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工业帝国 >

第168章

重生工业帝国-第168章

小说: 重生工业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在市面上卖的是普锐斯第二代,曰本人会在09年才推出普锐斯第三代,而直到2012年的时候才会推出第一代搭载了锂电池的普锐斯混合动力车。

而也就是在那个念头,各大汽车厂商就直接推出了搭载着锂电池的混合动力车·所以说自己要做的并不是比他们领先个几十上百年。

自己要做的·只是把他们在2012年的时候所用的锂电池技术,给拿到现在·在明后两年应用在自己的新型混合动力车上,就已经足够引起震动了。

这样的车型,也许在天朝国内不会太受欢迎,但是在国外,那肯定是没话说的产品,毕竟这样的产品,可是比现在的普锐斯还要领先一代的。

再加上到时候日益高涨的油价,还有人们越来越强的环保意识,相信到时候只要自己的这款最新搭载了锂电池的混合动力车一经推出,就肯定能够赢得消费者的欢心。

而且最关键的是,和别热厂家推出的混合动力车所搭载的液态电解液锂电池,还要担心燃烧,爆炸等问题不同,这样的问题,可不会困扰自己,要知道在几年之后,很多大公司对月液态电解液锂电池的安保措施和手段可是非常丰富的,到时候只要自己随便拿出来一两样,就已经完全可以应付第一代锂电池的安全性的问题了。

这样一来,自己只要在华阳动力的第一代混合动力车上搭载了第一代的液态电解液锂电池之后,就完全可以和目前市面上的各种混合动力车拉开一个代差的档次,而当别人开始跟进推出和自己同一级别的第一代锂电池混合动力车的时候,自己就可以推出第二代。

当别人推出第二代的时候,自己就可以推出第三代,这样就完全可以在市面上保持一代技术领先,完全够自己来应付任何层次的挑战了。

当金小强把自己所想的这些和宾信微交代了一遍之后,宾信微也表示了对金小强所说的东西的理解。

毕竟公司的主体还是在经营汽车,而混合动力车正是他们作为锂电池研究工作者的主流研究方向,如果能够做出单位储能更高,质量更轻,安全性更好,充电时间更短的锂电池,他们当然也是非常希望,但是按照现在的技术水平看来,这完全不可能。

所以他们还不如就踏踏实实的先开发第一代的锂电池产品,然后等第一代拿出来之后,再去研发第二代,毕竟未来的研发方向已经是非常的明确了。

要知道作为科研人员,最害怕,也是最头疼的就是关于研发方向的确立,毕竟对于未知领域,有着成千上万种的可能。

想要验证那条路才是最正确的,那就要做成千上万次的实验,然后在从中挑选出几条最可靠的路来走,花费不计其数的人力和物力的资源。

这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目前国内的研发局势,咱们明显是要比曰本人,美国人落后很多,虽然表面上看大家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可是人家的科研环境,还有人力,物力资源是咱们能比的吗?

如果要是被人家抢了先机,那就只能一路跟在人家的屁股后面吃灰了,这样的事情,咱们经历的已经是不计其数了。

而现在金总给他们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这就省却了他们无数的麻烦,给他们节省了无数的时间,只要按着这条路走下去,就完全可以把锂电池做好。

而且这样一来,如果咱们占领了在锂电池研究领域的制高点之后,这样就能够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来发散思维,进行扩大研究,因为咱们比美国人和曰本人领先了,咱们就比他们多出更多的允许犯错误的时间。

但是现在,这些都是绝对不允许的。

在领会了金小强的这个意图之后,宾信微对今后研发工作的安排就更加明确了,甚至连他刚刚写入到电脑里面的那些研发计划,在他看来也需要从新调整一下子了。

毕竟那些计划里,有很多都是平时他受限制于材料,所只能想不能做的,现在在材料基本可以确定之后,他又第一时间想做的。

但是在听了金小强这一番话之后,他觉得那些科研计划里面,有很多的计划,是不是可以延后在进行,不急于这么一时了呢?

“宾工程师,咱们的混合动力车今后能不能和曰本人的混合动力车,来开档次,可就全看你们的了,这个液态电解液锂电池的研发计划,你们可要抓紧了哈!”

“恩,放心吧,金总,这件事就交给我们,我不是吹牛,最少三个月,最长半年,我们肯定能够拿出合格的液态电解液锂电池,金总你就等我们的好消息吧!”

宾信微对于他自己的话很有信心,因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磨合,他知道自己手下那些人的水平,也相信自己的水平,只要自己这帮人努力,用不了多久,可以实用的液态电解液锂电池,就可以诞生了,他们之前的积累并不是白做的。

“呵呵,那就好,斌总工程师你的话我还是信得过的。还有,宾工程师,咱们的新型锂电池的研发计划,和技术问题,你可一定要做好了保密工作,这些资料可是绝对不能够透漏出去的,这可是咱们公司的未来,所以你一定要管理好你们的这个实验室的人员。”

金小强又想到了最关键的一点,不过他还是有点杞人忧天了,现在世界上谁都知道,在锂电池领域的大拿是曰本人,和美国人,至于中国人,开什么玩笑?

