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之步步高升-第5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晚晴说:“妈,没事,宁馨妹妹开玩笑呢。我爸不总是说,年轻人,工作为重,只要您没意见就好。”
楚妈妈笑了,她拍了拍向晚晴的手背,说:“妈有什么意见呀?天舒他没抓紧把工作干好,就让他封闭着去吧。没有他,我们一大家子一样要过一个热热闹闹的年。”
吴梦蝶领着向晚晴去见冷雪和孩子。
刚见面,两人还略有些尴尬,但小聪聪一点儿也不认生,竟张着手臂要让向晚晴抱,吴梦蝶见了,感叹道:“晚晴,孩子认亲啊,他明白你是他的一家人呢。”
抱着粉团团可爱的一个小人儿,向晚晴心底里的母爱被激发了出来,忍不住百感交集,贴着脸亲了又亲,小聪聪高兴得咯咯直笑。
第714章 寒潮涌动
收拾完东西,吴梦蝶和谭玉芬把楚妈妈等人送到门外,拉着她的手,说:“妈,有晚晴他们陪着,我就不过去了,初二我和玉芬带凌锐和盈盈给您拜年去。”
楚妈妈抹了把泪,说:“梦蝶,玉芬,你们忙着吧,这边还一大家子人呢。别忘了替我问凌锐爷爷好啊。”
两三个月的朝夕相处,楚妈妈与吴梦蝶一家、谭玉芬一家、岳老爷子早就相处得亲如一家人了,众人依依话别。
上了车,楚妈妈听说宁光明和李萍还在家等着,感动得眼泪又下来了,她回头看了看吴梦蝶的身影,感概道:“这么多人对咱楚家可都有天大的情哪,天舒啊天舒,日后有机会,你得替你爸你妈还上啊。”
大年三十,在教工宿舍大院里,楚爸爸、楚妈妈、宁光明、李萍和宁馨,向晚晴、冷雪和小聪聪,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张大圆桌前,过了一个热闹喜庆的除夕之夜。
午夜钟声响起的时候,楚妈妈端起饺子突然就想起了楚天舒,便说,今年就缺了天舒了。可话音未落,宁馨抱着小聪聪过来给爷爷奶奶拜年,一下就岔过去了。
楚爸爸赶紧掏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塞到了小聪聪的手里。
李萍也把红包拿出来,逗着孩子咯咯直乐。
冷雪忙起身,替孩子谢谢爷爷和奶奶。
这么一来,就把楚妈妈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小聪聪身上,又笑得合不拢嘴了。
浓浓的亲情酿出了浓浓的喜庆,随着迎新的鞭炮声,飘飞在除夕的夜空之中。
而在莲花招待所里,楚天舒站立在窗前,听着外面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度过又一个的无眠之夜。
窗外的月光如水银泻地,屋内的人思绪万千。
楚天舒毫无来由地想起了那只白猫。
白猫只与楚天舒遭遇过两次,都是在他刚进来的那天晚上,一次是醒着,一次是在梦里,之后再也没出现过。
楚天舒裹紧了衣服,生出几分惆怅。
在这寂寞难耐寒潮涌动的除夕之夜,有只猫来作伴,也可消解些许孤独与思念,哪怕它是只浓缩的白虎呢。
楚天舒就这么迷迷糊糊地站着,直到大年初一的第一缕阳光照进了铁格子把守的窗户……
大年初四的早上,唐逸夫急匆匆地从临江市的“土豪俱乐部”出发,向青原市赶去。
今年的春节,他一直都是在“土豪俱乐部”里度过的。
这几天,他几乎从早忙到晚,奔走于官场商界的名流之间。
在这里,他度过了好几个令他喜忧参半的夜晚,经受了一次次冰与火的煎熬,终于在昨天的晚上,从蓝光耀那里得到了令他欣喜若狂的信息:省委常委会经过激烈的讨论,以微弱优势通过了一个决定,改由唐逸夫临时召集市政府的工作。
唐逸夫仿佛又获得了新生,获得了精神上的动力。
他召来了那个小“欧阳美美”,就在那个豪包里,他同那个令他神魂颠倒的小妖精进行了一场颠鸾倒凤的男女大战,在她的大喊大叫中,他发泄了憋了好几个月的压抑,获得了久违的酣畅淋漓。
“土豪俱乐部”这时宛若一个维修站,让唐逸夫调节好了身体,加足了油料,在权力的争斗和厮杀中更加的精力充沛,充满斗志。
身体上的愉悦是暂时的,精神上乃至心灵上的振奋是长久的。
当然激情过后,唐逸夫并没有忘记蓝光耀转达何天影的指示,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于是,他将小妖精打发走了之后,披着睡衣叼着香烟,向梁宇轩发出了指令,抓紧采取措施,一定要在“**”之前拿下楚天舒。
春寒料峭,唐逸夫的心里却是热lang翻滚。
此刻,唐逸夫坐在车上,行驶在返回青原的路上,身心是那么的愉悦,精神分外的饱满。
新的机遇终于来临了!
