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古代穿越日常 >

第379章

古代穿越日常-第379章

小说: 古代穿越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宛秀抿着嘴笑了一时道:“我那里还有一些好衣料,一匹鸦青的哥哥穿上最合适不过的,等回去我寻了给嫂子送来,嫂子也好与兄长做身冬装。”

“你瞧瞧,你瞧瞧。”李鸾儿指着严宛秀笑着对顾歆说道:“这便是我小姑子,怎的这般精明,说是给我送了礼,却是送的她家兄长合适的衣料,即没便宜了我这外人,又要劳我做身衣裳,还得我替她出气,敢情所有的好事都叫她得了,我还得谢她不是。”

一番话说的顾歆和严宛秀都笑了起来。

顾歆爬在李鸾儿怀里笑道:“秀姐姐确实比我聪明,我怎就没想到这个,以后还得多留些心眼才是。”

李鸾儿笑着拍了拍她:“得,你们既然来了,我便叫人收拾房间给你们住下,宛秀就住在后院碧莲池旁的那个院子里,歆丫头住到西跨院吧。”

两人听了欢喜不已,都起身跟李鸾儿道谢。

李鸾儿笑着受了,又派丫头去老宅和顾家报了信,跟林氏还有顾夫人将事情交待清楚,也叫她们都莫急,先叫顾歆和严宛秀在她那里住些时日,等到事情解决了再回去。

顾歆和严宛秀安顿好了,两个人都是聪慧的人,顾歆活泼,严宛秀温顺,倒也蛮合脾气的,两人每日闲坐一处说话,或者到李鸾儿那里三个人谈论吃食,到厨下做些小点心等,日子过的倒也悠哉。

只她们日子好了,邢志和戚清那里日子却是不好过的。

一时没了娘子在家里安顿上下,没人理家管理后宅,邢志和戚清没几天就弄的灰头土脸,再加上晚上也没了香喷喷软棉棉的媳妇抱着,夜中更觉苦寒,几日下来,两个人眼瞧着就瘦了好些。

马夫人去瞧了一回,见邢志形容憔悴一时间心疼的不行,对于没事找事的汪氏更加的气愤,她将邢志和小孙女接过去住了几日,又寻了个错处拿捏住汪氏,大中午的罚汪氏在门口罚了一个多时辰,之后每日里寻她错处,整的汪氏苦不堪言,整治完了汪氏,马夫人还当着汪氏的面大骂一通,只说她自己得了两个儿子,一辈子便遗憾没生个女儿,顾歆生下女儿来她高兴的不成,从来没有怨过顾歆生不出儿子,再者世人都说先开花后结果,顾歆下一胎定能生个儿子的。

说完这些话,马夫人又骂汪氏没安好心,好不好的偏要给邢志送那些好生养的通房丫头,难道就看准了顾歆生不出嫡子,是不是汪氏暗算了顾歆,叫她身子废了,明知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还要叫二房弄出庶子来,安的什么心思,是不是想着二房没后她汪氏的儿子就能接收整个邢家的家业。

马夫人连骂带哭,只说汪氏黑心肝的,坏了心肠,骂的汪氏脸色惨白险些昏死过去。

骂完了马夫人又将汪氏关了起来,还警告她若是再多管闲事便叫邢德将她休回娘家。

这次马夫人是真发了狠的,实在将汪氏吓坏了,跪在地上苦求又连连发誓再不管邢志和顾歆的事了,马夫人这才稍微解了些气,只是关还是要关的,罚抄佛经必然得抄。

马夫人是长辈,一个孝字压下来就叫汪氏动弹不得,虽然暗恨马夫人偏心眼,可又怕马夫人真休了她,只能暗自隐忍。

可严宛秀的继婆婆蒋氏就没那么好对付了。

她是严宛秀的长辈,虽说是继室,可论起来怎么说也算是严宛秀的婆婆,严宛秀只能敬着,并不能将她怎么着。

如此,便苦了戚清,他即明白严宛秀的难处,在没解决好蒋氏的事情前不能将严宛秀接回家,又想念严宛秀,恨不得她早日回来,这样矛盾的心理下,戚清实在是发了狠的,一怒下跑到义忠侯府跟义忠侯苦注将他过继出去,莫再认他这个儿子了。

