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退休生活-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好吧,加上。”
白小桃又伸手拿了一个烤地瓜。
自从被白茂文哥哥洞破她异于常人的胃口之后,白小桃就经常来找哥哥一起吃东西。
因为只有两个人,白小桃可以心安理得地把空间里其他品种的地瓜拿出来一起烤。
令白小桃意外的是白茂文哥哥居然喜欢吃板栗地瓜。
就那种干得噎嗓子但是又极其香的品种。
这种品种淀粉多水分少,适合煮着吃又或者是煮糖水,甚至是做成馅儿蒸包子吃都是很美味的。
哥哥既然喜欢吃的话,明年就多种点,这样就能光明正大增加吃食花样了。
今年是她考虑欠缺了,当初就该多想一步,把所有品种的地瓜藤蔓都弄出来种。
白小桃喜欢吃红心地瓜,培育地瓜藤蔓的时候就下意识选了这个品种。
挑食不好,不好。
“那白家呢?”
“白家的另外置办。”
去年的年礼送了一车白萝卜,今年又有意无意忽略了几个时节,中秋节这个节礼的确不能太随便。
“哦。”
白小桃知道这次必须得出点儿血。
知道归知道,心里还是不太乐意的。
“你呀。”白茂文一眼看穿了纸扎小妹不乐意,都写在脸上呢。
“放心吧,即便是花钱置办,也不会让他们舒坦。”
白茂文道。
如果说白小桃是一个促狭鬼,白茂文就更不用说了,整一个心机王。
白小桃原本还想听白茂文哥哥怎么置办,结果就只听到绵长的一声卟……
然后就眼睁睁看着白茂文哥哥白嫩的俊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了。
原来白茂文陪着白小桃吃地瓜,不知不觉中就吃多了。
吃多了的后果那自然是肠道蠕动愉快顺畅……
原来谪仙一样的白茂文哥哥也是会放屁的呀。
反正白小桃两只乌溜溜的眼睛里流露出来的全是如上感叹。
以至于白茂文脸全红透了,连耳朵尖儿都红到滴血。
“卟!”
白小桃突然也卟一声放了一个痛快的响屁。
“哈哈……我忘记吃地瓜吃多了会放屁了。”白小桃挠挠脸,然后就变成了黑脸小花猫。
白茂文噗嗤一声笑,被她逗乐了。
他的纸扎小妹呀。
现在大家都会放屁了,也就别端着吧。
都是凡人,装什么神仙呢。
兄妹俩继续愉快地啃烤地瓜。
“卟。”
“卟。”
用不了多久,小月山农庄里就时长听到畅快的卟卟声。
就连丰元帝也会卟卟了。
吓得御医连连给丰元帝请了好几次平安脉。
结果一诊断发现丰元帝脸色红润毛发有光泽脉搏沉稳有力脾胃强健,竟是比去岁还圣体安康。
几个胡须花白的老御医一琢磨,丰元帝这是忧思少胃口佳精气神旺盛。
要不然怎么说老御医厉害呢。
没有两把刷子都当不了皇帝的专属大夫。
更何况老御医们还不止两把刷子。
这之后,丰元帝更任性了。
展阳不在身边,没人管着他。
跟黄金小猪仔抢吃的,也亏得他是皇帝呢。
抢了黄金小猪仔的地瓜,还对御医振振有词说这甜芋健脾胃,御医年老脾胃弱也可多吃吃。
听听都什么话。
老御医见状干脆效仿神农为丰元帝尝百草了。
偏偏地瓜还真有健脾胃的效果。
吃了一段时间发现,这甜芋还真有显著功效。
老年便秘竟是被改善了不少。
老御医的医术再高强,他也是个人,在养生的同时也顺其自然。
发现甜芋确有功效之后,老御医更加专注研究这一新吃食。
要把甜芋的配伍禁忌全研究透了。
不得不说老御医真的非常有钻研精神了。
不过谁都可以,唯独锦衣卫不可以。
锦衣卫身上不能有任何气味和声响。
执行任务的时候突然卟一声,那是嫌命长呢。
