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三国我当皇帝 >

第557章

三国我当皇帝-第557章

小说: 三国我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也不知道,公孙瓒最终,到底会怎么想。
  这样一来,这不足三万的大军,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而为了避免公孙瓒,再恢复以往的雄心,赵风必然要派遣更多的大军,继续增援幽州那边的战场。
  思考良久,赵风依然没有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就只能暂且搁置。
  第二天一早,张郃、文丑、徐晃,便率领大军,离开了军营,开赴各自的目的地。
  赵云也同样率兵离开军营,开始清理平原郡黄河以北之地,还残留下来的黑山军残部。
  赵风也同样率领大军,开赴西平昌。
  午时三刻左右,赵风便已经率领两万余大军,抵达了西平昌城下。
  西平昌,只是普通县城,城墙高三丈。
  赵风没有下来安营扎寨,而是看向熊大:“熊大,去城下叫阵。”
  “就说我部,已经分派大军,去进攻鬲国、安德、平原三县。”
  “西平昌迟早也会变成一座孤城。”
  “让西平昌县令,要么投降,要么我们就要采取强攻!”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便策马往西平昌城下跑去。
  以赵风两万余大军的兵力,想要强攻下西平昌,也不算太过困难。
  只是为了减少死伤,赵风才让熊大前去劝降的。
  毕竟能少死一些士兵,那也是好的。
  而有了乐陵县令投降在前,西平昌县令顶不住压力,选择投降的概率,也是很大的。
  毕竟两万大军兵临城下,这压力可不小,不是什么人都能顶住压力的。
  不到片刻功夫。
  熊大便策马回来,对赵风一拱手:“回禀主公!”
  “西平昌县令,愿降!”
  赵风大笑道:“好!”
  “派快马,把这消息送去给张郃、文丑、徐晃所部。”
  “说不定有了这条消息,鬲国、安德、平原三县之地,也会望风而降!”
  赵风的这个说法,是经常存在的。
  当初黑山军,分别率领十万大军,围困东光和高城时,东光和高城城内的世家、豪强、百姓,就担心赵风这边守不住,从而各谋出路。
  那时赵风这边,都没有明显大败,就已经有人坐不住了。
  如果赵风经历几次大败,或者说南皮抵御失败,那么浮阳、章武等地,一样有可能会望风而降。
  如果赵风没法组织起第二道防线,后面还会有更多的县城,会望风而降。
  毕竟十几万大军的压力,没有哪个县令,能顶得住的。
  何况现在,张燕连番大败,几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士气早就非常低靡。
  加上有乐陵县令率先投降,西平昌县令紧随其后投降,那么其他县令跟着投降,一点心理压力没有。
  没多久。
  西平昌北城门,便直接打开,接着一行士兵,快速出城列队。
  然后一为首的官员,带着一行其他官员,快速走出了城外。
  赵风为了表示自己的威仪,骑在绝尘上并没有任何动作。
  就这么耐心的等这西平昌县令,带着西平昌各级官员,前来送上名册、县令印绶。
  一盏茶时间后。
  西平昌为首的官员,带着西平昌一行官员,走到赵风身前,行了一个跪拜大礼:“下官西平昌令,拜见赵王!”
  接着身后一行官员,赶紧高呼道:“我等拜见赵王!”
  赵风直接否认道:“我现在还没有继任赵王之位,你们无需称呼我为赵王。”
  西平昌县令,马上改口道:“拜见大将军!”
  赵风点了点头,然后隔空一抬手:“起来吧!”
  赵风的军中官职,是大将军之职,所以叫赵风赵州牧或者大将军,都是可以的。
  另外,现在大汉天下,已经有好些王爷了。
  所以叫赵风为赵王,也是可以的。
  只是赵风暂时不认罢了。
  而这里毕竟是属于青州平原郡地带,这些外人,称赵风为赵州牧,会有不敬的意思在里面,所以称武职大将军,才最合理。
  毕竟单凭并州牧之职,是管不到青州地带的。
  西平昌县令对赵风行了一个跪拜大礼:“多谢大将军!”
  西平昌县令后方的一行官员,跟着行了一个跪拜大礼,高呼道:“多谢大将军!”
  然后众人便陆陆续续的站了起来。
  一行人站起来后,西平昌县令,从随从手上接过木盘,然后双手呈上:“大将军,这是西平昌县令印绶,还有西平昌的各级官员名册,与百姓民册。”
  熊大翻身下马,走到西平昌县令身前,双手接过木盘,然后转交给了赵风。
  赵风盯着木盘,沉吟了下来。
  ………………………………


