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红楼之赘婿 >

第123章

红楼之赘婿-第123章

小说: 红楼之赘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黛玉之前还打发人送去了纸笔等物,希望他们能熬过这最后一场,日后便是苦尽甘来了,也不枉外祖母期待挂念了这些久。
    林家的满月宴热闹的很,不少人都是腆着脸,慕名上门的,毕竟双胞胎实在是太稀罕了,多少年未必能见着一对儿的。不少诰命老太太们都带着新媳妇儿之流上门,也是沾个喜气,让自己的媳妇儿能尽快地怀上。
    是以佑宁便成为了香饽饽,被这个抱,被那个抱的,最后还是孩子略显烦躁了,这才吩咐了人抱了进去。
    至于佑安么,是个女儿不说,一旦是外人抱,她扯着嗓子干嚎,弄的人家一脸的尴尬,几次三番下来,谁还会想要抱她啊?
    佑宁身体瘦弱,性子也略显文静,一般情况下不大发脾气。
    以前骆辰逸也听说过分不清双胞胎的话,然而他们家并未有这样的困扰。
    一个囡囡,一个小子;一个胖,一个瘦这就不说了,单单是从性子上,也能轻易地分个清楚。
    这满月宴,也是热闹的很,黛玉许是因为可以下地,许是因为整个人清清爽爽之故,总之,这一日她的笑容就没有断过。
    孩子看着健康,又听说这位郡马爷手中捂着不少的方子之类的,而且都是他小夫妻俩自己摸索出来的,大家虽然不尽信,可不少觉得自己走投无路的人家还是愿意去尝试的。
    不过是因为交浅言深,所以大家不好开口罢了,不少人已经在想法子了,他们这林家不输,可和骆家呢?和贾家呢?和顾家呢?
    总之,总有熟悉的啊,自己年纪轻说话没分量,可是家中的老祖宗,太太之流呢?
    左右为了自己的下一代,为了孩子,大家总是愿意低下头去求人的。
    骆辰逸可不知道如今自己已经快成了妇科圣手,儿科圣手的待遇了,鬼知道他连诊脉都不会,反正以讹传讹,自己俨然一代国手了。
    后来听着顾子言的打趣,骆辰逸起初还直斥“荒谬”,可后来,弄清楚了这其中的事体之后,只觉得哭笑不得。
    甚至是皇长子那边儿也忍不住地通过顾子言找上了骆辰逸,说是想让他替皇长孙调养调养身子时,骆辰逸才明白了这传言到底有多害人了。
    可惜的是,并不是自己推脱,而是他本来就是个什么都不知道的罢了,皇长孙身子娇贵,又有太医院守着,什么好太医没有,什么好东西没有,非要找自己呢?
    骆辰逸话虽说的委婉,可其中的拒绝之意却是明明白白。纵然自己是有些本事,可也不想和皇家的这些人精子牵扯上关系,忒累!
    至于妇科圣手,儿科圣手的,别人虽然传的狠,可到底大多数还是更加信任花白胡子一把的老太医,毕竟医术这个东西,它是需要经验累积的,纵然天赋异禀,可没有几十年的积累,不是见多识广的,谁敢将自家孩子交到他手上?
    骆辰逸无端地送了口气儿,还好还好,否则的话,自己岂不是要给烦死了?
