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古代穿越日常 >

第228章

古代穿越日常-第228章

小说: 古代穿越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李鸾儿算了个总帐,光过年的这笔开销就是极大的,算上她和严承悦的庄子铺子所有收入,光是年礼就要送出去一多半,她不由的要感叹一句,难怪人常说年关年关,这过年可不就跟过关似的。

虽然说李鸾儿嫁妆丰厚,严承悦分家的时候也分了不少的钱财,这些足够过活的,可人也常说,若无远虑必有近忧,从长远打算,李鸾儿是不会动用嫁妆和库房那些死钱的,她唯能盘算的是每年的收入,她原做好了打算,除去花销,每年还要将收入存下一些来,天长日久,身家只能越发丰厚,不能越来越简薄了。

因此上,李鸾儿瞧到过年开销这样巨大,心下也有些着急。

她不由盘算着能有什么增收的东西,又想着开源还不成,必要节流,怎样才能叫年礼瞧起来又好看,又省钱。

想了半天,李鸾儿在纸上写写画画,又将年礼单子改了好几处。

她想了半晌才想出一个节流的法子来,便是通过南北差异来送年礼。

如今这个年月交通是极不便利的,南边的东西在北边那是稀罕东西,同样,北方的物件到了南方也是珍贵物,如果这样倒腾一下,说不得能节省好大一笔钱来。

李鸾儿想着北边正是天寒地冻的时候,若是年礼中加些花卉又好看又雅致,对她来说却又节省了许多。

这花卉自然要去裴家订,另外,她还想叫顾家帮忙从南边弄来些稀罕物件,比如说南方的丝绸、好茶叶,一些漆器,还有许多果子。

这些东西在北方是很值钱的,她可以把这些东西加到京城各户的年礼当中。

北方一些比如流行的首饰,好的烧碳,南边没有的吃食,这些都可以弄到南边去当年礼。

再有就是,严承悦可是在工部做官,主抓的也是匠作坊,这匠作坊可并不专指做火枪的作坊,还包括一些皇家作坊。

比如说官窑,专给皇家做家具器物的作坊,烧制琉璃的琉璃坊等等。

李鸾儿就可以通过严承悦弄些官窑瓷器和木制的玩物,另外还可弄少许的琉璃。

说起琉璃来,李鸾儿倒真是后悔,当初上学的时候怎没记住烧制玻璃的配方和法子,若是会这个,她哪里还用得着这样犯愁。

如此改改写写,改了好几次,李鸾儿才算是将年礼最终决定下来。

她才弄好,严承悦就回来了,李鸾儿将她的打算说出来,倒是得到严承悦的赞赏和鼓励,严承悦表示等再去工部的时候一定会到匠作坊好好瞧瞧,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新鲜东西能作为年礼送出去,若是真的有,他必然能以极低的价钱弄出一些来,如此,倒真是能省许多钱呢,这笔省下来的钱若是存起来,过不了几年,必然存够他家女儿将来的嫁妆银子。

李鸾儿听了只觉得好笑,不由骂了一句,只说严承悦没羞没臊的,八字还没一撇呢就整日说什么女儿女儿的,谁知道他的女儿在哪里?

严承悦也笑,说是新妇都讨来了,女儿还会远么,若是头胎生不出女儿,两人继续努力,甭管生几胎,必要生个白白嫩嫩的大胖闺女。

两人讨论年礼题竟然偏到女儿身上,没过多少时候,竟又偏到将来儿子娶什么样的新妇,女儿寻什么样的姑爷,最后偏的竟然到了孙子身上,等两个人回过神来,竟是一起笑倒在床上。

笑了许多时候,李鸾儿才轻握起严承悦的手:“如今心里痛快了些吧,我知那些火枪都是你的心血,可如今即已烧没了,咱们就也别纠结着,总归火枪是你改进制造的,法子都在你脑子里呢,没了再做就是了,外蕃的人就交给官家费心吧,咱们不过是个小官,没拿多少奉禄,不值当的这样操心劳神。”

这话说的,严承悦感动的同时也笑话起了李鸾儿:“你这话若是叫你妹子听到,指不定得跟你翻脸呢。”

