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莎士比亚密码 >

第8章

莎士比亚密码-第8章

小说: 莎士比亚密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8版   
  这些零星的蛛丝马迹(1)   
  其一:关于莎士比亚真相的调查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那些剧作出自英国沃里克郡乡村一个农家小伙子之手。不过,在欧文开始研究的时候,已经两百多年过去了,大家还不能断定究竟谁是剧作者。谁又知道是在多久以前,那些真正的手稿被秘密故事中的知情者“掉包”了呢? 
  1769年,一本非常奇怪的小册子公开发行——《 “常识”人的生活与历险记》。在这里,一个被称为“常识”的男人,与某个陌生人进行了关于“剧院人”的对话: 
  “这个人年轻时是个浪荡公子,也有人说,他还曾是个偷鹿者……(他)还曾抓住某个偶然的机会,洗劫了一个路人……现在他将目光转移到一本极其平常的书上。这本书包括了人在各种各样思维中产生不同情绪的表达模式与方法,还就戏剧写作中的每种事物或场合……附加了规则说明。带着这些资料以及自己的种种亲身经历,他开始成为一个剧作家。他获得了多大的成功,不用我来说明,只要我告诉您他的名字就够了:莎士比亚。”(贺伯特·劳伦斯《“常识”人的生活与历险记》,1769年初版,纽约嘉兰特出版公司1974年版,146—147页) 
  十几年过去,时间走到了1786年。另一个不起眼的踪迹出现了:又有一本书出版,书名叫作《一头饱读诗书的猪的故事》。作者宣称自己是个“皇家海军军官”。故事里充满了机智与讽刺的话语,看起来应该是一头生活于莎德勒药用泉眼的猪的再现故事。这个泉眼的位置,就是一直上演莎士比亚剧作的剧院所在地。 
  开始,这头猪暗指罗马城的建立者罗慕路斯。此后,又把它比作布鲁图,此人传说是英格兰国家的缔造者。而在伊丽莎白时期,这头猪则用来暗指本·琼森儿子所写小说里的人物考伯。虽然,现在人们都已经知道,这头猪指的其实是老鸨比利。在比利的朋友中,就有莎士比亚。比利说,莎士比亚行为粗鄙,又很吵闹,还指责莎士比亚把不是他的剧作“硬生生地”归到自己名下。这些剧作包括《哈姆雷特》、《奥瑟罗》、《暴风雨》以及《仲夏夜之梦》。其实也很难说,究竟是谁奚落了莎士比亚。不过,我们倒可以做个很合理的猜测:有个叫“玫瑰十字会”的秘密组织,其中某个成员,肯定了解“莎士比亚”的整个内幕。 
  这些零星的蛛丝马迹,根本不能在文学的海洋上兴风作浪。但就在1780年代,又一个人挺身而出,他引起了一场更大的暴风雨。此人就是詹姆斯·威尔莫特。他当时是伯顿村的村长,这个小村子地处莎士比亚的家乡“埃文河边上的斯特拉特福”以北几公里的地方。 
  伦敦有家公司要聘威尔莫特,专门请他来写威廉·莎士比亚如何逐步成长为深受世人喜爱的诗人和剧作家的传记。威尔莫特接受了这一邀请,并非常投入地开始收集素材、相关故事以及个人的回忆,他尽全力找寻一切与这位来自斯特拉特福的人有关的东西。他一次又一次下乡,包括到邻近的村里收集材料,却几乎总是无功而返,找不到任何有用的资料。在最有名的莎士比亚的出生地,居然毫无所获!那里的人们对这个人根本不了解。关于他的年轻时代,抑或退休之后在镇里的日子,根本没有任何人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连小学时的事,也没有任何蛛丝马迹可寻,可说是一无所有! 
