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媳妇种田记-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串门子的时候,所以接触的也不是很多。
不过眼看着赵二叔家的两个儿媳妇干活都不错,也不偷奸耍滑,而且赵二叔的大儿子赵平的媳妇张淑芬爱说话,幽默风趣,嘴很厉害,很要强,不过干活的时候一个劲的求快,有些马虎。二儿子赵贵媳妇也就是刘芳,她们一起摘过蕨菜,她呢是个话不多呢,一个劲的忙着手里的活,干活细致,她插的秧苗一排一排的整整齐齐,而且杨桃发现她在她大嫂面前一直低着头。赵大嫂和张淑芬两人凑在一起小声的说着话,杨桃和赵小妹、刘芳凑在一起安静的干活,一排一排的插过去,不过不知道是谁唱了一嗓子,引得男女老少纷纷把歌唱。
从清晨到日暮,大洼子(地名)的水田里随处可见弯着腰的男女老少,手把青秧插满田,空气中弥漫的欢声笑语,那些爱玩爱闹的人还唱着歌,你唱我和,好不欢快,嘹亮的嗓音在耳边盘旋,唱的是:
男:门前是一座座数不尽的高山
女:山前是一方方数不清的水田
男:嘿哟嘿哟我挑着青翠的秧苗
女:嘿哟嘿哟我紧跟在你的身边
男:走呀走呀
女:走呀走呀
合:我们一起走向明镜般的水田
男:插下去一把把数不清的稻秧
女:插下去一把把数不清的希望
男:我插完一排又一排
女:我插完一行又一行
男:插呀插呀
女:插呀插呀
合:只要我们勤劳就有收获
我们齐把丰收的歌儿欢唱歌儿欢唱
男:门前是一座座数不尽的高山
女:山前是一方方数不清的水田
男:嘿哟嘿哟我挑着青翠的秧苗
女:嘿哟嘿哟我紧跟在你的身边
男:走呀走呀
女:走呀走呀
合:我们一起走向明镜般的水田
男:插下去一把把数不清的稻秧
女:插下去一把把数不清的希望
男:我插完一排又一排
女:我插完一行又一行
男:插呀插呀
女:插呀插呀
合:只要我们勤劳就有收获
我们齐把丰收的歌儿欢唱歌儿欢唱
……
这个时候,他们抛却了一直以来的束缚,在蓝天白云下,在青山绿水间,呼吸着自由的空气,释放着自己的能量。男人唱女人和,他们只是一群最勤劳朴实的农家人,他们此时是欢乐的,他们做着最真的自己,忘了往常的不愉快,忘了田里因为放水引起的纠纷,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是谁的妻子,是谁的母亲,是谁的丈夫,是谁的父亲。连穿着开裆裤的垂髫小童,也扯着嗓子喉,在田埂上边跑边唱,摔倒了又自己爬起来,呵呵呵的笑着跑开。
杨桃和赵小妹不约而同,纷纷亮起嗓门,加入到这群快乐的人当中去,刘芳也抬起了头,跟着和,这时的她是那么的自信,头抬的直直的,那笑容是那么的亮眼。
杨桃一边和一边说:“贵二嫂,你唱歌真好听。”
赵小妹也附和:“恩,好听,我也这么觉得。”
刘芳笑笑,唱的更大声了。
赵贵看着自己的媳妇,直着急,他媳妇现在真好看,唱歌唱的不亦乐乎,不管那边怎么变调,他的芳娘总是能对上来,他是个不会唱歌的,那声音也不好听,用赵良的话说,就是驴叫,这也就罢了,他还没有调。可是那些人一个劲的看他媳妇,两边对唱正欢呢,他真不得劲,遂也扯着嗓子喉,比三岁小童还难听的声音,才唱了一句,气氛瞬间就安静下来,有人还说:
“哪里的驴在叫。”
“不,我觉得是猪在叫。”
……
然后是大笑,赵良带的头。
“哎,我说二哥,你就消停点,声音难听不是你的错,不在调子上也不是你的错,可你悠着点呀,别出来吓人。”那嗓门大的,周围田里的人都听到了,笑声传的得更远了。
