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闺范 >

第34章

闺范-第34章

小说: 闺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劣诟锓⒌哪堑愎└捅绿崃耍背醮溆ㄋ俏堇锬翘可盏帽日鞫堇锘购菽兀∫蝗唬膊恢劣诨罨蠲扑啦皇牵�
  想到翠莹,李嬷嬷心里还是有些发紧,到底是仇人哪。不过话说回来,屋里死个丫鬟都要跟着连累受罚,普天下像这样的小姐怕也不多罢?瞧这位九姑娘一听见她从王府做客回来,就立马主动邀她同桌,说不定这番是当真认清了形势,有心巴结自己也未定……
  奶羹的香气像钩子一样不住勾着李嬷嬷的喉舌,已经快顶不住了,大厨房那几个横脸婆子,怎么会做得出这么细嫩香滑的物儿来呢?
  她横了心一想,就凭琉璃这点年纪,耍心眼儿的可能性能大到哪里去?当下咽了口口水,把奶羹挪过来,慢腾腾摆着谱:“姑娘既然挑明了说,那么老婆子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论背景你的确差些,但也不必着急,你只要顺着我的做,过几年我自会为你向大夫人讨门亲事,你若自个儿争气些,到时去京中哪个府上做个姨娘还是可能的。”
  琉璃眯眼笑着,将一碟南炒鳝拨过去一半给她,“嬷嬷说的是,往后凡事都听你的。来尝尝这个——府里伙食不错,到底不能样样精致,往后我的饭菜,您爱吃哪样随便吃!”
  李嬷嬷放开了胆来,眉眼里却还故做着衿持,“人老了也吃不了许多——那腌鹿脯给我留两块儿!”
  琉璃夹了口酱茄瓜,随口道:“平日里大厨房都给你们吃什么呀?”自打李嬷嬷吃她的已成了习惯,她自己那份就没上过桌了,好在琉璃总有办法能从她的狂风扫落叶中夺回些食物让自己吃饱。至于李嬷嬷,反正没吃饱回房后也还有她自己那份可吃。
  “能有什么好吃的?无非是鱼肉豆腐。”
  有鱼肉还不能算好菜?看来她这张老嘴还真让她给惯坏了。琉璃瞥了眼她,接着道:“像白米糕这类的,你们不常吃吧?”
  李嬷嬷从奶腌鹿脯里抬起头:“怎么没吃?就前几天儿,下大雪的那几日,晚饭都是吃的白米糕!那玩意儿寡淡无味,也就比白面馒头好些!”
  “是么?”琉璃拿筷子戳麒麟鱼的鱼背,十分漫不经心地:“这么难吃啊?我记得似乎翠莹就不爱吃这个。哎,对了,你那几日都与我同桌吃饭,怎知下人们饭菜吃什么?”
  李嬷嬷脸上露出些赧色,“虽与姑娘同吃,这大厨房分来的饭量却不够俩人吃饱的,那天那乳鸽姑娘吃了去,害我没吃饱,就回去把我那份儿给吃了。”说完她忽又反应过来:“谁说翠莹不爱吃米糕?那几日她伤风,别的不吃,就吃这个配酱菜哩!”说到翠莹的名字,她的话语里仍不免现出一丝避忌。
  琉璃眯眼看着窗外,仿若在回忆,声音幽远而轻缓,“那天夜里,翠莹是跟谁一道吃的晚饭?”
  “还能是谁?甜儿和蕊儿呗!”李嬷嬷说完,低头又嚼起了鹿肉。
  琉璃因被余氏禁了足,晚上不准出门,这些日子都过得十分无味,生生连上床时间都提前了半个时辰。以至早上就起的早,在廊下做了半日运动,天才开始大亮。
  这些日子她坚持舒展筋骨,体质较之过去已有了明显提高,身高似乎也长了一点点。过了年到二月她就要满十岁了,也许再过一两年,她就能长到蕊儿那么高。
  蕊儿给她端来一杯水,道:“姑娘歇会儿吧。”她如今也可以不扶墙壁走了,但是行走仍然缓慢,因臀上的伤才消了红肿不久。
  琉璃接过茶喝了,说道:“我这两日肩膀有点疼,你打听下,要是吴大夫进府来了,告诉我一声儿。”
  蕊儿哎了声,说:“大少奶奶貌似又有了喜,近日常请平安脉,要见吴大夫,倒不是难事。只是,大夫人会让他来给姑娘瞧病吗?”她可不相信余氏真会关心她家姑娘身子骨舒不舒服。
  琉璃却道:“无妨,你打听出来,我去见他就成。”
 

