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清皇家弃妇 >

第345章

大清皇家弃妇-第345章

小说: 大清皇家弃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次给宁华的信里,总是写着,军营里缺药,很缺,非常缺,还有大夫!
  另外也会和宁华说些西北的战事,每路军的都有,毕竟倘若只说他们那儿的事,肯定会容易被猜出来。
  而宁华每次收到信,都会痛哭一场,然后便会命人把京城药材铺里的伤药,采购一番,然后让人送去西北。

  ☆、第四二十七章 生活

  至于大夫什么的,也在找,但很少有大夫愿意去西北的,整三年来,宁华总共也才送去了十一二个大夫,还有三个是待了段时间,便跑回来了。
  人家不愿意去,宁华也不可能逼人家,人家不情愿,说不定会懈怠,反而更加容易造成伤员更多的死亡。
  不过,无论如何,宁华都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西北的战事出一份力。
  很快的,便到了康熙六十一年。
  康熙六十一年会发生什么事情,宁华自然清楚,权利的交接,政局的动荡,包括京城各大兵营最高领导层都换过。
  宁华知道,但对这些只能是看在眼里。
  政治的博弈咱不懂,反正咱不会是输家,而唯一担心的便是远在西北阵营的弘昼和弘历。
  万一康熙死后,十四发动兵变怎么办??
  万一十四发现他们二人的踪影怎么办?
  拿来当威胁四爷的人质怎么办?
  历史上的弘历和弘昼可是没去西北的,人家那时候才十来岁,会去个毛啊,可现在不同了。
  弘历是个多好的靶子,弘昼又和弘历一起,说不定……
  现在的四爷和十三,宁华也不会去太过烦人家,人家有更重要的事情。
  因此,宁华便自己把找弘昼和弘历的事儿给担了起来。
  其实之前,二人的眉目便有了,以前是怀疑,现在则是确定,二人在延信的大军里,而且二人还立不少军功。
  延信基本上是知道二人的身份的,毕竟二人的长相还是有可依据的,只不过,那时候康熙有命,让他不用上报此事,因此。延信也装哑了。
  不过在要提拔二人的时候,倒是不遗有力。
  弘历是已经官至参将,弘昼则是游击。
  基本上弘历和弘昼分别负责的也不同些。
  弘昼更多的是帮着延信在账子里打理一些书信往来,有些大将军秘书的工作性质。
  弘历则是空了和将士们一起操练。下战场的时候,他自然是一马当先。
  因此,虽然弘历虽然升职比较快,倒也没人说什么,人家确实有这实力。
  “福晋,你的意思是让奴才去?”基本上这种事情,宁华也不放心别人,还是让郑管家跑一趟,虽然他年纪有些大了,不过。身子骨比较还不错,而且有些事,宁华也不放心让别人来干。
  其实不管是京城里的人还是老百姓,都知道,当今圣上是差不多了的。毕竟,这年岁了,而且年关难过,因此这几年为,基本上大家到了冬天,都会备得比较足,在某些方面上面。比方说腊货肉类啥的。
  而京城的各大世家,基本上孝衣也都是准备好了的。
  对于康熙确切的大归日子,宁华是不知道的,只不过,只知道估计是在冬天吧,反正无论如何。弘昼和弘历必须得回来。
  虽然现在延信对二人不错,可万一到时候延信赌上了呢?
  毕竟怎么着他和十四在边关也建立了不少的友谊的,可和老四,有p个交情。
  四爷这人一向是得罪人多,称呼人少的。
  曾经有位伟人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不说别的,只要十四把西北大军全部调去京城,围那么个几个月,京城不攻自破。