第二九四章办法

“她为着她男人,我为着我男人,有什么翻脸不翻脸的。”

李鸾儿这话有些没脸没皮,没羞没臊了,这个时代的闺秀们绝对说不出这样的话来,叫旁人说出来,说不得要叫人觉得这娘子有些不守礼节,可李鸾儿说出来却分外的理直气壮,叫人想不到别处去。

这话听在严承悦耳朵里,分外的顺心如意。

“你只有我一个女人,我为着你是应该的,官家可不只凤儿一个女人,说句不中听的,凤儿也不见得全心为着官家,叫凤儿在官家与我之间取舍,被舍的那个不见得是我。”李鸾儿接着说了一句大实话:“这话也只咱们俩说说,在外边可不敢这样讲。”

“哈哈……”严承悦笑了起来,伸手搂过李鸾儿,李鸾儿觉得这时候的严承悦很是欢快,靠在他胸前都能感觉到他胸腔的震动,就是李鸾儿也生出几分欢愉之情。

“鸾儿,你可真是个宝贝。”严承悦很是高兴,搂着李鸾儿轻吻一下,他最是喜欢这样的李鸾儿,在别人面前能端着拿着从不妄言,在他面前却心直口快有什么说什么,从来不包着瞒着,且也一心替他着想,比那些个看着端庄贤淑,口口声声说夫婿是天,心却不知道歪到哪去了的闺秀们要强到天边去了。

在李鸾儿口中为着她的男人的李凤儿现在心情却并不怎么样。

眼瞧着淑妃肚子一天天吹气似的大起来,李凤儿若是说不当回事,那完全都是骗人的。

她虽然心里清楚明白现在不是怀孕的好时候,可也忍不住嫉妒淑妃能够孕育龙种,有时候。又恨不得将淑妃肚子里那个东西弄掉,省的碍她的眼。

这种时候,李凤儿就会想起李鸾儿的话,拼命忍着杀气,才能克制住不对淑妃出手。

李凤儿知道她现在若是想对淑妃出手并不算难,到底采买和御膳房都有她的人,便是太后那里也有她的眼线在。只要她说上那么一声。淑妃的吃食中绝对会有许多的好料,她用的东西里也便不保准了,只是。李凤儿还有一丝底线在,她并不想对官家的孩子出手,这才忍了下来。

可是她忍耐了,淑妃却忍耐不住。几次三番的在她跟前炫耀,处处想着为难她。叫李凤儿心情越发的暴燥起来。

尤其是近几日,她每次见到官家就会忍不住刺上几句,使得官家已经有好几天没进她的永信宫了,官家不来。她心里又开始打起鼓来,就怕官家真正生她的气,以后再不理她。

这日。李凤儿一大早去给王太后请安,想着在王太后这里应该能见到官家。只是,她去了之后并没有见到官家,反而见到了同样来请安的淑妃。

李凤儿前脚进了王太后宫中,淑妃后脚就进来了。

李凤儿请过安抬头就见淑妃扶着宫人的手进来,她才要行礼,王太后便道:“你身子重,免了吧。”

淑妃笑着答应,抬头的时候给了李凤儿一个挑衅的笑容:“贤嫔妹妹也在啊,我要知道妹妹也来给太后请安,便和妹妹搭伴来了。”

“她是个孝顺孩子,每日必来给我请安的。”虽然说淑妃怀了龙胎,可说起来,太后最喜李凤儿的为人,也最偏爱她些。

太后这话刚一说完,淑妃便笑道:“是啊,说起来贤嫔妹妹最是孝顺不过的,只是,贤嫔妹妹孝顺的法子不对,她要真有心孝顺太后您,就该早些怀个龙种,那才是最叫娘娘舒心的事呢。”

这一句话,叫李凤儿脸色就有些不好。

淑妃还在说话:“贤嫔妹妹进宫最早,得宠也最多些,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动静,不会是……你这肚皮不成吧,我可是听说了,前段时间进宫不久的王美人便怀了胎,只是她出身不好,没那个养育皇子的福份,才怀上不久就掉了。”