除了奉旨卧底在小月山农庄里愉快当农民的那几个,其他人怕是要跟接地气的地瓜无缘了。
“这猪草根儿味道极美,就是吃多了着实有点儿不雅。”
童管事有些可惜道。
他跟着白小桃一起去盐碱地挖地瓜,一起烤地瓜,自然也一起吃多了。
“那就别吃多嘛。这本身就是喂猪的吃食,穷苦人家没吃的才用来果腹。连肚子都吃不饱了,哪里会在意雅不雅。”白小桃总是见缝插针地在锦衣卫前打地瓜的广告。
“凡事不可贪多,过犹不及。”
以后会有人去证明地瓜的价值,白小桃现在只需要让丰元帝知道地瓜丰产防饥荒就够了。
披着陈力马甲的周展阳完全听得懂白小桃那小心翼翼又用心良苦的话。
所以白小桃的推广计划根本不需要慢慢来。
那三车被军爷拉走的地瓜藤蔓已经被种了下去,在初冬收获储存之后,明年再翻种一年,后年便能遍布大周各地。
作者有话要说: 太监也不可以
李高达弱弱地说:“我可以的。皇上要吃,我总得试个毒吧~”
第37章 偏离的轨道
比起最早吃上地瓜的丰元帝; 李学林他们过不了多久也收到了小月山农庄送来的地瓜和高粱米。
翰林院里; 李学林他们在闲暇片刻中聚在一起看手里平平无奇的高粱米。
“这高粱米竟与寻常无异。”
已经是翰林编修的李学林和陈飞宇学谢乐生那样捻了两三粒高粱米放进嘴里慢慢咀嚼。
“往年高粱稻子若是染上了黑烧病,所结粮食有半数空瘪。绝不会像现在这样; 百颗中只有不到十数颗瘪种。”谢乐生细细咀嚼品味着高粱米那特有的淡淡生粉味儿。
去信给白茂文时,谢乐生特地写上不要筛,从地里收上来是什么样就随便给他抓一把。
结果到了之后发现仲谋还真的给他随便送了一斗; 让谢乐生看个够。
现在那一斗高粱米就搁在桌上呢。
“这就是那被治好的高粱?”
今科状元莫德言莫编撰走了过来,也随手抓了把高粱米细细看。
“回编撰; 正是得了黑烧病的高粱所结粮食。”谢乐生回道。
谢乐生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寒门学子,十年寒窗苦读,他现在也是翰林庶吉士了。
状元莫德言为翰林编撰; 榜眼陈飞宇探花李学林为编修,谢乐生还需在翰林中学习三年,散馆之后或是授为编修又或是外派做官。
当然; 能留在翰林那都是中央集权生力军后备役了。
谢乐生抛开了同进士如夫人的尴尬身份之后; 他骨子里的朝气和韧劲如同野草一般蓬勃,与比他学问高家世好的同僚共处也不露怯。
究其根源; 谢乐生的底气就是他这些同年。
在内是世家子弟李学林陈飞宇,在外是简在帝心的白茂文。
“唤我思明便可。”
莫德言摆摆手。
思明是莫德言的表字; 这也是莫德言与他们交好的表态。
小月山农庄那儿着实显眼; 等有心人反应过来发现小月山农庄周围的土地全成军田了。
能入朝为官的都不是草包; 自然看得懂这个信号。
比起一些营营苟苟之辈费劲儿去和京城白家牵上关系,莫德言和同年来往更为直接。
毕竟同年同窗本就有着天然优势。
若不然白茂文哪能活到现在。
没有同窗们罩着,白茂文早就被白老夫人弄死了。
现在白茂文已经不是那个白茂文; 而白家也不是那个能拿捏庶子的白家。
白茂文的同窗同年们都看得通透,唯有白家看不透,甚至还沾沾自喜能和安王府扯上姻亲关系。
因为白老夫人把白芷晴许给安王府当贵妾了。
就等着出孝之后抬进安王府呢。
安王就是丰元帝的皇叔之一。
封地就在京城不远的东北面。
去年水晶瓷出来之后,最为活跃的就是这个安王了。
东北那边天气寒冷,一年有五六个月都寒风飒飒,有水晶瓷的话的确能够大大改善民生。
只是丰元帝都已经在安排工部生产了,安王那么活跃想干什么?
