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直播奶包皇子的日常 完结+番外 >

第201章

直播奶包皇子的日常 完结+番外-第201章

小说: 直播奶包皇子的日常 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想啊想,想到天都快黑了,愣是没想出一个好办法。
  二人相顾无言。
  直到外面的亲兵来唤他们,说朝廷那边派人来了,是荣安伯并……
  四皇子和五皇子同时眼睛一亮,他们已经听不到亲兵后面的话。
  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他们为什么要这么为难自己,他们想不出来,可以找外援啊。
  “小七!”两人异口同声道。
  这种事,小七最擅长了。
  “顺便再征询一下父皇的意见。”五皇子道。
  四皇子点头:“我再写信给我哥。”
  他们要集百家之所长!
  ……
  “阿嚏——”
  三皇子搁下笔,看着手下的批阅,因为突如其来的喷嚏,划了长长一道墨痕。
  伺候的下人紧张道:“王爷,天色很晚了,您快歇着吧,不然累坏了身体可怎么好。”
  三皇子看了一眼手边垒成小山堆的公文,“不必。”
  “去给本王沏杯浓茶。”
  下人犹豫:“这……”
  “王爷,这会儿都快子时了。”
  三皇子:“让你去就去。”
  下人欲言又止,最后还是退下了。
  他刚走出书房,就看到了王妃娘娘,他刚要行礼,就被阻止了。
  “王爷让你出来干什么?”
  下人小声道:“回王妃,王爷让小人去沏杯浓茶。”
  卢王妃秀眉紧蹙,“都这会儿了,再喝浓茶,王爷是打算熬一晚上吗。”
  下人苦着脸:“有可能是。王爷的桌案上又堆积了一大批公文。”
  “小的从来没有见过比王爷还拼命的人了。”
  卢王妃摆摆手:“浓茶不用沏了,你下去吧。”
  她带人进了书房,三皇子头也不抬:“浓茶沏好了。”
  “王爷。”
  三皇子抬头:“王妃,你怎么来了。”他有些不赞同:“这么晚了……”
  “这么晚了,妾身心疼王爷,特意让人熬了人参白术鸡汤给您。您是这越州的主心骨,没了您,越州上下可怎么办。”
  三皇子神情缓和下来:“劳烦王妃给本王盛一碗吧。”
  “嗯。”
  等三皇子把鸡汤喝了大半,又继续忙活,一个时辰后,他才停下来,刚要揉揉僵硬的脖子,有一双柔软的手就先落了上去。
  “王妃?!”
  “你怎么没走?”
  卢王妃给他捏肩,温婉笑道:“妾身不困,就守在这儿,给王爷添杯水什么的。”
  三皇子心情复杂,抬手覆上了她的手。
  相似的一幕,同样发生在青州的文王府。
  二皇子揉了揉眉心,靠在椅背上歇息。
  文王妃心疼不已,忍不住劝道:“王爷何必急在一时,往后还有大把时间。”
  二皇子闭上眼,低低叹了口气:“王妃,你不明白。”
  “王爷不说,妾身自然不明白。”
  二皇子睁开眼,看着头顶的梁木,轻声道:“南河郡发生洪灾之事,王妃可曾听闻。”
  “妾身略有耳闻,幸好父皇派了太子他们前去,才”
  二皇子嗤笑一声,“太子那个蠢货能干什么。他去了都是添乱的。”
  文王妃:“啊?”
  二皇子嘴角下垂:“这次南河郡之劫,老六虽说也出了力,但更多的,是靠小七力挽狂澜,才扭转了局势。”
  文王妃没想到自家王爷对七皇子的评价这么高,她抿了抿唇,斟酌道:“这……王爷会不会高估七殿下了。七殿下于经商一道,的确有大才,但其他的,未必出众。”
  二皇子垂眸:“本王只怕低估了他。”
  易地而处,有太子那个猪队友,还有以南河郡郡守为首的大小官员,豪强富绅的重重阻拦,他是做不到那么短的时间破局。
  期间,还要防治瘟疫,救治感染的瘟疫病人,安抚民心,转移百姓到安全地,解决洪水之危,一桩桩一件件,哪样是容易做的?
