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当皇帝-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风就把自己的五十亲卫骑兵,全部派遣了出去。
这些骑兵,以两人一组的方式,开始从四面八方散开了出去。
他们携带的目的非常简单。
就是去实地,大致考察一下。
赵风这几天,把从主簿哪里得来的文书资料都翻看了一遍。
从三十几个荒废的亭里。
选了二十五个,有很大的可能现在还是荒废状态或者是地理位置稍微好点的亭。
等中午这些人回来禀报后,赵风就要把这些老弱妇孺分别安置出去。
这些地方以后一段时间内,超过九cd是妇孺。
也可以算是寡妇村。
然后才会把战场上退下来的士兵填补进去。
不然,带着这么多妇孺进城,根本无法安置。
时间久了,会必出乱子。
而且这些地方,荒废了太可惜。
肯定是需要抢播种的。
播种完了,也需要人手去维护。
否则过了时节,就需要等明年三、四月了。
那样,不但会损失一大笔粮食。
而且赵风还需要,额外负担到明年九月。
现在的话,只需要负担到明年三、四月,这些妇孺基本就可以自给自足了。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赵风不用了多久。
就会带兵讨伐张纯等人。
这些妇孺不安置好。
总不可能带着她们一起出征。。。。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再次进城
当天中午。
派出去的各路骑兵全部返回。
根据汇报,有十五个现在还是荒废状态。
有十个,现在已经有人在播种了。
暂时不清楚,是官府重新安置的人口。
还是其他世家豪强霸占的。
统计完情况,赵风对着帐篷外面,大声喊道:“来人!”
一帐外守卫,马上走进帐篷,一拱手:“家主有何吩咐?”
赵风点了点头:“传所有统领前来议事!”
守卫一拱手:“遵命。”说完就转身出了帐篷。
不一会儿。
各大统领,百夫长凡身上有职称之人都走进了帐篷。
二十几人进了帐篷。
这个帐篷内,就显得比较拥挤了。
赵风把自己之前的分析,和准备如何安排,跟这些人说了一遍:“事情就是这样。”
“你们有需要补充的吗?”
赵云一拱手:“如果都是妇孺,那么以后安全怎么保障?”
赵风想了一下:“到时候你们通知各地的有轶、蔷夫,这些人都是我的亲人!”
“谁打她们主意,我就会去打他的主意。”
“谁欺负了她们,我就会去欺负他!”
赵云想了下,觉得目前来说还算可行,就没有继续纠结这个问题了。
周仓一拱手:“这些亭的附近,会不会有黄巾余部的山寨?”
“官吏只需下令便可。”
“这些人,就不好掌控了。”
周仓话音一落,另外五位山寨首领微微的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赵风这才发现自己还是疏忽了。
想当初,周仓的山寨就是在自己管辖亭的旁边。
整个亭都荒废了。
这才让自己以低廉的价格,买下了亭里的庄子。
另外五个山寨首领,想来也差不多。
如果不是赶时间。
这些地方的庄子,赵风也可以,以低廉的价格收到自己名下。
以后在卖出去,也是一笔客观的收入。
赵风思考了一下:“这样!”
“元福你联手樊鹏、董高、尉蕴、牛志、薛正五位。”
“以黑山军的名义,去附近联系各地的黄巾余部,或者是想投靠黑山军的黄巾众。”
“能拉拢的拉拢,不能拉拢的,就把他们的具体位置弄到。”
周仓一拱手:“遵命。”
对于联系各路黄巾余众,周仓可以说是驾轻就熟。
而且,现在抢收已经进入尾声。
黄巾劫掠也已经劫掠完了。
短时间是不会下山了。
等了一会,没人再发表意见。
赵风下令道:“许飞、熊大、魏芒、夏竹、樊鹏、董高。”
“你们负责护送竹简上的名单。”
然后赵风给许飞、熊大、魏芒、夏竹,一人发了两份竹简。
给樊鹏发了三份竹简,董高发了四份竹简。
发完后,赵风说道:“按照竹简上的的记载,各自去安排吧。”
樊鹏本来就不足两百人,还把几十人的骑兵抽调了。
现在在一百五十左右。
董高也是人数比较少的山寨首领。同样把骑兵都抽调了。
其余三人也是一样,把战马和会骑马的,都抽调了一遍。
许飞、熊大、魏芒、夏竹、樊鹏、董高,接到竹简,一拱手:“遵命。”
说完,这几人就转身出了帐篷。
每一批妇孺的分配比,都是赵风庄子里的占三成,周仓山寨的占两成,剩余五成分别从各个投靠来的山寨里抽调。
等许飞等人出了帐篷后。
赵风站起来,大声道:“通知下去。”
“未时三刻,进城!”
随着时间流逝。
从城门上,观看赵风的驻地。
就会发现,每隔一盏茶到一刻钟的时间,都会有一、二批大队离开。
每一批大约四百到五百余人。
等到未时一刻的时候,赵风的驻地明显减小了几圈。
等到未时二刻的时候,赵风整个驻地都开始行动了起来。
不到一盏茶时间,就已经列好了阵列。
赵风骑在绝尘身上,大声道:“周仓、尉蕴、牛志、薛正,稍后你们四位,率先进城。”
“进城后,直接前往兵营,然后接管兵营。”
“如有反抗,格杀勿论!”
