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农妃-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辛鲲突然发现,这两年,小安才是那个变化最大的人。曾经乡村那个纯朴的女孩不见了,现在的小安是真正的大家少奶奶。
“那吴波你还想要吗?想要的话,我可以……”辛鲲轻轻的用手指敲着桌子。
“用不着,不过,我也不希望将来他们父子再相见时……”小安摇头,但却没说下去。吴波离家那天起,她就知道,他们再无可能。吴家败了,吴波去了江南。可是有些事,不是说过去了,就真的能水过无痕。
但是吴波是小宝的生父,吴波从来就没对不起小宝。离家之后,隔些日子,吴波还是会派人送点银子回来,没有信,只是银子。她知道,那是养小宝的银子。虽说不多,可是他没有放弃做父亲的责任。
所以,她可以和吴波恩断义绝,但是小宝却还是吴波的儿子。也是因为这样,她才没同意让小宝改姓,更不要说,把小宝过继给辛鲲这么离谱的事了。
“那我给吴波写封信,把小宝过继给我,这样,你们之间就没了联系,吴波也用不着再牵挂了。”辛鲲了解小安的意思,提出一个解决的办法。
“鲲儿!”
“现在他送银子回来,不过是他儿子在这儿。若这个儿子过继了,不再是他的儿子了,他是不是就可以放下过去,重新开始了?”辛鲲看着小安,“若你不想和吴波重新开始,那就一刀两断。不用提什么孩子。将来小宝长大了,若是觉得想看看生父,那就去看。想养,就养,你只用告诉他,他的生父不是坏人,并且真没抛弃他就够了。但是,现在你们这样藕断丝连算什么?你不成亲,也不许他成亲。相互折磨吗?”
小安沉默了。
李婶想说点什么,却被李叔拉住。他不是没想过劝女儿,可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劝,他真的没想到,女儿心里还有这么多结?也是,她和吴波没有感情问题,只不过家里事太多,最终劳燕分飞。既然无法再在一起,那还不如从此一刀两断。
“哥,让小安姐再想想。她是聪明人,她知道你的苦心的。”辛瑶忙从中调和。
小安的心思,小宝的归属,她其实并不太关心。她是觉得吴波和小安离婚挺无语的。两人感情没问题,只是家里有个极品婆婆,然后就分手了?
吴波又不是妈宝男,只是为了将来的一个可能性而分手,她都觉得是搞笑。不过当初她也没劝,因为她身上还有现代人一个特质,不要以关心为名,插手别人的人生。所以她一直表现的,就是支持小安的决定,但不会提供任何意见。
现在辛鲲二次插手,她是看不惯的。但又不敢质疑,只能打岔了。
“朱龙昨天没来,应该是考砸了。”辛鲲慢慢的吃了一口饭,侧头看了辛瑶一眼,她没和辛瑶谈过小安的事。不过,现在她知道了辛瑶的不支持,于是把火烧到她身上。
“啊,为什么?”辛瑶忙急急的问道。
“可能帮你做生意太多,已经忘记怎么写文章了。”辛鲲耸了一下肩膀。
“明天就会发榜了吧?你还要去作坊吗?”李叔突然想起来了,马上要放榜了。朱龙考成什么样,他也不关心,但是他关心辛鲲的成绩。
“当然!”辛鲲喝了一口汤,一脸无所谓。对她来说,在哪里接通知,没什么区别。
“哥!”辛瑶急死了,辛鲲竟然不说话了。朱龙真的考砸了,那怎么办?朱家对朱龙的期望挺高的,她让朱龙在铺子帮忙,其实也是想让他看看世情,别天天有空中楼阁里。
