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半卷江山 >

第22章

半卷江山-第22章

小说: 半卷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清的声音清亮好听,就如同他人一样,在这群糙汉子中异常显眼。因此他一出声,周围顿时安静了不少。
  众人都静静看着他。
  谢清环视一周,不疾不徐地向着众人说道:“仆之见,郡中十万铁骑万不可倾巢而出。否则后军未至,各个边城皆无防备。匈奴人向来神出鬼没,善奇袭,万一被他们钻了空子,得不偿失。”
  他的声音有种令人心静的魔力,刚才情志高昂的众人,在听了他的话后,大多坐回了各自的位置,真的准备从长计议起来。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准备听他的话,老将苏安世闻言不悦:“后生,此言差矣!”
  谢清忙倾身,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在座所有人都知道,谢清是世家公子天子近臣,身娇肉贵,论起出身,自是比这里所有人都尊贵。他初来代郡之时,好多人都看不上他。本来么,文文弱弱身体也不好,身无尺寸之功,一到代地便是校尉高位。天子派这样的人来戍边,摆明了就是让他长资历的。大家明面上不说,心下都有那么几分不屑。可是谢清为人谦和肯吃苦,也当真才高,大家也就慢慢接受了他,不少人到现在也都把他当成自己人了。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
  苏将军就不是。他早年是常山王亲兵,真正是从普通士卒做到这个地位,虽然也有那么点近水楼台的意味,可他的军功也真都是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苏安世是一员猛将,可惜有勇无谋,只知战场杀敌,最不耐就是看书,就算是兵书也不爱看。他只觉谢清毫无半点经验,不过靠了出身和运气,竟也快跟自己平起平坐了,这会一听谢清跟他唱反调,便异常反感起来。
  苏安世大手一挥,豪迈地说道:“匈奴人只知拼杀劫掠,不懂变通,绝不会想到绕过我大军偷袭其他边城,谢校尉不必多虑!”
作者有话要说:  





