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好爸爸系统[快穿] >

第159章

好爸爸系统[快穿]-第159章

小说: 好爸爸系统[快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见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出现在眼前,裴子豪便也收住了眼泪,随着奶奶的动作,渐渐地露出笑容,咯咯地笑了起来,说些正常人听不太懂的神秘话语,手一抓一抓地,想要够熊。
  “笑了笑了。”唐招娣也松了口气,“我们子豪,这么小就知道什么是好东西,最喜欢爸爸买回来的熊了对不对呀?”她还不忘在儿子面前提提丈夫的名字。
  突如其来的变化,要裴闹春一瞬间有些愣,然后便看着那熊腾空而起,出现在儿子的面前,裴晓萍则乖乖地站在那,手维持着抱熊的姿势好一会,然后松开,放在身后,又再度低下了头。
  “妈,招娣,这是给晓萍买的礼物,哪有给子豪的道理。”裴闹春还带着笑。
  吴桂芝是有了孙子忘了儿子,她立马白了儿子一眼:“哪有什么你的我的!都是姐姐弟弟的,东西分什么你我,再说了,子豪都哭成这样了,让他玩一玩还不中?等等他睡了再说。”
  “是啊,闹春,你看,子豪那么喜欢熊呢。”唐招娣的话,比婆婆的更进一步,她想得挺简单,既然儿子喜欢,就给儿子好了,这年头,什么东西不都是家里来分配的吗?女儿都这么大了,也不用玩什么玩偶。
  “不是这个道理。”裴闹春皱了眉,他能理解,大人心里,总是想要让大的让小的一些,他倒不觉得这全错,毕竟哪能和个小婴儿一直讲道理?稍大的孩子,相对懂点事,倒是能听得进去道理,可这并不等同于,要大的那个无条件牺牲,孩子是做父母生的,兄弟姐妹互相体谅,是出于亲情、可这什么都脱不了互相二字,明明孩子们都还小,他怎么就有些看出,这无条件付出的雏形了呢?
  再者,这其中还不单纯包含着大小带来的差异。
  “什么不是这个道理。”唐桂芝才觉得自家儿子不讲道理呢,“晓萍,你告诉奶奶,这个熊给弟弟玩生不生气?你都那么大的人了,用不着玩熊。”
  她素来爱讲这些,也深以为然,裴子豪不只是这家最小的,还是裴家的金孙,自是需要人照顾、多享受点好的东西,这话到哪里她都讲得通!
  “我……”裴晓萍眼巴巴地看着熊,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有多喜欢这个娃娃,这是她收到的一个爸爸的礼物,在此之前,她唯一有的玩具,是奶奶用破布头给她缝的沙包,可是自打妈妈怀了小弟弟之后,她和奶奶一起说的道理,又同时出现在脑海里。
  “我也想给弟弟玩的。”她犹豫着回答,头低低,想来是该给弟弟玩的,弟弟年纪小,以后是家里的倚靠,什么都应该要多紧着点弟弟。
  “你看看,晓萍自己也这么说。”吴桂芝得胜归来,格外神气,继续摇晃着玩偶像,哄着孙子,看着孙子笑得眯了眼的样子,心里别提有多美了,孙子的出生,也为她冲散了丈夫离世的苦痛,有了孙子后,她也算得上没辜负裴家先祖,督促着媳妇给老裴家留了后,了无遗憾了。
  “晓萍,你靠爸爸一点。”裴闹春将女儿招呼过来,他始终保持和她视线平齐,不管她看不看自己:“弟弟太小了,爸爸没办法和他讲道理,讲了他也应该听不懂对不对,弟弟只知道哭。”
  “没,弟弟不爱哭的。”裴晓萍小声地应了,她算是家里照看弟弟时间最长的人了。
  “好,弟弟不爱哭,但是爸爸说的话,他肯定听不懂,对不对?”
