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重生之狗血人生-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氏听懂了女儿的意思,想想觉得是个办法,可以试一试。
段四又嘱咐了句:“娘,您可得拣值钱的来弄。不然——”
刘氏拍她的手:“娘连这个都不懂吗?你只管放心。”伸着脖子看外面并没有人,从衣柜里翻出个小匣子来。
“来,这个给你。原本你上次说要回来,娘就准备好了的。可你走的急,没机会给你。你这次正好带上。”
段四接过打开一看,是几张银票,最上面的一张是五百两。还有几件精美贵重的首饰。
“娘,你又攒了私房?”
娘可真厉害,这才几日啊。
刘氏横她一眼:“当你爹是吃素的呢。这是以前,娘随手放在外面的,自己都忘了去,更没被你爹发现。你拿着花用。”
段四感动满满,红了眼圈伏在刘氏怀里低低哭了出来。
刘氏怜爱的抚着她的头发,妾室不好当啊,没事儿,只要会忍会谋划,一样能像自己般最终做到那个位置上。
刘氏眼里闪过一道狠光,为了女儿,她什么都能做!
所谓众志成城,有了朝野内外的各路支持,很快,钱粮等物源源不断的运往灾区。只是南边的道路很多有了损毁,运粮怕是要耽搁些时日。但朝廷的赈灾文书飞快的下传了过去,失去家园的老百姓总算有个盼头。
上一世时,被人为刻意按压的洪灾消息,这一世在杨念慈有心提醒、段相的积极运筹、还有些人的暗地里关注下,灾情及时传到了京里。皇帝也没有如上一世一般被迟缓的重大灾情气得大病一场,朝廷手忙脚乱,江南百姓民怨载道后来更是几万灾民涌往京城方向。一切都紧张而又有条不紊的迅速进行着。
皇帝为了防止赈灾钱粮下发的过程中被人贪墨,还派了钦差大臣持尚方宝剑随行。
这位钦差大人正是平王!
端王气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跟外公抱怨:“本来这次能一棍子将他打死,可他竟哭爹喊娘全不顾脸面的求了父皇当钦差。怕是…”
徐太师不以为意的笑笑:“当了钦差又怎样?现下皇上心思只在救灾上,等腾出手来…哼哼,那么大的灾情,是谁人的责任谁也逃不了,皇上心里有数着呢。”
端王还是觉得不舒畅,如果此事能落到自己人手上,他岂不是能痛打落水狗,让他再不得翻身?
“唉,哪怕是段相得了去也好呀。”
“恩?”徐太师捻须:“如今以段相的地位,皇上哪会轻易让他离京?再说,京里的事儿也确实离不得他。”
端王很是沉闷,跟外公抱怨:“段相真是油水不进,我都娶了他女儿做侧妃了,他还是跟以前一样,对我没丝毫亲近之意…”
徐太师感慨:“所以说,段相是个人物呀。他若是对你有了亲近之意,恐怕第一个容不下他的就是皇上。”
端王脸上一整。
“你也不必在意了。在平王那派看来,段相就算不会帮你,可也绝对不会帮他们。平王是绝对不会拉拢段相,咱们就是省了心了。”
另一边,平王的舅舅忠勇侯也在叮嘱。
“…从得来的消息来看,是有人给咱们早就下了套,不然怎么会明面上有大问题的都是咱的人?你此去必要小心经营,若是能在民间得了好名声,咱们未尝没有翻身的机会。”
平王磨牙:“我的好皇兄!”
“唉——”忠勇侯叹气:“你说那些人当初千叮咛万嘱咐的,怎么就出了问题?”
“肯定是那边挑唆的!”
“咱也没少了他们的银子呀。”
“所以说——”平王冷声道:“一个个心都大了。舅舅,趁着这次机会,把咱的人好好看看,省的再出个心大目光短浅的,害了大家伙儿。”
忠勇侯点头:“我知道的,你在外可一定要小心。”想想又加了句:“千万不要沾染女色!”