054 要送寿礼
更新时间2014…1…5 18:02:40  字数:2040

 这几日小跨院无人拿饭,都由大厨房里派人送来,想来上回齐氏在大厨房发那一顿威委实震慑了不少人,又或者是她因翠莹之事而避嫌疑,送饭的人来没一个多话的,都是放下食盒就走,到下顿来再把上顿的食盒拎回去。
  琉璃活动完入内间换完衣裳出来,就见餐桌旁站了个人,月白脸儿,清水眉眼儿,一身粗布衣裳浆洗得十分妥帖,搭在朱漆食盒上的一只手微微屈着,虽不再细嫩,却白皙修长。
  见了琉璃出来,她薄唇儿微颤,有着鱼尾纹的两眼与身子一样弯下去:“程英娘给九姑娘请安。”
  琉璃眉尖一抖,忽想起苏姨娘交代给她的事,下意识去看门外,李嬷嬷正在井畔拿柳枝儿漱口,背朝着这边。
  程英娘道:“姑娘请用早饭罢。”
  琉璃坐下来,探究地看着她。程英娘极谦卑地弯了弯唇,将早饭一样样端出来,而后垂手立在一旁,一副听候差遣的样子。
  琉璃机械地喝完一口粥,压低声道:“今儿怎么是你来了?”
  程英娘用着同样的语音,伸手替她夹了一只糟鹅信子,“大厨房又裁去了两个人,她们忙不过来,便差奴妇来送两日。”
  琉璃道:“好端端怎么又裁了人?”
  程英娘垂眼道:“四夫人有位表弟,原是在四房做管事的,近日不知为何请调到二门来做管事,大厨房有两个媳妇子与他相熟些,平日里难免多些接触,三夫人嫌烦,便裁了她们去了别处。”
  想是碍着琉璃的姑娘身份,程英娘说得十分含蓄,琉璃却一听便知道怎么回事了,所谓四夫人的表弟多半就是胡进,想来是一到二门便勾搭上了大厨房的媳妇儿,齐氏既知他是聂氏的人,怎会不怀疑他突然调来二门是不是图谋不轨?自然是要把这些年轻媳妇们全裁了。
  不知不觉琉璃吃完了一碗粥,眼见着李嬷嬷往门口走来,于是向程英娘挥了挥手,程英娘会意,拎着食盒退了下去。
  这两日李嬷嬷又押着琉璃绣起了花,且美其名曰是为了她好,琉璃不屑拿这些事与她争较,一切听其摆布。
  早饭后她趁着散步,又揣着那副字去了后园。今日雪又化了不少,很快就到达园门口。
  这是处十分简陋的门禁,统共就只有三尺宽的一道门,门外是羊肠巷,何府后巷转过去的一道窄巷口。因平日有婆子们拖着污秽从此出入,因而也还是得有人把守着。
  赖五平日就住在门房的一排开三间小屋里,此处远离前院,可谓山高皇帝远,他在屋檐下搭了个小土灶,平日就在此处做饭食。
  琉璃到达时他正坐在太阳底下的小马扎上削木头,十分入神。琉璃在他身后站了好一会儿他也没发觉。等得不耐烦了她便咳嗽了两声,赖五又削了两刀才回过头来,“谁呀?”
  琉璃背光站着,他眯眼看了半刻,看是个小女孩,便不打算理会,刚垂了头却又忽地跳起来:“姑姑姑,姑——”
  琉璃摆摆手,谦虚地:“别叫姑姑,当不起。”
  赖五脱口道:“姑娘!您怎么来了?”
  琉璃掏出那卷字来,说道:“有个事麻烦你帮帮忙,这里有幅字,你帮我拿到‘尚品书斋’去裱一下,再做个做旧处理。这是订金,取的时候再付全款。”
  赖五听完,重复了一遍,点头道:“中,晌午没人要出入的时候,小的就给您办去!”
  琉璃又掏出几个铜板儿来:“拿去买两酒吃。”
  赖五迅速推过来:“您把春儿给小的送回来,这份大恩大德小的都还没报,哪能收您的钱?!”
  琉璃道:“那是我答应你的条件,不算恩德,这是你帮我跑腿,给你的赏钱,不一样。”她把钱放到小马扎上,还带着点不容抗拒的意思拍了拍。
  赖五很是不安,又不敢违抗,一时手脚都不知要怎么放。
  琉璃拿起他削的那截木头来饶有兴味的看,问道:“你削这个做什么?”
  他忽然脸红了,又忍不住欢喜:“春儿答应帮我生个儿子,我削个小木头娃娃给她玩儿。”
  琉璃笑了笑,放下了:“恭喜。”
  冯春儿能与赖五走到如今这步,实在让琉璃心中感到安慰,赖五论长相情趣确实不如胡进,但他能给予冯春儿一个完整的家,一份可靠的依赖,冯春儿不是石头做的,应该也会被他感动吧?平民百姓的家庭少了贵族宅院里的妻妾嫡庶之争,也没有各种规矩困缚,烦恼生的简单,化解的也简单。
  腊月十六是余氏的生日,正巧余氏又将女师的事情刚刚敲定下来,还意外得到淳阳县主除夕日会来给老太太辞年的消息,老太太欢喜之余,便发了话,要乘着十五日姑娘们都在,提前给她做个寿。
  让琉璃伤脑筋的不是为何在翠莹之死风波未平的情况下、余氏居然能这么快讨得了老太太的欢心为她做寿赚面子,而是她身为庶女,这份寿礼该如何准备才是。
  蕊儿提前几日便开始为这事头疼,从首饰到绣品,也没想到一件合心意的。到最后便就叹起气来:“要是甜儿还在就好了,她一定知道大夫人喜欢什么。”
  琉璃在旁看书,听见后道:“那我还不如要翠莹。”
  蕊儿脸色一变,“为什么?”
  琉璃看了她一眼,“不为什么。”
  蕊儿无语,默默低头叠着衣服。她的伤已基本好了,然而不知是翠莹和甜儿的死影响了她的心情,还是来自身上伤痛的折磨,这几日她明显瘦了,两眼底下顶着莫大两只黑眼圈,总一副精神不济的样子。
  琉璃便想起来:“吴大夫几时来你打听到没有?”
  蕊儿哦了声站起来:“方才去拿早饭的时候打听到,他每逢四九的下晌,都会上府里为大奶奶二奶奶请平安脉,今儿正是十四,等午饭后去前院,就差不离儿了。”
  琉璃看一眼铜漏,果然快到午饭时分,便道:“是时候拿饭了。”
  蕊儿当她饿了,连忙抬步出了屋去。
 

