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豪门暖媳 >

第220章

豪门暖媳-第220章

小说: 豪门暖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男朋友。”
    “我说了我没有男朋友。”
    “他和一个大美女在一起,搂搂抱抱的。”
    云舒看着短信愣一下,失神了。
    很快,就看见那张照片了,有女人倚靠在方淮边上,抱着他胳膊,很亲密。
    两个人,也非常般配。
    云舒抿抿唇,装了手机,做事了。
    ——
    此时,云京大学。
    
    下午第二节,必修课。
    
    上课老师拿着学生花名册,抽查点名了。
    “孟佳妩。”
    “到。”
    “王绫。”
    “到。”
    “童桐。”
    教室里很安静。
    点名的老师愣一下,抬眸环视一周,问姜衿,“童桐怎么回事?”
    童桐在班上一向表现不错,必修课老师基本都认得她,自然多问一句。
    姜衿连忙道:“请假了。”
    “给谁请了假,也没看到假条。”老师蹙眉说了一句,也没再多问,直接念了下一个学生名字。
    姜衿越过孟佳妩看向李敏,低声道:“发个短信再问她一下。”
    “哦。”李敏低头看一眼手机,神色一愣。
    小声道:“她发短信了。说是自己送一个路上遇到的老奶奶去医院,让我帮着请假呢。”
    “啧,真善良。”孟佳妩忍不住嗤笑一声。
    姜衿也颇觉意外,“送人去医院?她上午没在学校?”
    “上午没课,她租了自行车骑出去散心了。”李敏答。
    到了春天,周围好些地方的各种花都开了,时常有学生租了自行车出去玩。
    童桐叫了她。
    可她懒得不想动,也就没去。
    李敏胡乱想想,又看一眼手机,眼见童桐也没说清楚,索性又问她,“怎么回事?老师刚才点名了,你什么时候能回来?”
    她和童桐关系不错,自然是有些担心的。
    尤其这几年社会上人心不古,云京街道上碰瓷的事情再多不过了。
    童桐那种善良简单的性子,保不齐受骗,要知道,她可是每次逛街在天桥上都施舍钱财的那一种女生。
    云京坑蒙拐骗的乞丐那么多,谁知道是真是假。
    也就骗骗外地刚来的女学生,偏偏童桐每次都还振振有词,“指不定就是真的呢,几块钱对我来说并不重要,对他来说,可能就是一顿饱饭,上当就上当好了,买个安心嘛。”
    这些事,她时常当个笑料,回来在宿舍里面讲。
    姜衿等人自然也知道。
    要不然,孟佳妩也不会直接来一句,“真善良”了。
    自小在孟家长大,那种骗人的把戏她知道得多了,从来不以为然。
    这世界上哪来那么多断手断脚的可怜人,云京骗子的实力,那是个顶个的能去拿奥斯卡奖项了。
    童桐的行为在她看来,带着那么一些蠢。
    她晓得,姜衿自小生活在东辛庄,更是见怪不怪了。
    那些专业碰瓷的,一次收入赛的上赵霞半个月的收入了。
    警察都管不了。
    这样想着,姜衿都有些担心了。
    正是若有所思,李敏又突然道:“说是她前面骑自行车的一个男生,撞了老太太就跑了。她一看没办法,就打电话叫了救护车,送人家老太太去医院了。”
    孟佳妩和姜衿齐齐看她一眼,三个人面面相觑。
    “傻得没边了。”孟佳妩嗤笑一声,索性趴在桌上打盹了。
    姜衿叹口气,“希望没事。”
    毕竟,周一上课的时候,教新闻学的老师,还说起前段时间一桩社会新闻呢。
    大街上,摔倒的老人没人扶,大家都忙着拍照传视频。
    这一幕经过一个媒体记者的传播宣扬,在网上引起了挺大一波讨论。
    有人说:不是不想扶,是不敢扶,很多老人都老眼昏花,逮住扶她的那人,就怎么也不撒手了。
    也有人说:现在这社会碰瓷的那么多,谁知道是真摔假摔啊,指不定就靠那赚钱呢。
    更有人说:社会坏了,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总之——
    大多数网友是觉得不该扶,和周围人一起看个热闹,拍照传播一下,就算积德了。
    干什么呀,劳心劳力的。
    指不定做了好事,还反被倒打一耙,成罪魁祸首了。
    得不偿失。
    当时童桐是义正言辞地谴责了一下拍照看热闹的那些人,引得班上学生哈哈大笑了。
    老师都笑了,因为她偏离主题了。
    他们新闻学老师说起这个事例,是因为写新闻稿的记者,个人情感色彩太过于明显,和童桐一样,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过分谴责围观群众,用词非常犀利。
    老师就说了,记者不是法官,一个合格的记者,恪守的第一点,应该是传播,并非审判。
    写新闻稿最好不要用含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才能更好地对新闻负责。
    新闻要传播的,必须是客观事实,而并非主观情绪。
    童桐这样的姑娘,应该去当个警察,反正是不怎么适合当记者的,同情弱者没错,但是在同情弱者的同时,得知道,所有的社会现象,都是有着起因的。
    年轻人不敢扶,和老人本身也分不开。
    这就好像公交车让座,年轻人上了个夜班回家,遇到老人再让座,这是善。
    可——
    要是老人因为人家不让座,就拿着菜市场新买的大葱劈头盖脸扇一顿,就是老人的不对了。
    助人为乐是传统美德,每个人做到何种程度,和个人修养关系很大。
