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的历史-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玫秸龋徽焦岳辞鼐轿薏皇さ木惨蛘潞氖だ玫街卣瘛G氐酃来嫱龅拿耍诰律贤耆涤谡潞簧怼S啥阑实邸⒗芍辛钫愿摺⒇┫嗬钏谷分鞯嫉那氐酃郑蛘潞尼绕鸲戳怂耐非R男戮置妗4蠼潞男卸僦梗苯庸叵嫡值陌参群偷酃拇嫱觥!
平定了张楚以后,楚国南部地区和韩国地区的战局安定下来,章邯军的军锋开始指向砀郡和东郡方面,着手于平定魏国地区的叛乱。章邯的目标,是要消灭占据临济(今河南封丘东)的魏王魏咎和魏军主力。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从偏居东南一隅的会稽郡方面,一支精锐的楚军已经渡过长江,沿东海郡北上,正在向下相、下邳、彭城方向靠拢,准备参战攻击秦军。这支楚军,就是起兵于江东的项梁军。
项梁渡江北上
通过渡江北进,未来项氏楚国政权的军政建设,有了基本的雏形。未来楚军的主要将领如范增、陈婴、英布、蒲将军、钟离昧等,以及项氏一族如项伯、项庄、项它、项冠、项声、项悍等人,大概都是在这个时候会齐于项梁军中的。
项梁是老练而有城府的人,吴县起兵以后,他并不急于东进外征,而是征兵整军,安抚郡内各县,首先致力于江东根据地的建设和巩固。从二世元年九月到二年十二月,项梁军一直在江东整训,密切注视形势的发展。二世二年十二月,章邯军攻破张楚的首都陈县,陈胜下落不明。
当时,陈胜部将召平在东海郡南部一带攻城略地。召平是广陵县人,广陵县是东海郡南部边县,在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渡过长江就是会稽郡。召平领军攻打广陵县不下,得到陈胜兵败、秦军东进的消息,放弃围攻广陵,南下渡过长江,来到吴县面见项梁。召平假借楚王陈胜的名义,任命项梁为楚国的上柱国,命令他迅速带领军队渡江西进,进攻秦军。上柱国是楚国最高军政大臣之一,地位仅次于令尹。项梁起兵自任会稽郡守,已经将江东地区安定下来,正欲伺机东进。得到召平的任命以后,他应命选拔精锐,统领八千江东兵北上渡过长江,进入东海郡内。
项氏是楚国名族,在楚国地区极具号召力,现在又得到陈胜的任命东进击秦,宛若如虎添翼,如龙乘云。风闻项梁军的到来,楚国各地的起义军纷纷慕名前来投靠。首先归附项梁的是陈婴军。
陈婴是东阳县(今江苏盱眙东南)人,本是秦的东阳县令史,也就是县令手下的小职员,为人严谨而有信用,很受地方上敬重。关东大乱时,东阳县的年轻人杀了县令,纠集数千人起事反秦,推举陈婴做了首领。项梁军接近东阳时,陈婴的部队已经有两万人。项梁派遣使者到东阳,希望与陈婴联军西进共同击秦。
秦末离战国不远,世卿世禄,古代贵族社会的遗风还在,特别是楚国地区,血缘氏族依然根深蒂固。陈婴出身平民,本来不是要闹事造反的人,被众人拥戴为首领,也是出于勉强,心里始终是不安的。陈婴父亲早死,从小由母亲扶养长大,行事为人,受母亲影响很大。他得到项梁联军的建议以后,将此事与母亲商量。陈母对陈婴说:“自从我嫁到陈家,没有听说过你祖上有大富大贵的人。你现在出人头地暴得大名,不是好事。不如有所归属,事情成了以后,可以攀龙附凤,裂地封侯;事情不成,不是挑头的人,也便于逃亡。”陈婴以为母亲的话很有道理,决定归属于项梁。他对部下们说:“项氏一族是将门世家,闻名于楚国。当今举兵要想成就大事,非由项氏来领导不可。如果我们归依名族,仰仗项氏的名望实力,一定可以灭掉暴秦,大家也会有好的前景。”部下们纷纷表示赞成,陈婴于是率领部队归附项梁,成为项梁军的一部。