周仓、尉蕴、牛志、薛正,四人一拱手:“遵命。”
周仓有五百人,尉蕴、牛志、薛正三人加在一起有八百余人。
共计一千三百余人。
九门县只有县兵八百,就算有一千,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现在九门县城的兵力最多就一千。
那还是因为属于边城。
像真定县,县兵只有一曲,最多就是五百人。
这是战时,和平时期就两百人。
而九门有两曲,和平时期就是四百人。
战时最多就是一千人,一个曲扩充到五百人。
现在按伍安说的,县兵有八百人,就是一曲四百人左右,不是满编。
就算按满编算,也就是一千。
估计其他世家,多半是不会参合的了。
现在可不是两天前。
城里就四百骑兵。
而且没几个人知道赵风是新任县令的。
某些人可能脑袋一热,还会有下黑手的想法。
只要把赵风等人全部剿灭,这里多半就成了无头公案。
这两天,赵风明里暗里,在城里宣传自己到来的消息。
尤其是从昨天开始,西城门外,驻扎了八、九千余人。
只要不是瞎子、聋子,就知道新任县令来了。
这时候谁还敢有其他想法?
就算集一城之力,把赵风围剿了。
然后呢?
然后就成了反贼!
除非是傻子,否则没人会这么干。
因为如果要反的话,早就反了。
隔壁就是反贼张纯的大本营。
没反的,肯定就不会反了。
赵风看向张辽:“张辽!令你曲部进城后,直接前往东城门。”
“你率曲部,直接接管东城门。”
“现在守卫东城门的,全部遣回军营。”
“不听命令的,格杀勿论!”
张辽一拱手:“接令!”
赵风轻微点了点头,转向赵铁柱、田武、管祺:“赵铁柱、田武、管祺,你三人进城后,分别率队巡视城西、城北、城南。”
“遇到县兵,直接遣送回军营。”
“遇到闹事的,格杀勿论!”
赵铁柱、田武、管祺一拱手:“遵命!”
赵风点了点头:“赵云!进城后,你率四百骑兵,全城巡视。”
“要没事的百姓,全部回家。”
“然后随时准备着,做好哪里出了问题,就支援哪里的准备!”
赵云一拱手:“遵命!”
赵风最后对着张磊和裴元绍:“张磊、裴元绍,你二人殿后。”
“我们进城后,你们直接接管西城门。”
“现在守城之人,全部遣送回军营。”
张磊、裴元绍一拱手:“遵命。”
赵风环顾一周,大声道:“时辰到,进城!”
………………………………
第一百二十六章 接管九门
赵风一声令下。
每个人分别跑到自己所率领的队伍。
然后周仓率先带着队伍走了出去。
看着队伍缓缓进城。
赵风觉得如果更谨慎点,或许应该先派人接管了西城门。
这样就可以保证,自己的队伍不会出现意外。
但是赵风又担心,如果率先接管了西城门,会让某些人容易误会赵风的举动。
所以赵风准备一次性接管城池。
也不知道哪样做会更好。
不过,想那么多也没什么用了。
队伍都已经开始进城了。
城门守卫根本不敢拦截。
直接放行了。
街道两边的群众,也不像赵风第一次进城那样惊慌。
队伍全部进城后。
不一会儿。
从后方跑来一士兵,一拱手:“见过家主!”
“张百夫长,要我来通知家主,西城门已经被接管了。”
“无人反抗。”
赵风点了点头:“做得好。”
“要他们严守城门。”
“从现在起,车队只能进,不能出!”
士兵一拱手:“遵命。”说完,就向后跑去。
到了城市中心的十字路口。
周仓、张辽等人,带着队伍往城东而去。
管祺带人往城南而去。
田武带人往城北而去。
赵铁柱开始往回巡视。
赵云的骑兵就直接停在了城中心处。
赵风则是带着一百五十亲卫和所有车队,往城北县府而去。
亲卫里还有五十骑兵,暂时划拨给赵云去统率了。
到了县府门前。
赵风对着赵狗蛋,说道:“赵狗蛋,接管县府!”
赵狗蛋一拱手:“遵命!”
赵风点了点头,看向典韦:“典韦!随我进去。”
典韦一拱手:“喏!”
进了县府议事厅,赵风就直接跪坐在县令的位置上。
典韦则是守护在旁边。
甄黍、甄宁等一干人,都在下面候着。
赵风吩咐道:“乐童,挑几个人,再去把府库清点一遍。”
“你以前当代理县令的,此事应该熟悉。”
甄黍一拱手:“喏!”
赵风这样声势浩大的进城。
全城人都知道了。
没多久。
门口守卫就走进来并报道:“家主!”
“主簿求见。”
赵风吩咐道:“请进来!”
“之后县府官员要进来,无需通报。”
守卫一拱手:“遵命。”说完,守卫就退出了议事厅。
韩温走进议事厅,向赵风行了一揖:“老朽见过县令老爷。”
赵风点了点头:“先候着!”
说完,赵风就从胸口摸出一应任命文书。
放置在案己上。
赵风之前只是自己说,自己是新任县令。
然后随便问了几句话,就出城了。
根本没出示过文书。
因为赵风走的干脆,主簿、县尉两人,也没机会去索要文书来查看。
陆陆续续又来了四人。
直到一刻钟后,都没有人再次前来。
赵风才开口道:“韩温,是否还有人没来?”
韩温一揖:“还有县丞田元、县尉伏承、廷掾梁承、功曹孟鸿,没到。”
赵风把手中的竹简放在案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