这话可是指着李凤儿的鼻子骂呢。

那意思便是说王美人出身不好,不配生育皇子,所以怀了胎却掉了,而李凤儿连王美人都不如,李凤儿的出身太过低贱了,连怀胎都不够格,所以才这么长时间没有动静。

“你……”李凤儿噌的站了起来,横眉立目瞪着淑妃,她想说你倒是出身好有福份,我看你有多大福份,你能生出个什么东西来,可是,王太后早瞧出她的意思来,赶紧笑了一声,和了一次稀泥:“王美人是不经心,倒是可惜了,凤儿这孩子最是稳妥不过的,她要怀上了,必然能好好的,只是凤儿年纪还小些,现在怀胎倒有些不妥当。”

虽然说,王太后话里似乎是向着李凤儿的,可是,李凤儿明白王太后这是警告她呢。

这是在告诉她淑妃肚子里那个至关重要,叫她一定要忍让,而不能惹着淑妃,叫她动了胎气。

李凤儿一时气闷的紧,便也不想等着官家了,也没在王太后这里多呆,说了几句话便指了个事急急忙忙的走了。

她没想到,她才出门,淑妃便追了过来,淑妃笑瞅着李凤儿:“这女人啊,长的再好,再得宠又能怎样,宫里的女人,还是子嗣最为重要,太后不是最看中你么,可现在为了我肚子里这个,她可完全顾不上你了,就算是官家,如今也不稀罕你了吧,照我说啊,你还是趁着现在还算年轻,早些安顿后事为好,别等到年老色衰,什么都抓不住,到头来一场空那可就惨了。”

说完这句话,淑妃挺了挺她那大肚子:“哎呀,到底是皇子重要呢,我才说我那里太冷清了,官家便叫我住进了奉阳宫,这不,天越来越冷,那进上来的上好的银霜炭也是先紧着我宫里用的,贤嫔啊,你宫里有没有好炭,若是没有,我那里的宫人们还有些剩下的,我与你一些吧。”

“谢淑妃娘娘关怀,我那里也有好炭,不劳你送来了。”李凤儿忍气说了一句,转身带了宫人匆匆离开。

她一边走一边咬牙,心里已经将淑妃骂了一万八千遍。

李凤儿回到永信宫,面对的是一室的冷清,想到她进宫以来轻易见不到亲人,想哥哥姐姐了也不能召进宫相见,如今官家又不来,留她一个孤寡在这偌大的房子里有什么意思,就更加的委屈起来,忍不住要掉下泪来。

银环端着盘子进来,盘子里装了些削了皮切好的苹果,还有剥了皮的蜜桔,她将盘子放到李凤儿眼前,淡着一张脸道:“娘子甭和淑妃一般见识,她如今正是小人得志的时候,咱们躲着些就是了,这宫里一时的笑不算什么,谁能笑到最后才是真的。”

说着话,银环压低了声音:“娘子,奴瞧着淑妃的怀相可有些不好,甭看她面上装的好,私底下不知道怎么吃药呢,这孩子……说不得保不住的。”

“真的?”李凤儿眼前一亮,她不对孩子出后,可不表示她就不希望淑妃那孩子掉了。

“奴可是夫人调教出来的。”银环一句话叫李凤儿再无顾虑:“且叫她得意些时日吧,等她孩子真出了事,不用我出手,落井下石的多了去了。”

银环也笑:“正是呢,淑妃在这宫里得罪的人可海了去了,她怀胎之后又太过得意,就是皇后都有些不放在眼里,要是真出了事,谁不上去踩一脚呢。”

两个人正说着话,却见碧桃匆匆进来,外边那样冷的天,她竟走出一身汗来。

碧桃也顾不上擦一把汗,急声道:“娘子,奴打听清楚了,这几天官家正为着外蕃进京的事发愁呢。”

“到底怎么回事?”李凤儿一听急的站了起来。

银环到门口瞧了瞧,看着外边并没有什么,就对李凤儿点点头,李凤儿示意碧桃快讲。

碧桃快言快语道:“奴跟伺侯于公公的一个小太监相熟,他前些日子跟随于公公在官家跟前听差,听他说,严大公子原本帮官家做了许多火枪,官家准备用来向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