而之前,她在铺子也见过朱家的老太太,一个朴实的乡下老太太,看她们的铺子,竟然还问她,为什么这么大的铁匠铺子连把镰刀都没有。也许她现在对朱龙只有点好感,可是,她真的不排斥嫁给他。
她比辛鲲来得早,她是真的除了脑中还残留了一些现代的思想之外,她也是受严格教育的大家贵女。她很理性的知道,既然她不可能不成亲,那么就找一个不讨厌,而且听话的嫁。朱龙现在就是她最好的选择。现在辛鲲说,朱龙考砸了。
朱龙原本是想拿到了功名之后,再来提亲的。那是他惟一的底气!不然,他真的没有勇气的踏入辛家。
“现在我可算知道啥叫‘关心则乱’了。”小安也噗的笑了,给辛瑶舀了一匙龙井虾仁,这家里只有辛瑶和小宝喜欢这菜。刚刚辛瑶给她解围,她也此时投桃报李。
“连我都知道,朱相公都进了殿试了,考砸了又有什么关系。”李婶也笑了,连她都知道,进了殿试,进士了。一个区别只是排名罢了。排名当然重要,但对天下的士子们来说,这些人已经靠岸了。
“哥!”辛瑶想去撞墙了,日子真的过不下去。为什么现在看上去,自己像个傻子。
“嗯,听说他有求蔡大人做媒。蔡大人现在没心情搭理你,所以等着吧!”辛鲲认真的点头。
“这个倒是无所谓。”辛瑶立刻点头,她可以同意了跟朱龙在一起,但是没有恨嫁到这份上。
第278章 制怒与盔甲
“又胡说,这些日子你还是别去铺子了。”辛爷轻斥了一声,一下子想到了什么,立刻说道。
“为什么?”辛瑶真的跳了起来,自己成亲跟去不去铺子有什么关系。
“朱相公有了功名,你再抛头露面不太好。对你和朱相公都不好!”李叔最了解老爷子,立刻说道。
“爷爷……”辛瑶想再确定一下,因为朱龙成功了,于是自己没法做自己了。
“你是辛家的人,就得守规矩。”辛爷抬头,严厉的瞪着辛瑶。
“爷爷,什么……”辛瑶愤怒了,这是什么意思,自己想要成为辛家人,必须要守辛家的规矩,她回归辛家,可不是为了守这个规矩。
“好了,吃饭。”辛鲲拉辛瑶坐下,对老爷子笑了一下,老爷子的饭还没吃完。
“哥!”辛瑶想跟辛鲲争辩。
“好了,先吃饭。你在家也闲不住,我们要忙的挺多的。”辛鲲安抚了她一下。她去不去铺子其实并没有什么重要的,她并不会闲下来。
“总不会让我学绣花吧?”辛瑶知道辛鲲其实用的还是刚刚对小宝的办法,只是拿一个替代的方案,她其实也明白,现在她也不可能改变老爷子的想法,她最好接受辛鲲的替代方案,她决定问问,小安,“你婚前,在做啥?”
“不会、不会,我就是在家帮娘干点活。现在情况又不同了,应该会让你学点别的。”小安也不知道现在辛家的女儿要学什么,想了一下。现在辛家也不是普通人家了,立刻看向了祖父,“还是再等等,等房子弄好了,再说这事吧!”
“对了,老爷子,让王妃带着瑶儿去应酬下吧?”李婶现在跟王妃关系好,觉得该让辛瑶去见下世面了。李婶的眼光其实更高了,朱龙的家世其实李婶是有点看不上的。她觉得,辛瑶能配得上更好的。
“行了,这个用不着。瑶儿是该收一下心了,嫁给朱龙那个蠢货,她要承担的东西会更多。所以那点小生意,实在有点浪费时间。”辛鲲随意的说道。
“鲲儿!”小安都想死了,能这么说未来的姑爷吗?
“我说真的,辛瑶这么聪明,让她嫁像蔡大人那样的聪明人,她会很难受。但朱龙多好,年纪青青的考上了进士,排行还是老五。多好骗啊!”