召平假借陈胜名义任命项梁为楚上柱国,是希望项梁迅速领军西进,攻击集结在陈郡、泗水郡一带的秦军,所以同时有“急速引兵西去击秦”的命令。然而,项梁并没有如命急速西进,而是一路北上。由广陵北上渡过长江,走东阳合并陈婴军后,项梁领军沿大泽(今洪泽湖)东北向,由淮阴方向渡过淮河,继续北上,由淩县(今江苏泗阳北)抵达下相县(今江苏宿迁西)。在下相停留整编后,东北方向开拔到下邳,屯军停驻下来。
项梁是有战略眼光的将领,他之所以没有马上西击秦而是北上,自有其明确的战略意图。首先,项氏家族的封地和根基,在淮北泗水流域的下相县。项梁和项羽避祸客居吴县,项氏宗族都留在了下相。项梁起兵江东,仰仗的是世代楚将的家世名望,掌握江东会稽以后,迅速北上回到下相,与项氏家族会合,自然成了项梁的一大急务。东海郡是楚国故土,远离关中,秦统一以来成了反秦势力的逃亡聚集之地,以楚将的名义占领东海郡,略地收兵,壮大军队,是项梁北上的另一大目的。可以说,项梁的这两大目的都圆满地完成了。
持续三个月的北上进军,项梁军没有遭遇重大的战斗,顺利地占领了东海郡。活动在这一带的反秦武装力量,纷纷归属项梁。项梁部下军队,已经发展到六七万人。这支六七万人的军队,就是未来楚军的基本力量。楚军的众多名将,都是在这个时候加入到项梁军中来的。继陈婴军的归附以后,活动在淮南一带的江洋大盗英布、号为蒲将军的柴武等所率领的武装势力,也纷纷归属项梁,成为项梁军的一部。英布和蒲将军,后来都成为楚军名将,消灭秦军主力的巨鹿之战,首先渡漳河攻击秦军的先锋,就是他们统领的部队。谋士范增、军事天才韩信、枭将钟离昧、张楚政权的大臣吕臣和他的儿子吕青等人,也都是在这个时候加入项梁军的。
项梁军抵达下相以后,告慰先祖,安顿故乡父老。项氏举宗族从军,成为后来项氏政权的核心,史书笼统所称的诸项,如项伯、项庄、项它、项冠、项声、项悍等人,大概都是在这个时候会齐于项梁军中的。通过这次渡江北进,未来项氏楚国政权的军政建设,有了基本的雏形。
牧羊儿做了楚怀王
项梁拥立楚怀王,结束了陈胜败亡以后楚国地区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在楚怀王的名义下,将楚国地区的反秦武装力量统一起来,继承楚国的法统,正式复国重建了楚国政权。
二世二年三月,项梁在下相汇合项氏家族以后,进军下邳,窥视彭城。这个时候的项梁军,养精蓄锐有日,建设整备完成,兵强马壮,名将如云,只待一声令下,即可开赴进击。
彭城在下邳的东面,就是现在的江苏省徐州市。彭城地处淮泗地区的中心,曾经做过楚国的首都,连接魏国与楚国地区的东西通道和连接齐国和楚国地区的南北通道交互汇合于此,古往今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秦帝国时代,彭城与咸阳、荥阳并列,被视为天下三大交通枢纽之一。当时,彭城由楚王景驹的军队占据。察觉到项梁军的意图,景驹下令大将秦嘉屯军彭城东部,意图阻止项梁军的西进。景驹是楚国旧贵族,陈胜兵败下落不明后,由独立活动于淮北地区的张楚军将领秦嘉拥立为楚王,继承张楚陈胜,举起楚国地区起义军的帅旗。刘邦和张良,一时都集聚在楚王景驹的旗号之下。
