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三国我当皇帝 >

第356章

三国我当皇帝-第356章

小说: 三国我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绍、公孙瓒等人,还真不见得,会与张燕争夺青州。
  毕竟三十万到五十万的大军,想想就十分可怕。
  沮授行了一揖:“主公!”
  “此事只怕不好办啊!”
  “如今人已经被押送到了常山郡。”
  “我们又不能以武力,威逼赵风把人交出来。”
  “否则主公勾结匈奴的事情,就坐实了!”
  “而如今正是我们与公孙瓒交战的关键时候。”
  “如果袁术、陶谦、公孙瓒等人,利用此事,来给主公制造麻烦,只怕我们会很被动。”
  “另外就是。”
  “主公别忘了,青州最大的势力,应该是黑山军张燕!”
  ………………………………


第六百二十章 各方反响
  沮授的话,说的袁绍内心一杵。
  如果赵风真的传令张燕,让张燕全力进攻自己,自己还真吃不消。
  别说自己吃不消,就是自己与曹操、公孙瓒一起联合起来,也吃不消。
  何况目前还不知道,曹操知道自己勾结匈奴人后,会是一个什么态度。
  至于公孙瓒,根本就不可能,能够联合起来。
  沮授没有给出让袁绍满意的答案。
  袁绍看向审配,问道:“审配,你以为,我们该如何处理此事?”
  审配沉吟良久:“派人去和赵刺史谈谈吧。”
  “钱、粮什么的,都好说。”
  “只要能把人要回来,就可以了。”
  “主公别看,被押解走的只是荀家一家,只会影响到友若。”
  “如果此事处理不当,会让主公麾下的人寒心的!”
  袁绍想了想:“目前,也只能派人去赵风那里走一趟。”
  “看看此事要如何解决了。”
  接着环顾一圈:“诸位以为。”
  “应该派何人前去?”
  沮授行了一揖:“从口才来说,派友若是最合适的。”
  “而且此事,也事关友若的家人。”
  “但如果在友若回来前,无法解决,只怕我们也不好面对友若。”
  “另外,我听说有一位叫郭嘉的士人,之前投靠过主公,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目前在赵刺史手下办差。”
  “而郭嘉此人,我也了解过一、二。”
  “与公则有些关系,另外与仲治,同属颍川阳翟人。”
  “之前这几位,也走动的比较勤。”
  “所以可以派公则或者仲治,前去求见赵刺史。”
  “以他们和郭嘉的关系,应该能从郭嘉那里打探到一些消息。”
  “另外,如果收买了郭嘉,有郭嘉从中说些好话,周旋一下,对此事也大大有利!”
  袁绍听后,看向郭图和辛评:“辛评、郭图,你二人是什么意思?”
  辛评和郭图,走到大厅中央,对袁绍行了一揖:“属下愿往!”
  袁绍沉吟了一下:“此事一人去就可以了。”
  “诸位说说,究竟派谁去,会更好?”
  审配对袁绍行了一揖:“依我看,先派公则去吧。”
  “虽然不知道,公则与郭嘉到底有什么关系,但毕竟都姓郭,或许祖上是一家人!”
  袁绍点了点头,看向郭图:“郭图,这事就交由你去办理。”
  “办好了,重重有赏!”
  “至于到底该用多少钱、粮,去把人交换回来,则由你自行判断!”
  郭图行了一揖:“喏!”
  “属下一定完成任务!”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等郭图走后。
  袁绍环顾一圈:“此事,暂时就这样决定了。”
  “诸位来说说,如何与公孙瓒决战之事吧!”
  青州、平原国,般县与乐陵中间,曹操与公孙瓒战场处。
  曹操大营、中军大帐。
  荀彧快步走进大帐,对曹操行了一揖:“见过主公!”
  曹操站起身来,笑道:“文若来了啊。”
  然后赶紧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快坐!”
  等荀彧坐下后,曹操跟着坐下,笑道:“文若来此,是不是有什么要事?”
  荀彧点了点头:“正是!”
  “刚刚得到并州方面的消息。”
  “并州刺史赵风,发布檄文,传遍天下,说冀州牧袁绍,勾结匈奴人,如今在进攻并州!”
  “也不知道檄文是谁写的,反正把袁绍骂的狗血淋头,我就不复述了,简直有辱斯文。”
  “不过,檄文上说,是我四兄,前去出使的。”
  “只怕对我们荀家,也会有一些影响!”
  曹操听了,大吃一惊:“本初真是糊涂啊!”
  “怎么能勾结匈奴人,去攻打并州呢?”
  “就算要对付赵风,也不能请外族来插手啊!”
  “他这样做,把我置于何地?”
  这时。
  曹仁急匆匆走进大帐,对曹操一拱手:“主公!”
  “刚刚得到消息。”
  “袁绍因为赵风把荀家一家人,都押送到并州之事,派郭图前去出使了!”
  说完,才发现荀彧也在场,对荀彧尴尬道:“荀司马也在啊。”
  “早知道,我就晚点在说!”
  曹操也比较尴尬。
  因为荀彧在场,这事又关系到荀彧一族之人的安危,曹操都不知道该怎么去说。
  荀彧显然感受到了尴尬的气氛,摇了摇头:“即便因为我四兄替袁绍做说客,出使匈奴,才促成袁绍勾结匈奴之事。”
  “我想赵刺史也不会对我的族人如何。”
  “最起码,赵刺史不会糊涂到,把我荀家一族人全部斩首示众!”
  “毕竟留着我的族人,还能有些价值,而如果全部斩首的话。”
  “只怕会得不偿失!”
  曹操听到荀彧这么说,一时也分不清,到底是在真放心,还是只是为了让现场气氛不至于那么尴尬。
  不过从荀彧的话语中,曹操知道,荀彧已经
  把袁绍给惦记上了。
  其他不谈,勾结匈奴之事,荀彧肯定是已经相信了的。
  从称呼上,也能判断一、二。
  沉吟道:“文若放心,不管赵风准备如何对待荀家。”
  “我也会派人前去出使的。”
  “我会想办法,尽量把荀家人,从赵风手中换回来!”
  荀彧摇了摇头:“此事只怕没那么容易了。”
  “如果真这么容易放人,赵刺史也不会大费周章的把族人押送到并州。”
  “不过,好在短时间内,族人不会有生命危险。”
  “所以主公暂时也无需派人出使。”
  “另外,曹校尉刚刚不是说了。”
  “袁绍已经派郭图前去并州出使了?”
  “主公只要坐等结果便好!”
  “如今我们该操心的,应该是与公孙瓒交战之事!”
  曹操冷哼一声:“本初这事做的不地道。”
  “我们还跟公孙瓒打什么?”
  “传令全军,大军后撤到般县。”
  “我们需要修整了。”
  “要打,就让袁绍自己来打吧!”
  荀彧行了一揖:“主公不可!”
  “按照约定,我们最少还要与公孙瓒交战十日,才能让袁绍的大军修整够。”
  “此时撤军,只怕袁绍的大军还没修整好!”
  曹操冷哼一声:“我意已决!”
  然后看向曹仁:“曹仁,你速去传令!”
  曹仁一拱手:“喏!”
  说完,就退出了大帐。
  ………………………………