机遇永远垂青于那些有思想准备的人,机遇不能一味地去等待,而是要去创造。
他知道,今天的市委常委会开过之后,他离取代伊海涛的目标越来越近了,只要过几天**一开,青原市长这个光环就会名正言顺地加在他的头上。
当然,唐逸夫非常清楚,在风云变幻的青原官场,只要选举没有完成,一切都可能存在变数。
他觉得市委这一关应该不会存在什么问题,书记朱敏文已经和自己穿了同一条裤子,他会全力支持自己在选举中过关的。至于省里,他已经得到了消息,**期间,何天影会亲自坐镇青原,以保证选举顺利成功。
不知不觉间,唐逸夫来到了市委大院,已到了市委大楼一号会议室的门口,待轻轻举起手推门的那一刹那,心里突然有点忐忑。
过去几个月,他在这个小会议室里开过很多次常委会和书记办公会,每一次进入的时候,都会有一种莫名的压抑,这一次本应该是趾高气扬才对,怎么突然在这一刹那会忐忑不安呢?
难道,自己召集政府工作的名头来得不够光明正大吗?
不!,阴谋永远是权力争斗中的主旋律,这是官场中的游戏规则。
唐逸夫站在门口,整理了一下衣服,缓步走进了会议室。
各位常委和列席会议的领导们一边喝着茶,一边等着唐逸夫。
见他进来,朱敏文指了指旁边的座位示意他坐下。
唐逸夫扫了一眼,没有看见伊海涛的身影,他的心才放松了下来,坦然地坐在了以前伊海涛坐的座椅上。
朱敏文说:“海涛同志身体不适,本次常委会请假。好了,人都到齐了,我们开会吧。”
众人正襟危坐,目光都聚焦在朱敏文身上。
朱敏文清了清嗓子,说:“昨天下午接到省委组织部的通知,经研究决定,鉴于伊海涛同志的健康状况,青原市政府工作自即日起由市委常委、副市长唐逸夫同志全权负责。”
虽然唐逸夫早就得知了这个消息,但是,听到从朱敏文的嘴里说出来,心里仍然是一阵窃喜。
轮到他表态发言是,嘴上还是谦虚地说:“谢谢省委领导的信任,谢谢朱书记,我一定竭尽全力搞好工作,并希望朱书记和各位同仁多多支持和指导。”
朱敏文在作总结发言时话锋一转,提出了如何确保**的胜利召开,他强调了重要性和艰巨性,要求各级领导和部门要以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把问题想多一些,把困难想大一些,把工作想细一些,对一些可能产生纰漏的环节都必须多加考虑,对一些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要预先加以防范,切实有效地消除隐患,保证**的圆满成功,尤其是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他严厉地指出:“我们有理由怀疑,那些对社会不满,对政府敌视,对我们的各项工作持否定态度的人,面对既得利益的失去,不排除他们会破坏青原市稳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遗余力,甚至穷凶恶极……”
紧接着,朱敏文又做了一些相对具体的指示,要求宣传部门在会议期间加强新闻媒体和网络监督;要求各位常委要多与**代表接触,交流沟通,及时掌握一些人的思想动态;要求公安部门加强警力,二十四小时保持战备状态,保证整个会议期间的安全和秩序;要求信访部门与各部门配合,切实做好重点目标的防范工作,建立目标责任制,谁漏人谁负责……
