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官妞奋斗史 >

第78章

官妞奋斗史-第78章

小说: 官妞奋斗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准备的最多的就是那羊肉片和牛肉片了,因为有的孩子好似吃不惯牛肉,有的却是吃不惯羊肉,且这种天气,要切羊肉片,又没有那种机器,只能用手切,上面垫一块厚布,然后一片片的往下切,费事不说,薄厚也掌握的不好。

    准备的时候是有些辛苦,但是等到晚上再次分两桌端上去的时候,大家就不觉得辛苦了,上面是一种小铁炉,然后再上面放着的就是火锅了,把锅底往里面一倒,小铁炉里添上上好的炭,不一会儿,火锅里的锅底就开了,咕噜咕噜的冒泡,这时,大家想要吃什么就夹自己想要吃的往投进去,等一会儿,熟了以后再捞起来,这个味道,是真心的不错,很好吃。

    至于要蘸的酱料,王丫有些犯难了,最后想了想,还是随便弄了一个蒜蓉酱,一个香辣酱吧,而锅底也被分为清汤跟麻辣的。

    大家还是第一次吃火锅这种东西,实在是太稀奇了,当然,关键是味道也好,他们原来只以为要经过精致的烹饪,食物才会变得好吃,却没有想到,原来也不需要做什么,吃火锅也是一种美食啊,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往锅里一烫,沾上酱料,就算不蘸酱料,味道也会非常的好。

    一时间,大家又开始狼吞虎咽的吃起来了,话说,这一连几天都吃撑了,果断不是什么好事啊,等火锅吃完了,王丫瘫坐在椅子上,一边想着,一边算着自己这个冬天大家因为顿顿吃的这么多,会因此胖多少斤。

    折腾完火锅,剩下的牛肉羊肉就都被王丫封存起来了,每天就是正常的用猪肉做菜,白米饭,这样子,偶尔会切一块牛肉或者羊肉做个菜,往往都会不扫而光。

    再过一天,客家客栈也结业了,王氏跟王丫快速的算出最后一个月的利润,然后根据大家的表现情况发了年终奖金,每个人都有一笔不小的钱,少的也有十两,多的则是二三十两,比平日里的工资少一半,可是因为一次性发足了,这钱是够多的。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就彻底的开始忙活过年的事情了,比如说,剪彩纸,写福字,写对联,因为他们家的房门多,要写的福字和对联也多。

    没两天,就开始过年了,大年初一的时候,就有很多的孩子来拜年,就是郑蓉他们,也因为跟牛二叔比较熟,相约着去找牛二叔拜年,其他的人家,他们是不大敢的。

    王氏照常一人准备一个红包,至于来家里拜年的孩子,王氏早就准备好了各色的糕点,全部都是之前自己做的那些炸糕,糖霜那些东西,孩子来的时候,就一人抓一大把给他们,孩子们差点都兜不走了,要不是王氏有先见之明,准备了个竹筒给他们装着,这些孩子估计会因为好多好吃的,明明可以带走,却因为自己的手太小而带不走哭泣吧。

    这样一来,孩子们来拜年,欢欢喜喜的带着一个竹筒走了,要知道,这些炸糕啊,糖糕啊之类的东西可不是那么容易有的,就算是现在家庭的日子好过一些,却也不能够这么奢侈,而这些东西在王家却可以吃到。

    有的孩子在这里吃个够,王氏也会给孩子带一个竹筒走的,刚开始来王家拜年的孩子不多,但是随着回去的孩子带了满满一个竹筒的好吃的,来王家拜年的就越来越多了,这里的零嘴多,还可以带回去,喜欢吃,是孩子的本性,所以,村子里的孩子都被吸引过来了,不过,虽然有的吃的多还带走了,又或者在这里没吃,直接带回去的,只是来拜一次年就不再来了,就算来,也只是在这里吃上一点,王氏再让他们带东西走,他们都都不带。

