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之王-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其中或许会混杂些女性,但即便是女人,依然要比外面的男人强壮上许多,这点看卡特琳娜便可以看的出来。
或许千人的数字,还无法跟伊恩家族抗衡,毕竟在跟恩格纳人作战的时候,北境可是足足动员了数万军队。
但是考虑到北地人的战斗力,再加上其他亚人稍微逊色一些,却绝对强悍的实力,这支千人的部队已经可以跟上万人的正规军抗衡。
若是主动出击,或许无法跟伊恩家族对抗。毕竟人数上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何况可以媲美万人,并不代表他们真的就相当于上万人。
但如果只是被动的防御,那么恐怕没有谁能奈何的了冬谷部落。
毕竟北地的环境极端恶劣,天气一直都在不停的变化着,除了北地人自己,没有人能熟悉这里的天气,这也是过去外面的人一直无法征服这里的原因之一。
再加上塔那希斯十分辽阔,严绍完全可以在这里跟伊恩家族玩捉迷藏。
何况伊恩家族真的可以把数万人的军队扔到北地来吗?答案是当然不能了!
这又不是什么灭国之战,伊恩家族怎么可能真的动员数万人的军队出来?
没有王室的支持,单凭伊恩家族想要维持这几万人的消耗也是很吃力的。
尤其是在北地,漫长的后勤线根本不是伊恩家族所能支撑的。
这还没有算上在战争爆发之后,严绍跟冬谷族人可能会对后勤线的袭扰。
过去即便是对塔那希斯的北地人进行讨伐,伊恩家族也只是动员了万余人的军队而已,从未超过两万人过。
正是因为清楚战争根本打不起来,所以布因马坦才会选择派海若尼斯来,摸清楚严绍的打算,这样也好有下一步的动作。
当然,若是严绍真的想玩些花样,布因马坦也愿意奉陪,若是严绍胆敢谋害海若尼斯,即便是真的倾尽所有兵力,布因马坦也绝对会为自己的儿子报仇。
不过布因马坦并不觉得严绍会这么做,尽管只是见过严绍几次而已,但是他却觉得严绍并不是这样的人。
很奇妙,但却是真的…
跟其他的长老们对视了一眼,严绍看向了海若尼斯。
“放心吧,我的朋友,至少目前冬谷部落的勇士们还没有打算跟伊恩家族发动战争,我也只是希望能够将所有的北地勇士们团结起来,结束那种自相残杀的生活,也免得让外人捡便宜…”
海若尼斯微笑了一下,他当然清楚这个外人指的是谁。
“单单只是如此?”
“当然不…”严绍同样微笑一下。“当然不仅是如此,其实你来的正好,因为我正打算过一阵子派些族人到你们那里去,跟你们商量一些事情,如今既然你来了,那么跟你商量相信也是可以的…”
其实严绍要跟伊恩家族商量的事情很简单,那就是冬谷部落依旧会在名义上对伊恩家族进行臣服,也就是说一切都跟以前没有任何的变化,冬谷部落不会选择独立,更不会反抗伊恩家族。
但是作为代价,伊恩家族却需要付出相当一部分的东西才行…
不得不说,严绍很贪婪,同时他提出的那些东西也让海若尼斯十分的为难…
好在就在这个时候,有个人突然从后面走进了帐篷,在严绍的耳边耳语了一番。
严绍听了听后,点点头,抬头看向了海若尼斯。
“到是有些恰巧,有一封信送给你,好像是你父亲的…”
说话间,一个年轻的骑士已经在几个族人的护送下走进了帐篷,那个骑士看到海若尼斯后连忙行礼,然后将手中的书信交给了他。
海若尼斯拆开后看了看,点点头,然后看向了似乎有些好奇的严绍。
“没什么,只是信上说我的父亲去了王都,好象是国王陛下邀请我的父亲做他的新宰相…”(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严绍从来都不做亏本的买卖,也绝对不会做这种买卖…
就在海若尼斯想着究竟该怎么劝说他的时候,严绍已经自顾自的替他把一切都挑明了,这让海若尼斯显得十分的惊愕。
或许他在心里的确是把严绍当成是自己的朋友了,至少也是半个朋友,可是他也同样很清楚,在严绍的心里绝对存在着野心这种东西。
所以在来的路上海若尼斯一直都很苦恼,不知道应该如何劝说严绍,才能让他打消一些比较奇怪的念头。
比如说,目前的这个…
让塔那希斯从萨拉斯王国脱离出去的,近乎于独立跟叛乱的念头。
因为这么做不仅会危害到伊恩家族的利益,同时也会让两个人不得不反目成仇。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还没真正的开口,严绍已经同意了他的要求,尽管他也提出了属于自己的要求,一些至少是在严绍看来十分合理的要求。
他可以对伊恩家族继续表示效忠跟名义上的臣服,但是,他也需要由此得到自己想要的回报。
几乎就是当着所有族人的面,严绍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首先,从今往后冬谷部落对伊恩家族仅仅只有名义上的臣服,除非是真的面临着生死关头,不然伊恩家族将无法在命令冬谷部落。
即便是发生上次那样的战争,伊恩家族也不允许在用先祖的承诺来命令冬谷部落。
换句话说,除非伊恩家族真的面临生死关头,不然的话,冬谷部落将拥有置身事外的权利。
第二,从今往后冬谷部落不仅不需要对伊恩家族跟王国纳税,甚至需要得到一定的利益。当然,并不是明目张胆的要钱,也不是说什么运送货物免税之类的——————这个承诺严绍早就已经从那个疯狂了的国王口中得到了。
