批人还打算把家人或者正上学的子女接过来呢!

“吴娃子,今年回去事情办的咋样,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呢?”蔬菜种植园中,一位年纪大的员工对着一位站在一边搬运蔬菜筐子的年轻人问道。

“呵呵,还不错,不过结婚还得看两边老人怎么说。”今年回家过年吴浩宇可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紧接着在他们身边的另外一位员工说道:“还看来看去做什么,这次你不是把自己和女方的父母都带到这里来了么,依照我的经验两边老人内心其实都同意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