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秦记续之战龙返秦 作者:龙竹-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是太完美了,真想再做一次!”龙天羽内心挣扎着,尽管眼前一切早属于自己,但哪次见了还是忍不住猴急,不是他定力太差,换成一般男人看了如此仙女,早就兴奋地晕过去了。
但随即想到昨晚韩信的剑法,要不是他力战数人,又成重围之中败军之将,很难发挥出用剑最好状态,所以昨晚一战胜了他,实属占了很多便宜,要是换个场景比剑,还真不容易赢他!
剑中自有强中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近月来南征北战,练剑疏忽不少,想到不久就要与项羽对战,不免要提前做好准备,龙天羽强忍住欲望,毅然起身,要出去趁清晨时光苦练剑法,争取再有提升,否则遇到项羽胜败难料。
岂知他刚一动,二女便有感应,相继醒来,依依娇憨道:“龙郎,再陪我们睡会,好久没这么舒服哩!”
龙天羽挥手拍在她的丰臀上,笑道:“看你没满足才是真的,不过为夫要出去练剑了,大军安营休息一日,今晚便要出征咸阳!”
“甚么?这么快?”依依有些惊呆。
婉儿伸着懒腰媚骨,樱口微张道:“既然如此,婉儿也不睡了,起来准备一下,了解好近日关内局势,以便有备无患。”
龙天羽点了点头,心想江山和美人注定要统收,无论项羽、章邯,凡挡我者,必除之!
在二女服侍下,龙天羽穿好武士服,提着宝剑走下楼阁,在花园空地处展开剑法,动似游龙,剑如飞翔,宝剑在他手中仿佛与人合为一体,分不出彼此,一切招法犹如行云流水,圆浑自如,堪有大师级风范。
剑圣曹秋道曾对他说过:剑有先天和后天之境。
后天境界完全靠招式的运用,加上臂力、速度和实战经验来拼狠,属于以力抗力的类型。
先天之境在于人与剑的融合,不单指身体,更指剑心。
不依赖章法的套用,完全靠自身修为和领悟,通晓万物变化,临战随心所欲,战无不胜,达到剑术最高境界。
最后练剑也是练气,精气内敛化神,出剑飘逸,浑若天成,便是剑圣级别!
四周的随行铁卫望见主公练剑,瞠目结舌,开始看不清剑法,到后来已经看不清人影了,似乎方圆丈许范围内,全是剑幕银光、斑斑残影,快如奔雷电掣。
过了一会,婉儿、依依从楼上走了下来,从旁观看夫君的王者剑道。
龙天羽练习半个时辰,身轻神爽,剑光收敛停了下来,朝着依依道:“依依,要不要陪为夫玩上几手?”
依依顾盼嫣然,笑道:“不必了,看过龙郎用剑,依依就没有想动剑比划的意思了,就是燕国第一剑客荆轲和聂无涯都不是龙郎的对手啊!”
“荆轲?图穷匕现!他不是刺杀秦始皇未果的大刺客吗?”龙天羽微微惊道:“他竟是燕国第一剑客?”
依依道:“啊,夫君还没听过吗?西秦征战六国时出现三大剑宗,各剑宗主分别指吴越轩辕剑宗主轩辕子大师、卫国无忧剑宗主忘无忧大师和燕国天罡剑宗主盖聂大师,并称于世,据说三人剑术修为能与当年称霸六国的剑圣曹秋道不相上下,三宗门徒甚广,月瑶姐的剑术堪称旧楚第三位,就是轩辕子的高徒,而荆轲乃是天罡剑宗的传人。”
龙天羽哦了一声,没想到西秦剑宗的背景如此复杂啊?
这时庭院脚步声传来,灌婴、虞子期、樊哙、陈婴、吕泽等十余位将领身披铠甲踏入花园,来到龙天羽面前丈许,拱手行礼道:“拜见主公!”