“死良子,你给老子闭嘴。”说着手里一团泥扔过去,恰好打在赵良的脑门上。
看到的人纷纷笑起来,赵家人也不厚道的笑起来,这两兄弟真是冤家,时刻闹着,在田里互相追逐,互相把泥水往对方脸上抹,还在田里滚做一团,真真是好笑。
杨桃看着赵家的大人们都不管那两兄弟,也就跟着笑笑。
闹归闹,笑归笑,大家手里的活都没停,歌声也在还在继续,浓浓的乡土情也在继续。
午时赵母和赵二婶一人背一个孩子,提一个篮子来给他们送饭吃。赵良看到他娘和他大伯娘,放下手里的秧苗,老远就嚷道:“娘,伯娘,你们可来了,我都快饿死了,走吧走吧,赶紧吃饭去。”赵家人停下手里的活计,在水沟里洗洗手才过去吃饭。
赵二婶看到两个泥儿子,真是无奈又好笑:“你们两个不省心的,别人插个秧能干干静静的,就你两成两个泥猴子,多大的人了。”数落完两个儿子又对着赵母说:“大嫂,我就要一个闺女,看你家琴子,多乖的女孩儿,还会帮你,我家这两个小的生来讨债的。”
赵母笑笑:“弟妹,生儿生女咱们这做娘的都得操心,我家琴子也十六了,哎……”
赵二婶点点头:“也是啊。”
今早的饭是是窝窝头咸菜稀粥,拿起来方便吃起来也方便,杨桃一口气吃了两个窝窝头喝了一碗粥,没办法,动的多了,就容易饿,她看看赵小妹,赵小妹也和她一样,胃口特别好。
“嫂子,真是饿,平时不做活不觉的,一做活就容易饿,再吃一个吧,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说着又递给杨桃杨桃一个窝窝头。
赵二婶也说:“对,多吃点,我做了很多窝窝头,够吃的。”说着又给杨桃和赵小妹两人盛了一晚粥。
杨桃点点头,接过粥和窝窝头:“谢谢二婶,谢谢小妹。”
赵二婶:“一家人,被客气,多吃点,不够再拿。”
杨桃和赵小妹吃着窝窝头、喝着粥,相视一笑。
吃完饭后,赵母赵二婶没有急着回家,留下来帮他们递秧苗,他们又开始插秧,晚上在赵二婶家吃的饭,这顿吃的是玉米饭、蕨菜、炒包心菜。杨桃吃了两碗之后才放下碗,摸着肚子不想动,吃得太饱,犯困,也有一些累,但她仍期待着明天,有很多农家人也和她一样,期待着明天,有辛苦有欢乐。
第二天轮到赵家的田了,全家人出动,赵母和赵二婶留在家里做饭看孩子,其他人全员出动,继续着昨天的歌声,赵家的田不到一天就插完了,但插秧时的欢乐仍留在杨桃的心里,在家的时候,每年插秧也都这样,那时还在父母身边,现在她有了自己的家,相似的场景,在不同的地方上演,总是能勾起人内心的柔软。
欢乐过后,当然还有疲劳了,这么两天弯下来,腰也真是酸,即使杨桃和赵小妹两人年轻,可也止不住腰酸,吃完晚饭后,两人撑着腰不停的锤。
杨桃躺在床上,想着要是赵墨在就好了,还能给她揉揉腰,没一会儿她就睡着了,她累了,真累了,吃饱了就犯困。好在接下来的几天,赵母接手了家里的琐事,让赵小妹、杨桃两人只给她打打下手。
插完了秧,家里人都松了一口气,赵父还是和以前一样,没事就去地里转转,看看地里的庄稼,除草施肥,今年多亏了赵二叔一家,否则地里的活计就靠赵父一人怎么忙得过来,他始终上了年纪。
天空淇淇沥沥的下着雨,滋润着地里的庄稼,正是雨季,气温也在雨后变得凉爽,每隔几天的一场雨,让靠天吃饭的农家人对生活充满了期待。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今夜又是一场雨,地里的玉米洋芋长得好,家里的田里又种上了稻谷,金黄的麦子麦浪滚滚,天气晴朗起来就可以收麦子了,到时候家里又多了一种可以生活下去的粮食了,杨桃想念着远在曲州的丈夫,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第 53 章
