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从前有间庙 >

第177章

从前有间庙-第177章

小说: 从前有间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雨不下一时三刻就落了下来。
  大雨倾盆!
  “祖师慈悲!”
  山下一片欢呼。
  

第三百零五章 指引
  庙里。
  后院。
  几颗郁郁葱葱的树下,只见两个顶着雪亮脑门的小和尚正凑在一块。
  左边这个,模样生的俊俏,眉目灵秀,穿着一身裁小的僧衣,脖子上还挂着一串念珠,不过七八岁的年纪,右边这个,岁数也差不多,穿着打扮与前者都相差无几,唯独模样憨厚些。
  那俊俏的小和尚一瞄远处一众参禅打坐的师兄们,低声道:“玄悟师兄,我给你看个好东西!”
  憨厚小和尚手里正捧着本经书,闻言一愣一吸溜面前挂着的鼻涕,茫然道:“玄奘师弟,你要让我看什么东西啊?”
  就见玄奘拾起一旁早已垒好的砖头二话不说就一头撞了上去。
  只在玄悟瞠目结舌的注视下,那砖头就似豆腐一样,砰然碎开。
  玄悟瞠目结舌,他一脸担忧的忙放下经书。“师弟你没事吧?”
  等瞧去,只见玄奘拍着衣裳,除了一脑门子的灰居然一点淤青都没,全然无事。
  “师兄,你瞧见没,我这可是小黑师兄的铁头功,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等我再练些日子,就下山锄强扶弱。”
  一边说着,他又拾起地上几块砖朝头上砸去,只在玄悟羡慕的向往中,砖头接连碎开。
  玄悟道:“师弟,要不你也教教我吧,我那还藏了五个包子,我分你两个!”
  玄奘一边吐着嘴里的土一边道:“三个!”
  “好!”
  没一会。
  “哎呦!”
  “哇呜……呜呜……”
  一道哭声顿时将庙里的宁静打碎。
  玄悟满脸的灰,捂着头上的大包蹲在地上,哭个不停,他脚下还放着一块圆圆的石头,一双眼睛泪流不止,似是不明白为什么那些砖都碎了,这石头却没碎。
  “玄奘,又是你!”
  玄奇皱眉瞧来,瞧着地上的玄悟,又看了看做贼心虚的玄奘,蜡黄的脸色似是更黄了。
  “祖师慈悲为怀,怜惜苍生,收我等为徒,传我等大法,你却天天这般顽劣,不知收敛,放浪形骸,成何体统?需知修行不易,你却不好珍惜,待百年之后,我等俱享长生,久伴祖师座下,独你受轮回之苦。”
  玄奘一边扶起地上的玄悟,一边嘟囔道:“我才不想和你们那样天天动也不动念什么佛经,悟什么大法,你们都要求长生,却忘了山下父母……”
  玄奇大怒。“放肆!你这俗物,我等既已遁入空门,便该断去俗世牵绊,一心皈依我佛,侍奉祖师座下,若依你这边,天天惦记俗世,何时能修成大道,明悟大法。”
  一众师兄弟也都围了过来。
  “是极,祖师当年怜你,不想你却如此玷污圣地!”
  “都言你天生慧根,我看那,恰恰相反!”
  ……
  “诸位师兄,你们莫怪玄奘,是我……”
  玄悟止了哭声,语气低微。
  玄慈道:“你却还替他说话,依我看,你们一个憨傻,一个顽劣,简直让金山寺蒙羞,我等几位师兄弟山下之人见了那个不是视若高僧,独独你们两个……!”
  “够了!”
  玄奘一拧眉。
  “你们天天在山上参悟佛经,悟法习功却只求自己能解脱,从不念山下亲友,玄慈,你双亲每每来时,你不是避而不见,便是借口逃开,依我看玄悟虽小,却比你们都强百倍千倍,至少他还懂得积下口食,带给父母,乌鸦尚知反哺,哪似你们。”
