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国殇 >

第13章

国殇-第13章

小说: 国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民救国军。这时,日军的兽性开始流露出来。

    9月14日,辽宁民众自卫军夜经抚顺郊外平顶山矿区,打死日军3人。次日,日军出动一个大队至平顶山村,将全村3000余人赶入平顶山西南山沟,10余挺机枪一阵狂扫,后又用煤油焚尸。一个5岁的女孩儿方素荣躲在草垛中幸免于难,并一直活了下来。

    战后,她做为活证人,多次在各种正式场合指控日军的暴行。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和残酷本性,早在6年的东北已提前上演。在追剿各路抗日义勇军的同时,日军的增援部队仍不断被调入东北。而此时的东北义勇军却没有得到中央的支援。张学良坐镇北平,虽有心相助,却远水难解近渴,碾转数地才能送到义勇军手中的枪弹也少得可怜。渐渐地,义勇军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10月,日军击垮马占山,驱赶冯占海退入热河,剿灭李、丁、王部后,开始对最后一支义勇军、布署在满哈线上的苏炳文部动手了。武藤信义对军事作战极其慎重,义勇军虽已所剩无几,但对苏炳文这最后一支一万二三千人的抗日力量,他丝毫没有大意。

    他电示日本驻满洲里领事馆武官林义秀少佐,命其速报苏炳文及其所部情况。几天后,林少佐便发来报告,情况甚详:苏炳文年40岁,辽宁新民县人,保定陆军学校第1期步兵科卒业生,曾在北京袁世凯建立的模范团中服兵役及任尉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中国对德宣战,参加协约国共同出兵远东。1918年,他任中国陆军第9师营长,被编入驻海参威支队;1927年,他任东北三四方面军步兵第17师师长,1928年调任黑龙江军务督办公署中将参谋长,兼任国防筹备处处长、黑龙江省政府委员等职务。1930年出任呼伦贝尔警备司令,中东铁路哈、满护路司令,东北陆军步兵第15旅旅长等职务,为张学良嫡系。他于1929年曾到齐齐哈尔访晤会谈,言语行动表现傲慢。对于驻在地日本领事和馆员以及满铁公所职员等均淡然视之。1930年,他到海拉尔任职后,常与苏联驻海拉尔、满洲里两领事馆往来,而日本领事馆邀请他赴宴,他多谢却。1931年“九。一八”后,马占山代理黑龙江省主席,他将驻满洲里的步兵团、骑兵旅开到嫩江桥助马作战,抵抗日军。1932年4月,马占山由齐齐哈尔逃走,我部屡次派人约他进省城(齐齐哈尔)会晤,并拟调升高职,他概不接受。根据谍报,他现正招集流亡,扩充兵力,准备反满抗日的工具。他系正式军人出身,抱有爱国思想,亦有相当威望,非土匪出身者可比,不可轻视。加以接近苏联,难免不无异谋。倘不能使其就范,应以武力消灭之,免为燎原之火,以完成早日统一东北三省之目的。武藤大将阅毕电文,意识到面前的对手是个将才,又起了招降之心。自来到东北后,武藤发现“满洲国”虽已扶植起来,但军事将才却是奇缺。马占山有勇有谋,可至死不从,而张海鹏一类的庸才老迈昏愦,难以指望。苏炳文现在孤军一支,施以高压、权贵或许他能为“满洲国”效劳。为显示诚意,他派出了自己的参谋长小矶将军前往劝降。谁知苏炳文回答的十分干脆:“与小矶没见面之必要。要见,战场上见。”小矶国昭连苏炳文面也没见着,便悻悻地返回沈阳。听罢小矶的报告,武藤大将无奈地摇了摇头,下达了进攻令。11月中旬,日军以松木第10师团及股部骑兵旅团的优势兵力,冒着大雪向嫩江河畔的苏炳文部全线展开攻击。此时江河封冻、地面坚硬,日军铁甲车、坦克车横冲直撞,给苏部守军带来极大威胁。战斗进行得极其残酷而血腥。义勇军装备太差了,万来人中有枪者仅半数,几乎没什么重火器,一队队爆破队员抱着炸药冲向敌坦克,却很少成功,很少能回来。2天中,皑皑落雪红了变白,白了浸红。

