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70年代人记忆典藏 -水淼 著 >

第22章

70年代人记忆典藏 -水淼 著-第22章

小说: 70年代人记忆典藏 -水淼 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喂养了一年的家畜只有过年才舍得吃。在乡下,杀猪过年是一个壮烈的场景,一群孩子围观着师傅宰猪。只见几个师傅把猪捆住脚倒挂在一个放置好的立起来的木门上,这时候的猪已是头朝下,等着任人宰割了。等把猪杀死后放在盆中的开水中,师傅们将猪开口的地方扎起来,然后在猪脚上开个小口,鼓着腮就对着小口吹气,慢慢的,像吹气球一样,一头瘪瘪的猪就变得白白胖胖了,这是我们最喜欢看的一幕,尽管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给猪吹气。等师傅们扔了猪膀胱,我们又一哄而上去抢着吹气球玩,追着抢着,给大人们杀猪平添了许多乱子。   
这时候,妈妈婶婶们则在家煮糯米,轧糍粑。糍粑是过年不可少的食物。等糯米煮熟了以后,倒入一个大缸中,两个年轻力壮的大人一头一个,抡起重重的大木锤,一下一下把米饭打成软绵绵的一团,一个米粒也看不出来了。常常打得他们肌肉暴突,满头大汗。然后,妈妈婶婶们就把热气腾腾的糯米团子抬到抹好油的门板上,手上抹了黄油,把它团成一个一个的小团子。然后,我们小孩子就上场了。大人们把另一块门板盖在上面,我们一帮小孩子就站了上去,活蹦乱跳地把糍粑踩扁。不过踩的要求是只能在门板上轻轻地走,如果有小孩敢跳起来,立刻就会被驱逐下去。等把糯米团子踩扁后,就变成了糍粑,软软的,温温的。一边叫着这是谁家谁家的,一边一搭一搭放到盆子里。我们小孩子就自告奋勇抬到一家一家的门里去,还乐得屁颠屁颠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食物米糖也不能忽视。麦芽糖的熬制过程到现在也不太清楚,通常是妈妈们晚上就完成了,等我们早上起来,已经能喝到粘稠的金黄色糖了。等糊状糖熬干后,大人们又把木门卸下来,清洗干净,把糖放在手中像拉面条一样,不停地拉。奇怪的是黄色的糖越拉越白,等糖变白以后就放在木门上揉切成小块,有的糖里面混着爆米花、花生米、芝麻、豆子等。这个过程需要一天的时间来完成,我们就围在木门边看一天。   
等家里的大小坛子装满香脆的米糖、花生、瓜子、桔子等食物,墙上泛白的对联已经覆盖上火红的新对联时,母亲们又忙着趁有太阳的天气,赶快把被子、鞋子、棉衣全部洗一遍,一大水桶一大篮子地往河边码头挑。门前院子里系根绳子,晒的晒,挂的挂,过年的气氛就么浓浓地飘散在各个角落里了。   
这时候的我们已是旧貌换新颜,穿上新衣焕然一新,高高兴兴地等着除夕的到来。   
除夕之夜,大人们悠悠闲闲围着火边吃边聊,火炉上还炖着红枣鸡蛋;小孩儿们则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往火里塞个红薯,一会儿夹个火苗出去放鞭炮,一会儿跑进来抓把花生塞在口袋中……外面不断传来稀稀拉拉的鞭炮声。等到午夜12点的时候,新年正式到来,各家各户的鞭炮爆竹轰轰烈烈地炸开了。待到鞭炮放完后,我们又像忙碌的蚂蚁一样,到处捡鞭炮,左手揣一满兜,右手拿一小截香,边跑边放,玩累了才不得不被大人们拉上床去。想着第二天可以得到压岁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着想着,又睡不着了……   
鞭炮声中,我们一天天长大。到现在,虽然长大了,却很少听到喜气洋洋的鞭炮声了。   
春节晚会   
电视机进入家庭后,春节又多了一种娱乐方式。不知道是有了春节晚会,买电视的人才越来越多;还是有了电视,春节晚会才越办越红火。总之,春节之所以成为一个盛大的节日,有一个原因是能看到春节晚会。   
家里有电视过春节可是件大乐事,七姑八姨都要通知到:“他舅舅,家里新买了电视,春节来看呀。”于是,除夕之夜一大屋子的人围着电视看。有了晚会的吸引,小孩也不到处乱跑了,大人也早早地布置好场地,擦干净桌椅迎接没电视看的亲戚朋友们。   