  众人一听,无不面色涨红,又羞又怒,欲要言语时,遂听。
  “吵什么?佛门清净地,如此吵嚷,成何体统!”
  一道不轻不重的声音自大殿里传出。
  一众弟子闻声忙无不惊慌失措的跪下,跪伏在地。
  “吾等扰到祖师静修,还请祖师恕罪,弟子知错了!”
  殿内声音再起。
  “玄奘,玄悟,你们且进殿来!”
  一干弟子如释重负的同时无不幸灾乐祸的看向玄奘与玄悟,各自冷笑连连。
  却说二人怀揣着忐忑,步入殿内,只见大殿里,姬神秀正坐在蒲团上,动也不动,黑袍披发,像是和那佛台上的神像都成了泥塑的一样。
  玄奘与玄悟走到近前。
  走到前头,就见姬神秀面前还摆着一盆清水,泥盆沿上隐隐还刻着“人道”二字,他手中握着一根鱼竿,鱼钩没入水里,竟隐去不绝,如在安静垂钓。
  “坐下吧!”
  “是师傅!”
  姬神秀抬眼一见玄悟头顶淤青大包,笑了笑,伸手抚过,那大包当即就消了下去。
  “怎么,听你适才言语,瞧不上本座传给他们的修行法?需知,那可是佛门金身之道,凝聚舍利,可成就金身,不堕轮回,超出苦海!”
  玄悟早已哭花了脸,见头上痛楚不见,忙欢喜的抹了把鼻涕,可再一听面前祖师口中的话语,小脸立时煞白,只觉得要被责难。
  玄奘闭口不言,小脸也有些发白。
  姬神秀道:“你天生慧根,两岁便已晓事,如今七岁有余,且说说看,这五年来,都学了些什么啊?”
  玄奘一咬牙。“弟子自熊师叔那学了药理,医病救人之道,还有庄稼的栽种之法,以及强身健体的武道。”
  姬神秀目光平静。
  “他们都挑了佛门金身之法,为何你却选了这些俗世小道啊?”
  玄奘小脸更白了。
  “弟子有问!”
  “问吧!”
  “他们常把普渡世人挂在嘴边,弟子想问的是,这普渡,渡的是自己?还是渡的天下苍生?”
  姬神秀笑了笑,并未作答,而是看向吸溜着鼻涕的玄悟。“你又学了些什么?”
  玄悟憨楞的一眨眼睛,似有些措手不及,张口结舌道:“啊?弟子,弟子……熊师叔只传了我一门周流六虚的功夫,可是弟子愚笨,这些年也只是帮着山下的人驱水浇田,还有就是跑的快了些,有时候只如乘风,健步如飞,来来回回都不气喘,冬不觉冷,夏不觉热,这些年也没生过病了!”
  姬神秀哈哈一笑,点了点头。
  这时候,他才瞧向玄奘。“此问为师也解不了你的惑,你既问的是天下苍生,自当去俗世中寻,何故问我啊?”
  末了他又道:“这医理之道,所医也不过肉身小疾,却是难医心中大疾!”
  玄奘一抬眼。“敢问师傅,何为大疾?”
  姬神秀淡淡道:“所谓生老病死,爱恨别离,此乃众生之大疾,生死有命,情欲不定,药石难医!”
  “何法可医?”
  玄奘语气竟现急促。
  姬神秀端坐不动,一摇头。“你的问题实在忒多了些,这些年先把你那一问弄明白再来询问为师吧!”
  玄奘跪在地上,磕了一头。
  “弟子晓得了!”
  等玄奘若有所思的退去,姬神秀又似笑非笑的瞧着忐忑莫名的玄悟。
  “唔,看你这模样,倒是和那头笨熊小时候蛮像的,怪不得它会舍得给你开小灶,本座近些日子悟出一门法诀,名为灵珠咒,长诵可自我欲界得无上宏力,索性便传了你吧。此咒你若能诵二十万遍,便可身心不乱,得升三焰天,若能满一百万遍,可断百八结业,得无上之胜果……”
  “无声色难,界心牟利,波耶气释,答迷身悲……”
  玄悟听着听着,蓦然一指泥盆,惊呼道:
  “师傅,鱼儿上钩了!”
  姬神秀一扬杆,鱼钩一提,钩上赫然挂着一条古怪的鱼儿,恍惚间玄悟似瞧见那鱼眼之内映出一条人影。
  