瞬间哭的义忠侯火气大了起来,问起缘由,得知蒋氏还在打他元配嫡妻嫁妆的主意时,义忠侯更加气恨,只是蒋氏这人如今很是油滑,又是油盐不进的主,撒起泼来连义忠侯都没办法,若说要休了蒋氏,义忠侯又是不能的。

再怎么说蒋氏还给他生了个儿子,义忠侯的长子戚清已经没了亲生母亲看护,义忠侯不愿意幼子也失了亲母,可若不能压住蒋氏,戚清又吵闹着要过继,义忠侯实在没办法发了狠心,立时呈了折子要请封世子。

等蒋氏闹腾了一场只觉逼走严宛秀正得意之时,义忠侯竟然不声不响的跟官家上了折子,要请封戚清为世子,这下子,蒋氏真是傻眼了。L

第四七六章请旨

蒋氏原来认为义忠侯疼幼子,这才早早的将戚清分了出去,为了分家,不惜将先太太的嫁妆都给了戚清,哪里知道义忠侯竟然给戚清请封世子。

在得知义忠侯上了请封折子后,蒋氏大闹了一场,如泼妇一般的对义忠侯一番打骂,又坐在地上号啕大哭,只说义忠侯不念夫妻情份,不管幼子死活,这是要逼着她们娘两个去死。

闹的义忠侯受不得了,一气之下就威胁蒋氏若是再不收敛,他便立下遗嘱等到他去世之后义忠侯府的钱财一分都不给蒋氏母子留,叫戚清将他们赶出去讨饭吃。

如此,才吓的蒋氏再不敢折腾了,并且,蒋氏也认清了义忠侯还是疼爱长子的,恐怕心里还有些惦念那个被他气死的先太太,虽然心中恼怒,可为了幼子不被赶出去乞讨,她只能打起精神来讨好义忠侯,同时,对戚清和严宛秀也好了不少,她怕戚清将来继承侯府后没有她和戚平的立足之地了。

等到严宛秀被戚清接回家后,林氏很是高兴的唤了李鸾儿去,挑了好些料子给她,有舒适的细棉布,也有华丽的云锦并织造工艺繁复的缂丝,另有一匹千金难求的云缎,这缎子做成衣服穿在身上柔软如云,再加上织造工艺也很讲究,到如今南边也只很少数的织造艺人能织成这种缎子,因此上便显的极为珍贵。

严家存的这几匹云缎还是林氏和严保家成亲的时候先帝爷赏下来的,林氏一直存到如今都舍不得拿来做衣裳,大约是这几日高兴,便从库房寻了出来。

其中一匹妃色的林氏与了施蓝,宝蓝的送了李鸾儿。还剩一匹湖绿的应该是给严宛秀的,如此两个媳妇和一个女儿都照顾到了倒也很是公正,叫谁都说不出什么来。

李鸾儿很是喜欢那宝蓝的缎子,拿过来抚摸半晌跟林氏道了谢,林氏笑着应了一声,指指桌上最后一匹杏红的道:“这匹留着经承憬媳妇。”

就这短短的一句话道尽了林氏心里的苦楚,当初严安国和周氏只得了两个女儿没有儿子。周氏的身子也因为难产而坏掉。老二严卫国也只得一子,偏林氏在有了承悦和承忻之后又生了承憬,严保家是大哥。很不忍心自家兄弟没有子嗣将来没个承继香火的,便是去了也没个捧盆驾灵之人,便要将最小的儿子严承憬过继给严安国夫妇。

林氏哪里舍得,可她的公婆丈夫都要将承憬过继出去。她一个女人家还能怎样,只能由着他们把小小的承憬送到严安国那里。自此之后,本来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却只能叫自己伯母,便是林氏想要多瞧瞧承憬,对承憬好些都要避着人。

林氏也怕。怕她对承憬好了引的严安国夫妇心里不舒服,以后苛待了承憬,为着承憬。她强自把母子之情压下,慢慢的。性子变的疏淡古怪,后来便成了那个看谁都不顺眼,对谁都能挑刺的林氏。

李鸾儿如今和林氏关系好了,慢慢的琢磨着也明白了林氏的心思。

林氏是正正经经的古代大家闺秀出身,受过的教育便是叫她以夫为天,要孝敬公婆,不能对公婆有任何的不恭敬处,更是要好好的对告诫夫家的人,这种教育在严老将军硬压着将承憬过继出去的时候起到关键作用,林氏不敢怨恨公婆,不敢怪严保家。

