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应不负[民国]-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锦颐一双略显狭长的眼眸里,若有若无地透着些冷意,语气强硬地再一次陈述了自己的意愿,“东北,必须收复!”
似不经意间,将目光从秦非正的面上扫过,她少有的表现出了强横狠厉的一面——
“华夏的土地,哪怕它寸草不生、一片荒芜,我也绝对不会白送给鬼子!更何况东北那土地上还生活着那么多的华夏人民!我就是硬抢,也要把它给抢回来!鬼子来多少,我谢锦颐就杀多少!”
到底是从战场上、死人堆里爬起来的,锦颐发起狠来,就连马启鸿和秦非正也忍不住变了一瞬的神色——
那种感觉、就像是一头完全丧失了理智的野兽,一头不管不顾地要达成目标的野兽。你阻止不了野兽,你能做的,仅仅是不要被野兽给盯上。
回想起刚刚她向自己瞥来的那一眼,秦非正忽然觉得手心里有些发寒。
说到底,他并没有那个能让自己随心所欲地同锦颐决裂的资本。
锦颐蓦地收回了自己凶狠的目光,就好像一分钟前还狠厉地威胁人的她从未出现过一样。
她的眼神定定地从秦非正、马启鸿、于科涵身上扫过,语调几乎全然没有起伏,“我从沈阳赶了两天的路回到北平,第一时间跑到指挥室里来,想要商量的,不是‘还要不要收复东北’的废话,而是要商量,在强攻的方式下,有什么方法利益最大化。”
现在还不是吵架的时候,锦颐心知肚明。他们这吵得越凶,她同秦非正闹得越僵、拖得时间越长,留给鬼子休养生息的时间就会越长。所以这一次,当她发现自己想要震慑的目的达到之后,并不需要马启鸿再来调解,她自己便主动压下了心里原本喷薄而出的怒火。
而接下来的商量也正如她所料,不论是原本就挺配合的马启鸿,还是惯于插科打诨的秦非正,都没再表露出些似是而非的旁的意思,主动配合着锦颐一齐协商起了应对方案。
只是,谁也没想到,他们四个人在指挥室里一直待到天都黑了下来,最终也没协商出一个方案的大致模型。
*
约莫是晚上□□点,锦颐同马启鸿、秦非正一起简单吃了些东西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单人宿舍。
然而,她没想到自己才刚刚进到自己宿舍所在的院子,便意外地瞧见了王凡正守在自己的宿舍门口。
“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去休息?”
锦颐有些惊讶,却还是掏出了钥匙,打开了宿舍的门,侧身让王凡也跟了进去。
王凡在门内站着,一边看着锦颐把门给关上,一边答道:“听说司令回来了,有些事想跟你问问,就过来等着了。”
心里大概知道王凡是想要问自己什么事,锦颐把书桌前唯一一张椅子给拖到自己床榻的旁边,一边坐在了自己床上的床沿,一边指了指那椅子,让王凡坐下。
“我知道你想问什么。但东北的现在的情况,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要说简单的,鬼子和伪满在东北的地位,就同你们从前的林总司令、东北军差不了多少。要往复杂了说,我一句两句话也跟你说不了多清楚……”
锦颐心里正愁着怎么伤害最小化地夺回东北的事,并没打算跟王凡详谈东北的情况,语气难免有些敷衍。可她话才刚刚说完,忽然脑子里灵光一闪,忍不住又瞪大了眼睛——
“等等!同林世源和东北军差不多……”
她兀自将自己前头说过的话又重复了一遍,然后,猛地抬起头来看向王凡,“蹭”一下从床沿上站了起来,一只手紧紧地握住了王凡的袖口,双眸晶亮地问道:“王凡,你能确定从前在东北,林家和东北军的地位是比皇帝更甚的是不是?”
“‘军阀’这个词,本身就意味着权力。前清被推翻了,皇帝没有了,军阀就成了皇帝。以前,天高皇帝远的,前清皇帝还不一定会管到东北来,前清被推翻以后,东北就一直被握在林家手里,林家和东北军在东北的地位,当然要比皇帝高得多了。”
王凡自小就生活在东北,此时连想都没有想,直接就肯定了锦颐的提问。
而得到了王凡肯定的锦颐,几乎是立马就兴奋地松开了王凡的袖口,重重地用双手拍了一下掌——
“太好了!太好了!”她毫不掩饰自己脸上地激动,“鬼子在东北百姓的心里积了威,我们引导不了东北里头百姓们的反抗情绪,甚至还有可能在破城的时候,遭到百姓们情绪的反弹。但要是有林世源和东北军在就好了,鬼子占了东北才几年?林家执掌东北政权的时候,总要比鬼子不把华夏百姓当人看的现在要好……”
要是有林世源和东北军一起参加夺回东北的战争,那东北三省的百姓,就算不会揭竿响应,至少也不会因为害怕被鬼子定罪,而直接反过来帮忙谋害华夏的军人。
无论如何,林世源和东北军剩下的将士得要参战!