就算你说你有成熟的锂电池技术,别人也不会相信的。

所以只要他们的使用锂电池的混合动力车还没上市,那么别人就不会相信他们真的有这样的技术的。

“恩,这点我知道的,你放心,金总对于这帮人我肯定会严加看管的,而且我们也有自己的内部保密措施,很多技术,配方可都是只有专门的人才能知道,而这些人都是被划分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的领域来工作的,可不是你随便找一个人就能够问得出来的。。。”

对于保密这一点,宾信微是很有信心,他之前工作的那家电池研究所,就有专门的这样的管理制度,现在已经被他移植到了他们的电池研究所了。

(未完待续

438章机床研究所

439章内应力难题

第四百三十九章内应力难题三更求月】

三更送到求支持!晚上还一更,大家多给点力!

机床的床身指的是机床的机架和底座,诸如床身,立柱,工作台,横梁,床头箱,溜板,壳体,等等部件。(百度搜索赢话费,小说网)

他们主要是通过锻造和焊接,组装在一起,以对机床起到支撑的作用。

但是不可避免的就是,当这些个组装件和零部件在铸造,焊接,和今后的机加工的时候,都会面临一个内应力的问题。

内应力就是指当物体受到外力的原因,生形变的时候,会从内部产生相应的内应力,来对抗这种外力,想要保持物体原来的形状。

就比如钢板,如果是平整的一块放在那里的时候,他就会保持不变性,但是如果经过切割变薄的时候,他就会生翘曲,保持想要留住原来的摸样。

而这种内应力,往往会成为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的一个很大的诱因。

现在的机床大多数讲究的是数控,高精密度机床,而且精度越来越高,尤其是作为工业母机出现的数控机床,往往对精度的要求,会达到零点零零几微米的地步。

这还只是满足目前华阳动力所需要的汽车工件的机床,如果要是上升到可以用来加工电子集成精密元件的机床,其精密度更是要求高达到纳米的地步。

当然这样的手段,都是只有美国人或者曰本人,还有德国人才能够掌握,目前就天朝的机床制造业而言,能够跟上世界的步伐,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作为华阳精工旗下的机床研究所,从一穷二白的地方开始建立起来,虽然他们的是比较高,有金小强从曰本搞来的一些高精度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但是要想和那些世界级别的机床制造大鳄比起来,他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且不说和国际的大型高精密机床制造商比,就算是和天朝的南阳机床,还有大连机床这两个厂家比起来,华阳精工的机床研究所也不过才是一个刚刚开始蹒跚起步的小孩。

别看人家南阳机床和大连机床,虽然做出来的机床,傻大憨粗,和国际的机床比起来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但是人家好歹也是在机床行业里浸淫了几十年的企业,有着相当扎实的基础,和系统理论。

咱们华阳精工的机床研究所,和人家比起来,还只不过是个小孩子而已,虽然人才和设备,还有研究风气和他们比起来,都算是要强过他们,但是要说到真正的基础,比人家还差得远呢。

张海南作为一个从事机床行业研究将近有二十年的科研人员,对于这一点可是清楚的很,所以尽管金小强给了他非常优厚的条件,给他和他的研对法,创造了最好的科研条件,但是他还是不打算使用拔苗助长的方式来培训自己的员工,他采用的是最笨,但是确实最扎实的办法来培养自己的队伍。

他们开始制造机床,并不是直接就山寨金小强给他们搞来的马扎克的机床,而是从最简单的机床床身设计和制造开始。

而在他刚开始制定了这个展计划的时候,他手下那帮年轻气盛,来至全国各大名牌大学的机械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们,还非常不理解。

甚至还有人去好金小强反应情况,表示不能理解张海南的展计划。

毕竟在大家看来,大家二百来号人,聚在一起,拆装马扎克的机床,然后在复装,测绘,操作机床,记录数据,这样的工作已经干了差不多小两年了。

关于马扎克的机床的设计原理,如何安装,如何复位,如何工作,甚至就连这款机床的数控模型和电子操控系统,大家都已经破解的一清二楚了,有了这样的基础,为什么还要回过头去搞最基础的,最没技术含量的机床床身的设计?

不过当金小强面对这些来找自己反应问题的学员的时候,就一句话,回去学学,紧跟着张工程师的步伐,别不服气,等搞出机床的床身在说话。

就这样那帮学员才不情不愿的回到了机场研究所,继续和张海南一起搞机床的床身设计。

张海南对于如何说服这些学员们的做法也很简单,既然他们愿意搞,那就直接按照人家曰本人的机床零部件尺寸,还有安装思路,安装工序,完完全全百分之一百的复制了一台机床出来,然后让他们用这台组装机床,来和那两台马扎克的机床进行精加工比较一番。

这不搞不知道,一搞才吓一跳,原来这看起来简简单单的机床床身设计,还有这么多的学问。

这机床床身是由几百上千个钢铁零部件组装起来的,其中有铸造的部件,有焊接的部件,这些零部件治安加工的过程中,本身就各自带有一定的内应力,然后当这些零部件在通过组装,焊接的方法组合在一起的时候,短期之内也许看不出来。

可是在时间长了之后,或者在机加工的时候所要面对的各种外力的冲击,还有震动的时候,这些组装件的内应力,就会来一个集体大爆。

各种内应力冲突在一起,就会对机床的稳定性,和精加工时所需要的精度造成致命的影响,还有就是噪音的问题,人家曰本人制造的机床噪音小的几乎听不见,可是他们照猫画虎制造的机床那个噪音就别提了,和南阳机床厂,还有大连机床厂出产的那些机床完全有的一拼。

在经过了这么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