明摆着司马昭之心。
按白小桃的话来说,安王之一个安字其实就是个反话,根本不安分。
安王会纡尊降贵和京城白家搭上线,为了什么简直昭然若揭。
要知道这个安王就是周元宗临死拉着丰元帝千叮嘱万交代要解决的藩王之一,安王这么积极和白家牵上关系是想做什么?
这是在弄“勤王”资本呢。
不得不说周高宗真的给周朝拖了一个大后腿。
他要是不一念之仁临老封藩,也就不会累死了周元宗。
封藩就封藩,要是把几个王爷封到边疆去,行政财政军事分开管理,还能让几个王爷镇守边疆。
要么不封藩,直接皇家掏钱养着王爷宗亲,一代一代削弱王爷的权力。
他偏不。
因为周高宗过得太滋润,又活得太长,不仅熬死了儿子还生了老儿子。
这人一老就容易犯糊涂,老年痴呆的周高宗心疼老儿子小孙子居然就近封藩,把富饶的地方分了出去给儿子孙子当封地。
这下得了。
明朝王爷封藩的弊端和清朝王爷留京的弊端全集于一身了。
这些藩王封地离京城近,又方便他们勾搭朝廷大臣,这是生怕大周王朝倒得不够快。
反正白老夫人把白芷晴许给安王世子周修齐当侧妃这事已经被丰元帝知道了。
丰元帝手头上有锦衣卫,又有分散在大周各地的耳报系统,他想要知道各势力动态很容易。
别看丰元帝在周展阳面前挺任性的,实际上这个皇帝才是得了周展阳真传。
对于怎么收拾,如何收拾,什么时候收拾,丰元帝心里门儿清。
计划周全着呢。
就在丰元帝眼皮子底下找死,丰元帝能放过白家才怪了。
这下子,丰元帝心里又把白家记上一笔。
可是已经被喜悦冲昏头脑的白家根本不知道。
事实上京城白家里不至于全部人都昏了头脑。
白夫人林碧荷就不同意让好好的嫡女弄去当什么王爷世子侧妃。
侧妃,侧妃,再贵也只是一个妾氏。
这会影响到她两个女儿以后的婚嫁。
白茂奇的官职若是稳妥的话,白芷晴高嫁給翰林大学士儿子也就是今科状元莫德言为正妻都是可能的。
本来用那些庶女联姻给夫君白茂奇官职张罗稳妥了,以后白家女儿的婚嫁自然不用愁了。
可是安王府一伸橄榄枝,白老夫人和白茂奇就全都昏头了。
那可是世子侧妃!
只要白芷晴赢得了世子的心,等她嫁进去了安王府还不是由白芷晴说了算吗!
林碧荷的苦心没有被婆婆和丈夫理解,白芷晴反而被白老夫人和白茂奇描述的荣华富贵给打动了。
今天白芷晴居然还偷偷外出私会周修齐。
大周朝对女子宽待,并没有让女子足不出户的规定。
相反还挺鼓励和保护女子张罗生计的。
若不然白小桃哪能在哥哥“瘸了”之后以十岁幼龄当小月山农庄这个家呢。
可是白芷晴还守着父孝。
少女怀春,看见个偏偏公子哥儿就把父亲尸骨未寒给忘了。
和周修齐在仙客来酒楼里的雅座包厢里吃饭品茶,自以为有帷帽遮挡就无人知晓。
在白芷晴眼里,世子周修齐俨然已经是她夫君了。
若不是父亲死得不是时候,她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