    两个孩子都出了月子,似乎也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佑宁的身子虽然弱些,也娇气些,可没有病症,骆辰逸和黛玉俩人便已经欢喜不尽了。
    夫妻俩也不知道怎么分工的,很是默契地一个宠着闺女,一个疼着儿子,倒是不怕不公平。
    骆辰逸没觉得闺女有没什么不好,黛玉也没有觉得儿子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不过说实话,有了儿子之后,她只觉得自己的心中踏实了不少,似乎是完成了某项任务,放下了某种重担一般,由里到外地也是轻松了不少。
    别说是她,骆辰逸也是一般无二的情况,毕竟林家有了传承,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儿。
    现在有了儿子,夫妻俩纵然一辈子只守着这么两个孩子过日子,也无人会在背地里说三道四了。
    黛玉尽管成婚五六年未生育,不过这一下子便来了俩,就算是有人想说些酸言酸语,可到底也没办法昧着良心说这些有的没的。
    现在,整个京城的视线都放在了春闱上面,即便是不相干的什么人家也会聊聊关于春闱的话题,是不是有什么额外出色的举子,江南又出了什么出色的人物,诸如此类。
    尽管林家没有人应考,也没见过苏州的族人们来林府过,然而这次宝玉和贾兰下场,倒也算是和林家有些关系了。
    九天的暗无天日的科考经过,希望宝玉和贾兰能挺住吧,今年的冬天冻的邪乎,据说是因为圣人恩典,所以额外地为举子们加了什么热水啊,还是茶汤的,总之引的不少人直呼“万岁”。
    看来皇帝也怕出事儿啊,毕竟这是国家的抡才大典,还是平平顺顺地过去比较好,别直接说是冻死了人之类的。
    至于生病了被抬出去的,这就没法子了,倒也不算是什么大事儿,毕竟每三年都要抬出去不少人,大家只祈祷不是自家的子侄亲戚地被抬出来就行了。
    九日的春闱,很漫长,每日贡院周围都围满了人,冻的跟鹌鹑似的,可并不敢离去。贾家便是贾琏带着人出面做这种事情。当然,他是主子,去了街道两边的茶楼,茶摊之类的地方可以吃着热茶,暖和暖和身子,小厮长随们却是倒霉,几人轮流地在外面守着。
    老太太生怕贾琏不尽心,每日回去了都要仔细地盘问好些,听的贾琏腻歪的不行,可终究谁让她是长辈呢?
    再者说了,贾琏也是知道自己回京的事情,越发地对着老太太心中有了怨气,虽然不至于明着说,可贾母还是能感受的到的。
    儿子和孙子,孰亲孰远,本是手心手背,谁也割舍不了的事情,可是在贾母这里,却是一目了然,孙子是长房长孙,听着是挺重要的。
    可惜的是,不将自己放在眼里,带着一股子怨气的长孙和对着自己言听计从,孝顺有加的小儿子,孰亲孰远,难道又有什么需要纠结的吗?
    如今贾琏回来了,霍家又倒了,她一个老婆子,纵然是想要折腾算账似乎都不行,只能寄希望于孙子宝玉中了进士,做官之后活动活动了。
    当然贾母如今也是略略地有些后悔给宝玉早早娶亲了,如果现在宝玉没有成亲的话,那么成为少年有为的少年进士后,自然是有人欣赏,找个厉害点的岳家支持,这多好?
    可惜啊,世上没有后悔药,孙子已经成亲这么多年了,可云丫头却没有怀上个一男半女,要不是自己真的知道林家的情况,黛玉怀孕的过程,她只怕也已经腆着老脸找黛玉去要秘方了。
    再不然,让玉儿她女婿给宝玉调养调养身子也好的啊,然而正是因为知道林家的情况,熟悉骆辰逸的情况,所以贾母才略略地有些失望。
    不过也不怕,等宝玉成了官老爷了,好生地找个太医调养上几年,总能为二房添丁留种的。
    至于明明是二房长子长孙,更加尊贵的贾兰,在贾母眼中,仍旧是个小透明。
    谁让李纨那年要带着儿子南下,伤了老太太的心呢?
    所以贾兰纵然现在奉母北上,前来京城参加考试,在这府上,仍旧是小透明一般。
    贾母都不大理会,别人就更加无所谓了,贾赦到底心慈,反正宝玉有的,贾兰都有,也不算是亏待了他,至于其他,随他去吧。
    反正贾赦也是看的明白,他也没想着要从贾兰和宝玉身上得到些什么。
    只要科举结束,二房宝玉是不是该带着自己的弟弟,侄儿们离开大房,自立门户了呢?
    毕竟也没有谁家的子侄们要赖着大伯一辈子的,是不是?