  威尔莫特的热情随着一次次走访,越来越显低落。他找不出半点理由让自己相信,那些不朽之作,如神秘的《暴风雨》、谜一般的十四行诗、剧作中最优美的无韵诗,居然出自一个凄凉而又肮脏的斯特拉特福小镇人之手!那么,到底有没有一个叫莎士伯或者叫莎士普,抑或叫莎克普的孩子(关于“莎士比亚”这个英语名字的拼写有好几种呢——但现在有的版本把“莎士比亚”的名字拼写成“Shake…speare”,这种中间加一小横线的姓氏拼法,在小镇上根本就没有过)在私塾里读过书呢?没有找到任何这方面的记录。有没有什么他用过的书本还留存于村镇或周围的农舍里呢?威尔莫特沿斯特拉特福小镇四周百余公里,对各个村子进行了仔细的盘查与梳理,也没找到任何一本莎士比亚曾经读过的书本。 
  那么,英语水平达到登峰造极的这位大剧作家,难道是从那些根本没有受过教育的沃里克郡村民的口中,学习到优美的英语不成?可那些村民说的都是非常乏味又几乎令人听不懂的方言啊。莎士比亚的父母也都是文盲,签名时,还要画蛇添足地加上个X字母。 
  埃文河边的斯特拉特福镇,没有给威尔莫特留下任何有用的东西。这个小镇枯燥无味,镇上的村民大多是文盲,村民们把垃圾随便扔到马路上,镇公所的人怎么劝阻都不见效。路边的排水沟,整日“臭气熏天”。镇上惟一的学校,只有一个房间,却连一本讲语法的书都没有。当时,一个孩子要受到良好的教育,走入更高层的社会中,是必须备有一本像样的语法书的。 
  最后,威尔莫特只好这样写道:教育、文化和知识的根源,对于最崇高最伟大的莎士比亚文学作品而言,本来是必不可少的大前提,但这种前提并没有出现在斯特拉特福镇子里面。于是,他垂头丧气地放弃了这份工作,回老家伯顿去了。 
  深感震惊之余,威尔莫特不停地琢磨自己所发现的一切。他时不时地与一些他感到很谈得来的造访者,道一番自己的发现。不过,只有一次,他的所思所想见诸于报端。来造访的一个人,把他的发现写成报告送给了一家颇具威信的哲学协会。威尔莫特内心想的是,全英国只有一个人拥有如此睿智的头脑和如此博大的学问,能写出如此美妙的剧作来。这个人,他说,不是别人,就是伟大的哲学家兼学者:弗朗西斯·培根。 
  如他所料,这篇关于威尔莫特发现的文章,立刻在这个协会里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一信息被刊登了两次,结果都一样:不可置信和一片挞伐声浪。直至1932年,有位教授偶然读到刊登威尔莫特大发现的报纸,他把这件事特意又发表了一遍,才使全世界都读到它。 
  (摘自《莎士比亚密码》,同心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定价:25元。) 
  其二:彻查莎士比亚其人是谁 
  如果我们描述出来的画面,使一辈子都非常尊重威廉·莎士比亚以及他的那些伟大戏剧作品的人感到压抑的话,我们可以完全理解。但正如法国密码分析专家皮埃尔·亨里昂先生所说,那些视密码故事为幻像或认为它只是一种儿戏的人,将永远生活在无知之中。因为真相有时就来自最不可想像的地方。 
  现在,判别真假“莎士比亚”的关键,就是在杰出、敏感的天才诗人与带着假面具的真名可能叫“莎士比尔”的人之间,做个区分。 
  想想下面几个例证:南安普敦伯爵给了那个叫“莎士比尔”的人1000英镑;那件显然起自吹自擂作用的传令官服;还有“莎士比尔”拥有剧院十分之一的股份,而事实上剧院的真正主人是安东尼·培根先生。这一切都使一种结果浮出表面:“莎士比尔”的个人财产在一点点增加,培根的财产却一步步损失,这形成鲜明对照。培根越来越需要金钱,而斯特拉特福镇的那位威廉·莎士比尔却逐渐成为那个偏僻小镇里的有钱人,虽然还不能称作显贵。1597年,这位威廉·莎士比尔在斯特拉特福镇买下一块相当大的地方。他想把这地方重新改建一番。他又另外置地两处,并开始做起了麦芽生意和放贷业务。8年前,这小子离家到伦敦时,可是身无分文啊。他做得太好了,令人感到吃惊与不解。因为这一切来得太容易了!他只要保持沉默,并有足够的机灵劲,来化解别人提出的不当问题就可以了。 
