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好爸爸系统[快穿] >

第418章

好爸爸系统[快穿]-第418章

小说: 好爸爸系统[快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裴闹春随口应了,便也将睡前看的那本才子佳人放到一边,欣赏着自己劳动的果实,等待着儿子出现。
  “父皇。”今个儿朝休,裴祐之处理完了手头的政事,便一如既往地,到后云宫来寻裴闹春。
  “坐。”裴闹春坐了起来,这躺椅空间挺大,他拍了拍旁边的位置,示意儿子坐下。
  裴祐之也不讲究,他直接坐下:“父皇,今年节气好,看来您能收获不少。”他和往常一样夸起了父皇,“父皇做什么都好,就算做个农夫,也是农夫中最会种田的。”
  “我这干的都是糊弄人的把式。”裴闹春也是实话实话,这年头农夫的工具和后世是比不上的,他以前种田,再怎么说,用的都是改良过的种子,可现在的种田方法都挺粗糙,若不是有这么多太监帮忙,估计他都能累出病来。
  每次处理完政事,和父亲这样坐在彼此身边的时光,都是最闲适的,好像他不再是那个帝王,又成为了父皇身边的那个一问三不知的太子。
  起初,他是时常拿政事到这来征询父皇的意见的,那时候裴祐之老觉得,好像不让父皇知道一声,就越过了父皇一般,只是这不长久,还没问几次,裴闹春便主动地找了儿子谈话。
  “祐之,这些事情,都是应当由你来做主的,我相信你,你还信不过你自己吗?”裴闹春看着儿子格外认真,“总有一天,我是会不在的,到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你又要问谁?登基之后,你是大夏朝的帝王,你也要明白,你所做的任何一个决定,都影响甚广,这是必然的,你迟早有一天,要担负起这样的责任,是对是错,父皇我也没有答案,不实行,谁又能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呢?”
  “无论什么时候,父皇都在这,父皇很乐意给你一点意见,可这只是意见,现在我老了,你还不许我每天在这好好休息休息?”
  裴祐之知道父皇是在和自己开玩笑,思索了片刻,便也点头同意,要克制这股找父皇的惯性实属不易,他开始学着做备选方案,不让自己的疏漏铸就大错,世界上没有完全的政策、命令,他总是会犯错的,幸运的是,在充足的准备后,这犯错的后果不至于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慢慢地,他便习惯了自己做主,习惯了自己下指令,他想,他应该越来越像一个明君了吧?
  “这回又是怎么了?”裴闹春抓起了一个花生酥,便塞到了儿子手上,他虽然年纪上来了,可牙口依旧挺好。
  “没什么事,就是想来和父皇您说说话,顺便给您看看,今年选秀的赐婚名单。”裴祐之招了招手,拿出来一份录入的名册,摊开为父皇做着解说,今年选秀赐婚的,就有他的几个儿子,他想让父皇知道自己未来的孙媳妇会是谁。
  “……刑部尚书家的嫡长女,我圈了她做太子妃,江南巡抚的嫡次女……”裴祐之记忆力很好,都不用回忆,基本都能说个明白,“这些,基本我都过问过朝臣,皇后和嫔妃们也私下和我提过,不少人家递了牌子来说过两句,我没兴趣凑什么痴男怨女。”裴祐之解释着,他对盲婚哑嫁持中立态度,若是有人家来报备过的,他尽量都满足大家的想法,当然,这其中不会有指明要嫁给某某某的,只会说希望女儿能嫁给文臣、武将之类的。
  裴祐之翻了一页:“父皇,礼亲王也到了年纪,他今年从书院回来,我点了他和宗正一起管宗室事务。”宗室事务,便是皇家这一大家族发生的大小事务,不过目前宗室人数不多,礼亲王去那,基本也管不上什么,“我前两天召见他,问他对亲王妃有什么想法,他圈了几个。”