  八旗,早就废了!!
  更何况,调往西北的,本来就是精英中的精英。
  京城虽然不能说是形同虚设,可是也只有以前的十之二三的兵力罢了。
  四爷再有粘杆处还是栏杆处都米用!
  郑管家倒没宁华想得这方面,只是觉得,倘若圣上真去了,弘昼阿哥怎么着也得去哭哭丧,然后在新君面前刷下存在感。
  不过,万一新君是十四爷,好像提早回来又不好吧?
  而且以目前看来,好像十四爷是新君的可能性是九成吧,大将军王哎,亲率正黄和镶黄旗哎,是人都知道,正三旗那可是圣上亲率的。
  倘若这不说明什么,还能用什么来说明呢?
  因此,想了又想又劝着宁华道,“现在阿哥这样回来合适吗?毕竟在奔前程不是?京城的各家阿哥世子都在外面……”
  虽然很多人都想回来过年的,不过,世家的贵族少年们,也基本是轮流着回来过年的。
  当然了,由于自家阿哥是顶着汉人的名字,还真没回来过,倘若现在把自己的身份给爆出来……
  “福晋,你看要不要和格格商量一下?”在弘昼阿哥的事情上面,郑管家觉得,还是自家格格眼光精确些。
  别看福晋挺精明的,但只要一碰上小辈的事,她就感情用事,特容易干些糊涂事和蠢事儿。
  比方说弘旺阿哥和他媳妇的事儿。
  弘旺阿哥的妻子是其木格,这绝对是任何京城人士包括康熙也想不到的。
  康熙那时候有想过其木格的婚事,但没想到过要让皇孙来娶。
  当然了,哪怕真要皇孙,也绝对不可能是让弘旺来娶,倘若他敢下这个旨,他敢肯定,老八家的肯定会来闹,倒不是康熙怕八福晋,主要是,年纪大了,心脑血管供血不足,怕烦!!
  当然了,其木格的性子还真是件棘手的事儿。
  可哪里想到,因为弘旺和其木格一直私斗,就那么一年的时间里,居然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都到了非卿不娶的地步了。
  其木格倒还好,估计知道八福晋对她的不喜,因此倒也不敢放太深的感情。
  可弘旺不一样,他自幼那是被八福晋娇惯大的,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见八福晋要分开二人,居然要学画本子上的,带着其木格私奔。
  这事被宁华知道,自然是私奔不成的。
  毕竟那时候其木格是住在宁华哪儿,倘若真没了二人的踪影,宁华第一时间倒霉。
  更何况,这对其木格的名声来说更加不好。
  因此。宁华便答应弘旺,她和十福晋出面帮着劝说八福晋,倘若八福晋还不答应,那他再带着其木格私奔不迟。
  八福晋自然是不肯答应的。先不说她帮弘旺早就挑好了三家贵女,而且早就和人家说好了,就等着康熙指婚。
  现在弘旺这么一说,全部不做数,怎么肯啊!!
  那是把三家贵族全给得罪了的说。
  更何况,其木格对弘旺也没什么助力,再加上这一年来,弘旺多次败于其木格,别说其木格害得弘旺在宗室之中半点脸面也没有,哪怕是八爷八福晋。那也是低头做人。
  大男人啊,败于女人之手,哪怕是个蒙古女人,也不是件涨脸面的事。
  这一年,八爷是更加的温和。八福晋都不好意思常进宫,想当初,她可是把后宫当自家后花园似的。
  这一切,当然不是弘旺的错,八福晋怎么舍得怪弘旺的,明显就是其木格嘛。
  你说你第一次就败于弘旺,那就啥事也没有了。
  好吧。你打赢了,你也完全可以不接受弘旺的挑战啊,干嘛每个月都要和自己儿子来比?
  明显就是心怀不轨!!
  估计早就预谋这一切了!!
  因此,八福晋把十福晋和宁华也怪上了。
  十福晋哪儿倒还好些,毕竟由于十阿哥的关系,八福晋还给些面子。宁华这儿,她凭什么要给??
