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之骄子-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华夏国内只能出现一个声音的话,那么继续灭亡也就不远咯。”
“这篇文就仰赖慕容大小姐咯。”苏唐拱了拱手说道。
“我可不敢保证这篇文章能够上《华夏rì报》的版块,这个得通过白总编的审核才行。只不过,白总编之前对你的《援助苏联计划》十分地感兴趣。相信这一次应该也会对你的《论战海湾》感兴趣。”
“行,那我就先回去工作了,下次请你吃饭。”苏唐笑着说道。
慕容嫣儿点了点头,然后就拿着苏唐的文敲了白永道办公室的门。
“白叔。”慕容嫣儿甜甜地说道。
“哎哟,嫣儿啊,你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说吧,又惹什么麻烦了?”白永道溺爱地说道。
“白叔,哪有,我是这么爱惹麻烦的人吗?我是给你送一篇好文章过来了。”慕容嫣儿嗔道。
“既然能让慕容大记者说是好文章的,那我可得好好的看看呀。”白永道有点儿好奇地说道,他可是知道慕容嫣儿眼界一向极高,既然她都说是好文章,那么里头必有玄机。
果然,白永道刚看到标题就知道,这篇文章一定会有十分劲爆的内容。然后又看了一眼作者,乖乖,原来是苏唐这个小子。
白永道突然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慕容嫣儿,搞得慕容嫣儿以为白叔发现了她与苏唐之间的事儿,于是脸蛋又不自觉地红了起来。
幸好白永道只是抬头看了一下慕容嫣儿,然后就继续低头看苏唐的文章,并没有发现慕容嫣儿脸上的红晕。
慕容嫣儿也看到白永道并没有注意到自己,于是也就舒了一口气。
终于,白永道认认真真的看完了文章。慕容嫣儿张大眼睛,然后询问道:“白叔,这篇文章能上报吗?”
“嫣儿,这苏唐胆子果真够大啊。不过,我喜欢。”白永道笑着说道。
“我就是喜欢这种有自己思想,又不跟随大流的年轻人。上次他的那篇《援助苏联计划》已经让我觉得十分惊艳了,没想到这一篇《论战海湾》,语句更加地尖锐。而且每一个论据全部都是在反驳着那些专家、学者的观点。”
“我已经可以想象到,当这篇文章发表出来之后,那些学者、专家的脸要被苏唐打得多疼了。只不过,苏唐又要面临着一大批专家、学者的批评了。”
“不过,这苏唐既然敢把这篇文投递过来,怎能有不刊的道理。不仅是要登出来,而且我还打算将之放在头版上。恩,没错,必需是头版。下一期的报刊,就以苏唐的这篇文章作为头版。”白永道对着慕容嫣儿说道。
“好的,白叔,那您继续忙。我走了。”慕容嫣儿得到了白永道的意见之后就走出了白永道的办公室。
“苏唐啊苏唐,不愧是苏家第三代继承人啊,观点实在犀利。”白永道喃喃自语着。
果然,下一期的《华夏rì报》就将苏唐的文章放在头版上,而且占据了极其大的篇幅。当那些支持不会战争的学者、专家看到苏唐这篇文章之后,直接将苏唐划入敌对的阵营。而且还继续写文章,来批判苏唐的思想是多么地激进,简直就是一个好战分子。
只不过,这些专家、学者可忘了,当初苏唐提出人道主义援助的时候,他们照样讲苏唐批判得一无是处。
帝豪俱乐部内。
“二哥,没想到你又搞出了一篇文章,将整个学术界搅和得鸡飞狗跳的。”董胖子有点儿兴奋地说道。
“只不过二哥身上背负的骂名又多了一个咯,这些专家、学者吃饱了撑着,有事没事找二哥的麻烦的。”叶宝宝皱了皱眉头。
“呵呵,宝宝,你觉得我会去在意那些所谓专家、学者的话语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咱们不能强求每个人的想法都与咱们一致吧。”
“再说了,我写援助苏联的时候,可是典型的人道主义者。现在不过就是写了一篇论战,就我划入好战分子阵营中了。你不觉得这些专家、学者们十分地有趣吗?”苏唐微笑地说道,外头的冷言冷语的完全影响不了二哥的好心情。
“二哥,你怎么这么开心。是不是和慕容嫣儿有了什么新的进展啊?我觉得吧,你们两个真的很般配,人家慕容嫣儿的家世一点儿也不逊于你。你还是赶紧将她拿下,让我们多一个二嫂吧。”董胖子笑着说道。
叶宝宝也是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呵呵,不着急,不着急。这种事情不能急呀,慢慢来,慢慢来。”苏唐笑着摇了摇头,虽然苏唐也不知道自己心里到底是怎样子的打算的。
“来来来,喝酒,喝酒。”苏唐举了举酒杯,然后将杯子中的红酒一口闷干。
第五十二章 东西德合并
第五十二章 东西德合并
苏唐的文章有人欣赏,有人极其讨厌。特别是对于那些学者、专家而言,对于苏唐那可是讨厌到了极点。
首先苏唐的第一篇文章就直接与这些学者、专家的观点大相径庭。只不过,最后是以苏唐的胜利作为告终的。因为华夏派出了一支出访苏联的队伍,并为苏联带去了一大批生活物资。这就意味着,苏唐的建议被上层领导给吸纳了。
第一回与苏唐交手,那些专家、学者已经败下一次。然而,这一次当这些专家、学者在鼓吹着世界和平,老美绝对不可能打伊拉克的时候,正当国民都被他们忽悠得都以为真的老美不会打伊拉克的时候,苏唐又跳出来了。
一篇《论战海湾》直接否定了那些专家、学者所有的观点,并且彻彻底底地分析了前因后果,最终的结论就是老美必然打伊拉克。
苏唐这篇文章不是和这些专家、学者过不去嘛。人家认认真真地,好不容易将不会打仗的原因罗列了出来,苏唐倒好,完全针对这些原因进行批判,彻底的颠覆他们的结论。
这些专家、学者们脸被苏唐打得都肿了。现在这些专家、学者们,一提到苏唐肯定都是恨得牙痒痒的,虽然他们未必知道苏唐长什么样子。