“函谷关内形势如何,是不是出现棘手之事?”龙天羽见大早晨诸将一起聚来朝见,略有感触,遂不解相问。
第六章 壮士惜哉
龙天羽询问诸人,了解函谷关内当前形势,是否有敌军反袭回来,或残留势力捣乱搞些夜中破坏之类的,毕竟山谷崎岖,有些地方还是会潜伏一定的落网之余。
灌婴道:“昨夜中有几股势力向西门冲杀,试图偷袭出关,我军守卫英勇抵挡,虽然有些伤亡,但已全歼楚兵残余力量。”
龙天羽又问道:“其它地方如何?”
张云回道:“有三四批精通攀岩的楚军精锐,在函谷关万丈高峰的几处烽火台上,试图潜入营帐中暗杀我军将士,被特种兵营的精兵警觉,合拢围歼,全部斩除,但我军也有少许损失,剩余两批敌兵在最高的山崖顶上……”
龙天羽奇道:“怎么?”
张云有些难以开口道:“全坚部……全部跳崖殉楚身亡!”
龙天羽微微一愣,舒了一口长气,叹道:“壮士惜哉!好好安葬我军和敌军的烈士,双方将士都是无辜的,战场各位自主怪不到谁,死者最大,分批焚烧安葬吧。”
“是!”诸将点头应命。
“城关内百姓有多少?没有被殃及吧?”龙天羽顺便问了一句。
虞子期说道:“函谷关盘踞谷中,深险如函,在此居住的大多都是些行商驿馆和行会,平民百姓也都是些山谷村夫,居民不足万户,幸好殃及不多。”
“那就好!那就好!通知下去,侦察营全部出动,将前方百里甚至更远的地带进行侦查,关于秦军和楚军作战情况、军力布置与咸阳形势,统统调查仔细,今晚我军精骑出动两万人马,随我西征,留下一万人在此固守函谷关,加强险处要塞的防守,不能像以往守军一样,轻易就失陷了。”
“遵命。”
“那九路义军该如何交待,他们此时都聚在函谷关外,我已经吩咐各路诸侯军,列队在城下等候,辰时由主公亲自宣布为好!”灌婴补上了一句。
龙天羽沉思道:“九路军还是要放进来的,安置一下这几次受伤的大批将士,其余没伤的士兵,一起同行进逼咸阳,我军精锐虽锋利,但刚毕则折,若不能藏锋,一味硬拼下去,咱们三万八千精锐有多少血可流,至少现在数目已经削减了。”
樊哙大喜道:“今晚就出兵太好了,老樊一定要打前锋,率先与秦军、楚军交锋,不过我有点糊涂了,如果见到秦军与楚军在交战,咱们去帮谁?”
“帮楚?帮秦?”众人脑海闪出一个疑问,两方都不是好鸟!
“咱们岂会帮秦助纣为虐,楚兵即使再可恶,也是来讨伐暴秦的,应该合力楚兵先灭秦军,然后再与楚军对决,看谁才有称王的实力!”龙天羽简单的几句,已道出龙军的立场。
婉儿笑道:“咱们出现,未必要等对方交战之时,就算遇上,隔岸观虎斗,等待双方受挫的时候,再行出兵收拾残场,项梁军队从南阳武关一带被章邯围歼,项羽肯定会为叔父报仇迫不及待与章邯硬拼,这样赶赴咸阳骊山外,估计楚军已经与秦军激战上了,我军进川一路只须清除楚军隘口关卡,不难抵达咸阳。”
龙天羽点了点头,吩咐诸将先去城楼迎接各路诸侯军进关,另外派人书信快马送往后方彭城第三批大军主帅周勃,带军马不停蹄赶赴函谷关,堵截关中残余势力,到时看哪个队伍有争天下的野心和目的,便直接剿灭,就让这场咸阳之争变成亡秦灭楚统天下的决战!