第九百五十七章 望风而降
  赵风沉吟了一下,然后看向西平昌县令:“县令印绶交还给你,你继续担任西平昌县令。”
  “至于西平昌县兵,按照人数与子敬的部曲,互换。”
  西平昌县令对赵风行了一揖:“谨遵大将军令!”
  赵风点了点头,然后看向鲁肃:“子敬,派人去交接一下。”
  鲁肃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便策马往自己的部曲奔去。
  熊大这边,在得到赵风的安排后,把木盘里的西平昌的各级官员名册,与百姓民册收下。
  然后把只剩下西平昌县令印绶的木盘,交还给了西平昌县令。
  之后就是双方进行驻守县兵的交接。
  翌日一早。
  赵风便率领大军启程,赶往平原一带。
  西平昌有鲁肃的一千士兵暂时驻守,只要前线不出现溃败,便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因为有粮队与陷阵营拖慢速度,大军赶了一天路,才赶到安德县。
  赵风的大军,刚抵达安德县,一哨骑便策马来到赵风身前,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文将军要属下前来汇报,大军强攻一天后,安德县令,在得知西平昌投降,主公率领两万余大军赶来,已经出城投降了!”
  赵风笑道:“很好!”
  “安德之事,就让文丑自行决断吧。”
  哨骑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调转马头,便策马离去。
  哨骑一走。
  鲁肃便对赵风行了一揖:“恭喜主公!”
  “安德投降的消息,一但传到鬲国与平原,只怕这两个县城,也会跟着选择投降了。”
  赵风笑了笑:“鬲国还好说,平原嘛……”
  “希望能给我们减少些麻烦。”
  西平昌投降,安德投降,平原郡黄河以北之地,就只剩下鬲国和平原了。
  赵风明日率领大军赶到平原,平原就会被围困死。
  到了那时,鬲国就相当于是一座孤城,投降也是迟早的问题。
  只是平原毕竟是平原郡的治所,想要平原投降,还是有些难度的。
  翌日一早,赵风便率领大军启程赶往平原。
  安德还有一些琐事没有完成,所以文丑的部曲,没有跟着离开。
  不过处理安德收尾之事,也用不了多久。
  今天天黑前,文丑的部曲,同样能赶到平原。
  下午未时二刻,赵风便率领大军赶到了平原。
  当赵风率领大军赶到时。
  徐晃策马来到赵风身前,对赵风一拱手:“见过主公!”
  赵风点了点头:“公明,平原情况如何?”
  徐晃对赵风一拱手:“华将军率领骑兵,盯着渡口方面。”
  “末将率领一万大军,在强攻平原北城门。”
  “根据末将的判断,平原大部分的守兵,现在都集中在平原北城门。”
  “主公只要率兵进攻平原东、西两座城门,今天有很大的可能,能拿下平原!”
  赵风沉吟了一下:“西平昌县令、安德县令投降的消息,平原太守知道了吗?”
  徐晃对赵风一拱手:“末将今天一早,就派人把西平昌投降、安德投降的情况,写在麻布条上,然后命人用箭失射入了城内。”
  “平原太守,肯定知道这事了!”
  赵风听后沉吟了一下,然后看向鲁肃:“子敬,你以为,我们是按照公明说的,下午便对东、西两座城门发起强攻。”
  “还是等文丑过来后,明日一早,一同强攻平原的四座城门?”
  鲁肃沉吟良久:“想要快速拿下平原的话,徐将军的建议可行。”
  “只是这样一来,我军损失会略大。”
  “等文将军过来后,明日一同发起进攻,我军损失会相对小很多。”
  “另外,经过一夜的思考,平原太守在得不到是否有援军过来的情况下,或许会选择投降。”
  “这样我军也能避免死伤!”
  “再有就是,一但平原太守也选择了投降,这样更有利于我们拿下高唐。”
  赵风听后,沉思了下来。
  攻下平原,和逼迫平原投降,还是略有区别的。
  因为平原如果也是投降,那么投降就会形成一股风气,这股风气,就跟瘟疫一样。
  到时候就会形成望风而降的情况。
  别说接下来的高唐了,就连祝阿、漯阴,也可能会跟着一起投降。
  而一但平原郡,大部分的县城,都是选择的投降。
  到时候赵风派兵开赴济南郡,都不需要攻城,对方就直接投降了。
  如果是攻破的平原,给别人的看法就是,还有人在继续坚守。
  也就是还能看到坚守的希望。
  这样其他县城,或许也会选择继续坚守待援。
  赵风沉吟了一下:“也罢!”
  “那就等文丑过来以后,明**迫平原太守投降吧。”
  “反正我们也不急着拿下平原!”
  然后看向徐晃:“公明,暂时停止进攻。”
  徐晃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便调转马头,直接策马离去。
  等徐晃一走。
  赵风便看向鲁肃:“子敬,我们兵分两路。”
  “我携带亲卫营与中山王派来的校尉部曲,跟高顺的陷阵营,前去平原东城门驻扎。”
  “你带领自己的本部,与一万余新兵,前去平原西城门驻扎。”
  鲁肃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便掉转马头,直接策马离去。
  等鲁肃走后。
  赵风对熊大一挥手:“出发!”
  说完,便带着亲卫营,中山王派来的校尉部曲,与高顺的陷阵营,直接往平原东城门行去。
  鲁肃则直接带领一万余士兵,与大军分开,开赴平原西城门。
  当天快要天黑前,文丑率领五千部曲,赶到平原。
  赵风则直接让文丑,率兵在平原南城门外驻扎。
  至此,整个平原,都已经被赵风给包围了起来。
  而为了要逼迫平原太守投降,第二天赵风也只是围而不攻。
  时间一眨眼,便过去了三天。
  这天。
  一哨骑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张将军派属下特来汇报,鬲国被围四天后,今日选择了投降!”
  “张将军说,处理完鬲国琐事,明日便率兵赶来平原汇合。”
  赵风笑道:“很好。”
  “下去领赏吧!”
  哨骑对赵风一拱手:“多谢主公!”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


第九百五十八章 调走高顺
  鬲国投降,对赵风来说,不算什么。
  毕竟鬲国也就是一座普通县城。
  但鬲国的投降,会给平原太守,造成极大的心里压力。
  因为鬲国县令投降以后,整个平原郡黄河以北之地,就只剩下了平原。
  而且,除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