除夕,早早吃完饭,为谁坐在离电视最近的位置争执一番之后各就各位。   
这一晚上,自打赵忠祥一露面,炉子上水壶开了没人愿去管,想上厕所的忍了又忍,怕错过自己喜欢的节目。那时候的春节晚会不仅送欢乐到百姓家,而且让人们增长了见识。晚会节目也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有老年人喜欢的戏剧,年轻人喜欢的歌舞,中年人喜欢的相声小品朗诵,小孩喜欢的魔术、杂技、马戏等等。晚会,把一家人聚在一起,结束了围着火炉默默地守岁的传统过年方式,人们开始在欢乐中辞旧迎新;晚会,也为明星的培养提供了土壤,也为港澳台明星在大陆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人们记住了陈佩斯滑稽的表情,李默然抑扬顿挫的声调,费翔英俊的面孔,李谷一清脆的声音……   
不看春节晚会,对孩子们来说,是不完整的春节。   
最爱春节晚会(1)   
1983年——悄然亮相1983年春节,第一届春节晚会悄悄亮相了。由于春节晚会当时还是随兴设置的节目,中央电视台也没专门的主持人,所以第一次启用的主持人皆为“外行”。说相声的马季、姜昆,演哑剧的王景愚和演电影的刘晓庆成了首次春节晚会的“当家”。   
李谷一是春节晚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演唱的曲目是《乡恋》。由于这首歌当时还有“不健康”之嫌,在观众点播、领导点头的情况下才得以播出。据说当时使用的还是一位工作人员临时骑车回家取来的录音带。   
1984年——一个里程碑提起春节晚会,必提1984年,那是一个里程碑,后人似乎无论如何也无法跨越那个高度。那年的好节目确实不少,之所以让人念念不忘,恐怕还是因为这盘综合大餐让娱乐不多的人们觉得新鲜。   
马季在台上四处吆喝“宇宙牌香烟”,此后还真有厂家借鸡下蛋,卖上了新品——宇宙牌。   
最让人难忘的还是陈佩斯被朱时茂折磨得一碗接一碗地吃面条。在陈佩斯之前,没人听说过还有小品演员这一工种,而以后的十几届春节晚会,受益最大的就是这些小品演员,春节晚会让他们真的尝到了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的滋味。演小品比演电影、电视容易出名的现实耐人寻味。   
身着中山装、戴着眼镜、貌不惊人的张明敏一张口,深情凝重而又不失铿锵有力的歌声立刻风靡了中国。《我的中国心》不仅唤起了观众的爱国热情,更让全世界华人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不少。刚刚开放的内地观众这才了解到原来港台歌曲也不光是“靡靡之音”。当时只是业余歌手的张明敏一下子成为国人心目中颇有地位的巨星。他也是春节晚会首次邀请的香港地区歌手。   
春节晚会的主题是“团圆”,人们都十分珍惜美好的夜晚,所以从1984年起由乔羽作词、王酩作曲的《难忘今宵》就理所当然地成了春节晚会的固定结束曲。只是版本不停地变化,有时是李谷一独唱,有时是童声齐唱,有时是大合唱。虽然经常被淹没在窗外隆隆的鞭炮声中,但仍是晚会中的经典。   
1985年——《十五的月亮》最亮观众的胃口被吊起来了,结果却是希望大失望更大。   
1985年春节联欢晚会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中举行,与前两年相比,其演播空间由“茶座式”转而为“场馆式”。这一年的春节晚会其实有许多精彩节目,比如马三立说的单口相声《大乐、特乐》,吕念祖演唱的歌曲《万里长城永不倒》,房新华演唱的《小草》,董文华、柳培德合唱的《十五的月亮》,香港演员汪明荃演唱的《问候你,朋友》等等。只可惜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在灯光、音响、摄录等条件都还落后的情况下,这些好看的节目没能够被很好地传输到电视荧屏上,让观众觉得与演员们的距离十分遥远,没有结成“联欢”的审美情境。晚会过程中穿插的广告也不少,让观众失去了耐性,中央电视台第二天就收到批评信200多封。   