  “嗯。”这倒是没错,以往弟弟哭的时候,她试着和弟弟讲过道理,可怎么讲都哄不住人。
  裴闹春又道:“所以咱们先把小熊借给弟弟一会,让弟弟先不哭了,过后爸爸给你拿回来,或者是再给你买一只好吗?如果你舍不得,那爸爸就先给你拿回来。”
  他格外认真,事实上这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很多大人,时常觉得,身为一家之主,东西拿就拿了,别说是给亲弟弟了,就算送给外人又算什么?再说,不管拿走孩子的什么,归根结底,不还是大人出钱买的吗?大不了就再买一个,一旦有了这样的心态,便很容易给孩子造成伤害,对于孩子而言,拥有本身是一种状态,他们对不管是玩偶还是身边的东西,大多寄予了或多或少的感情,甚至有不少,把自己玩偶之类的东西,当做玩伴、宝贝的,便会再这其中,受到很大的伤害。
  不管女儿有没有真的把这玩具熊当做宝贝,告知和请求,都是很重要第一步。
  “没事的,爸爸。”裴晓萍说话向来很小声,她笑了笑,露出了个好看的酒窝,“给弟弟玩就好了,我是大孩子了,不用这些的。”
  “我们晓萍真乖。”裴闹春笑着拍了拍女儿的脑袋,做出了保证,“那爸爸和你拉钩保证,到时候爸爸帮你要回来,或者买一个新的,好吗?”他伸出手,很坚定。
  “不用的,给弟弟就行。”裴晓萍还想再推拒,却说服不了爸爸,她乖乖地伸出手,手指同爸爸交握,一起做下了承诺。
  一大一小的大拇指碰撞在一起,裴闹春笑着开口:“盖章。”看向女儿的眼神都是温柔的光芒。
  儿子还小、不懂事是一回事,可大人已经懂事了,纵然女儿乐于“分享”,可这份分享,是该得到爱做回报,而不是被人当做理所当然的付出。
  裴闹春犹豫地看着还在那哄着裴子豪的妻子和母亲,心中有一个想法,犹豫地产生。
  ……
  和平乡中的裴家村,顾名思义,整个村子,有一大半的人都姓裴,据考究,这也是有历史渊源的,听说当年是有一支裴姓人家,由于战乱,嫡系旁系一起迁居至此,后头便在这定了居,并陆陆续续发展壮大,还建了宗祠,写了族谱。
  改革开放春风吹,到了九十年代初,村里已经有不少人,为了生活质量的发展,外出打工去了,这也多少影响了家中的风俗,以往约定俗成的什么祭祖、扫墓,许多都往春节前后移动,否则哪聚得齐这么多人?
  原身的父亲过世还不到一年,因此今年裴家的年,过得比往年要“寒酸”一些,没有花太多钱,只是简单的布置,一家子凑在一起吃点东西,但本身这就有三年的讲究,年前还得扫墓,供品起码得准备个十几碗,便在饮食上还算得上丰富。
  虽说政府有发过文,提倡火葬,可身处山中的地理位置,要村民们充耳不闻,当做不知,继续往后山埋人,原身父亲的墓同样在后山。
  越往山上去,人便越多,当地的习俗,都是在大年二十九这天早上到正午,到这叫茶吃饭,径直往前,便到了裴父的墓前,墓碑早就立起,用的是一块青灰色的石板,上头刻着裴父在族谱上记载的号,事实上原身也搞不太懂,只知道村里的墓碑都要写上什么裴某公之类的称呼,后头的落款,则落的是裴闹春一个人的名字。
  才到了这,吴桂芝已经开始哭喊起来了,她事先备好了毛巾,一边擦着墓碑上的灰,一边哭喊起来,说些什么你走得这样早,留我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话语,唐招娣则忽然成了个女壮士,单手抱着儿子,另一只手揽着女儿跪下,含着泪说些什么公公在那头一路过好。
  裴闹春眼睛里也很快有了眼泪,原身对于父亲的深厚影响,依旧影响着他的心,他沉默着蹲下,将一碗碗的菜品,布置开来。