  他何曾想这么拼命,可是容衍无形中施加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了。
  恐怕不止他,老三也好不到哪里去。
  最重要的是……
  那个位置的诱惑太大了,他不信有人不动心。
  二皇子眯了眯眼,搁在扶手的手慢慢攥紧了。
  就看最后鹿死谁手罢!


第二百二十六章 
  “七殿下,如今天气愈发冷了。”
  南河郡离京城有很长一段距离,又临靠南河,是以,冬天没有下雪。但是这并不代表会温暖多少,反而空气中带着浓浓的湿气。
  南河郡内大半地方都受了灾,虽说众人努力赶工,但还有一小部分地方的屋子没有建好。
  容衍搁下手中的毛笔,略做思索,“本殿之前让建的厂子建好了没有。”
  “回殿下,您吩咐的厂子都建好了。”
  容衍:“把没有地方住的人,迁进厂子里。”
  “是。可是……”
  容衍:“怎么了?”
  “没什么。”
  容衍仿佛知道对方想什么一样:“建了厂子,总需要工人。不然哪里来的货物。”
  “去吧,按本殿说的做。”
  “是。”这一次,底下人爽快地离开了。
  然而容衍刚拿起笔,又有小厮通传。
  “七殿下,有您的信。”
  容衍眉毛微扬。
  他从小厮手里接过,看到上面熟悉的字迹,眼里先带了笑意,等到把信件看完,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没想到他跟五哥他们的境遇居然相差无几。
  他略做思考,提笔写下回信。
  洋洋洒洒一大篇,与其说是信件,不如说是计划书,还特意标注12345。要多贴心有多贴心。
  ……
  张大嫂子是个幸运的可怜人,幼年丧父,长大丧母,哥哥嫂子都嫌她命硬克亲,五两银子就把她卖给了四十多岁的老鳏夫。
  那个老鳏夫沉迷喝酒赌博,酒喝多了就打人,之前两个婆娘就是被他打死的。
  不出意外,张大嫂子也会被他打死。然而一场洪水,老鳏夫当时喝醉了,没逃出来,淹死了。
  张大嫂子咬咬牙,就跟着其他灾民来了郡城。她原本也没打算活多久,只是回到娘家,哥嫂也不过是重新卖她一次,与其活着受罪,还不如从心一次。
  但是来了郡城后,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七殿下是个仁慈的人,哪怕是像她这样没用的女人,每天也能领到口粮。
  她战战兢兢地待了下来,一旦有活干,她第一个抢着做,不为其他的,求个心安。
  后来,大家一起造屋子,身边的灾民都有了新家,她还是孤零零一人。
  她想着,她要不卖身为奴吧。
  她还没来得及实行心中的想法,他们就被一个管事领到了大厂里。
  那个地方真高真大啊,地主老爷家也没有这么漂亮的房子。屋子里还暖烘烘的,听管事说,这里烧了地暖。
  亲娘咧,地暖!那可是戏文里,大官老爷家才有的东西。
  他们何德何能能享受啊。
  其实管事说得不对,因为考虑到成本问题,这个屋子的供暖并不是很好,完全没法跟贵族家比。只是比外面要暖和些,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已经足够了。
  管事说,他们以后要住在这里,每天三顿饭,每月还有一套衣裳和八钱银子。
  人群中顿时一阵喧哗,众人又高兴又忐忑。这待遇也太好了,好得都不真实了。
  他们是在做梦吗?