平王有点儿小郁闷。
忠勇侯心里来了火,这点儿要求很过分吗?
“你放心,舅舅已经让人给你选西域美人去了。你不是不喜欢江南的了吗?换换口味。”
外甥这个爱好真让他不知道说什么好?劝诫吧,人家从来没耽误过正事。由着去吧,万一哪天招祸了呢?
平王想想不放心:“舅舅,你说他们下一步会怎么做?再下黑手?”
忠勇侯冷冷一笑,一身戾气:“他们既然有法子要拉下你,我也有法子让他们咬一嘴屎。”
平王默,舅舅您没别的词来形容自己吗?
“只是——你要记得,两败俱伤的法子能不用就尽量不用。所以,你这次下江南,一定要做出成绩来。”
平王严肃点头,都到了这最后关头了,肯定要咬牙上了。L
☆、第一一四章 我们一起去野游
随着平王的南下和钱粮的下发,南边的灾情减缓。特别是平王亲自斩了几个想囤粮高卖的大粮商威慑众人后,好的消息更是逐渐传来。
尤其是京里的动静已传了过去,不少官员为了日后的仕途考虑也要做做样子,那边的商贾更是富得流油,不知平王用了什么手段,更是争先恐后的设粥棚捐银粮。
眼见平王得了好名声,端王沉不住气,教唆了几个人在朝上参平王手段狠辣草菅人命。
皇帝淡淡问了刑部:发国难财,不顾百姓性命当判何罪?
几个跳的厉害的人顿时出了身冷汗,大气不敢出。
端王恨得咬牙,却也只能跟徐太师再商量别的招数。
皇帝大概是见到自己没掏多少银子就摆平了这么严重的灾情,心情大畅,召集了大臣王侯要去京师北边的皇家牧场秋狩。
除了宗室贵族王公大臣,竟然宣段相,让他带着杨浚一家前去。
名头是,杨浚身为白身,在朝廷有难时,不只自己捐献钱粮,还动员商贾一同捐献,可谓忠君爱国心怀大义忠心可嘉,特赐其随御驾秋狩。
杨念慈傻傻问段相:“爹,皇上的意思是要见…杨浚?”
段相不置可否:“看皇上的心情。”
杨念慈为难道:“可是…他不便在人前露面啊。”
段相看了眼仿佛不乐意的轩辕一眼,笑道:“京里无人识得他,放心吧。”
杨念慈想了半天才点头:“那爹,你看好他啊,让他寸步不离跟着你。正好他身手还行。给你当个护卫。”
段相就琢磨,这话到底是为自己这个爹着想?还是为了那个冒牌货着想?
“他跟着你们娘俩儿,保护你们。”
杨念慈傻了,手指尖冲着自己鼻子:“我?我和康儿?我们也要去?”
段相点头:“皇上说了,你们一家。”
轩辕抬头看段相,段相微不可见的点了点头。
杨念慈犹豫,十月份的天气。去草原上。正是天高气爽。如果能放马奔跑,倒是一桩美事。只是——
“爹,我不想去。”杨念慈解释道:“我看端王不顺眼。又得罪了平王,我猜我肯定是和皇家人八字不合。我还是带着康儿在家里等你们吧。”
段相不由乐了:“皇家那么多人,你都八字不合啊?那你这八字可真稀奇。”
杨念慈哼哼着笑:“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的闺女。”
段相不说话了。
轩辕忽然开口:“去吧。咱们身份卑微。到时肯定没人注意。我给你射野兔射狍子,烤着吃可香了。”
杨念慈的口水开始肆虐。想起他的手艺,艰难的点点头:“那好吧。不过,你可别再去抓鱼了。”
上次要不是因为要抓鱼,哪还会有遇见平王的糟心事?
轩辕心里翻白眼。那时是谁要吃鱼的?
段相看的颇有感慨,什么见鬼的八字,不是一样敌不过几块肉?可见民以食为天。
段相才想到这里。甩了甩脑袋,怎么自己会这么想?
