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古代农家生活 >

第32章

古代农家生活-第32章

小说: 古代农家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是真的被王虎吓住了,还是知道了周老二不妥协的决心,后面的日子上房没来骚扰。
  周老二在周颐的建议下已经将铺子以五百两银子买了下来,王艳也可以住在后院,时不时帮一下周老二的忙,这让他从容了许多。
  作坊也走上了正轨,只要每日去看一看,其他的已经不需要他多费心。现在铺子每日可保证十两银子的纯利润,而专门定制的衣柜因为有周颐专门设计的花色,在大户人家间大受青睐,甚至有临县的人专门送木材来定做的,一个月挣得钱比铺子更多。
  家里的账都是周颐在记,周颐和王艳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三个月后,周颐将账本子摊在炕桌上,彻底盘点了一次。第一个月纯收入一千五百两,第二个月一千两,第三个月八百两,共计三千三百两。
  而花费也不少,买铺子五百两 ,装修三十两,买十亩荒地二十两,修缮作坊七十两,又请了几个大师傅,这两个月下发工钱四十两,共计六百六十两,这样下来三个月他们一共赚了贰仟六百四十两银子。
  听周颐报完数,周老二和王艳已经完全晕了,这……不知不觉他们已经赚了这么多钱了?
  “爹,以后铺子肯定就没这么赚钱了,毕竟衣柜不是消耗品,买一个可以用好些年,这利润肯定会越来越少,而我们现在又没法子把生意做到外面去。”周颐提醒周老二,他这也是打下预防针,要不然后面眼见的利润变少,周老二说不得会心焦。
  周老二顿了一下,他刚刚还有些害怕,总觉得这银子挣得太容易了,不真实,现在听周颐这么说,反倒松了一口气,这才对嘛,这银子怎么可能这么好挣:“已经很好了,挣了这么多银子我已经知足了,够你读书了,就是后面不挣钱也没啥,我安安稳稳的做个木匠也挺好。”
  周颐知道周老二还没转变过来心态,闻言也不再说什么。只要到了一定时间后,他再适时推出一些新奇东西,这铺子名气肯定会越来越大,不会像周老二说的后面挣不了钱。
  放这么多钱在家里,周老二和王艳总觉得不踏实,恨不得睡觉的时候也把银子抱在怀里,一天后,周老二受不了这样的日子了,一巴掌拍在炕桌上,“买地,盖房子。”
  盖大房子,买地成为地主,这对于古代农民这一职业来说,简直就是职业生涯的终极梦想。
  这段时间周老二忙忙碌碌的,这天下课,周老二没来接他,反倒是王艳来了,一问才知道周老二是去临县看地去了。
  铺子里请了一个伙计,周老二暂时抽身也没什么。王艳带着周颐直接到了铺子,现在已经接近傍晚,没什么人来铺子了,伙计坐在桌子后面打瞌睡,一见王艳和周颐,慌忙站起来:“夫人,小少爷好。”
  “小何,不是说了不要叫我夫人吗,你这样叫我听着怪别扭的。”王艳始终不习惯别人这样叫她。
  “这不是您的气度让我一时忘了吗,以后保证改过来。”小何笑眯眯的说道。
  广安县特别是县城的人,很多人家都会把孩子送去启蒙念书,不说一定要考功名,但识些简单的字,记一点儿简单的账还是没问题的,小何就是这样的情况。
  周记里的物品单一,买卖环节简单,小何这念了两年私塾的半吊子就够用了,周老二这段时间也在跟着周颐念字记账,他毕竟是“老板” ,要是连字都不识得,以后免不了要被人家糊弄。
  “你这孩子,我就一土里刨食的农妇,啥气度不气度的。”王艳被小何说的笑开了脸。
  周颐在一旁看的好笑,这女人啊。果然口是心非,看看,嘴上说着不要不要的,心里还是很诚实的嘛!