    你要做,不能强迫别人去做。
    做新闻,就得比旁的人更拎得清这些,不能因为你掌握了话语权,就为所欲为了,掌握了话语权,就得更爱惜尊重你的这项权利,传播事实,杜绝煽动。
    童桐被全班学生笑了一通,就问老师了,“您的意思是不应该扶了?”
    老师回了一句,“我在说记者的新闻稿,半天了,你还在纠结要不要扶人的问题,敢情前面的话都白说了。”
    班上学生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姜衿都笑了,她是觉得童桐也有点可爱的。
    在这种问题上,她是像孟佳妩说的那样,傻得没边了。
    不过——
    她是觉得,傻有傻的可爱之处。
    这世界上,有她们这样的人,因为见得多了,挺麻木,适应了这样的生存规则,就像网友说的,各人自扫门前雪,可同样的,这个世界上,也有童桐那样的,从小无忧无虑,生活在父母的宠爱里,对很多事,还没有那么防备。
    总归,这不是个论对错的事情,就看怎么看吧。
    还是老师说得对,新闻记者该做的,是传播客观真相,不是煽动群众情绪。
    煽动群众情绪的,那该是政治家。
    姜衿胡乱想想,又想到江卓宁那一句了,“为了真相。”
    她觉得说得真好,她也应该像他学习,就像老师所讲,尊重真相,尊重事实,不能因为掌握了话语权,就为所欲为,掌握权利的人,更应该尊重手中的权利。
    她若是做记者,应该做一个冷静理性的记者,脾气要改。
    她一时间想了很多,直到下课。
    正准备走,突然又被李敏叫住了。
    “怎么了?”
    “真出事了。”李敏将手机递给她,“童桐被赖上了,怎么办?”
    姜衿一愣,接过电话,就听到童桐在里面哭。
    “慢慢说。”她握着手机,一边往楼下走,一边蹙眉道。
    “他们现在不让我走,非得要我拿三十万,说是老太太以后的疗养费什么的,怎么办啊,真的不是我,我没有撞她,真不是我……”
    童桐在电话里颠三倒四地说着,急哭了。
    姜衿安慰她两声,略微想了想,又道:“你们在哪个医院?”
    “交大一附院。”童桐抽抽搭搭。
    姜衿叹气道:“知道了。你别急,我去问问辅导员。”
    童桐并非云京本地人,父母都不在的,出了事自然只能先找辅导员了。
    姜衿将手机递给了李敏,朝她和孟佳妩道:“你们先上课去吧,我去找辅导员说一下,看看怎么解决。”
    “要不要我陪你去?”
    “你也要多管闲事?”
    李敏和孟佳妩一人说了一句。
    前者是有点担心的,后者微微蹙了眉。
    李敏和童桐关系好,孟佳妩眼下是不怎么待见童桐,姜衿自然明白,还有点无奈,扯扯唇道:“班长不就得管这些杂事,不用担心我,你们去上课吧,这事情赖不到我身上。”
    “那行。”
    两个人点点头,先去上课了。
    姜衿背着包,直接去辅导员办公室。
    张磊听了事情始末,不可思议道:“你说多少钱?”
    “童桐说人家家属要三十万。”
    “三十万?”张磊都被气笑了,站起身道,“他们怎么不去抢?!”
    他一个月工资才几千块,不就被自行车撞一下吗,狮子大张口要三十万?甭管是不是童桐撞了人先不说,这钱要的明显太多了。
    张磊在办公室里来回走两趟,又问,“人在哪呢?”
    “交大一附院。”姜衿道。
    “行吧,我们现在就过去。”张磊穿了薄外套,没好气道。
    ——
    交大一附院距离云京大学不远。
    两个人在校门口拦了辆出租车,十几分钟就到了。
    直达住院部。
    老太太还没醒,被自行车撞了一下,摔了脑子,有轻度脑出血,保守急救了。
    医生说了,老人年纪大了,不一定什么时候醒,先观察四十八小时吧,什么情况得等醒来再看。
    姜衿和张磊往病房走,远远地,就听到童桐委屈的辩解声。
    “阿姨,你相信我,真的不是我,是前面一个男生撞的,撞了人就骑着车飞快跑了,我这不是担心奶奶耽误治疗吗,才打电话送她来医院等你们的。”
    “我呸!说的跟真的似的,现在能有人这么好心,我看你就是怕撞死人心虚,不得已只能等我们,老太太现在昏迷着,你怎么样都行咯,她要是植物人了怎么办?以后你帮我伺候?”
    “就是就是,三十万都要少了,植物人怎么办?不行,医生都说了死不了,万一这样一直下去,砸锅卖铁都养不起,八十万,你得赔八十万,一个字都不能少!”
    女人说完男人又开始,很明显是老人的儿子儿媳妇,态度非常恶劣。
    姜衿看清人就蹙眉了。
    中年男女个子都不算高,年龄差不多都在四十岁往上,面容黑红粗糙,女人头发还烫了卷,酒红色,胡乱地扎在脑后,男人敞着外套拉链,鼻子很大,眼睛小,看上去就带着一股子蛮不讲理的劲。
    三个人正说话,一抬眼也看到姜衿和张磊了。
    童桐连忙唤了声,“辅导员。”
    “老师来了。”中年女人戳了男人一下。
    男人冷哼一声,直接问张磊,“你就是这姑娘的老师?”
    “对,有什么事和我说。”
    “能做主吗?”男人挑眉看他一眼,还不信。
    张磊忍耐道:“您先说说情况。”
    “我说她老师,是这么回事。”中年女人推了她男人一把,指着童桐道,“你这个学生,上课时间去外面骑自行车,好巧不巧撞了我妈,老太太快七十了,还脑出血住院,医生可说了,指不定就植物人了。你看看现在怎么办?私了的话就给我们八十万,两清,不然咱们就法院见!”
    “八十万?”张磊紧紧蹙眉了。
    “对,八十万,一分钱都不能少!”男人强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