接下来。杨念慈开始收拾东西,主要是各种各样的调味品和小杨康的随身用品,务必要过一次愉快开心的家庭野游。
不过这一行,她倒是不寂寞。因为武宁侯府和余家也要随行。武宁侯府是地位放在那里,余家更多的是因为头个捐献有功。
杨铁兰挤进杨念慈的马车里,还感动的稀里哗啦的。
“可把我放出来了。”
杨念慈笑她:“你是被装进笼子里的鸟啊?”
杨铁兰也笑,抱着她的胳膊:“鸟可是叫两声就能想吃吃想睡睡了。”
杨念慈捏她的脸:“好好玩儿啊,以后嫁人可没这么自由了。少女,珍重。”
杨念慈不雅的翻白眼:“有那么严重吗?你嫁人生了孩子不也天天往外跑?”
杨念慈一噎,梗着脖子道:“能一样吗?我表哥什么身份?康儿爹什么身份?再说,我光明正大做着生意呢。”说完又垮了脖子,趴在小桌上,抱怨道:“你说皇上怎么想的。我先前还以为会下旨表扬几句,好了能给咱赐个字啊牌子什么的,就像舅舅家一样。再不济,给咱的铺子免上几年税,或者弄个皇商的名头啊,谁知竟只是让跟着来打兔子。”
杨铁兰哈哈大笑:“原来你打的这好主意?我还想着,你这次怎么那么高风亮节身先士卒呢。”
“去去去,怎么说话的。”杨念慈懒懒看她一眼:“我是个做生意的,是个商人。商人重利,你能指望我多能心怀天下?”
杨铁兰面色一正道:“惜儿,你这话说的不对,商人怎么了?商人不也是国朝的一份子?没有商人,哪有的南北流通东西交流?你说着自谦的话,可做着大义的事情。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斜眼看人的贵女,只会算计自己的脂粉银子,哪会担忧黎民百姓?哼!真是枉费了所谓的好教养!”
杨念慈见她激动起来,好奇问:“你怎么了?”
杨铁兰平复了下,叹道:“我们家教养不一样,我从小起,祖父有机会就带我去见识民生,我还去过外地呢。是一次旱灾,祖父带着我,那些灾民可可怜了,饿的都走不动了…”
杨念慈看着她的小脸:“所以,你没把自己的吃食银子扔给他们吧?”
杨铁兰脸一下子就红了,不好意思又有些后怕的低下头:“我真没想到,幸好,祖父带了很多随从,大家伙儿护着我冲了出来…”
一个个行尸走肉般的灾民忽然两眼放光的冲了上来,当时年幼的杨铁兰吓的哇哇大哭,被祖父抱着冲出去后上了生动的一课,学什么叫可为不可为…
“打那以后,我再也不扔点心了。每年冬里施粥时,我都要去。我就想着,指不定这一碗就能救条人命呢…”
杨念慈听着她小声说着,也颇有感触,她有汲汲而营的时候,也有自私冷漠的时候,更有薄凉无情的时候…但无论什么时候。她始终都认为生命是最宝贵最要被尊重的存在。无论什么人什么理由不能轻易剥夺…
当然触犯了法律的人除外。
正是因为生活艰难生存不易,杨念慈才对活着有一种近乎虔诚的狂热。由己推人,所以。她在想到那场灾情时怎么也无法按捺不动无动于衷。
杨铁兰收拾了情绪,好奇问她:“康儿呢?怎么没见。刚刚祖父还想来抱他呢,被祖母拦住了。”
杨念慈笑:“得亏没来。那小子跟他爹骑马呢,玩野了。不肯进马车。”
杨铁兰好奇的伸头看外面,果然。看见轩辕怀里抱着小杨康骑着高头大马围着这辆马车兜圈子。身前的小人笑个不停,不时兴奋的尖叫,大眼睛都看不见了。
杨念慈调侃她:“喜欢吧?羡慕吧?等你嫁过去,就快生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