    让王氏跟王丫对这些孩子很有好感。

    王家这边风风火火的过大年,王生那边也不逞多让,虽然王生是没有回来过年,但是因为要春闱了,不回来过年的书生特别的多,大多是一些举人要考进士的,于是这些人就一起在书院里读书,大家都有个伴,倒是也不孤单。

    而王氏知道王生不回来过年以后,虽然有些不高兴,还是捎了五百两银子过去,生怕王生在那边吃不好穿不好。

    住在学院里,虽然不用做什么,学院也有食堂,但是也不是完全限制书生们不能出去的,偶尔有食堂吃腻的,也会去外面餐馆搓一顿。

    王氏的钱来的很及时,王生自从拜了师,还没有正式给子淇送礼呢,虽然子淇说不用,但是这是礼数,王生之前身上出来游历虽然还有一百两银子,但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花完,所以,只是简单的买了一份礼物,子淇也知道,所以总是说不用,要真想送礼还是等进士了吧。

    王生平常就连吃东西都是比较节省,当然,该花的,王生也不含糊就是了,比如说有同窗招呼王生出去吃饭,大家就轮流请客,王生也是会拿出来的。

    王生根本就没有主动找王氏要钱的念头,因为在王生的眼里,这些钱都是王氏挣的,虽然确实是一家人都可以用,但是王生觉得也不知道家里是什么情况,担心王氏只是报喜不报忧,就从不会主动要钱,反正自己也还有一些,但是,如果王氏会拿来,就说明经济不紧张,所以,王生也就拿了。

    现在有了王氏的这五百两银子,王生就可以给他的恩师准备一份不错的谢礼,一百两银子,即使是对于一个在应天书院教学的老师来说,也是不少的,要知道,他们一个月的工钱,也就是在十两银子,除非那种特别有名的,一个月才有几十两,当然,这些是不算学生送的礼的。

    所以,王生拿的一百两银子要来买东西真心不少,王生想了想,好似看见老师用的磨跟砚台都用旧了,而且,质量好似也不怎么好,自己可以给老师文房四宝买好一些的。

    在王生这会儿,读书是真的不容易,要不是王生之前早早的狗屎运考上了秀才,然后找了一份在衙门抄写的工作,趁机自己抄写了几本书,回家研读,王生都不能有现在的成绩。要知道,工钱不过是几百文钱一个月,而一本书,要买的话,则要七两银子左右,实在是不便宜。

 第一百一十九章 书生包饺子——状况百出

    文房四宝里,最普通便宜的墨是一百文,砚台也是,当然,最贵的就是一万两了,非首富用不起啊,普通的纸张,两张一文钱,但是以毛笔写的字,可小不到哪里去,一张纸,往往没有几个字就完了,宣纸的话会比较贵,一张十文钱,还有一种叫做花箸的纸一两银子一张,这里面要说最贵的却是毛笔了,因为毛笔是有使用寿命的,往往一卖是一套,普通的都要一两银子,还只能用几个月,当然,普通的毛笔是兼毫,也就是黄鼠狼毛跟兔子毛做成的,一两银子,好的就是狼毫,全部都是用黄鼠狼毛做的,使用寿命也会稍微长一点,价格便宜的,一套就要四五两,如果是名师制作的,那就更贵了,跟名师的级别挂钩。

    而王生的一百两,准备一下,倒是可以买一套中等的,平均一下,毛笔的话,绝对要买狼毫的,有点名气的,花了二十五两买了一套,而砚台,王生买的是有名的徽州砚台,二十两银子,墨则是买了一块徽墨,一块松烟墨,花了三十五两;纸的话,王生狠狠心,就买了有名的花箸,一共买了二十五张,这么一算下来,总共花了王生一百零五两银子。