  小何人长得机灵,嘴也灵巧,他来了还能给铺子里拉些业务,周老二和王艳都挺喜欢他。
  “你爹说让我们在铺子里等他一起回去,我估摸着他快回来了,六郎,饿吗,要不我给你先做点儿饭。”王艳生怕周颐饿了肚子,忙说道,这后院儿里带了灶房,做饭倒是很容易,王艳有时候就会来给周老二做饭,所以厨具也置办齐了。
  周颐摇摇头,自从家里挣了钱,周老二每天都会给他在身上带零用钱,书院里有食堂,有了钱,周颐也不会亏待自己,中午荤素搭配,吃的饱饱的。“娘,你别忙了,我在书院里吃饱了,我先去练字了。”
  王艳知道周颐每天下学后还会雷打不动的练两个时辰的字,“去吧,屋子里有些热,你到院子里葡萄架下,那里挺凉快的。”
  “嗯。”其实买了铺子后,周老二最先做的就是给周颐归置一个舒服的书房,朝北开窗,光线足,透气好,对着窗外还有一丛翠竹和葡萄架,念书累了看看也能提神。
  周颐并没有先练字,而是拿出千字文,轻轻的摇晃脑袋,字正原腔的念起来“罔谈彼短,靡侍己长。信使可复,器欲难量……”
  越读越为古人的智慧惊叹,一千个字,组成一篇精妙绝伦的文章,囊括天文,地理,历史,宫廷,为人等多方面,可以说无所不包。字从喉间而出,便觉唇齿留香,周颐想,也许他真正懂得了读书的乐趣。
  “三百千”作为启蒙读物,看似简单,但读的越深的人越会感到这三本书的深不可测,周颐虽然还没达到这种地步,但每天吟诵三本书却也成了乐趣。
  将三本书各自诵念了一遍,周颐这才将纸铺开,研磨习字。家里挣了钱,他自然也不会还委委屈屈的蘸着石板写字了,放空心神,沉浸在笔墨在纸上游走的怡乐中。
  周颐练起字来总会全神贯注忘了时间,等他写完回过神来后,才发现王艳和周老二不知在他身边站了多久。
  “爹,你回来了!”周颐放下笔墨,扑腾着像周老二的怀里钻去。当了这么多年的小孩儿,这个动作他已经完全不觉得羞耻了。
  周老二一把将他抱起来:“念书累不累?也不要太劳神,你还小呢,慢慢念没关系。”
  这完全就是一副溺爱孩子的儿控老父模样,周颐在心里想还好自己里面是成人的壳子,不然还不得别王艳和周老二养歪!
  “没有。”周颐摇头。
  “就你们父子两个亲热,别磨蹭了,天都快黑了,咱们还得回去呢!”王艳在一边略带酸味的说道。
  六郎虽然也和她很亲,但还是没有同周老二亲昵,这让王艳有些吃味。要是被周颐知道了,肯定会大呼冤枉,毕竟是成人的灵魂,一开始咋好和王艳亲昵,后面真的将王艳当成了母亲,但习惯已经形成了,再说他这身子也越来越大,老腻在老娘身边算咋回事!
