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 >

第104章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第104章

小说: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天下来,两孩子都过得云里雾里,只知道乖乖听话,生怕眼前的一切眨眼间就成了泡影。
  章嬷嬷今晚要轮值,她同平嬷嬷聊了一会,就进自个儿住所去补眠,独留平嬷嬷陪着两孩子。
  季宁悠目前的年纪,已经可以进学堂启蒙,季宣和夫夫考虑到他初来乍到,还没适应自己现在的身份,容易被人欺负,便决定晚上一些,等到明年再视情况而定。要是养成自卑的性子,两孩子的前程基本就毁了,季宣和同邵云辰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平嬷嬷和章嬷嬷作为照顾两孩子的嬷嬷,顺便兼着教养嬷嬷的职责,她们现在的任务很轻松,除了看孩子之外,就是每日指导他们一些规矩,要求很是宽松。孩子还小,以前又是放养习惯了,一下子严肃对待对他们而言未必就是好的,孩子吗,还是活泼调皮一些为好,没必要被繁杂的规矩束缚住。规矩是为人所用,而不是用来束缚人的。
  季宣和大步走向府衙,后面跟着近年才提上来的新小厮知乐。邱成和即墨如今都成了管事,能跟在季宣和夫夫身边的时间大为减少,增加新的小厮就非常有必要。
  如今内战结束,治安日渐安好,生命有了保障之后,人们就开始改善自身的生活环境,家里银钱宽裕的官员都有了在外置宅的意向。毕竟府衙后宅住着的官员不少,人来人往间,有点风吹草动,立马周边人家都能知晓,这对官员来说,不见得是好事。谁家没点陈谷子烂芝麻的糗事,所谓家丑不可外扬,住的太近,注定很难有*可言。
  加之没有几个官员不私下里拉帮结派,不欲为人知的事,谁家都有那么几件,半年下来,已经陆续搬了几家出去。季宣和同邵云辰商量后,决定还是维持现状。
  季家拢共就那么几个主子,也没想过要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不想惊动府衙后宅的官眷,走后门就是。府衙这一带,也没人敢明目张胆在街头巷尾派人盯着,这可是犯众怒的事。官员们想搬出府衙后院,最大的原因就是各个宅子离的太近,家里办个喜事喝口小酒,都能闹得人尽皆知。也因此,一般府衙官邸无事都不会饮酒取乐,这让一些官员少了不少乐趣。
  谁家后宅不宁,一个没注意,风声就能传到其他同僚耳中,这么丢脸的事,作为一家之主的官员能忍几回?府衙不比县衙,之前季宣和在西林县城时,县府官员本就不多,人少事就少,几家住一起也闹不出多少是非。
  府衙就不同了,官员繁杂,人员众多,独身上任的官员很是稀少,一众官员家眷都挤在府衙后院官邸里,今天你瞧我家热闹,明天我拿着你家趣事逗乐,这样的事三妻四妾的官员家里,谁家没个几件?你方唱罢我登场,官邸里热闹着呢。
  以前锦朝处于硝烟之中,住在府衙后院官邸比较安全,现在没了这个后顾之忧,自然是奔着更好的地方而去。
  在府衙官邸住着,也不是没有好处,官员出入府衙最是方便不过,省了他们风里来雨里去。有优点自然就有弊端,除开以上说的不便之处,住府衙官邸还有个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官邸宅院都不大,最大的那几处宅子也不过是三进宅院。
  像季家这样人口简单的官宦人家也许还用不完,一些家眷众多的官员,那住着就有些挤了,这也是促使官员搬到外面宅子的其中一个原因。