    那卖东西的小伙计乐的够呛,没有想到临过年钱,自己还拿了一个大单啊,这么一算下来,自己光是今天就能挣几百文呢,对王生不由得很有好感,又知道店里的底线在哪里,见王生都不还价,就又送给了王生一套文房四宝,当然,笔是普通的狼毫,五两银子一套,小伙计给挑的最好的,宣纸二十张,价值两百文。墨则是一块徽墨。二两银子一条的,砚台没有那么高级,但是也没有送最便宜的,不配不是,就选了一块二两的砚台,虽然看着都比王生买的东西差很多,但是,小伙计在店里练得一双火眼金睛自然是知道那些卖同样价格里,哪些是最好的了,就是矮个子里。也是有高个子不是,这一套文房四宝送下来。如果是王生自己买,也要十两银子。

    即使是这样,也是意外之喜了,王生对这个小伙计还挺感激的,王生连连道谢,末了,王生又担心小伙计这样会不会挨掌柜的骂。要出钱,被小伙计拦住了,低声道:“客官,也就是您买的东西多放心吧,掌柜的不会骂的,这一次,托客官的福,小的还能挣个几百文!不过,客官不要说出去就是了。”

    说着。小伙计都笑眯眯的,心里对王生的印象更好了,即使是有钱人,要是说送他东西,从来都不会担心自己会不会挨责骂,反而理所当然,倒是这位客官,说话这么客气,还未自己着想,不枉自己顶着会被骂的风险送了他一套文房四宝。

    当然,回头跟大掌柜说,小伙计自然不会这么说,而是说王生花了这么多的钱,有些心疼,犹豫着干脆哪一样东西不要,慌的他就把店里的底线给搬出来了,然后告诉那个客官,要所有的都买了,才能赠送给他那么多的东西,最后,那客官才狠狠心东西都给买了。

    这么一说,大掌柜的还要夸这个小伙计机灵呢,虽然送的东西是多了点,但是人家买的东西也多啊,能做成这笔大生意,小伙计也是功不可没的。

    再说王生让小伙计把自己买的文房四宝装好,小伙计知道王生是给人送礼的,就用一个看着高档的盒子把那些东西装进去,而送的那套就拿了个普通的盒子装上。

    当天晚上,王生照常去找子淇开小灶的时候,就把自己买的文房四宝递上去,说道:“感谢恩师多日来不计心血的教导,弟子无以报答,只能买了文房四宝聊表谢意,还请恩师莫要嫌弃。”

    子淇还挺惊讶的,以为王生买的都是普通的东西,又因为是过年了,所以送礼来了,也不在意,但是接过东西,子淇一看那盒子就知道里面的东西肯定高档了,不然怎么会用这么精美的盒子,就当场打开,子淇也不是不识货的,更何况,里面的东西都是他眼馋很久的,虽然很喜欢这盒子里的东西,但是子淇却不要,硬是要王生退掉,还说了王生一番,就算是有钱也不能随意花,出门在外,有点钱,还是存好了,省的万一有个急用呢,给自己买了东西,他以后日常怎么办?

    再三推辞,王生说自己有钱,坚决不拿回去,子淇最后就接受了王生的好意,自此,子淇对王生就更是用心了,其实东西送的好坏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心意,让子淇心里很感动,觉得这个弟子没有白收。

    有了钱,王生不但可以给恩师子淇买一份不错的礼物,还能在生活上过的好一些,偶尔也会大方一次请大家到外面吃饭,其中有一个书生跟王生关系比较好,家里的条件却不行,也是农村出来的,但是很有才华,来读书,束脩都不用他教,只要他自己出文房四宝就可以了。

    即使是这样,这个书生读书都读的家里快过不下去了,王生这回有了钱,就拿出二十两资助这个书生,书生姓汤,字文书,汤文书对王生很感激,也曾想过不要的,却被王生拦了,道:“你就暂且先拿着吧,我这可不是白送给你,而是借给你的,等以后,你考上了,挣了钱,再来还我,到时候,我可是要算利息的!”

    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