众人都傻了眼,想不到主帅的野心如此大,竟早有谋划要在此次天下各路义军进攻函谷关时,引敌入瓮断绝后路,将大秦取而代之,顺便铲除所有对手,一夜之间完成统一六国的霸业。
诸将各履其责,退出幕府,分头行事去了。
龙天羽领着二女返回主厅虎威堂,等待各路诸侯王进高堂会晤。
这一场函谷关之战,三战两败,盟军十五万伤亡了一半人马,最后一战龙军主力赶到,一夜之间攻陷了城关,还擒获了楚军大将韩信,简直一战功成,大破楚军。
依依边走边赞道:“龙郎率先在沛县起义,号召全天下百姓起来反抗暴秦,想不到一念之间,强大的秦国竟如西山落日,到了垂死挣扎的最后一刻,东方六国旧地各自为政讨伐秦兵,亡秦之日很快就来临,龙郎的功劳与战绩最大了,可称天下仁主明君!”
龙天羽问道:“依依是燕国遗民,你与令兄及燕国后裔时刻图谋复国之日,倘若为夫要一统天下,七国将不复存在,你不会有为难之处吗?”
依依叹道:“一直以来复国成为依依的理想,那是因为暴秦之下民不聊生,依依与家兄也是为故国百姓着想,尽些人事而已,即使真的复兴燕国,谁能保证燕地百姓就一定有好日子过?再说,天底下任何一位诸侯王、六国遗主皆远不及夫君圣贤开明,博学多才,如果由夫君统一分崩离析的天下,给七国百姓一个安乐和平、没有战祸的日子岂不更好!”
龙天羽目光迎上依依的眸光,瞧了半晌,赞道:“依依有此识见,能放眼全局着想天下百姓非常难得,纵观战国几百年争乱,都各为其主想称霸也好、吞并别国也罢,杀戮了数百年,最终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结束祸乱不休的局面,本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孰知秦王好大喜功、穷奢极欲,苛政猛于虎狼,致使百姓更加苦不堪言,倘若推翻秦朝又各自复国,那么战乱还会恢复七雄争霸之时,才会息武止干戈。”
玄女赞同道:“不错,只有将西秦取而代之,推行新的制度,减轻赋税,使百姓休养生息,民心所向四海归附,天底下任何一处皆是乐土!”
龙天羽挺佩服两位娇妻的目光和才智,如此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看法,即使很多旧国中的大臣贵族都没有,从而看出二女的与众不同。
“秦军与楚军相斗,龙郎更看好哪一方?”依依好奇问了句。
龙天羽笑而不答,反向玄女问道:“婉儿怎么看?”
淳于婉儿淡淡道:“天下间流传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军对秦兵有种特殊的仇恨,咸阳外的秦楚之战,楚军更占些上风!”
第七章 亡秦必楚
楚怀王时期正是战国诸雄激烈争夺的时期,秦国相对强大,各个诸侯国多次联合起来对付秦国,历史上称为“合纵”,而秦国则千方百计地破坏其他诸侯国的联合,努力建立自己与单个诸侯国的联盟,历史上称之为“连横”。
公元前303年,齐韩魏等国因为楚国背弃合纵盟约而与秦国联合,三国一同征讨楚国,楚国派太子横到秦国当人质要求援助,于是秦国派兵援救楚国,三国领兵退走。
一年后楚太子在秦国与一个秦国大臣斗殴,杀死了那个大臣,楚太子逃回楚国,公元前301年,秦王会同齐、韩、魏等国攻打楚国,楚军大败,损失惨重。
翌年,秦再攻楚,攻取襄城斩楚军三万,这时秦王写信给楚怀王,引诱怀王在武关会晤,当面和解并订约结盟,楚怀王信以为真入秦会见秦昭王,结果一入武关被伏兵挟持西行至咸阳,秦国扣留怀王,以此要挟楚国割地,消息传到楚国,臣子忧虑便商议拥立太子横为新任国君,宣布不受秦国要挟。
秦昭王的计划落空,非常恼火,便发兵从武关出发去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斩首五万,夺取了楚国十多座城池,次年,楚怀王想从秦国潜逃回国,被秦国发现封锁所用通往楚国的道路,楚怀王该走小路跑到魏国,想绕回楚国去,赵国害怕秦国,不敢接纳楚怀王,怀王又想经魏国,这时秦军追至,他被擒回咸阳,怀王惊恐劳累,身染重病,拖了一年病死在秦国。
秦国把他的灵柩送回楚国,际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