想通了其中的关节之后,锦颐直接就在心里做下了结论。
王凡瞧着锦颐这模样,大致可以猜到锦颐是想通了些什么,也大致知道她相通的问题或是与重新攻回东北有关。他听清了她嘴里“要有林世源和东北军在”的关键词,却没有问。连带着前头想弄清锦颐到底在东北见到了什么境况的心思也淡了不少。
“算了,我来其实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同你说的。”
干脆跳过了“东北”这个话题,王凡见锦颐的情绪迅速平稳下来后,如是说道。
他也不再重新坐在那椅子上,同锦颐一道站着,抿了抿唇,脸上因为回想而露出了警觉,嘴上却有些不知该从何说起——
“你和产党的领导人、国民政府于科涵去沈阳的这十几天,也不知道是不是我想得太多了,我总觉得民军那帮人有些不大对劲……”
他仔细地想了想,努力让自己把话说得更清楚些,“这些天,那些和我们铁血军待在一块的民军士兵们,只要一有机会,就开始拐着弯的打听咱们铁血军内部的事。先是问咱们的士兵,觉得你这个司令怎么样,然后又问他们待在铁血军觉得怎么样。一次两次的,我还能当他们是好奇,这样的次数多了,再加上他们逮着机会就拐着弯夸民军怎样怎样,我很难不去怀疑他们什么……”
王凡有些纠结,但锦颐却一下子就信了国民政府是有企图的。
在很多时候,秦非正都是个彻彻底底的利己主义者。铁血军这样一把国家的利器,与其用来合作,倒不如彻彻底底地被他掌握在手里。
他想要的是什么,锦颐心里清楚的很。他会在背地里搞小动作,这一点,锦颐在决定让秦非正留在北平的时候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他要是在她和马启鸿不在的时候什么都不做,她这才会感到诧异和惶恐。
“那我们自己的士兵是个什么反应?有没有被民军的士兵给弄得动摇?”
“这倒没有,后来,我就让兄弟们都加大训练量了,让兄弟们跟民军的士兵休息的时间都错了开来,连交谈的时间都没有了。”
“那就好,让底下的将士们干好自己该干的,不管国民政府和民军的人想干嘛,让兄弟们少理点他们。”
恐怕,秦非正在背地里搞得小动作还不止这一个。至少,他不会让自己真正的计划那么明明白白地暴露在她的视线底下。或者,这个所谓的“异常”,也仅仅是他特意做给她看的。
但这些都无所谓了。只要不妨碍东北的收复,这些都还暂时在她的忍耐范围之内。
作者有话要说: 虽然可能没多久就要完结了,但作者君还是要向小天使们保证,这次作者君是要真的日更到完结了~~~~有论文也要跪着更新的那种~~~~~
嘿嘿,爱你们,么么哒(づ ̄ 3 ̄)づ
谢谢银子与钱扔了1个地雷,(づ ̄ 3 ̄)づ
☆、第一百二十九章
“把林世源放出来吧,让他领着东北军的残部跟我们一起打回东北。”
再次同秦非正、马启鸿坐在一起商讨攻回东北事宜的时候; 已经是三日以后了。
锦颐装着不知道秦非正在她和马启鸿离开时动起的小心思; 一开口; 便将自己思考了整整三日的想法给摆在了台面上。
“你的意思是……?”
马启鸿是个聪明人; 一听到锦颐提到“林世源”和“东北军”,再一联想到他们这是要去夺回东北的,立马便想到了什么。
而与他完全相反的,是秦非正有些过分平静的神情——
事实上,自打知道锦颐是下定了决心要去夺回东北以后,他便知道早晚会有这一天的。因为林世源被他死死地软禁在重庆,近两年来; 便再也没了其他的消息。似乎渐渐的; 世人几乎就要将那个曾经在东北可以呼风唤雨的大军阀给遗忘了。
对于这样一个胆敢绑架自己、威胁自己的人; 秦非正原本大有要将其囚禁一辈子的想法的。只是,在又一次确定了锦颐想要夺回东北的决心之后,他便知道了,迟早有一天; 林世源回到人们的视野里的。只要是想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地夺回东北; 便迟早是要有那样一天的。
谢锦颐和马启鸿那两个人,可以遗忘林世源一时。但关键时刻,却总会想起的。现在谢锦颐提出要他放了林世源,也不过是他脑子里料到了的场景,在这一刻变成了现实罢了。
“把林世源囚禁了这几年,西安那场恩怨; 再怎么着也该是清算完成了……”
语气有些犹疑地说着这话的,是马启鸿。
可偏偏,秦非正最不待见说这话的人,同样也是马启鸿。
当年西安那事,如果说林世源是计划将他绑走的实行者,是计谋的贯彻者,那么产党、此刻就在他面前的马启鸿,便是整个计划的主谋。
没有人喜欢被威胁着去答应做事,要不然,他也不会在和产党的合作中几度翻盘。
“好。”
不可否认,秦非正在听到马启鸿劝说着的话时,心里一阵别扭和狰狞,但到底是顾虑着自己和锦颐间有些紧张的关系,为了安抚住锦颐,不让铁血军的枪口在对准东北里的鬼子兵前,率先对准自己的人,他云淡风轻地点了点头,简简单单地便应承了下来,倒叫原本打算好要同他磨些嘴皮子的锦颐和马启鸿有些没反应过来。
仿佛锦颐是对自己提了一个无伤大雅的小要求,他瘦削的面上,挂上了些义不容辞的神情,“瞧老马你这话说的,倒好像我秦非正是什么不讲理的人似的。”
他嘴上叫着马启鸿“老马”,语气里却没有多少亲昵,甚至说着说着,还冷哼了一声,“我跟林世源的,那是私人恩怨。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按谢司令的意思来说,可不就是国家问题吗?在国家问题的面前,就是我和林世源有天大的仇恨,那也应该暂且言和了。”
秦非正表面上的话,说得十分漂亮。可他要是真像他说的那样,当时华夏对上鬼子那么势弱,他也不会固执地把林世源给软禁了,引得东北军四分五乱。
“既然如此,那还麻烦秦司令尽快命人将林世源带来北平了。”
难得秦非正如此配合,锦颐难得的和善了语气,也没再刻意拉着一张臭脸。
*
锦颐和秦非正是在五月底的时候,瞧见秦非正将林世源带来的。
他和十年前锦颐瞧见时的模样大不相同,似乎被幽静后的两年时光将他的锐气给统统磨平了,除了身上那一股子从小养到大的贵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