但是,喜欢苏唐的人却还是不在少数的。或者,苏唐的文章更合上层领导的胃口。最高首长和一号首长看到苏唐的这一篇文章之后,都拍手叫好。
一号首长还特意将外交部部长叫来,然后大肆夸奖苏唐。并且对外交部部长说,华夏不需要出现一种声音。外交部每年的形式政策报告,不能只是一味的趋炎附势,得像苏唐一样有自己的想法,又能根据实际分析出社会问题。
当初苏唐的一篇《援助苏联计划》,受到大部分专家、学者的批判,还有一些领导的所不喜,最终导致了苏唐的停职反省。那是因为苏唐的这篇文有种损害华夏国家利益意味,再加上每个人的立场都不一样,才最终导致苏唐停职反省的。
但是,苏唐的这篇《论战海湾》一发表,却是得到了许多上级领导的一致肯定,特别是有《援助苏联计划》这篇珠玉在前。苏唐在外交部彻底的出名了,成为了外交部名副其实的名人学者。
当苏唐回到综合办的时候,就发现综合办多了好多人,让苏唐感到十分的意外。
“这怎么回事,怎么大家都围在这边啊。”苏唐好奇地问道。
“苏主任回来。”不知道谁喊了一声,那些人群全部都围在了苏唐身边。
“这就是写出《援助苏联计划》和《论战海湾》的作者,我们综合办的主任,苏唐苏主任。”李南海十分骄傲地介绍道。
“南海,这发生了什么事情啊?”苏唐有点儿摸不着头脑,搞不懂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苏主任,这些都是咱们外交部的同事,为了来瞻仰一下咱们外交部第一理论家苏唐的风采。”李南海笑着说道。
“呵呵,各位同仁。我苏唐也就是一个鼻子一张嘴的,没啥好看的。大家还是都回到自己的岗位工作吧,不然上级领导可得批评我聚众闹事了。”苏唐微笑着说道。
大家看到苏唐的真面目之后,就散掉了,综合办重新恢复了平静。
“苏主任,这回你可是打得那些专家、学者哇哇叫啊。不过,这海湾战争真的会爆发吗?”李南海不确定地询问道。
“一定会发生的,而且就在这几个月内,一定会发生的。”苏唐发表这篇文章的时间是在9月份底,距离海湾战争的爆发,确实是几个月的时间了。
只不过,苏唐现在的目光并没有放在海湾战争上面,毕竟距离海湾战争的爆发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反而是几天过后,世界就会再发生了一件令人十分震惊的事件。
那就是东西德的合并。
二战中,德意志帝国作为二战的主战方,德意志的战队那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在希特勒的带领下,德意志帝国曾经将整个法国给攻打了下来,就连当时的英吉利大不列颠也被德意志的军队摧残着。
由此可见德意志在当时的风头,当时的二战,德意志、东洋rì本、意大利三个国家挑战整个世界,而且刚开始都是战无不胜的。就可以看出当时这三个国家的强大之处。
最终二战是以这三个国家的战败作为结束曲。
只是二战中兴起的两大军事集团,互相看不顺眼,互相争斗着。这对于德国来说,实在是一个悲剧。
当时美苏军队攻破柏林,德意志帝国宣布投降之后。怎样处置德国成为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最终,苏联占据了德国东部地区,称之为东德,实施的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而美国占据了德国的西部地区,称之为西德,实施的是资本主义制度。
东西德之间树立了一道墙,叫做柏林墙。墙的一边是东德,另外一边却是西德。原本一个统一的德国,就因为这道柏林墙被强迫分为了两个国家。
然而苏唐却是知道,在1990年的10月3号,东西德宣告合并,德国自此统一。打破了东西德的界线,柏林人将东西德之间的柏林墙给推倒。
苏唐可是非常清楚这其中的原由,首先东德学习苏联实施社会主义制度,强迫改变原本的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就是水土不服。其次,苏联和老美强迫将德国一分为二,德国的人民本身就十分地不服气,凭什么你们分裂我们国家?国内统一的呼声是十分地高的。再者,西德还是实施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得到了恢复。
但是东德实施社会主义制度,照搬苏联模式,导致了经济水平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东西德极大的贫富差距,已经慢慢地成为爆发的导火线。
毕竟德国作为二战的战败国,需要赔偿还有重建的金钱实在是太大了,整个德国遭受到了极大地打击,经济一度萎靡。
再加上近年来苏联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弱,自己本身的处境已经越来越困难了,哪里有心思去管东德的事情。
老美的和平演变,最终在东德上实现了。东德与西德合并,极大地打击了苏联的威望,这也导致了苏联内部的一阵混乱。
果然,没有与苏唐的预料相差,在1990年10月3号,东西德正式合并。这个消息一传出,国际上哗然一片。
在华夏国内更是掀起了一番的风cháo,大家纷纷地议论着东西德合并之后的世界格局。一时间老美和伊拉克之间的纠纷也被人逐渐地遗忘掉。
原本讨论最多的就是苏唐的那篇《论战海湾》,现在这个风cháo渐渐地冷却下来,更多人发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