055 何妨狠些?!
更新时间2014…1…6 18:01:59  字数:3510

 等她出门,李嬷嬷拿着茶碗走进来,说道:“红袖姑娘来了,我拿点茶叶。”说完径直走到靠墙橱柜处,打开门将琉璃的私房茶抓了几撮。
  琉璃看了眼窗外,道:“红袖姑娘在哪儿啊?”
  她指着自己屋:“在我那屋坐咧,大夫人唤她来跟姑娘传话,喝完茶就来回姑娘。”
  一个奉命来传话的丫鬟,不来跟主子回话,倒先去老婆子房里喝茶,这是哪里的规矩?琉璃看着李嬷嬷堂而皇之出了门去,闷声不吭回到案后坐下了。
  红袖坐在薰笼旁,看着李嬷嬷进来,当下笑道:“难为嬷嬷了,竟劳烦您招待我。”
  李嬷嬷递了茶给她,道:“过门是客,何况是姑娘这样的贵客!咱这院子一年到头都不见有个人来,您来了,那是我们的荣幸。”
  红袖笑了笑,接过茶来放下了。
  李嬷嬷试探道:“不知姑娘今日亲自过来是为何事?”
  红袖道:“这院儿里不是还得添几个人么,等明儿夫人寿日过了,钱大娘子就会领人来,今儿是来知会一声儿。再来——”
  说到这里她停住了,李嬷嬷忙支起耳朵凑过去,她轻笑了声,便又道:“再来就是,这除夕日不就要到了么,九姑娘也会借着除夕祭祖之机认祖归宗,依老太爷的意思,这是宗佳话,到时候还得请亲戚府上来观礼,以证明老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