  回去的路上,周老二背着周颐,和王艳说话:“已经决定了,刚好临县的王地主要卖地,一百亩连在一起,全是良田,他要的急,作价七百两银子。”一亩田一般的在六两左右,而肥沃的良田则要多一些,七八两不等。
  古代的田地人人都想要,有时候拿着银子都买不到,周老二跑了这么几天就碰到了这样的事,也算是运气好。
  “爹,那手续什么时候办?”周颐扒着周老二的脖子问。
  “明天就去办,到时还要去衙门备案。”周老二说道,这些事他都认认真真的给周颐说,虽然平时很宠周颐,但在大事上完全将他当成了可以商量做决定的主事人。
  “这么多地,是要去县衙登记。”大越朝的土地买卖可以双方私下交易,双方签订契约,这叫暗契,但这样的契约保障度不高。而到衙门登记备案,由衙门盖了章,那就是过了明路,称为明契,这样的契约是受衙门保护的,即便自己手头的地契弄丢了,衙门也有备案,也能预防有出尔反尔之辈胡搅蛮缠。只是衙门向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这句话可不是白说的,到衙门立契,就要做好被他们宰一刀的准备。


第38章 叩问
  到家的时候,大丫已经将饭做好了,吃饭的时候,周颐看着几个姐姐身上的旧衣,“爹,娘,现在家里好过了,姐姐们也该穿好一点了,你看看大姐,衣服都短了一大截。”
  自从分家出来后,他们自己做饭,吃的不再那么苛刻,几个女儿的脸色也不再蜡黄,大丫三丫脸上也有了女儿家的红晕,但是因为一直忙忙碌碌的,倒没想到这上面来,王艳笑了笑:“你倒是操的心多,是,咱现在日子好过了,是得给她们好好打扮一下,明天都跟我去县里逛逛,每人都买些衣服首饰。”
  几个丫头闻言都笑开了花,长这么大,她们还没出过村里呢,而且还要买新衣服,想想就觉得激动,五丫六丫恨不得早早睡了 ,一睁眼就是明天了,大丫最懂事,她知道家里挣了钱,也不推辞,“好的,娘。”
  一夜无话,一家子早早的起来,吃了早饭后 ,王元照例去作坊充当监工,其他人都向县城走去,周老二将周颐送到书院后,自己去临县办契约的事情,怕上当,周老二还专门请了一个识字的族兄同去。
  在周颐上课的时候,王艳带着四个女儿在街上逛起来。
  她们先去了成衣铺,几个丫头看着那花花绿绿的衣服,眼睛都看直了。选来选去,每人才万般不舍的从众多衣服中选中自己看好的。王艳给她们买的都是细布衣裳,绸缎的一个女家女孩儿穿不上。
  就这,也把几个丫头高兴了,她们从小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尤其五丫六丫,从小就是穿的两个姐姐的旧衣服。现在还是头一次有了自己的新衣服,摸着柔软的布料,五丫六丫乐的红了脸。
  买了衣服,王艳又去布店买了些细布,也准备给周老二和自己做一身,毕竟成衣相对自己买布来说,还是贵了许多,而给周颐买的则是绸缎,现在有了钱,两口子都恨不得将最好的给他。
  逛完了布店,王艳又按照周颐叮嘱的去首饰铺子看了看,最后给大丫三丫各买了一对银耳环和手镯,五丫六丫毕竟还小,则只有手镯,不过这样也让两个丫头开心的找不着了北。
  买完了这些,王艳又去买了些柴米油盐和菜 ,准备去铺子后面准备午饭等周老二回来,母女几个高高兴兴的,经过一个茶铺子的时候,五丫忽然拉了拉王艳:“娘,你看那不是大伯母和大郎哥吗?”
  王艳顺着五丫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是李二妹和大郎,她们对面还坐了一个中年妇女,正在眉飞色舞的对着母子俩说着什么,然后那妇女向外指着对面,大郎两母子随着她指的方向看的眼睛眨也不眨。王艳心里一阵怪异,也顺着她们的视线望去,这才发现对面正站着一对母女,那女儿大概十四五岁,长得娇娇悄悄的,正在一个摊子上看荷包,旁边的妇女应该是她娘。
  但王艳明显感到母女两个的心思并不在荷包上,而是时不时隐晦的向大郎这边投来目光。
  平心而论,大郎的壳子是不错的,被周家养的好,一副白面书生模样。这样子很得一些小女孩儿的欢心。
  果然那姑娘看了大郎的模样后,便羞的红了脸。而大郎则是看着女孩儿眼睛都不眨,差点直了。
  王艳明悟,这是在相看啊!!!然后果断的带着几个丫头走了,上房的事她还是少招惹为妙。
  周颐下午下学的时候,来接他的周老二一脸喜色,周颐知道这是买地的事成了。父子俩先去了铺子,直接在那边吃了饭这才回到村里。
  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王艳拿着田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