  这个莎士比尔先生是从沃里克郡直接到伦敦的。在老家时,他的生活相当窘迫,所受教育不过区区三到四年,而且是在乡村里接受的教育。 
  我们假设他真的已经写出两首古典风格的长诗《维纳斯和阿多尼斯》和《鲁克丽丝受辱记》,他到伦敦之后,人们把几出相当受欢迎的成功作品都安在他的头上,有些剧目所依据的故事那时还没有翻译成英文,如《雅典的泰门》和《奥瑟罗》。这些都是外国故事,剧作者从中汲取一些情节,为己所用。可以说,任何一个约翰·福斯塔夫爵士,面对这一切都会感到头大的。 
  约翰·福斯塔夫爵士这个人物已经被清晰准确地描绘出来,除哈姆雷特以外,约翰·福斯塔夫爵士是所有虚构人物中最为真实的人物。将哈里王子代表弗朗西斯,再拿约翰·福斯塔夫爵士比喻假面的莎士比尔,我们就会发现,在他们之间有一种强烈的对比,一个充满了智慧,而另一个则满嘴粗俗的笑话。 
  历史剧中包括《亨利四世》,故事主要围绕某个历史事件展开。但这些主题却都不是伊丽莎白时期观众的兴趣所在。剧中小丑约翰·福斯塔夫的滑稽可笑弥补了一切。观众都爱看这个人物。女王也喜爱这个人物。伊丽莎白女王很有可能在1596年的圣诞节前后,观看了《亨利四世》上篇。她对约翰·福斯塔夫这个胖乎乎的骑士非常着迷,她跟自己的表兄亨兹顿贵族说,她想看到一出老恶棍陷入爱情的剧。亨兹顿是弗朗西斯的资助人之一,于是,他很快就联系上了“莎士比亚”。“莎士比亚”随即开始创作,好满足女王陛下的要求。《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就是这种背景下催生出来的产物。 
  批评家们都认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创作时间不超过三个星期。整个剧情没有任何严肃内容,也是整整36部剧作中惟一一部不涉及贵族主题的剧作。它主要写中下阶层人群的故事。弗朗西斯显然尽了全力,以使全剧的主调听起来很像威廉·莎士比亚这样的人所写的东西。他使用的语言淫猥但还算得体,他使全剧充满女王喜欢的那种喜剧情节。 
  据我们所知,女王伊丽莎白看了这出剧,喜出望外。不过,她也有点心存疑窦。从多纳利密码故事中,我们得知,弗朗西斯收到一条相当具有摧毁性的消息:女王问了不少关于这个叫“莎士比亚”的人的问题。更确切地说,是罗伯特·塞西尔先生早有觉察,并试图让女王相信,真正的作者是弗朗西斯。 
  弗朗西斯随后这样写道: 
  “听到这个消息后,心底感到沉重,内心充满了恐惧与羞愧。我已经看到了自己彻底被毁灭时的情形。我深深知道,如果那个叫莎士比尔的家伙真的因为害怕而挺不住的话,那他将……成为那个狡猾狐狸塞西尔的手下鱼肉。可能十有八九那个莎士比尔龟儿子为了自保会招供,他会说出包括《一报还一报》那种贵族题材的剧本……以及《理查二世》等剧本,均出自我手。” 
  上面说的《一报还一报》充满了对宗教的讽刺意味,而《理查二世》描写的是一出近乎鼓励政治上进行反叛的危险剧本。弗朗西斯最怕有人把这两个剧本进行什么关联。因为如果大家都知道了真正的作者是弗朗西斯的话,他担心那会“彻底摧毁我在英联邦里任何升迁的机会”。如果这样,那无疑等于宣告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