  说到礼亲王,倒是提起了裴闹春的兴趣,他看了过去,忍不住有几分错愕的扬眉,礼亲王圈的这几个名字,基本都是朝中权臣家的次女、三女,都是家中显赫,但自身地位不上不下的类型,可这其中,并没有原书的女主向小莲。
  裴闹春回忆起记忆里发生的一切,终于在旮旯角找到了原因。
  在上辈子,礼亲王裴庭安在这个阶段,已经是出了名的纨绔子弟,他倒是想找个靠谱的好媳妇,可京都里,哪有靠谱的人家愿意看上他?更别说那时候,裴闹春也没有展示自己慈善之心的意思,便随意地圈了京都中一侍郎嫡女的向小莲给了对方。
  “父皇,是不是这不太妥当?”裴祐之有些犹豫,他倒是不觉得把这几个女孩许配给裴庭安如何,裴庭安只要安分守己,这辈子也算是个闲散王爷,他从胜山书院出来后,也算是乖巧,没听闻过去什么隐私的事情,勉强算是个良配。
  “没有,都挺合适,我只是看你圈的姑娘有点多,都要许给他吗?”裴闹春倒也没有干涉的意思,恐怕他真干涉了,人家裴庭安还要恨他呢,觉得他是严防死守,生怕他有点自己的势力。
  裴祐之又看了父皇一眼,确认父皇没有说谎,便指着给父皇看:“应该是要定的这家,礼亲王身份特别,我特地召人来问了问,这两家都许了,但何大人有些犹豫,我便圈了另一个。”
  “行。”裴闹春点头,看着儿子继续往后翻,终于在快末尾的地方,看到了向小莲的名字,那一批没有圈上红圈的名字,都是要驳回牌子的,到时候许以自行婚配,只是不知道这辈子,向小莲又会成为谁家新妇,夫妻和美没有冲突,也不会晕倒受伤的向小莲,不知还会不会穿越,成为另一个人?
  说完了这个,裴祐之又招了招身后的太监,对方手上拿着的是厚厚一叠书:“父皇,我让太监们到宫外又进了一批书,不知和不和你的口味?”
  “让李德忠收着。”裴闹春随意应,他不问也知道,这些书到底是怎么来的。
  古代写一本书可不容易,不像是现在有电脑,可以噼里啪啦地打字,有的,一些就是五年十年,再加上雕版印刷的时间,更是耗费颇多,裴闹春看书速度又快,没多久就陷入了悲哀的书荒期。
  知晓了这事的裴祐之自是忧心忡忡,一心想要替父皇排忧解难,便背着自家老爹,在民间、几个大的书坊酒楼无师自通的开了活动,搞了个现代版的征文活动,只说一本书籍,若是被选中,则奖予奖金若干,还帮助出版,届时分红……总之,这流水线的完美服务,很快就收到了不少书稿,有了陛下旨意的下属自是不敢耽搁,雕版师傅火力全开,源源不断的书籍生产出来,而后从太监的手,传递到宫里,成为了陛下使人从民间买来的书籍。
  不过善解人意的裴闹春是不会拆穿儿子的好意的,他只是美滋滋地接过,这种悠闲的日子,神仙难比,简直像是度假。
  “父皇,上回送来的那批,你觉得有哪些好看呢?”裴祐之装作不经意的问。
  “那本讲鬼神的《万鬼行》就很不错,还有那本讲国内山水情况的《游山玩水》也还可以,哦对,还有本才子佳人的,好像叫什么蒋书生的,也写得还行。”
  “父皇说好看的,那定是好看,也不知还有没有续集,届时我让人关注一番,若是出了尽快买到宫中。”
  裴祐之瞥了眼身后的小太监,这便记下了,这就是太上皇钦点的优秀奖了,要重点培养,还要督促他们出续集,像是太上皇当初喜欢看的《才子志事》现在已经出到了第二十籍了,那位屡试不第的老儒生,现在被陛下安排了住房,还寻了人伺候,唯一的要求就是他准时交稿。
  “父皇,我今日留在后云宫用餐吧?”裴祐之又问,“也不知父皇塘中有何鱼虾成熟,要李德忠捞上来,咱们一并吃吃。”
  说到这,裴闹春更是无语,就差没有给儿子一个白眼了,他之前可没有什么养殖水产的经验,这片池塘,他全当放养,起先就连鱼苗什么的,都是让李德忠包办的,毕竟他也不懂什么大鱼吃小鱼,生怕到时候养了个鱼中恶霸,把其他鱼都给吃了。
  反正他对这片池塘的付出,便是每天定时定点,将李德忠准备好的饲料给撒下去。
  不过很快,他便发现了不对。
  裴闹春着实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京都池塘,竟是能养出这么多千奇百怪的物种,大概只有他们家这一池了吧?