  最重要的是,原先弘旺可是讨厌其木格的,你说,其木格在宁华哪儿待了不到一年。就把儿子的心给勾走了,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明显就是宁华帮着其木格出谋划策的,要不然,就一个和十弟妹差不多的其木格能被自己的儿子看入眼?
  绝对不可能!!
  自己生的儿子自己清楚。
  八福晋压根就把弘旺之前和她说过的,他想找个像额娘还有像十婶这样的媳妇这句话了。
  因此,宁华和十福晋上门的时候,八福晋压根睬也不睬人家。
  十福晋是没法子,为了自己的侄女,只能受着八福晋难堪的嘴脸,宁华呢,则是觉得,自己可是好心,人家这样子,太不上道了。
  也幸好自己是个好脾气的,换了别人,早就怂恿你儿子带人私奔了,让你哭鼻子去吧。
  宁华是去了三次,都是说到一半,然后被八福晋给赶了出来,到了最后,宁华是人家大门也进不了。
  据说不管是宁华还是知微,都被列为八福晋家不受欢迎名单,而九福晋为了声援八福晋,据传,也把宁华列为不受欢迎之人。
  宁华那时候是觉得可郁闷了,自己为了谁啊,为了你儿子好不好,而弘旺更加做得出,直接借居在宁华府上了,还说让宁华借他一笔银子,他直接带着其木格回草原去。
  以后再也不回京城了。
  宁华当然不肯如此做了,这岂不是代表着和八福晋和九福晋他们决裂嘛。
  倘若是雍正朝那是无所谓,可现在还是康熙朝好不,更何况,这不是害得其木格以后更加难做人嘛。
  不过,宁华也是没办法,软的也试过了,至于硬的,自己的底气也不够。
  别以为弘昼他们在战场上的事情比较精彩,其实宁华在京城的这几年,其实也挺丰富多彩的。
  宁华原本是想着借用自己蔬菜铺子的舆论压力逼八福晋接受其木格,哪知道,其木格居然进了一次宫之后,不声不响的跑了。
  是人都知道,人家肯定是回草原了嘛。
  因此,弘旺便去追了。
  而第二天,简王府哪儿戏台便开始唱起了一出大戏。
  皇孙寻爱记。
  应该说弘旺和其木格的事儿,在整个京城的贵族圈也好,普通市民圈也好,早就不是秘密了,毕竟本来二人对打赌局可是有很多人都参与了的,你说现在二人居然看对眼了。
  这特么滴不是画本子上的事儿啊??
  不要以为咱是小市民,咱没看过画本子好不?
  不要以为咱是小市民,咱没那消息来源渠道好不?
  不知道咱们的眼线是上通紫禁城,下通八大胡同的哪??
  应该说京城里除了和八福晋关系是真的铁,还有八福晋看中的那三家贵族之家,别人都是以抱着看好戏的心态来看这次戏的。
  特别是从弘旺正妻两个侧氏人选中落选的人家,人家更加兴奋,摇旗呐喊。
  倘若弘旺和其木格在一起。那是把八福晋的脸打得那是多响啊,又不用自己出手,又伤不到自家筋骨,还能给讨厌的人一记耳光。你说人家怎么会不乐意看的。
  所以,简王府的那出戏,你说不会火那就奇怪了!!
  有钱请人到堂会的,倘若不请人家来,那简直是落伍了,于是寿宴也请,喜宴也请,连孩子的满月,百岁宴也请,到了下半年的时候。有些人家连白事的时候都会来请唱戏的,主要是走了的那位特喜欢看戏,你说孝子贤孙能不请人家来唱么?
  有些人家,明明婆媳关系就是一般般的,几十年来。也就维持着相对的平静,可这次,人家也硬是请简王府唱到堂会的人来,据说婆媳关系现在好到形同母女了,所以要祝贺下,指名要唱这出皇孙寻爱记。
  这你就看得出有多红火了,什么乱七八糟的。只有你想不到的借口,没有人家找不出的借口来请的。
  简王府来凑热闹还不够,三爷也来凑热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