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成男主黑月光 >

第85章

穿成男主黑月光-第85章

小说: 穿成男主黑月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妣景辉心急如焚,在廖国境内根本不敢合眼,日夜兼程的赶着路,如今靠坐在舒适宽大的马车内,很快便沉睡了过去。
  他这一觉直睡了一天一夜,直到他被饿醒,才一下子睁开眼。
  他望着陌生地车顶,为自己放松警惕而感到一阵后怕,不过由于回到了自己的国土,他不稳定的心里却充满了一股莫名的踏实之感。
  从边关赶回大晋都城,再快也要一个多月,妣景辉担忧了一阵,在没有遇到任何危险的情况下,渐渐地放松了下来。
  一路上赶车,偶尔在某个城里休息,妣景辉一点点地望着大晋的变化,在路边听百姓们念叨着晋晟王的英明、七公主殿下的恭顺聪慧,内心既钦佩又自豪。
  抛开成见,七姑姑妣云罗以一个庶公主的身份,走到如今这样的地位,还令大晋变得前所未有的强盛,这对比起来,他这个得天独厚的大晋的太子,实在是惭愧得很。
  “若此番回去,七姑姑敬爱他,拥护他顺利登位,他便孝顺她,支持她对大晋变革。”
  妣景辉下定决心以后,渐渐地卸下心防,同灵婉儿等女医攀谈了起来。
  他这个人懦弱没有主见,但却为人亲和没有架子。
  他探究灵婉儿等人的同时,她们也在观察他。
  她们身为女孩子,能有今天的地位和自由,自然希望太子这个未来国君能够继续支持七公主。
  “太子殿下,七公主对大王恭顺无比,定然也会如此对您。”
  “就是呀,大王是多么贤明的人,若是没有他支持,七公主身为女子,也不可能有今日的成就,我们晋国的黎明百姓也不可能上得起学堂。”
  “太子殿下,您继位之后,还会像大王那样支持七公主殿下么?”
  妣景辉望着那些女孩子眼中的渴求,心中不有一动,点了点头道:“只要七姑姑一日为臣,孤便一日为君,绝不相负。”
  “太子殿下圣明。”
  一路上,女医能的笑声如同银铃一般悦耳动听,妣景辉回国的道路同想象之中的截然相反,出奇的顺畅。
  等到了大晋的国都,他才到城门口,妣云罗已经领着百官跪侯多时。
  “臣等恭迎太子殿下。”
  一众大臣凝视着妣云罗的后背,哭得声泪俱下。
  三个月的时间里,妣云罗一直忙着大王的丧事,并表明了要救太子回国,可是他们都不信呀。
  她对大王的恭顺都是装模作样,她如今势不可挡,完全可以不必迎回太子,她明明是奸雄一般的人物,可是她却闷不坑声地将太子接了回来,还恭顺忠心无比,搞得他们这群上蹿下跳的大臣心虚无比。
  太子登位以后,会不会处理他们呀?
