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当皇帝-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风刚准备下令准备。
一守卫快步跑进议事厅,单膝跪地,一拱手:“启禀主公!”
“敌军已经开始攻城了!”
赵风立马站了起来:“诸位都各自回去准备。”
然后看向田丰:“田丰随我去城墙上观战!”
说完,就直接往议事厅外走去。
众人分别行了一礼:“喏!”
说完,陆续退出了议事厅。
出了大门。
赵风和田丰策马往南城门而去。
其余众人也各自散去。
隔着老远,就能听到擂鼓震天。
来到城墙脚下。
已经可以听到双方的厮杀声。
赵风和田丰翻身下马,快步登上城门右边的楼道。
城门处都是有左右两个楼道,可以登上城墙,楼道的出口就是城门楼。
这里的守卫力量算是最多的。
赵风和田丰登上城墙后,发现张武在城门楼前指挥着防守战。
耳边时不时传来喊杀声。
有自己这边的,也有董卓军的。
张武看到赵风来了,对赵风一拱手:“见过主公!”
赵风罢了罢手:“不必多礼,你继续指挥!”
张武喏了一声,开始继续自己的本职工作。
赵风打量了一下战况。
现在董卓军已经搭好了登云梯,开始登城作战。
因为进攻时间不太久,所以目前还没出现什么意外。
田丰则是打量城外的董卓军。
看完后,对赵风说道:“伯虎。”
“根据董卓军的规模来看,这次应该有两万军队增援了过来。”
赵风叹气道:“都已经三天了,联军居然半个士兵也没派来增援。”
“看来真如元皓兄所言,联军是不会过来增援了。”
田丰点了点头:“我们应该往好的地方想。”
“联军不来增援,还是有好处的。”
“这样董卓军会认为,敖仓不是什么重要据点,进攻力度就不会那么大。”
赵风摇了摇头:“如果是元皓兄领军,元皓兄这么判断后。”
“就不会拿下敖仓吗?”
田丰顿了一下:“不会。”
“如果是我领兵,不管敖仓有没有粮食,我都会拿下来。”
“因为拿下敖仓,就相当于拔掉荥阳周围的一个据点。”
“这样对拿下荥阳有好处!”
就在这时。
张武大声吼道:“倒滚油!”
然后赵风就听到城墙前方,到处都是惨叫声。
惨叫声连成一片。
如果是没上过战场的新兵,现在肯定已经头皮发麻了。
滚油倒完。
张武接着道:“准备火油!”
张武一声令下,士兵们,马上把准备好的火油,抬到了城墙脚下,然后拿着火把的士兵,快速把火把点燃。
赵风感叹道:“幸好我是假提调官,我们除了士兵少外,辎重不缺。”
“就凭我们囤积的辎重,耗都耗死董卓军!”
滚油就是食用的猪油,很贵很贵,普通老百姓两、三天才会吃一次放油的菜。
因为现在炒菜不流行,平时都是用水煮,所以只要放盐就好,油不是必须品。
火油是提炼出来的,因为工艺问题,也很贵。
反正不是普通老百姓能经常用的。
现在的酒水,因为酒精含量太低,所以根本点不燃。
就算赵风以后改变提纯工艺,把酒精浓度提高到百分之五十以上,达到可以点燃的标准。
但也就是吓吓人,因为里面水分太多,所以即便点燃了,温度也不会太高。
砸到人,也无法烫伤。
根本没办法形成杀伤力。
除非赵风能把酒精浓度提纯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但因为工艺问题,目前这也是不可能的做到。
所以想用酒水代替火油,来降低费用,那是不可能的。
田丰沉吟了一下:“我觉得,我们应该在关键时候,在使用这些辎重。”
“如果我们肆无忌惮的使用这些辎重。”
“董卓军很容易判断出,敖仓是联军的重镇。”
“就算敖仓没有粮食,也有大量的辎重。”
“这样董卓军可能会加大攻城力度!”
赵风想来一下:“如果不计损耗的使用辎重。”
“董卓军想拿下敖仓,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而等到那时候,我想敖仓也剩不下多少辎重了。”
就在这时。
张武大声吼道:“用火油砸!”
“狠狠的砸!”
接着又是连成片的惨叫声传来。
因为先前用倒了一遍滚油,现在又把火油砸下去。
火油把滚油点燃,瞬间城墙上就没有敌军了。
熊熊燃烧起的大火,没多久就把董卓军的登云梯给烧毁了。
城墙上瞬间传来了欢呼声。
这边刚刚开始欢呼,就听到董卓军开始鸣金收兵。
这次的胜利,可以说是用钱砸出来的!
………………………………
第三百三十一章 同床共寝
田丰的意思很简单。
不能让董卓军知道这里有大量的辎重。
否则攻城力度肯定会加大,这就不利于守城了。
赵风的意思也很简单。
反正这些辎重都是联军的,自己只是暂时管理。
能消耗辎重,用钱来打胜仗,就没必要让自己的士兵去拼死。
要知道,赵风现在的士兵就只有一万余人,死一个就少一个。
而且联军迟早都要解散,反正这些辎重,自己也带不走。
就算把辎重都用光了,联军也不会怪罪赵风。
一是,谁让联军不派兵增援?
二是,相比消耗辎重,保住敖仓,也比丢了敖仓,损失大量粮食、辎重要好。
等董卓军的攻城兵,退出一段距离后。
赵风问道:“元皓兄认为,董卓军今天还会进攻吗?”