项梁以受楚王陈胜之命的名义北上,身为张楚政权的上柱国。秦嘉拥立景驹为楚王,与打着张楚旗号的项梁之间对立,冲突不可避免。项梁召集部下将领说:“张楚陈王首先起兵反秦,战事不利,下落不明。现在秦嘉背叛陈王,拥立景驹,大逆不道。”于是领兵由下邳西进,攻击秦嘉军。秦嘉军在彭城东战败,北向撤退。项梁军追击到薛郡胡陵县(今山东鱼台东南),再次击败秦嘉。秦嘉战死,秦嘉所统领的楚军向项梁投降。楚王景驹西向往砀郡方向溃逃,死于混乱当中。项梁合并了秦嘉军后,暂时停驻在胡陵,整顿收编景驹的旧部,准备西向与秦军作战。这个时候,消灭了张楚陈胜政权的章邯已经领军北上,开始进攻魏国,秦军一部抵达砀郡东部的栗县(今河南夏邑)。项梁派遣部下朱鸡石和余樊君南下迎击章邯军,楚军战败,余樊君战死,朱鸡石退回胡陵。
二世二年四月,项梁领军北上进入薛郡薛县(今山东滕州南),得到楚王陈胜确是已经死去的消息,决意撑起陈王后继的大旗。他诛杀败军将领朱鸡石,为陈王发丧祭祀,以张楚上柱国的名义,召集楚国各地的起义军汇集薛县,共同协议重建楚国政权、推翻秦王朝的大事,这就是历史上的薛县会议。薛县会议的首要课题,就是在陈胜死后如何重建楚国政权。
在薛县会议上,谋士范增进言项梁说:“陈王的失败,自有他失败的道理。秦灭六国,楚国最是无辜。自从怀王受骗进入秦国没有回来,楚国人至今念念不忘此事。楚国南公曾有预言:哪怕楚国只剩三户人家,也定会灭亡秦国。陈胜起兵反秦,不立楚王之后而自立为王,号召力有限,政权不能持久。将军起兵于江东,楚国各地起兵的将领争先归附将军麾下,是因为将军家世世代代是楚国的将领,他们期待您能拥立楚王的后代,恢复楚国的天下。”
项梁接受了范增的建议,急令搜寻楚王的后裔。楚怀王的孙子熊心,在民间为人牧羊,被项梁找到。于是,二世二年六月,项梁在薛县与各路楚军将领共同拥立熊心为楚王。为了顺从楚国人怨恨秦国无信、怀念无辜而死的楚怀王之民望,仍然号称楚怀王,以盱台(今江苏盱眙北)为首都,正式重建楚国政权。楚怀王政权建立以后,项梁自号武信君,出任楚军统帅,部下各路楚军约有十万余人,名副其实地成为六国反秦军的主力。
当时,秦军主力在砀郡、东郡一带,薛县邻近砀郡,容易遭受秦军的攻击。新都盱台在东海郡南部,地处楚国腹地,前有淮河大泽阻断,可以避开战事;后有会稽、九江两郡楚国故地,可以作为依托。会稽是项梁起兵的根据地,九江是番君吴芮和英布起兵的地盘,都是楚国势力强大的地方。项梁选择盱台为首都还有一个原因,盱台紧靠东阳县,东阳是楚将陈婴的家乡,东阳吏民起兵以后,自发集结在陈婴手下,民心稳定,政权基础牢靠。项梁任命陈婴为上柱国,辅佐楚怀王南下盱台建都,将政权安定下来。
薛县会议结束了陈胜败亡以后楚国地区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在楚怀王的名义下,将楚国地区的反秦武装力量统一起来,继承楚国的法统,正式复国重建了楚国政权。薛县会议的参加者,除以项梁、项羽为主的项氏家族外,还有陈婴、英布、蒲将军、范增、桓楚以及吕臣、吕青父子等人。刘邦和张良也脱离景驹阵营,参加了会议,跻身于拥立楚怀王的功臣之列。
薛县会议是重建楚国政权的会议,不过,因为楚国是反秦的首事之国、反秦各国的盟主,薛县会议还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就是恢复韩国。自陈胜起兵以来,为秦所灭的战国六国中,楚、齐、赵、魏、燕国都已经复国,唯有韩国未能实现复国的宿愿。恢复韩国的建议,是由张良向项梁提出来的。得到项梁的同意后,张良在民间找到韩王的后代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