或许那个疯狂的国王还不太清楚,自己给出去的到底是什么承诺,但只有严绍知道这个承诺给他带来了多大的好处。
过去冬谷部落的商队出去了,至少也要缴纳百分之二三十的税。
没办法,毕竟是封建时代,总会有这样的问题的。而且不仅仅只是普通的交易税而已,甚至就连路过一条路,也有可能会被沿途所设立的关卡给拦住收税。
该怎么说呢,你只要想想那些高速路,在收过路费的时候能收到多少好处,就清楚其对商队的盈利有多大的影响。尤其是这里还是一个很原始的世界,那些个领主们在自己的领地上做些什么,几乎都是随意的事情,根本就无从阻拦。
这也是为什么当国王询问严绍,究竟想要什么样的封赏时,严绍会提出这么一个要求的缘故。
至少杜宇严绍来说,所谓的封赏可没有免去税款有用。
第三点,便是财政支持…
严绍要求伊恩家族,每年至少要提供相当一笔的财政支持给自己。用于换来冬谷部落对伊恩家族,对萨拉斯王国的臣服。
这笔钱也可以用物资来代替,无论是粮食、矿石又或者是别的什么,甚至就算是奴隶都可以——————或者说严绍甚至还挺欢迎奴隶的,毕竟如今的冬谷部落人丁稀薄,正是需要一些人口填充进来的时候。,
至于第四点,同时也是最后一点,严绍要求伊恩家族派出一些专业人士,来帮助冬谷部落去建设他们的部落,让冬谷部落能够变得更加兴盛,没错,就是如此。
这个所谓的专业人士有很多,非常多,非常非常多…
其涵盖之广泛,甚至让海若尼斯有些怀疑严绍究竟想干些什么。
——————————分割线——————————
“关于第二点,究竟怎样才能算是所谓的生死关头。”尽管海若尼斯很清楚,这么重要的事情他根本就没有权利去做决定,但还是忍不住问道。
也不奇怪,就算是他无法做出决定,稍后布因马坦进行询问的时候,肯定也会向他询问一下详细的细节的。到时候他要是一问三不知,就算是布因马坦相当的喜爱他,只怕也要考虑一下是不是要换一个继承人的问题了。
严绍到也不奇怪为什么海若尼斯会问这个问题,毕竟所谓的生死关头,真的可以用很多种方式来解释,不过严绍还是解释道。“很简单,原本按照祖先与你们的约定,在你们遭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召唤我们对你们进行帮助,但是这种帮助并不应该是无休止的,类似前次战争那样,仅仅只是胜负未命的战争,我们并没有什么兴趣,也不希望将族人的性命浪费在这种程度的战争上面,所以如果下次再想让我们离开北地到外面来帮忙,那么情况必须要危急万分才行…”
“您的意思是说,等到他们攻入城墙?”站在海若尼斯旁边,他身边一个看上去挺强悍的家伙忍不住讥笑道。
就连另外一个护卫的脸上,也微微露出了一丝讥笑。
不过也难怪他们会这个样子,毕竟若是真的让敌人攻入城池,那么就算是严绍愿意出兵帮忙只怕也来不及了。
“不…”严绍摇了摇头,示意他想多了“我的意思仅仅只是冬谷部落不再愿意为并没有威胁到你们根本的战争出兵,而且我所说的也不仅仅只是包含战争而已,也包含了其他方面。”
“可以,这个我可以替你们跟父亲商量,还有第二个呢?”海若尼斯拦住了自己的护卫,直截了当的道。当然,他在话里也说的一清二楚,那就是仅仅只是代替他们跟自己的父亲商量而已,至于是否能排版做决定,这个吗…
“第二个,我希望伊恩家族能够对自己领地上的那些贵族们予以限制,严令他们不可以干扰冬谷部落的商队…”
尽管国王已经下令,要求自己领土上的所有城市都对冬谷部落打开大门,允许他们进去做生意,但是阳奉阴违,可是很正常的事…
唔,非要说的话,这就好像民国时期的厘金制度一样。
厘金制度是旧中国一种商业税,亦称‘厘捐’或‘厘金税’。厘金最初一般分行厘(活厘)和坐厘(板厘)。前者为通过税,征于转运中的货物,抽之于行商;后者为交易税,在产地或销地征收,抽之于坐商。行厘一般是货物在起运地征收一次厘金后,在转运途中又重复征课,有所谓遇卡纳税及一起一验或两起两验的办法
厘金制度不但可以代替当时因太平天国起义而处于瘫痪状态的国内常关的职能,而且还使厘金局卡有随战区的变化“因地制宜”设置的灵活性,因而增加了清政府的税收。捐厘推行之初,因议定用兵各省得由地方督抚自行掌握,酌量抽厘,各省厘金制度“各自为政”。以至后人称厘金是无法度可守的税制,并成为地方督抚擅专的经济基础。
在当时,厘金基本上已经成为了中国最主要的税收方式,光绪二十九年(1903)各省厘金收入计银一千一百七十多万两,宣统三年(1911)达四千三百一十八万多两。
要知道,在宣统三年,中国全部的财政收入也不过才三亿两白银而已,可想而知这笔钱在其中的比重。
而其所代表的价值,在当时也可以购买最先进的无畏级战列舰至少五艘——————当然,绝对不是最好的那种,仅仅只是普通的。
不过尽管厘金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是也同样带来了大量的坏处,其中一个就是阻碍了国产商品的流通。与之相对应的,当时洋人的商品因为这样或者是那样的特权,所以根本不必担心厘金的问题。
简单些讲的话,就是好像无论你做什么,都有人想要在你的身上捞一笔一样,而你的竞争对手呢,却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忧虑。
可以想象,这种竞争究竟有多么的不公平,当时的国货更是因为这个缘故,平添了许多成本,根本无法与洋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