第二天清晨,雨已经停了,太阳升起来,土壤里湿湿的,花坛里的蔷薇月季开稀稀疏疏的开了,每一棵开了一两朵,粉的、粉红的、粉白的、还有红的、水红、玫红的,这是他留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等他回来一定得问问他,怎么那么快就开花了,她还以为要等到明年才能看到花开呢,不过他拿回来的时候月季花就已经长得很好了。
我的男人,快点回来吧,你知不知道,我想你,你知不知道,我在等你。
我喜欢翻你看过的书,我喜欢睡你睡过的枕头,我喜欢把你的衣服折了一遍又一遍,我喜欢把你的鞋洗的干干净净。每天看着你睡过的枕头想你,看着你时常坐的位置想你,看着你栽的花想你,看着和你一起种的菜想你,看着你一手布置的的房子想你,你快回来吧,我在等你,你听到了吗?如果你听到就快回到我身边吧。
这个季节正是地里玉米长得好的时候,赵墨他们走在路上,看着路两边墨绿墨绿的玉米,都快有人高了,这一群从农村出来的庄稼汉高声谈论着今年的好收成,黝黑的脸上止不住的笑意,他们脚程好,急着回家的心让他们不知疲倦。
到了桃山镇之后,赵墨、赵大柱、长富三人都顾不上吃东西,忙着给家里的人买东西,赵大柱忙着给儿子媳妇买吃的买穿的,那钱花的也是大方,还给他儿子买了平时舍不得买的香蕉。
赵墨在去曲州之前,先来桃山绸缎庄和掌柜的说明了自己要出远门的情况,家里绣的帕子可能要晚点交,家里都是女人不放心她们来镇上,好在掌柜的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同意了,这次赵墨特意和掌柜的说好几天后会来镇上交帕子,掌柜的点点头,问他要不要再拿点帕子回去绣,赵墨拒绝了,说是等到这批帕子交了之后再考虑。
其实他私心里是不愿意他媳妇绣这些东西的,这帕子绣多了伤眼睛,再说她每天还得做家务,活计并不轻松,那么多人的饭,一天下来累得够呛,他媳妇他知道,是不会眼睁睁看着他娘他妹妹忙碌,自己闲着的。他在家的时候,每次和媳妇燕好过后,她中途就睡着了,这都是太累了,他坚决不承认是他累到她,他是在爱她,她一定是做家务太累了。
再等等,再等一久就好了,他不会让她一直这样,而他的大嫂却做甩手掌柜,把什么都交给他娘他媳妇,再等等就好了。
长富一边走,一边看,这里灰墻黛瓦,这里安静朴素,这里的行人步伐缓慢,这里的商铺简单古朴,并不像曲州的朱门楼阁,也不像记忆里的灰暗肮脏,这里的天是蓝的,这里的云是白的,更重要的是这里没有他厌恶或者是厌恶他的人。
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清新,呼吸着这里的空气,毛孔都在放松,虽然他们时不时闪躲的看他,不自觉的远离他,但他一点都不在意,他早就已经习惯了。
他喜欢这里的空气,他需要找一个地方重新开始,他的人生。
走在熟悉的青石板路上,赵墨倒是不买布了,他背篓里背着几匹绸缎,用普通的布包起来,他在桃山酒庄买了一壶桃花酒,又买了两斤排骨,两斤熟牛肉,最后还专门给他家那个买了十个大肉包,一包点心,最后路过胭脂铺的时候,想了想还是走了进去,顶着众人异样的眼光,在长富一脸我不认识你的表情中走了进去,在一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