  李德忠一听裴祐之的话,便凑了过来:“不如上皇和陛下一块去打扰一番?亲手打捞,更为美味。”
  “李德忠准备网来,我和父皇一起。”裴祐之立刻答应,从容起身。
  裴闹春自是跟在了后头,可心中那叫一个无语,他都还没开始捞,就能猜到会发生了什么,不过他也忍了,就全当这是亲子活动吧,儿子开心就好,就算自家儿子把自己当傻子,他也忍了。
  父子俩一个穿得简单,一个穿得繁复,手上拿着大网,动作不熟练地往水里扔去,旁边的小太监连忙帮忙,他们可是练过的 ,只是调整一下,便能保证这一网下去绝不落空。
  “父皇,我捞到了。”裴祐之力气比父皇大,已经扯上了渔网,裴闹春看了过去,果不其然,只能沉默。
  来,谁能告诉他,为什么他们家的池塘,还能捞出来大闸蟹?他还是第一次听说,京都的水适合养大闸蟹的。
  裴闹春也开始收网,等到网拉起来,他的眉头都忍不住跳了跳,李德忠他们功力见长啊,这回网里,大海虾、大闸蟹、鲤鱼、黑鱼,全都凑到了一起,真是应有尽有。
  “父皇实在厉害,今天我也算占了父皇的便宜,能够好好地享用一番!”裴祐之立刻送上夸赞,至于心虚不心虚嘛……这种事情,没必要非得个答案。
  而后父子俩便和之前每一次一样,坐在院中,面对着一桌美食,饮着小酒,说起话来,这大闸蟹实在美味,尤其肥美,除了长在不该长的位置没什么缺点,坐在父亲对面的裴祐之已经开始思考,下次又要让这池塘里长些什么,才能叫父皇开心了。
  月光轻轻洒下,犹如冷霜,大夏朝的两任帝王,对着饮酒,这帝王之位,终究未影响到父子之情。
  虽是天家父子,可也先是父子。
  ……
  这一世,没了礼亲王的横空出世,裴闹春真活成了长寿皇帝,一直活到了九十有三那年,才合上双眼,算是喜丧,在三年前,渐渐感觉到自己衰老的裴祐之也退位给了太子,成为了太上皇,并给众人设上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禅位的皇帝叫太上皇,那太上皇的父亲又要叫什么?反正最后他们没在礼经内找到答案,只是这么含糊混了过去。
  裴闹春的最后几年,是和儿子一起过的,父子俩一块在后云宫里,赏花种地,养着总是源源不断的池塘生物,而后一起看着闲书,做着点评,当然,这回的点评,不用在分析着其中的深意,只要很单纯的谈一谈,这书究竟好看与否,便也足够。
  至于那礼亲王,说起来裴闹春都差点忘了,毕竟年纪大了,记忆也跟着差了起来,对方后头便跟着宗正做了许多事情,许是有过动作,不过大夏朝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似乎也没有起什么波澜,甚至裴祐之都没有关注到是否发生过什么,裴闹春记忆里,不多的有印象的跟在礼亲王身边的老臣,基本都已经到了岁数,离开人世,至于他身边又培养了什么新人?裴闹春毫不在意,儿孙自有儿孙福,他和裴祐之已经将大夏朝建设得如斯稳固,如若继承皇位的孙子不能稳固朝政,那就算被人夺权,也怪不得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