第三百零六章 玄奘西去
  “轰隆隆!”
  天上如有惊雷滚过,白云之中,只见一艘艘巨大的木舟飞在天上,刻有无数符阵,神光四射,可积蓄天地之力,每一艘,皆长达百多丈,战鼓隆隆,旌旗高扬。
  那是一个“李”字。
  船板上,无数身穿金甲的天兵神将纵横并立,密密麻麻,扫视着人间大地。
  然后自天边驶向远方。
  远方的天边更是在这一刻传来苍凉的狂笑,带着沙哑和久磨不去的凶戾。
  “李靖,杨戬,来啊,来杀我啊!”
  可等战船远去,那狂笑也随之渐渐散去,化作一声声不甘的悲鸣,最后归于平静。
  过往的这些年里,这样的狂笑,这样的鼓声,以及天兵神将,并不少见。
  据说,那是天庭为扫清当年大闹天空的妖魔而组建的银河水师,扫荡天下群妖,只是这些年声势也渐渐消了下去,许是妖族之势渐微,被压了下去。
  但这些也只有姬神秀一人能听到,能看到。
  可惜,都和他没多大关系。
  随着时日愈久,“金山寺”之名更是越来越盛,香火愈发鼎盛,引来信徒无数,久居不过数年便化作一方集镇,然后是一个村落,渐显繁华,人们耕种土地,种植五谷。
  十数年的时间,足以让人们忘记很多东西。
  而金山寺中,神秀祖师久闭不出,传言在参悟大法,寺里一切大小事务,都留给了四个护寺神兽打理,还有他的十二个弟子。
  这诸多弟子中,有十人传闻一直在苦修佛法真意,参悟金身之法,渴求超脱之道,但剩下的二人,却与那十人不同。
  便是神秀祖师的最后两个弟子。
  玄悟,玄奘。
  玄悟愚笨,憨厚老实,平日里多下山助人,自得其乐。然这玄奘当年可是天生慧根,不想竟终年流连于俗世,成了一个行脚僧人,背着医囊,治病救人,教授世人,他走过很多地方,每下一次山,必要数十天才会返回寺中,自十岁开始,如此来来去去,已有八年之久了。
  寺中。
  这前院香火鼎盛,上香的香客每日往来不绝,乃是寺中弟子轮番接待,后院则是众僧的休息处和参禅悟道之所在,僻静无声,如天地两隔,最深处的佛殿便是姬神秀的所在之处。
  这一日。
  玄难看着打坐修行的玄奇赞叹道:“玄奇师兄果真厉害,观师兄肉身已是纯净无垢,隐现佛光,只怕再过不久就能结出舍利了吧?”
  玄奇睁开眼睛,自得一笑,他抿了抿嘴。
  “师弟切莫笑话我,这修行一道便如那池中莲华,身在泥中,需时时自醒,自行我心,唯有如此,才能不与之同浊,妙法自成。论起来,诸位师弟并不弱我多少!”
  众弟子连连赞道:“师兄此言大善啊,一言倒尽修行之妙!”
  有人忽问道:“玄奘,你以为如何?”
  众人遂瞧向不远处一个躺在浦团上晒太阳的和尚。
  与那些个苦修金身之法的师兄不同,随着修为精进,玄奇,玄慈等人皆是习有所成,体表无垢无尘,血肉隐散佛光,引得山下无数信徒参拜。可玄奘已是没了当年的俊俏,他这数年来行遍四方,早已被晒得黝黑精瘦,一双脚磨出了又黑又厚的老茧,满是泥垢,指甲都已脱落干净,僧袍破烂,与一众师兄比起来简直天壤之别。
  但是他的眼睛却越来越亮。
  玄奘懒洋洋的瞥了众人一眼,又看了看不远处的随风摇曳的莲花。“花是开了,可万变不离其根,你们莫不是忘了那根还在泥中?”
  众人脸色俱是一变。
  有人低声道:“你问他作甚,他与我等早已非是一般,我等金身将成,他仍流连俗世,注定不同路。”
  玄奇脸色一沉。
  “玄奘,你这是在说我遗根忘本么?”
  “怎得?你们问都问了还怕我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