“这个很重要。”辛瑶点点头。
现在除了辛鲲和辛瑶,其它人都一脸屎样了,这两兄妹真是兄妹了!连李婶都觉得,朱龙也可以,反正就是找好欺负的呗。
第二天一早,辛鲲跟着老爷子他们一块去了作坊,小宝还是乐呵呵的跟着郭鹏骑大马,虽说,作坊到辛家的距离,真用不着骑回大马。
而作坊里,朱龙和姚录竟然也到了,不过,两人都不像是来作坊的,都是一身崭新的长衫,头发也梳得油亮。看到辛鲲的软轿,两人一块过来。
“贤弟!”
“两位兄长好。”辛鲲下来,看着先到的小宝,“今天做什么?”
小宝纠结了一下,这个他还没想,看着郭鹏。郭鹏摇头,他哪知道要做什么。
小宝决定去问问别人在做什么,辛鲲笑了,她喜欢小宝这样,所以小安姐挺会教孩子。回头边系皮围裙边看着姚录和朱龙,“要不,你们俩想想要什么,我来打,当贺两位兄长的礼物。”
“就打你头上的簪子吧!时刻让自己警醒。”姚录笑了一下,他是看着辛鲲打的簪子,那天,他是来和辛鲲谈书的,书读到他们这个份上,其实已经到了无书可读,也不知道怎么读的时候了。拿起每一本书,他都会回忆里书里的内容,然后默默的放下。于是他来找辛鲲,他们中间最年轻,却也是最天才的一个,此时,就在考前,他在做什么。
那天他看到辛鲲认真的锤打着小铁块,他默默的看了一天,最后看到那簪子成型,一把剑形的长簪。他那天一直在在想辛鲲为什么在考前不好好读书,却去打了一把长簪。他也没问,他当然觉得辛鲲一定是有用意的,那么,问出来的,又有什么意义。
到了考试那天,他再看到那把簪子,就插在辛鲲的头上。也许对其它人来说,那就是一把普通,甚至有些廉价的簪子,但那一刻,他悟了。
辛鲲在提示他自己,无论何时何地,他时刻都头悬长剑吗?猛的,那会,姚录都出了一声冷汗。再看辛鲲考完被皇上逼问的样子,就算他知道辛鲲的进退得宜,可是看皇上的脸色,他再一次看向了辛鲲发上的那柄剑。那是君权之剑,他们所有人,都在这把剑下。
辛鲲笑了,“打这把剑时,胸中满是怒火,所以这把剑,我称为制怒。姚兄、朱兄都不是冲动之人,用不着如此。”
姚录和朱龙这下子都无语了,辛鲲还用制怒?辛鲲是他们所见脾气最好的人,他们就没见他发过火,什么样的事,需要他特意打一把剑簪出来,让自己制怒?
“打个牌牌。”小宝逛了一圈回,决定了。
“什么牌牌?”辛鲲低头问道,自己作坊里好像还没有打过牌牌之类的东西吧。
“护心镜。”郭鹏替他解释。
“为什么?”辛鲲更无语了,他们家什么时候打过护心镜,他们只偷偷的打过软甲好不。
“小宝害怕。”小宝跳着脚,顺便扒了郭鹏一下,郭鹏抱起他,让他跟辛鲲能平等的对话。
“理由!”辛鲲有点懂了,但没接受,再问。
“他们都打刀刀,我得有牌牌。”小宝说得理直气壮。
“说得对,那就打个大牌牌。”辛鲲笑了,但是,“不过,那很重。”
“哦哦,会很累。”小宝忙点头,他又去想了,辛鲲也不介意,回头看他们,“看我们小宝是不是很聪明,他知道人世险恶,于是要做个盔甲来保护自己。真是太聪明了!”
姚录和朱龙一块没说话,就是这个意思,辛鲲为何要说制怒?现在又谈了盔甲,重点在于,他们都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在权力的面前,他们软弱得就像现在的小宝。
第279章 都不易
报喜的人从三个地方最终汇集到了辛家作坊,门口的锣鼓声引来了近处所有的闲人。
“恭喜恭喜,辛状元连中六元,真是本朝以来第一人。来来来,满城的百姓都在等着看辛状元之风采。”顺天府也亲来了,
连中六元,别说是本朝建立不足百年的历史上第一人,其实在有科举之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