☆、28

  苏安世大手一挥,豪迈地说道:“匈奴人只知拼杀劫掠,不懂变通,绝不会想到绕过我大军偷袭其他边城,谢校尉不必多虑!”
  谢清的涵养功夫特别好,换了赵俨祗那无法无天的性子,大概直接就拍桌子了。司马凤在听到苏安世武断地说别人“不懂变通”时颇有几分哭笑不得。他跟苏安世也算共事多年,交情匪浅,最是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眼看着苏将军没半点听谢清说话的打算,司马太守只好出言制止:“苏将军,且听谢校尉把话说完。”
  苏安世这才重新坐了下来,只是脸上的表情怎么看都是不耐烦。
  谢清没有半点不快,仿佛从来没有被打断过,依然徐徐道来:“郡中守军本就是为保一郡安稳而设的,即便战时也不宜轻动,若非危急时刻,更加不可倾巢而出。天子令我等为先锋,并不等于要我等弃全郡于不顾,孤注一掷,出击匈奴。”
  此时大部分人已经从最初的兴奋中平静下来,谢清所说的道理他们自然都是明白的。苏安世虽然鲁莽,但并不愚蠢。他承认,多亏谢清冷静,才没有让他们闹出笑话。否则任凭着他们头脑发热,到点完了兵马再想到这里,那才是骑虎难下。
  “郡中守军不变,清以为三万人出战足矣。”谢清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此语一出,在座诸人顿时炸开了锅。苏安世才刚刚对谢清生出一点好感,这下立刻消失无踪,此时他丝毫不掩饰自己的不屑:“哼!小子妄言!”
  别人也大多是这个想法。此番与他们对峙的很有可能是匈奴右部主力,区区三万骑兵,实在是不够看啊。
  只有司马通一言不发。他太了解谢清了,这人素喜兵行险招,却是算无遗策。他丝毫不认为谢清这是在妄言,因此很想听听他要如何出奇制胜。
  谢清无视诸人的议论,波澜不惊地往下说道:“此时天气回暖,匈奴人必定已经倾巢而出,他们的马饿了一冬天,此时最重要的是要寻找牧草,”谢清起身走到沙盘前,纤长的手指一指:“这里,狼牙城,匈奴要塞,易守难攻。一年到头怕是只有这个时候城中空虚。清算过,一万精兵当可轻易拿下。若能占住狼牙城,我军便是进可攻退可守,如此全歼匈奴右部的任务,可算是完成了一半。”
  谢清环顾四周,发现所有人,包括刚才说他妄言的苏安世,都在静静等着听下文。
  谢清把代表周军的红色小旗插了一把在狼牙城的位置上,继续说道:“如此,大军一到,我军便可成合围包抄之势,全歼匈奴右部。”
  没有人说话。座下诸人都在思索这个计划的可行性。良久,司马凤才开口道:“谢校尉好谋划。可是,狼牙城距此何止数百里之遥,想要奇袭成功,便要在两天内到达并攻城。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赶到狼牙城,并且神不知鬼不觉地拿下城池,实非易事。况且孤军深入匈奴境内数百里,若不能成功攻下狼牙城,这支军队恐怕便凶多吉少了。”司马凤扫视了诸将一周,“如此说来,谁还敢说有万全把握能做到?”
  没有人回应。在座的老将年纪都大了,这种拼命的打法他们的身体早就吃不消了;而年轻将领大多生于太平年月,没有经历过什么大战。因此即使此法可行,这人选问题也着实令人头疼。
  “既然没有合适的人选,清愿往。”谢清说的波澜不惊,就好像在说他要去远郊游玩一样。
  “这不行!”司马通一听差点哭出来,想都没想就立刻出言制止。
  刚被皇帝陛下敲打过的人是谁呀,谢清跟他们这一屋子人比起来,简直可以用柔弱来形容。这副看起来风一吹就能刮跑似的小身板,里头到底长了多大的一个胆啊!他司马通有几个胆子,敢让谢清上战场,更别说上的还是这种深入匈奴境内数百里,弄不好就是有去无回的战场!
  司马凤见自己儿子这么大的反应,不禁奇怪地瞥了他一眼。他自然知道谢清身份贵重,可那也不至于叫司马通吓成这个样子啊。司马凤同赵俨祗并不亲厚,从未见过天子把人捧在手心的那个样子,他儿子也不至于跑回家跟父亲嚼这个舌根;更没有收到过天子强人所难的诏命,因此他特别不理解司马通那张要死要活的脸是这么回事。
  司马凤冲着司马通警告性地咳了一声,然后对谢清说道:“谢校尉,此计甚险。你如何便敢保证,此事一定可成?如无八分把握,我不会同意任何人出战。”
  司马通听见父亲的那个“八分把握”,顿时觉得人生无望了。如果不是如此严肃的场合,诸将都在,他简直想跪在父亲面前哭着求他不管谢清说什么都千万不要答应,别说八分,就算他有十八分把握,也是不行的。