田丰沉吟了一下:“不好说。”
“张司马对董卓军的第一场试探进攻,就直接动用了大量辎重。”
“这让董卓军无法判断我们的情况,所以下午可能还会在来试探。”
赵风点了点头,对张武喊道:“张武!”
“清点完伤亡情况后,跟田丰的部曲交接一下。”
“你们厮杀了一场,也下去休息休息。”
张武一拱手:“喏!”
田丰行了一揖:“喏!”
现在只有田丰的部曲,还是一千五百人的满编,其余几个部曲,都不是满编状态了。
张武继续下令忙前忙后。
赵风则带着田丰,走进了城门楼。
两人跪坐好后。
田丰开口道:“伯虎。”
“之前有传言,刘焉乃以张鲁为督义司马,以张修为别部司马,合兵掩杀汉中太守苏固,断绝斜谷阁,杀害大汉使君!”
“这件事,已经证实了。”
“所以不出意料的话,董卓必然会调派一部分兵力,屯兵右扶风鄂县一带。”
“刘焉断绝了斜谷阁,等于说斜谷已经断了。”
“如果刘焉兵出,必然会走子午道,出子午道,拿下鄂县。”
“一但鄂县失守,刘焉的兵锋,就会直指长安!”
“这样就破坏了董卓的西迁大计。”
“董卓是肯定不会允许的。”
“现在董卓的女婿牛辅在拦截白波军。”
“董卓麾下还有李傕、郭汜、张济、董越等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派郭汜去驻守鄂县一带。”
赵风点了点头:“董卓手下有一谋士,是李儒,听闻也是董卓的女婿。”
“李傕、郭汜,又是董卓的两位大将。”
“要派人驻守鄂县,肯定是这二人之一。”
“所以,董卓肯定会派李儒和李傕,或者李儒和郭汜,一同驻守鄂县,这样董卓才会放心。”
田丰笑道:“既然伯虎也有此判断。”
“我就放心了,我去安排换防之事。”
“告退!”
说完,田丰就站起身来,往城门楼外走去。
下午,董卓军并没有进行试探性攻城。
等到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
赵风走出城门楼,来到城墙上,打量了一下董卓军的状况。
田丰看到赵风出来,走到赵风身边行了一揖:“到现在董卓军都没有攻城。”
“就表示今天是不会攻城了。”
“伯虎还是返回府邸,早点休息吧。”
赵风沉吟了一下:“传令下去。”
“我以后就搬到城门楼小住了。”
“一应事务,也在城门楼处理。”
田丰想了一下,行了一揖:“喏!”
赵风直接睡在城门楼。
一来,可以增加守城的士气,比平时只是偶尔巡视一下城墙守卫的效果要好很多。
二来,赵风在城门楼,守卫力量也会更强,其他几个部曲不说,至少要有五百亲卫,直接驻扎在城门下方。
三来,赵风在城门楼,典韦也会跟着在城门楼,如果出现紧急情况,有典韦也可以应付过来。
反正好处多多。
所以田丰想了一下,也就同意了。
虽然好处很多,但也不是每一个主帅都愿意这么做。
因为还是十分危险的。
弄不好一个莫名其妙的箭失,就把赵风结果了。
因为就在城墙上方,万一有人乱中行刺,也很难保住赵风。
还有就是,对精神也有很大的影响。
比如白天攻城、晚上攻城、骚扰战,等等。
会导致赵风睡都睡不好。
现在田丰接管了城墙防务,所以田丰也会睡在城门楼。
入夜后。
赵风和田丰,都在城门楼大厅,处理各种事物。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田丰抬头看看赵风,发现赵风依然在看着竹简。
赵风心中有感,抬头看向田丰,发现田丰在看着自己。
然后对外面大声喊道:“现在什么时辰了?”
门口守卫,走进大厅,单膝跪地,一拱手:“回禀主公!”
“已经子时三刻了。”
赵风点了点头,一挥手:“下去吧。”
守卫一拱手:“喏。”
说完,就站起身,转身退出了大厅。
等守卫退出后。
赵风看向田丰,笑道:“元皓兄,平时都是何时休息?”
田丰笑道:“我平时睡的比较早,一般巳时三刻,准时就寝。”
赵风一愣:“这都过去一个时辰了。”
“元皓兄怎么还不去休息?”
田丰摇了摇头:“这城门楼本来就只有一个床榻。”
“我去就寝了,伯虎睡哪里?”
赵风大笑一声:“这才多大的事,如今正直七月,我大不了打地铺睡嘛。”
田丰摇了摇头:“那怎么行。”
“你是主公,就算要打地铺,也是我来打!”
赵风笑道:“好了,我就随便说说。”
“谁都不用打地铺。”
“我们同床共寝好了。”
同床共寝代表一种信任,不是特别信任的人,是肯定不会同床共寝的。
否则,万一心怀不轨,小命就丢了。
赵风来到汉末这些年,也就只和赵云同床共寝过。
至于外人,这还是第一次。
田丰显然也知道同床共寝的含义。
犹豫了一下,点头道:“好吧。”
“伯虎平时都是何时休息?”
赵风呵呵一笑:“谁知道了,什么时候困了,什么时候休息,没个准的。”
“好了,不闲聊了。”
“元皓兄肯定坚持不住了,我们这就去就寝吧!”
PS:不要想歪,不会发生什么奇怪的事情!
………………………………
第三百三十二章 眼疾之事
翌日。
赵风和田丰,都被惊天的擂鼓声,吵醒了。
不是两人要睡懒觉。
而是两人趟床上后,又继续闲聊了很久。
这一次,闲聊的内容,稍微带有一点深度。
田丰就差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