  管事高声道:“这些当然不是免费的,你们留在这里,就要干活。每天干满四个半时辰。有偷懒的,都会被赶出去。”
  张大嫂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啥,居然只干四个半时辰。
  有人弱弱道:“罗管事,那我们要干些什么。”
  “那可多了。比如缝制衣服,加工菜品,点心等等。”
  张大嫂子自认手笨,就选择了加工菜品。
  做豆腐。
  这个她听人说过,会一点儿。她觉得能够胜任。
  但是等她上手后,新来的管事说要做豆浆,豆芽,豆干,豆皮,豆腐乳,豆丝,豆豉,豆筋,豆……
  一瞬间,张大嫂子差点不会念豆这个字了。
  普通的黄豆,真能做出这么多东西吗?
  她沧桑的脸上都是具象化的问号。
  其他人跟她一样。
  但新来的管事斩钉截铁的说“能”,她抬头挺胸,骄傲道:“因为这是七殿下说的,七殿下说能就肯定能。”
  众人一听七殿下,原本的怀疑,瞬间就打消了。
  听七殿下的,准没错儿。
  张大嫂子就按着新管事的方法制作豆制品了。
  ……
  深冬的早上雾蒙蒙的,可见度很低,然而这个时候,刚修好的街道两旁已经摆满了小摊子。
  “豆芽,脆生生甜丝丝的豆芽,两文钱一斤嘞。”
  很快有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妇人过来,“你这一斤是多少两?”
  小贩笑道:“大娘,您这话问的,如今整个南河郡都听七殿下的,一斤当然是十两了。”
  老妇人点点头:“行,你给我来一斤。”
  等老妇人买好了豆芽,刚要走,小贩叫住她:“大娘,我这儿还有豆皮,您要不要买点回去炒菜吃,可下饭了。”
  老妇人有点儿心动。
  小贩把豆皮拿起来:“您看,这么大一张呢,够您一家人吃了。”
  老妇人问道:“多少钱?”
  “不贵,三文钱一张。他们都是这个价,再往城里走,他们还要卖四文钱,或者五文钱一张呢。”
  “大娘,您闻闻这味道,香不香。我寅时就跑到厂子外侯着了,就为了买到货呢。”
  厂子里的东西一般供大商家,他们这种小贩想拿货,就得起早,不然去晚了,货就没了。
  老妇人纠结了一会儿,最后还是买了一张豆皮。
  她继续往前走,路过一个猪肉摊,停了下来:“你这个肥肉怎么卖?”
  “肥肉三十文一斤,瘦肉二十七文一斤。”
  老妇人吓了一跳:“怎么这么贵喔。”
  屠户笑道:“大娘,咱们南河郡的家禽牲畜都死得差不多了,这些肉都是从隔壁郡城买的,这一来一往,价格可不就贵了嘛。”
  “不过七殿下说了,等明年大家养了猪,这猪肉价格自然就降下来了。”
  老妇人犹豫了许久,才决定买半斤肥肉,给钱的时候,肉疼的不得了。
  不买了不买了,回家了。再逛下去,钱袋子都空了。
  “大娘,买块肥皂吧,这肥皂可好用了。”一个八岁的小孩子,胸前勾着一个挂篮,里面放着七八块肥皂。
  “衣服脏了,抹点肥皂,再搓一搓就干净了,可好使了。”
  “而且一块省着点儿用,能用一个月呢。”
  “大娘,买一块吧。衣服洗得干净,出门也体面啊。”
  老妇人握着瘪瘪的钱袋子:……
  她最后还是买了一块。
  然后拎着东西头也不回地跑了,那身姿矫健的,一点都看不出像上了岁数的人。
  她拐过几个拐角,走到一扇崭新的大门前,敲了敲门。
  “谁呀?”里面传来一个女童的稚嫩声。
  “是我。”
  门打开了,女童惊喜道:“奶您回来了。”
  老妇人进门,反手关了门,然后摸摸她的头:“今天乖不乖。”
  “乖 ̄ ̄”
  这个院子有些奇特,墙面和地面都很平整,不知道拿什么材料造的。
  房子有四间,一间堂屋,一间正房,还有左右两个厢房并一个加盖的小厨房。
  院子角落里还有个大水缸。虽然整体面积不大,但给人一种温馨舒适之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