  他们像是在喜极而泣,但其实哭的是自己的命运。
  位于前方,妣云罗对此他们,却面色平静,只淡淡道:“您一路上舟车劳顿,且先行去涂畔宫休息,顺便陪你母亲吃顿便饭,自从你出事以后,她便昼夜难安,如今你父王又去世了,她伤心不已,整个人憔悴得很。”
  “谢谢七姑姑,大晋能如此安定,全劳您费心操持,侄儿感激不尽”
  妣景辉也十分惦念自己的母亲,他听了妣云罗的话,十分感动。
  妣云罗听了妣景辉体恤的话,也动容道:“我们是一家人,一切不过是分内之事。”
  这君臣和睦的一幕看在众人眼中,实在感人至深。
  七公主她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从一而终,身为臣妹,没有一刻不敬爱兄长,于国家来说,她也从未有过谋逆之言行,始终忠君爱国,为大晋的强盛而费心劳力。
  “七公主乃是国之表率,女中豪杰,道德典范。”
  大晋官报和涂畔宫学报第二天,便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末了还道:“新君即位之后,与七公主君臣携手,必然开创大晋盛世。”
  自此,因太子引发的动荡和不安一下子平复了下去,晋都之内的所有人都在期盼新王登位,让大晋变得越来越强大,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富足。


第74章 
  晋都,夏至这一日,涂畔宫学报和晋都官报都早早刊登了一则消息。
  晋晟王逝去,谥号为乐,其嫡长子妣景辉即位,经群臣商议,定国号昌盛,他名讳为晋昌王,其登基大典,于今早,在朱雀台,由七公主妣云罗亲自主持册封。
  这个确切的消息一出来,令百姓和士人们的心彻底落到了实处。
  “这登位大典不知是何等的盛大,我等要是能够有幸观礼多好呀。”
  “就是呀,听说七公主可是位大美人,要是能见一见就好了。”
  对于国家的新任国君,以及令大晋繁荣的七公主,大家心怀敬仰。
  纵然不能亲自去前去一睹为快,但还是不由为之开心,纷纷在家里庆祝。
  而这边,站在朱雀台的大殿中,妣景辉穿着新式的王服,那上面绣的不再是赤鸟朱雀,反而是九爪金龙,这其中有何意味,一看便知。
  在礼官和大晋祭祀吟唱完祝福之礼之后,妣云罗领头,郗哲在一侧,带着百官对着晋昌王行了君臣大礼。
  通常新王登基第一天,都会颁布新政,重新册封官员。晋昌王站在高台上,俯视着下方的人,悬着的心终安定了下来,有些微微激动道:“诸位爱卿免礼。”
  他抬手请立,指尖有些微微发抖,等过了一会儿,心情平复了一些,便从王位上站起来,缓缓地走到妣云罗身前,俯身一礼道:“寡人年纪尚轻,于治国方面多有不足,日后还望七姑姑多多指教。”
  妣景辉语气谦逊至致极,做足了礼贤下士的模样,妣云罗闻言,当即回恭谨回礼道:“大王若有吩咐,臣女定不推辞,指教一词万不敢当。”
  在这世上,有很多权倾天下的大臣,他们获得权力后,便独断专政,将君王当做木偶摆设在高处,态度十分敷衍,且说话的语气和态度十分强势。
  七姑姑妣云罗也权势夺人,但是她为人虽然冷傲,却对君王十分恭顺,对其他的大臣,也不逼迫,非要让人站在她的阵营。
  这令人十分欣赏,根本难以心生防备。
  无怪乎父王会那么信任七姑姑,她确实是个手段了得,且十分会处事的人。
  “七公主妣云罗才德过人,寡人今日便封她为监国公主。”妣景辉所言,是他心中所想,也是众望所归。
  群臣闻言,当即兴奋道:“大王英明,我大晋昌盛定然指日可待。”
  晋昌王在众臣眼里,不过是个稚嫩的小子,并没有什么建树,不过见了他对妣云罗这番表态,都不由在心里赞叹他唯一的优点——心胸宽广。
  晋昌王能与七公主和睦相处,使得大晋之内和平,避免无谓的争端,这对于很多大臣来说,都是一件喜事。
  在众人的恭贺声中,晋昌王凝视着妣云罗,却不由想起了池砚。
  他本可以不救他,直接回大晋封侯拜相,但却为了他的安危放下了一切。
  后来,他为了换他回来,又独自一个人留在了廖国为质,这份恩情,他铭记于心。
  如今,他成了大晋之王,是该想办法将他营救回来才是。
  晋昌王眼中忽然含了湿意,忍不住当着群臣的面,用袖子擦了擦眼泪,声音哽咽道:“寡人能顺利回国,这一切多亏了池砚,他同七姑姑你有婚约,等寡人将他迎回来,便立马为你们主持婚礼。”
  他这话一出,整个大殿刹那间安静了下来,群臣一个个低着头,没有说话。
  先王赐给七公主五个美男,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那池砚回来以后,能受得住才怪。
  这一山不容二虎,池砚回来必然会与七公主发生争斗,这实非人之所愿。
  池砚要是不回来就好了!好多人心里都这样暗想着,不过还是有些不同之人站了出来。
  “大王,廖国的使臣被扣押在大晋城内,我们正好同他们谈判,将池左徒救回来。”郗哲在前面开了头,韶家的人便立马站出来,跟在后面应和道:“池左徒于大晋功不可没,无论如何都应该救回来呀。”
  一时,朝堂上有过半的人呼吁救回池砚,晋昌王见状,不由欣慰一笑,望着妣云罗道:”不知七姑姑有何建议?”