董文华和柳培德演唱的《十五的月亮》是那一年不多的亮点之一,董文华也由此一炮走红。   
1986年——桃花盛开汲取1985年春节晚会失败的教训,1986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又回到了600平方米的茶座式演播现场。这一年,开场的第一个节目是春节晚会舞台上出现的新节目样式——歌曲联唱,许多当时广为流传的歌曲像《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阿里山的姑娘》、《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我的祖国》等通过联唱的形式一股脑地捧送到电视观众面前,让人们着实过了一把歌瘾。   
《羊肉串》是继《吃面条》之后,陈佩斯和朱时茂推出的又一个让人记忆深刻的节目。由于故事生动有趣,讽刺不良小贩入木三分,再加上表演逼真,他俩不仅为春节晚会增色不少,就连街上卖羊肉串的小贩都开始参考陈佩斯的打扮,堪称树立行业形象的典范。   
1987年——费翔点燃一把火1987年的春节晚会,可圈可点的节目很多。光相声就有马季、赵炎等人合说的群口相声《五官争功》;姜昆、唐杰忠表演的《虎口余生》;甚至侯跃文、石富宽现场抓哏的相声小段《打岔》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马季精心创作的《五官争功》,用五官因争功而互相诋毁来讽刺现实中的一些人,至今还在表演。1987年是虎年,姜昆一不小心栽进了老虎洞,猛虎当头,腿都吓软了,姜昆只好施展嘴上功夫,和老虎一个劲儿套瓷,演绎了一个新版的虎口脱险。   
那一年最火的是费翔,这个有着一半中国血统的高大歌手唱着《故乡的云》和《冬天里的一把火》出尽风头。随后他的歌声风靡多年,至今还拥有坚实的歌迷基础,其劲歌劲舞成为日后众多歌手效仿的标准样板。当时还没有所谓的包装、宣传,前期的毫不炒作导致了他闪亮登场后的极度走红,轰动效应盛极一时。据说当时费翔在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录制的专辑压根儿无人问津,晚会后竟狂销160万盘。那时商店门口常常可以见到大字广告:“费翔到货”或“费翔无货”。   
香港歌星叶丽仪带来的劲歌《送给你明天的太阳》朗朗上口,晚会后也流行一时。   
晚会还请来了上海杂技团的猩猩、小狗等“大明星”,它们在自由市场里摆起了小摊儿,还真像模像样,电视台后来多次重播它们的表演录像,受欢迎的程度从中可见一斑。   
最爱春节晚会(2)   
1988年——不仅仅是思念这一年的春节晚会显得比较稳重。相声《巧立名目》内容并不特别出色,牛群也不出名,节目没给人留下什么印象。但是一句“领导,冒号”逗坏了观众,这句话在晚会结束后仍流行了很久。   
光艳照人、身材高挑的毛阿敏随着乐曲节奏款款向观众走来,深情和甜美的歌声像蝴蝶一样飞舞在观众身边,她演唱的歌曲《思念》似一只轻柔的蝴蝶仙子,飞越大江南北,向人们稍去温馨的节日问候。那时是她最有风采、最明艳的时刻。在晚会成名之后,她便开始饱受情变、税案及伤痛的折磨,境况愈来愈不乐观。但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人认为她是内地最具大牌风采的演员,让人“思念”。这一年,彭丽媛演唱的《我是泰山,我是黄河》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1989年——英雄母亲的奉献一场感人的晚会。侯“导”胡编加乱导,赵妈偏偏不买账,二人打造的《英雄母亲的一天》,诙谐幽默,妙趣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