这番话在唐逸夫听来,这是朱敏文在提前为帮自己参选市长摇旗呐喊,心里对这位盟友充满了感激,但是,其他与会人员听了,却有一种不寒而栗的味道。
散会之后,唐逸夫照例来到了朱敏文的办公室,对这位不遗余力支持自己的盟友表示感谢。
朱敏文面无表情地说了一句话:“老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啊。”
回到办公室,唐逸夫坐在办公桌后发了会儿呆,喝了几口茶,总算把内心的狂喜强行压了下去,然后拨打了黄如山的电话,让他通知相关人员,下午两点在市府大楼二号会议室开会,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的初稿。
政府工作报告是下一届政府的施政纲领,唐逸夫当然要亲自把关,他自然不会接受一个按照伊海涛确立的思路起草的工作报告。
春节假期结束就要开**了,会议筹备工作已经开始,市府办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提前结束了休假,进入了工作状态。
春节之前,当谭广德带着政府工作报告的初稿现身市府办,那些参加了壮行酒宴的同事们没有一个对他们的凯旋表示祝贺,倒是有几个人在窃喜,他们终于从羡慕嫉妒恨中找到了一丝难以名状的快感。
例如那个为专案组把楚天舒从凯旋大酒店钓出来的秘书小马。
事实上,谭广德听苏幽雨报告楚天舒被人带走,第二天仍然没有返回,就已经在心里把这份殚精竭虑写出来的报告初稿枪毙了。
当他提着手提电脑走进黄如山的办公室,看到的是一张比窗外的春寒还要冷漠的脸。
第715章 落井下石
谭广德拿着政府工作报告初稿说:“秘书长,向你交稿。”
黄如山头都没抬,只摆了摆手,说:“老谭,你这个说法不对。楚天舒是报告起草的牵头人,你交给他就行了。”
谭广德把政府工作报告初稿放在了黄如山的办公桌上,说:“秘书长,从前天开始我们就没有见到楚主任了,他不在,我只有交给你了。我的任务完成了,下面请你把关。”说完就要走人。
黄如山这才喊住了谭广德,说:“老谭,你坐坐,我现在就学习学习。”
谭广德坐到了黄如山对面的座位上,眼睛看着窗外,虽然室内的空调开得很大,身体被一种温暖包围着,但是,他的内心却被悲凉充斥得满满当当,一股寒流从脚下涌上来,脑子里木木的只有两个字:完了!
黄如山飞快地浏览了一遍政府工作报告的初稿。
几十页的政府工作报告,看上去也就十多分钟。
材料好坏,黄如山一眼扫过,就知火候到了什么份上。
毋容置疑,这个政府报告内容非常充实,结构非常紧凑,尤其是最后的规划展望具有强烈的震撼力,黄如山作为一名起草过政府工作报告的内行,对这份报告的质量无可挑剔,心里不得不对楚天舒和谭广德的功力表示钦佩。
黄如山看完后抬起头说:“嗯,我没有什么意见,你送给伊市长吧。”
谭广德接过黄如山递给他的稿子,明显感觉得出黄如山是敷衍的态度,他默默地起身,将初稿打印了一份,送到了伊海涛的办公室的案头上。
从此泥牛入海,杳无音讯了。
当谭广德接到黄如山的通知,下午唐逸夫要召开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