  ☆、92|3。22

  季宣和没花多少工夫就进了府衙,此时还没到点,府衙官员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小声交谈。见到季宣和,众官员纷纷上前打招呼,季宣和点点头。这样的阵仗,每天都要经历,季宣和早就习以为常。权力的诱人之处真是无处不在,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拼了老命也想走仕途的其中一个原因。
  如今应州府府衙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以季宣和为主,温同知协同的知府这一派占据的势力最大,府衙近半的话语权都在他们身上。
  其次就是新来的姚同知那一派,按目前的情况来看,是以姚同知为首,想来这一派在之前就有了联络,不然几个月时间,不足以让姚同知掌握话事权。
  最后一派则是钱通判和郑通判联手的势力。
  这三派明显立场都不同,季宣和没有那么强的*,处事就比较讲公道,在外人看来,颇有些刚正不阿的味道,这样一来,难免就挡了某些人的道。
  姚同知这边功利心比较重,且身后有人,立场不同,势必在作为上就有些同季宣和争锋相对的意味。
  钱通判和郑通判这边,两人职务低了点,奈何很会为人处事,给于下属官差诸般小恩小惠,拢络了不少人。虽是三方势力中最为弱势的一方,却很好地调节了季宣和同姚同知两方之间的摩擦,在夹缝中生存的也不错。相较姚同知这边而言,他们能捞取的油水就少了许多,他们清楚自己的能力,也不多赚,就安心地享受着他们能力范围内的乐趣。
  看似钱通判和郑通判这边比较平和,没有那么多野心,照理应该能同季宣和温同知这边相处愉快,事实却不尽然,他们并不是季宣和这边的,这就涉及到了立场的问题。能做到六品官的,怎么都有自己的背景,像季宣和这样单打独斗基本不可行。
  季宣和能这般行事,也是因为后面有安王罩着。别看安王从他成了知府后,就没有再对其进行直接的维护,但安王的威慑,稍微有点能耐的官员都知道,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动季宣和。
  当官不容易,没人闲着想去试试季宣和身后人到底还愿不愿意支持他,最多就是做些无伤大雅,即使上面人追究,对他们影响也不大的事,或者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得干脆利落,直接办能让季宣和翻不了身的大事,小打小闹,粘粘糊糊的事,他们才不浪费那个时间在季宣和身上。
  季宣和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坐好,眼光扫过底下的官员。说是三三两两随意聚着,其实里面很有讲究,不是同一个圈子的,很少凑在一起闲聊,有也是比较边缘的人员,小声交换着他们能交流的信息。
  没让季宣和多等,到点之后,府衙一众官员尽皆按时到场。下午时分,也就是走个过场,确定没有大事发生之后,官员们很快就散去,各回各位。大堂里留下的人不多,季宣和也回了自己的办公地方。
  府衙重地,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知乐这样作为官员的随行小厮,自是不能进入。他们这类人都留在府衙大门边上,那里有一块地方专门安置他们,方便自家老爷要用到他们时,随传随到。
  并不是每个官员的随行小厮都会整天待在那,有一些小厮送自家老爷入府衙之后,就会转身回去,家里还有用的上他们的地方。这样的官员,通常都是家境一般或者干脆身家就不怎么样的,家里不允许出现闲置的人员。
  季家不存在这样的情况,知乐留在那,和其他官员的小厮打的热络,手头也大方,很多小道消息和流言蜚语,都能从他们口中探知。
  季宣和以前就有过让收留的孩子们四处留意各处消息的习惯,尝到其中的好处之后,到了应州府城,他也没改。还是和以前一样,只是比之前更加低调,毕竟应州府不同西林县,这里成员复杂,人员众多,着了别人眼,进入有心人眼中,对季家是半点好处都没。
  季宣和没有让人刻意探听,只时不时让专门负责此事的人员,定时收集自家旗下伙计庄户们获知的各种杂乱无章的消息。季家店铺庄子下人无心的发挥,和专人刻意留意下,各家私密消息,季宣和不至于能清楚的知道,一些在婢仆和百姓间流转的消息,季宣和大概都有数。
  应州府比西林县要大上许多,也因为如此,季宣和对应州府城的消息就不能全数掌控,他不知道的事情并不在少数。季宣和觉得能这样就已经非常不错了,毕竟季家这方面的专门人才不多,也就那么几个,哪里比得了军队里的斥候?
  这些人都有各自的岗位要守,收集消息只是顺便,季宣和没有过多强求。他这么做,只是为了不让自己太过于被动,从蛛丝马迹中能分析出各家大致动向就算是成功,旁的他没那个能力管。
  自从得知安王在自己身边有钉子之后,季宣和就更加注重这方面。他让邵云辰不动声色地将季家婢仆排查了一遍,确定其中没有异常之后,才算安下心来。
  只有自家宅子里是干净的,季宣和才觉得自己有了*空间,他可不想自己刚做什么,下一刻信息就传到别人那里,这样活着太憋屈了。至于季家外面的,那他就管不了了,说是这么说,季宣和还是让邱伯他们多多留意周遭的情况,看有什么陌生面孔常出现在他们四周,那这人就可疑了,说不定就是安王的人。
  真要刻意观察,这样的人还是比较容易被发现的。锦朝没有武功一说,练武之人也就比普通人更厉害一些,五感更灵敏,想无声无息侵入,那是不可能的。时间一长,有几人就暴露了,这些人也警觉,发现自己暴露之后,就再没有出现过。
  据此,季宣和判断,这些人估计就是安王的手下,至于安王还有没有人手留在应州府城,这就不是季宣和能知道的。就算有人驻守,那也就跟应州府城的百姓差不多,有着正常的生活,也许会多留意季府,想要随时观察季家情况,却没了这个环境。对于能甩掉周围的苍蝇,季宣和还是挺乐呵的,谁都不想自己走到哪,哪就有人用探照灯般的眼睛盯着。
  季宣和知道自己是在安王那挂了号,现在他又给世子提供术科方面的教材,安王一点不关注他似乎不大可能,只要不时时刻刻有人盯着,他就无所谓。反正他从没想过做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没人惹她,他乐得逍遥自在。
  季宣和同邵云辰过继子嗣时,曾考虑过要不要养个小女孩,最终都被两人否定。锦朝是讲究尊卑的社会,养个女娃子,长大了就得嫁入别人家,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到时他们夫夫还不得为她牵肠挂肚,出事了娘家人是能上门说理,终归是差了一层,真闹到不可开交,和离是最后的手段,那样就入了下乘,不是两人想要看到的。
  这还是其次,最主要的原因是,季宣和同邵云辰都是男人,养个小女孩,这似乎有些不大好,对于女孩子的成长不见得就是好事。谁让季家主子清一色都是男的,连个女性的影子都见不到。下人自是不算在内,主子就是主子,若主子的性子随了下人,她以后的日子就难过了,也会累得季宣和夫夫有操不完的心。斟酌再三,索性两人就过继两个男孩子,这样也能省却很多麻烦。
  季宣和身上是有爵位的。战时,像季宣和这样有虚爵的人家,在锦安郡仍然被承认,相应的,他们也要承担更大的责任。权利和责任通常相互对应,权利越大,责任也就越大。
  季宣和的虚爵是最低品级,已经降无可降,每年能领到的五石细粮,也就差不多两个人一年的口粮。这点东西,在农家人眼中,是能让他们眼红的东西,到了官宦人家,没人会在乎这些,却也没人不屑一顾。
  潮起潮落,每个家族不可能长盛不衰,一旦败落,这个虚爵附带的好处就能显现出来,怎么着也比寒门子弟好上不少,东山再起的速度也会比他们快上不少。
  既然安王承认自己属地内的既有爵位,那就没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