    黑土地上的民族魂(4)

    战至28日,苏炳文所部仅剩学兵连、卫队营和步兵9团残兵不足2000人,已实在无力支撑,不得已忍痛退守海拉尔。12月4日,苏炳文通电全国,称弹尽粮绝,但未辱国格,请国人谅解。随后率部退入苏联。在此先后,马占山改名方秀然,与李杜、王德林、邢占清、孔宪荣等一批义勇军抗日将领也都退入苏联。日后,这些抗日英雄碾转各地,回到关内,几乎都投入了全面抗日的战场。轰轰烈烈的东北义勇军失败了。但国家危急关头,这些抗日英雄拒绝日军高官厚禄诱降,全凭一腔热血而自发走向战场,实为中华民族之光荣。他们的壮举,不但牵制了关东军图谋热河、华北达1年之久,而且用鲜血为日后中共领导的抗日民主联军坚持东北抗战14年提供了经验教训。他们失败了,但问心无愧。面对30万自发而起的军队,南京军政部却连1名像样的指挥官也没派,更别说军械粮饷、增援部队。实际上,直到1933年日本关东军大举进兵热河时,中国军队的统帅蒋介石才真正意识到东北义勇军10多万亡灵所换来的战略价值。东北抗日义勇军为中国争得了1年的时间,他们虽败犹荣。

    “五。一五”大血变(1)

    “五。一五”大血变,日本军阀又迈一步。1932年5月15日傍晚,劳碌了一天的东京人又像往常一样,涌上了熙来攘往的大街,急急忙忙地向家中赶去。日本三弦琴悠悠的乐声四处飘荡,使东京沉浸在一种说不清是哀婉还是静谧的日式氛围中。这时是东京人一天中心情宽松激动的一刻。一无劳作下来,人人都有种解脱重负的轻松感,有一种奔向舒适、安逸家中的急迫感。整座东京陷入了人潮涌动的高峰之中。春日如火的夕阳洒向了整座城市,染红了大街小巷,染红了一幢幢日式建筑的屋顶。富丽堂皇的日本首相官,沐浴在春日美丽的晚霞中,四周的花卉、绿草五彩缤纷,生机盎然,整个官一片宁静、祥和的气氛,但这仅仅是短暂的一刻。落日将尽,官便从宁静中被惊醒。噪杂的喧闹声、怒骂声,令人心惊的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把整个官搅得个天翻地覆。一阵乱枪过后,日本首相犬养毅大睁着恐怖的双眼倒在血泊中,硝烟弥漫在整个官建筑内……同日,日本内大臣官、第一大政党政友会本部、三菱银行、首都警察厅、变电站等地同时受到袭击,整个东京一时陷入混乱。东京城震惊了,日本全国一片紧张,飞越大洋的电波也使全世界为之愕然。这场由日本法西斯“血盟团”策划的“五。一五”事件很快被弹压下去,事件的策划和指挥者,海军中尉古贺志清等十数人成了“血盟团”的牺牲品。日本人总是弄出些令世人难以理解的怪事。堂堂的一国首相,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刺杀,而且是被刺于首相官,这使日本国内一时大为震惊。忧虑、兴奋、漠然、惊惧,种种不同的感情充斥在每个日本国民心头。事实上,不详的凶兆此前已出现在首相犬养毅的面前。3个月前的2月9日,前藏相井上准之助便死在血盟团头子井上日召手中;3月5日,三井合股公司董事长团琢磨也倒在井上日召的枪口之下。这些本应引起犬养毅的注意,然而他忽视了这股暴徒,忽视了正在日渐壮大的这股法西斯势力,最后终于没能逃过这场恐怖劫难。这也许是命中注定,20世纪后入主首相官的文官,大都以命赴黄泉最后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但军人却很少如此。尽管犬养毅在对外政策,尤其是对外扩军政策上,比前任首相若规要积极得多,但从根本上说仍未超出国际协调主义的框框。