  可惜司马凤在接连看见司马通面露各种不合时宜的表情后,已经连一眼都懒得看他了。他耐心地等着谢清摆出长篇大论然后说服他——这个计策确实很好,好到即便只有五成把握,他都想要试上一试。
  然而谢清就只说了一句:“清有十分把握,此事可行。清愿立军令状!”
  司马凤皱眉。年轻人做事总是欠考虑,再说军令状有什么用,到时候万一全军覆没,谢清哪还有命受罚,难道他还能去罚谢相不成?可是这个计策就是谢清提出的啊,他说他有十分把握,如果是真的呢……
  司马通见父亲举棋不定,立刻便想说点什么让他否决谢清的提议,然而终究慢了一步。老将沈不疑眯着眼笑道:“谢校尉好魄力!既然如此,仆便斗胆为君一言。”沈不疑转向司马凤:“太守,仆觉得谢校尉此计甚好。由他亲自出战,必当万无一失!”
  其实司马凤现在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就差有人推他一把了。沈不疑此语一出,恰好戳中了司马凤的赌徒心理。司马凤当即拍板:“好!那便由校尉谢清领军三万,即刻出城,务必攻下狼牙城!”
  谢清却没领命。他郑重地对司马凤说:“太守,无需领军三万,一万精骑足矣。清已经算过,一万精骑足够在这个时节拿下狼牙城。”
  司马通本来已经决定回去想对策了,听了这话,他简直想直接晕过去了。还想什么对策,跟这种不知死的人还有什么理可讲的?
  司马凤也皱起眉头:“我记得。可是你算的也未必便准,而且此计甚是凶险,兵马带多点总归没有坏处。”
  谢清摇头:“太守此言差矣。奇袭未必便是兵越多越好;兵多反而容易暴露行踪。一万骑兵刚刚好。况且留两万骑兵在边境待命,万一时机已到而大军未至,也好有个接应。如此即使不能全歼匈奴人右部主力,至少可以给他们重重一击。如此一来,我军便有十足的把握稳稳占住狼牙城,而不至无功而返。因此无论如何,一万骑兵刚好,清不能再多带了。”
  没等司马凤回答,沈不疑便爽朗地笑道:“好!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阿凤,吾等老矣!”
  最终,谢清领精骑一万,按他自己的计策去取狼牙城了,同行的还有魏质。临行前,司马通差点攥着谢清的手哭出声来,叮嘱他就算全军覆没,也要保证自己平安归来。弄得谢清一阵阵的不自在。他怎么不知道,自己跟司马通的交情原来已经好到这个地步了?
  一万轻骑绝尘北去,司马通看着谢清单薄的背影,一阵阵绝望涌上心头。战场上刀剑无眼,谢清是个披上甲胄就走不了路的,因此一身骑马装便算是战甲了。倒是衬得他人愈发英姿飒爽,玉树临风了,可他那身衣服根本就连哪怕半点防护作用都没有啊。如此一来,天子所说的“轻伤”怕是没指望了,如今只求他能全须全尾地回来,就是他司马家祖坟上冒青烟了。
  司马凤看着谢清的那一身装束,也有点底气不足。他疑惑地对沈不疑说:“我原来怎么不知道,这谢公子可当真是个王孙公子,连甲胄都穿不住。早知如此,我断不能让他领军出战啊。唉,可是军令如山,断无更改之理。不疑啊,如今我这心里是怎么都没底啊。”
  沈不疑倒真是人如其名,一副用人不疑的样子:“阿凤,你安心好了。谢校尉这是统军,又不是比武,身体弱点武功差点都没什么要紧。当年的大司马跟如今的谢怀芳那可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可是怎么样?他和常山王,打得匈奴人望风而逃,从此一蹶不振。放心吧,谢校尉得大司马精心教导,连常山王也对他青眼有加,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作者有话要说:  狼牙城:这个地名也是我编的。。。作者地理废。。面会壁先~~





☆、29

  谢清从小看惯了长安宫阙,骤见大漠景致,实在别有一番风味。落日飞霜,千里苍茫,如果不是军令在身,谢清真想好好在这玩上些时候。不过再好的景致他此刻也没心思去看,就算只是埋头赶路,也得时刻记着方向,不时还要请他的向导们来辨别一下。
  谢清的优点之一便是过目不忘,方向感奇佳。他的眼光毒得很,大致的方位基本不会辩错。不过在这茫茫大漠中长途跋涉,方向错一点都可能导致失道。因此谢清特别谨慎,每走一段路都会让好几个向导同时仔细辨认。
  平安无事地疾行了一天一夜,第二天上午却突然刮起了大风。一时间飞沙走石,打得谢清脸颊生疼。战马受惊,剧烈地挣扎起来,别人还好,谢清却差点被自己的马掀下去。他只好用尽全身力气,牢牢抓住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