她又实实在在的心里憋着气,久而久之,便将火气散到从小被严老将军夫妻养大的承悦身上,一点点的瞧不上承悦,天长日久的,对承悦冷漠就成了习惯。

如今李鸾儿看林氏摸着那匹布料说要留给承憬媳妇时的怅然和怀念心里也有些不舒服,扭过头去笑了笑:“太太与我瞧瞧这宝蓝的料子做身什么样的衣裳好看。”

林氏回神,看着那布料想了好半晌才道:“宝蓝色很挑人的,要是肤色稍黑些的就显的难看,我是瞧着你比施蓝白一些,才将这料子送你的,我瞧着做身利落些的衣裳好看,不若做件密四门的袄子,再配上六幅绣花长裙,你穿上必然好看,又精神又显的脸白白净净的。”

“还是太太眼光好。”李鸾儿在脑子里构想了一下,也觉得林氏的提议好:“裙子上素些好,我想着单只裙边绣上一圈缠枝莲便成,旁的都不用,那袄子拿珍珠做成扣子倒也好看。”

林氏听的不住点头:“跟你这么一说,我都想做一身了,得,我回头挑了好看的料子也弄这么一身,咱们娘俩个穿出去倒也相配。”

李鸾儿掩了口笑着:“要是太太也做一身穿着跟媳妇出去,旁人不说咱们是婆媳,倒要说咱们是姐妹呢。”

刚好施蓝进屋听到这话立时也笑了:“太太,不若我也弄一身,过些时候宁家宴饮,咱们婆媳三人一起穿了,恐人家都要说太太是我俩的姐姐呢。”

妯娌两个这话说的林氏也高兴起来,指着李鸾儿和施蓝直笑:“你们就哄我吧,什么时候把我的好东西都哄了去怕才不这般甜言蜜语的。”

李鸾儿一听做出一副委屈样子:“我和弟妹说的都是实话,绝没有哄太太的意思,天地良心,太太实在误会了我们,为了跟太太表忠心,太太和弟妹做衣裳用的珍珠扣子我出就是了,唉,我那里也只二十来颗大些的珍珠,到时候给太太送了来便罢。”

施蓝一听立时笑着:“旁人都说嫂子最是精怪,也最是聪慧的,如今我瞧着啊,嫂子再怎么聪明也聪明不过太太,这不,不过几句话的功夫太太便从嫂子那里抠出许多南洋好珠子来,以后旁人再说嫂子聪慧,我是不信的。”

她这话说的婆媳三人都笑将起来,施蓝掩了口边笑边道:“为着跟太太表示我也没哄太太的意思,少不得我也要跟着嫂子学了,我是没那么些珍珠的。不过我新得了些头面,到时候也送了给太太挑就是了。”

林氏看着两个媳妇捧她,心里当真是美滋滋的,她只觉如今的日子过的相当的好,严老将军余威犹在,撑着整个严家,严保家兄弟又都分了家。各过各的日子。只过年过节的时候来聚聚,平日里她就显的很是清静。

再加上她儿女婚事都好,两个媳妇如今对她孝顺。女儿的婆家也好,女婿对女儿千依百顺,这么一想,林氏只觉得没丁点不顺心的。不由想着怪道当初她出嫁的时候她母亲拉着她说她是个有福的,如今看来。果然是有福的。

李鸾儿拿了衣料回去交到针线房,叫那里的婆子姑娘照着她说的样子做身衣裳,又真个挑了好些大珍珠送到老宅子里。

李鸾儿是个恩怨分明的主,这么些年来林氏对她实在不错。她也投桃报李,时常的送些东西给林氏,东西不说多贵重。到底是她的一番心意,林氏手头上也不缺金银。要的也不过是个心意,每次她送了东西去林氏都很高兴,下次便会送来比她多许多的东西来,说起来李鸾儿也不吃亏。

只她并不在意亏不亏,只是回报林氏的一片疼爱之心罢了。

果然,她前脚叫人送了珍珠去,后脚林氏便回了一些头面,另外施蓝也叫人送了几样首饰来,虽然不是多贵重的,可胜在样子新做的也精致,倒极得李鸾儿喜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