第六百二十一章 各方反响(二)
  荀彧心里清楚。
  曹操这么做,其实只是想替自己出一口气。
  毕竟因为袁绍之事,导致荀家一族之人,全部被押送到了并州。
  就算族人生命无忧,但也少不了要吃一些苦头。
  何况谁也无法保证,族人一定就会没有生命危险。
  在这个家国天下的年代。
  所有人,都是把自己的家族,看的比国家还重。
  荀彧自然也不会例外。
  同理,此事对于荀谌来说,如果袁绍无法救回荀家一族之人。
  荀谌直接叛逃的可能,高达九成!
  毕竟对于荀谌来说,如今可是孤身一人,在为袁绍效力。
  真要叛逃起来,没有一点后顾之忧。
  而对于袁绍来说,也是一样。
  因为担心荀谌会叛逃,所以肯定会有一些防范措施。
  简单说。
  因为这事,荀彧心里清楚,自己四兄在袁绍那里的好日子,基本到头了。
  除非袁绍能把荀家一族所有人,都给交换回来。
  不然荀谌与袁绍之间,就会存在永远弥合不了的嫌隙。
  青州、平原国,般县与乐陵中间,曹操与公孙瓒战场处。
  公孙瓒大营,军中大帐。
  公孙范快步走进大帐,对公孙瓒一拱手:“大兄!”
  “曹操撤军了!”
  公孙瓒听了一愣:“曹操怎么会撤军?”
  “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吗?”
  公孙范摇了摇头:“不清楚!”
  “大兄,我们要不要追击曹操?”
  公孙瓒沉吟了一下:“目前局势不明,我怕有诈。”
  “让我在考虑考虑!”
  这时。
  关靖快步走进大帐,对公孙瓒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刚刚得到并州方面消息。”
  “并州刺史赵风,发檄文于天下,臭骂袁绍。”
  “说袁绍派荀谌出使匈奴,勾结匈奴人进攻并州。”
  “里面大都是辱骂袁绍之言,说出来怕污了主公耳朵,我就不细说了。”
  “另外,还有一条传言,一同送过来。”
  “说是并州刺史赵风,因为荀谌出使匈奴,所以迁怒于荀家。”
  “如今已经把荀家一家人,都押送到并州去了!”
  公孙瓒听后,大笑道:“好、好、好!”
  “定是曹操知道了这消息,所以与袁绍之间出现了嫌隙!”
  “我听闻曹操麾下,有一军师司马叫荀彧,荀彧可能就是荀家之人!”
  关靖点了点头:“荀彧确实是荀家之人。”
  “早些年,荀彧被南阳名士何颙,称之为王佐之才!”
  公孙瓒叹了一口气:“王佐之才啊!”
  “我怎么就没这样的人辅佐了?”
  感叹到这里,发现自己这样说,有点看不起自己手下的意思。
  摇了摇头:“只怕王佐之才,也只是虚名罢了。”
  关靖摇了摇头:“盛名之下无虚士!”
  “而且这段时间,我们屡次与曹操交战,其中荀彧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可见荀彧应该是有真才实学的!”
  公孙瓒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因为公孙瓒手下的智谋之士,确实不多。
  万一把关靖给打击走了,自己麾下连个谋士,都没了。
  沉吟了一下:“如今曹操已经撤军。”
  “我们是乘机掩杀过去,还是就在这里固守?”
  关靖行了一揖:“曹操走了是好事。”
  “最好曹操与袁绍立马闹翻。”
  “这样我们就轻松很多了。”
  “所以,还是让曹操直接走吧!”
  公孙瓒点了点头:“也好。”
  “有公路兄的消息没?”
  “他怎么还没出兵?”
  “在这么下去,我们就快顶不住了!”
  公孙范摇了摇头:“不但没有左将军的消息。”
  “就连徐州牧陶谦的消息,也没有半点。”
  “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关靖沉吟了一下:“听闻早些时候,在诸侯伐董时。”
  “左将军麾下有人谏言,说豫州刺史孙坚,太过厉害,所以为了削弱孙坚,那人建议左将军,延缓给孙坚供粮。”
  “这才导致孙坚打败!”
  “这次只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