    贾赦想的倒是挺好,是否能如意,谁也不知道。
    好在宝玉和贾兰俩人都是顺顺利利地熬过了春闱的九日,至于要大病一场,那是肯定的。
    贾赦也请了大夫,为他俩诊脉熬药的,不过是熬的狠了,伤了神,需要好好儿滋补罢了,没有性命之忧,那就不是什么大病,对于贾母要人参,找燕窝地给宝玉炖补品,贾赦只装作不知,林家送了许多的西洋参给贾母,她没舍得用,这次总算是派上了用场,参茶,参粥等等,只要能想到的,没有老太太做不到的。
    宝玉的面容似乎也是越来越红润了,在听到放榜好消息的那日,贾家众人纵然觉得没多大干系的长房众人也是跟着悬心吊胆了一番,好在最后的结果是好的!
    宝玉和贾兰都中了,成为了“准进士”,等过了殿试之后,这才会放榜,盖棺定论。
    贾母喜极而泣,直呼“祖宗保佑”!贾赦撇撇嘴,第一次没有反驳贾母之言,倒也确实算的上是祖宗保佑。
    二房真是好运,长孙,幼子都能一次性地中了,这样爆棚的运气谁还能说些什么呢?
    李纨这些日子走路都是高声大气的,腰板挺的倍儿直,一副苦尽甘来的形象,在贾府众人面前刷足了存在感。
    陆陆续续地,贾家以往的亲近古旧之类的便打发了人上门送了贺礼,总之,沉寂了许久的贾家终于再次地露出了复兴之相。
    贾母最是欢喜,她多年的坚持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如何能不欢喜?
    所以贾母在外面施粥舍米,携子带孙亲自去铁槛寺上香还愿,总之折腾了好些日子,这才消停下来。
    宝玉和贾兰也是要准备殿试的,知道轻重的也一般不会上门打扰。
    青年才俊,尚未婚配的贾兰便成为了香饽饽儿,似乎还有人打听他的消息打听到了林家,毕竟林家和贾家算是至亲了,黛玉对于外祖家的照顾也是众人皆知。
    然而黛玉却是个一问三不知的,这是真实情况,至于别人信不信的,谁理会呢?
    满月的孩子明显地比以前大了一个圈儿,纵然是身子稍弱一些的佑宁都比往日里力气大了,折腾时能累的黛玉一头的汗。可纵然如此,她还是挺爱抱着哄孩子的,至于胖闺女,抱一会儿都手酸,就更甭提是哄她了。
    小丫头越来越有几分“霸气”了,除了骆辰逸这个当爹还能稍微震慑一二外,别人完全没有办法,只能让她如愿或者睡着了才能消停。
    两个孩子,果然是成倍地操心,孩子就在外间儿搁着,骆辰逸夜里总要起夜一两次,将自家那个混世魔王的闺女给哄好了才能休息会儿。
    好在儿子晚上不跟着一起闹,否则的话,只怕夫妻俩非得哭了不可。
    这样的日子简直就是痛并快乐着,为了他们,似乎自己的一颗心掏出来都行的,更甭提是其他这些小事儿了。
    为人父亲之后,骆辰逸似乎性子也宽和了许多,少了以往的尖锐和记仇,不管是骆氏二房还是贾家,他都宽容了许多。
    黛玉身为枕边人,是最先感受到丈夫改变的,接下来家里人也渐渐地发现了他的不同来,骆老太太暗中点头不已。
    看来男人啊,还是要做了父亲之后才能成熟。
    不止是辰逸,自己的小儿子也是如此。
    却不知被骆老太太惦记的儿子骆辰迈如今正要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了。
    冰面还上没有化冻,不过骆辰迈已经做出了要北上的决定。
    当然,并非出于他的本意,而是当今的密旨。
    他日后去了东南,总不能带着妻子孩子一起去吧?所以只能将妻子带回京城,托付给母亲,他才放心。
    再者,他这种情况,皇帝也不会允许他将妻儿留在扬州的。
    骆辰迅一方面在为二弟达成心愿而欢喜,另一方面么心中咬牙切齿地嫌弃了一番小心眼的皇帝,至于诅咒,作为读书人,知道为尊者讳的道理,骆辰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