  听了晋昌王的话,妣云罗环视了一圈底下的人,便道:“池左徒他智谋过人,定然可以顺利回国。至于住在涂畔宫中的廖国使臣,我们自然该投桃报李。廖武王将大王您放了回来,那便是愿意与我国重修旧好,我们不如将原本的姻亲关系继续下去。不过为了以策万全,我们可以答应与他们通商,只要他们愿意放池左徒回来。”
  “廖国经过战乱和内乱,正需要休养生息,监国公主提出这两点,想来廖国也无法拒绝。”
  有了郗哲肯定的答复,晋昌王心里有了底,便道:“就依照监国公主说的办。”
  *
  这边,在朱雀台,君臣商议完,便立马派人同廖国使者张衡相商。
  张衡住在晋国两三个月,见识了大晋的强盛,又听说晋太子已经被廖武王放回了国,便知道他心中所想。
  到底还能迎娶他们的嫡公主,且能互相通商,总比什么都没带回去强,张衡没有考虑太长时间,便答应了下来。
  两个月后,张衡回国,不仅带回了和亲和通商这个消息,并将晋昌王与七公主君臣和睦的事情也一并说了。
  廖武王闻言,怒捶了桌案一拳道:“大晋想用一个嫡公主和亲,便想将寡人打发了,简直岂有此理。”
  从来都只有他站在高处,逼迫其他国家向他低头,如今一切完全反了过来,廖武王心里落差太大,一时无法接受,怒道:“寡人答应放那池砚,但并未说什么时候后放,等拖个三五半载再说,看那晋昌王急不急?”
  盛怒之下,廖武王虎目一张,底下的大臣根本不敢辨言,只好换而言之道:“大王,大晋嫡公主已经迎回国中,不知该如何安排?”
  “砰——”,廖武王想起在大晋吃的亏,听到要大晋公主的名头,再也无法像从前那般和颜悦色、意气风发,唯独只剩下了屈辱和不甘,于是恼恨地将桌案上的茶壶扔到了地上。
  “大王,为了我国的和平,咱们不仅不能冷落了嫡公主,还得表示看中,许与重位。”
  齐大非偶,廖武王虽身为一国之君,但是大晋强大,他们的嫡公主嫁过来,他们便只能当做祖宗一样供着。
  这对君王来说颜面无光,于底下的大臣来说,也是一种耻辱。
  廖国的朝堂之上一片抑郁之色,廖武王见状,不由收回自己的情绪,鼓舞群臣道:“大丈夫能屈能伸,这一切不过权宜之计,早晚有一天,我廖国会重新强盛起来。”
  他说完,便笑道:“为了表示对晋国公主的看重,我欲封之为后。”
  “大王英明。”
  经过与韩峰和张衡商议,最终确定于三日后举行封后大典,并且韩峰还提议,让廖武王邀请在廖国为质的池砚来观礼,只是这旨意下达之后,池砚并未能接到。
  因他身体内余毒未清,又舟车劳顿地追到廖国,本就伤了根基,最近廖国昼夜温差大,他又感染了风寒,于子夜之时,便去了。
  池砚病逝,廖国王与韩峰等人闻言,十分不敢置信,还亲自去查看,确定他是真的死了以后,心中不由惋惜不已。
  “池砚年纪轻轻便去了,真乃天妒英才呀。”
  廖武王在朝堂上说拖三五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