    由于对国际关系顾虑重重,在日本是否应正式承认伪满洲国的问题上,犬养毅显得颇多踌躇。当贫穷、饥饿的狂潮席卷日本列岛时,失却了土地的农民,街市的泼皮无赖,生活日渐下降的市民及贪欲似海的财阀,商贾富绅,在军国主义狂徒的煽动下,将万把利箭一齐指向了他。他的日本内阁及一些政党、财阀暗中也成了他的反对者。可悲的是,当以恐怖活动来改造日本国体的逆流甚嚣尘上时,犬养甚至无视这股恐怖力量的壮大,结果自食其果。

    再回首已百年身。事件平息后,日本首相的推荐人,老西园寺公望前思后想,不禁黯然神伤。几年来,他已数次在多事的日本政坛上充当这个角色了,可经他手扶上去的人,不是最后被轰下台,就是死于暴力之中,这使他忧虑重重、伤感万端。这是怎么了?为什么文人内阁结局总是这么不幸。只要一闭上眼,“五。一五”暴乱分子的威胁、警告便似赶不散的幽灵,萦绕在耳边:“对共产俄国东进的抗争是必然的,因此,必须迅速建成满洲国”,“满洲新国家乃日本之生命线,应当使之发展,但在目前国内形势下,则绝不可能。”

    “这须建立摆脱政党、财阀之腐败的纯正而强有力的政府。”想到几次组阁的失败,想到日本国民的狂想,一直对日本内外政策颇感困惑的西元寺,倒像是从暴乱分子的叫嚣中悟出些什么。他甚至有些怀疑。自己对时局、对人的判断来。也许是人老了?

    为什么总是出现差错。经过反复考虑,商议权衡,他决定走一步他几十年来都未敢迈出的险着,奏请天皇恩准曾担任过海军大臣和朝鲜总督的海军大将斋藤实充任下届内阁首相。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日本几十年来第1次打破常规惯例,避开政党组阁。他希望斋藤内阁能起个过渡的作用,日后看时机再恢复政党统治。但这个被日本国民视为仅次于天皇的神一般的偶像西元寺那里会料到,他的这一险着,加速了日本政党内阁的崩溃,使协调外交彻底垮了台。斋藤内阁倒确实起了过渡的作用,但却把日本内阁过

    “五。一五”大血变(2)

    渡为法西斯亲军内阁。日本在一步步向战争的泥淖滑去,中国也在一步步坠入战争苦海。一直惊惧观望的日本军部眼见下去了小鬼,上来个阎王,止不住心花怒放,恶胆陡增。抖掉身上的重负,更加急不可待地把眼光投向了中国,一个更为险恶的野心像水中的浮球,撤回手后,不可遏制地窜了出来。8月,东京发出的一道军令使日本军界沸腾不已,却令中国大地惶惑不安。曾在中国东北大动刀兵的侵华急先锋关东军班底大调换,在日本军界深孚众望的武腾信义大将继任本庄繁中将为关东军司令官,同时兼任关东厅长官、驻满全权大使,实现了日本军界少有的军、政、外交“三位一体”。此外,少壮派军官,“九。一八”事变激进分子小矶国昭中将接替三宅光治少将,为关东军参谋长,并加派以果敢专横著称的战争狂人东条英机为关东军副参谋长。关东军实力骤然加强,一时在日本军界名声大噪。梦系满洲的东京军方当然不会忘了“九。一八”事变的两功臣,板垣和石原。命令传到中国东北的同时,板垣便扛上了闪着金光的少将肩章,并匆忙投入了赴华北就任特务机关长的准备。石原也由陆军中佐晋升为陆军大佐,并调回国内以待重用。两个充满帝国梦想的战争狂徒终于在自己事业的前期迈出了胜利的第一步。14年后的东京国际军事法庭上,他们作梦也没想到,他们会为那曾是过眼烟云般的辉煌付出沉重的代价。

    血祭雄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