  先头也说了,村里的墓地都在后山,上来的人家也不少,左顾右盼一阵,便能瞧见不少原身记忆里熟悉的身影,各家各户到山上后,主力军大多是女人,老爷们更多干的是,平整下墓地周边的土,或是除除上头的杂草,女人们的事情则多得多,上香烧白纸、清理布供品,还有些流传下来的风俗,也基本由他们掌握。
  裴父的墓地对于裴闹春一家,只是第一站,再往后还有之前的裴爷爷、裴太爷爷好几个墓地,要去打扫。
  等到他们忙活完了,往回一回首,那几处没有人祭扫的墓地,便会格外显眼,上头荒草横生,结着灰尘,不少还长些蛛网一流的东西。
  “闹春,你再看什么呢?”吴桂芝红着眼,今天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要她不免也有些筋疲力尽,她看儿子看着山上发呆,便循着他的目光回头,一看过去,她便也和儿子注意到了同样的东西:“你再看那几家呀!真可怜,绝了户头就是这样,连个祭扫的人都没。”
  若是从前,她和自己丈夫上山时,看到这些,不免心中也有些戚戚然,生怕自己死后,遇到的场景也是如此,可现在有了裴子豪,她倒也能居高临下地说两句。
  裴闹春没吭声,他记忆里涌现了许多当地的习俗和风土人情。
  唐招娣也凑了过来,她抱着儿子,虽然腰酸背疼,可格外挺得住身板:“是呀,真可怜。”她目光里全是同情。
  这绝户头,说的便是那些没有孩子、没有女儿的人家,按着当地的习俗,死后连立碑,都只能借着亲近侄子、同辈的名字落款立碑,且这之后,也无人祭扫,这对于严格遵守习俗的当地人来说,可以说是最残酷的惩罚了。
  裴闹春再没有完全接收原身记忆前,心里是有疑惑的,他没能搞懂,生儿生女都一样,凭什么生了女儿还说绝户,可在接收完原身记忆之后,他总算明白,这样的想法从何而来——虽然他并不认同。
  在裴家村,只有女儿的人家,除非是招赘,女儿最近也要嫁到附近的村落——村中十个八个是姓裴的,沾亲带故的,哪能互相嫁娶?可附近村落,习俗讲究也很相近,祭扫的日子,都是在同一天,若是嫁远了,那更简单了,连回来一趟都来不太及。
  就算女儿刚出嫁时,还挂念着家里的祭扫习惯,会回来上坟,可久了呢?哪怕是最孝顺的女儿,几乎也做不到,几十年,每年回村到后山扫墓的事情,无人祭扫、连个烧纸的人都没,这之后也没得延续,算得上实打实的绝户。
  当然,裴闹春作为未来人,一度有些迷糊,烧纸、上香、祭扫不都是心理慰藉,谁能保证这些死者真能接收到呢?再说了,死了之后,两脚一翘,黄土一杯,哪知道身后发生什么?
  可是在裴家村——或者说很多村落、人家,类似的讲究还有很多,例如人死后,谁来捧牌位,有许多风俗,女人是不能捧牌位的,要由男丁来;还有牌位进祠堂、上头柱香……总之,这些在裴闹春看来,或许带着些奇怪色彩的东西,对于很多人来说,正是这一生的追求。
  不但如此,在裴家村,也几乎没有让女儿养老的习惯——这养老,指的不是在大部分人概念里的,给钱、照看,而是实打实的和谁住在一起,哪怕没生病,吃谁家一碗饭、喝谁家一碗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句话在很多人看来就是如此,女儿嫁出去了,她乐意给钱、乐意孝顺你,这是好事,要是你真的傻乎乎跑过去跟着女儿女婿住,那就是胡闹、不懂事、不知分寸!
  女儿要照看的是自己的公婆,就和儿媳也应当照看自己一样,这是他们认定了的千古道理。
  有这样的想头,但凡哪家哪户,没能生出儿子的,都在焦虑之中,他们翻来覆去,日思夜想的,就是自己上了年纪,要让谁要照看。
  在裴子豪还没有出生之前,每天两夫妻在床上,念叨的便时常是这个,到了后头,他们都无师自通的学会了安慰自己的技巧,说些什么以后让女儿招赘之类的话,可有了裴子豪之后,可以说是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