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讼师 >

第449章

大讼师-第449章

小说: 大讼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宗上说发现人是附近玩闹的几个孩子。”桂王道:“找保长,将当时的几个孩子找来问问。”
  杜九言点头,“王爷言之有理。”
  保长姓柴,是个五十左右的男人,往上数两代人都住在这里。
  他管着这横纵交错的四条巷子住户,在这一代颇有威信。
  “还以为这个案子官府不查了,没想到钱大人居然将案件交给杜先生查办。”柴保长很高兴,“这案子是在我们这里发现的,一直以来是我的一块心病,现在杜先生接受,我想要不了多少时间,肯定就能抓到凶手了。”
  杜九言摆手,“我也是赶鸭子上架啊。这案子的难度,经过这几年是难度更大了。还请保长和各位乡亲多多帮忙,谢谢了。”
  保长一来,附近的百姓也都听到了消息,闲着的都围过来看杜九言。
  “杜先生,那天我们也去听了,您真的是太厉害了,不愧是大周最厉害的讼师。”有个年轻人道。
  杜九言惭愧地道:“泱泱大周,能人数不胜数,您敢说我可没底气应啊。”
  “您就是最厉害的,才来京城这么一点时间,就办了这么多的案件。更何况,要是不厉害,大理寺也不会请您办这种疑难的无头旧案了。”
  杜九言更郁闷,她想吗?
  她一点都不想啊。
  她就想拿高昂的讼师,办简单的案件。
  轻松,潇洒还能得名声。
  不像这种,吃力不讨好,还没钱。
  亏的很。
  “给大家添麻烦了,如果想到什么有用的线索,一定要告诉我。”杜九言一一拱手。
  大家都跟着应是。
  保长让人将当时发现的三个孩子喊来。
  三个男孩子今年都在十岁左右,当时案发的时候,也都是七岁多,半大的孩子狗都嫌的年纪,上天入地没有事不敢做的。
  “杜先生,是我先发现的。”个子最高的小男孩喊着道:“当时我们吵里面喊话,还唱歌来着,然后朝里面丢石头。”
  “平时都是咚咚响,这一次就听不到声音。”
  另一个胖墩墩的男孩子道:“是我,我发现没有声音的。我说下面黑漆漆的肯定有鬼,鬼把我们的石头吞了。”
  个子最矮的道:“我不服气。我爹说了世上没有鬼,我就和他吵起来了。”
  “我回家拿的火折子,跑到井口照着。”小个子男孩道:“火折子掉下去了,我……我还被我娘打了一顿。”
  “然后呢?”杜九言问道。
  高个子男孩道:“掉下去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里面有个没头的鬼。我们都……都吓哭了,跑回去告诉我爹,我爹喊大家一起来,点着火把看着井底,还真的看到了一个无头的鬼,就靠在井底了。”
  三个孩子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毛骨悚然,直打哆嗦。
  “世上确实没有鬼,”杜九言拍了拍矮个子男孩的头,道:“鬼都住在人的心里,你越怕它就越得意,然后时不时出来吓唬你。”
  三个孩子都跟着点头,拍着胸脯道:“我不怕,我心里也没有鬼。”
  “是个男子汉。”杜九言赞赏地道。
  三个孩子很高兴,得意地冲着自己父母看。得了杜先生的夸奖,可以和同窗还有朋友吹牛吹很久了。
  “当时就报官了,因为案子比较恶劣,大理寺就接了。”柴保长道:“后来吧,官府来问了不少事,但因为找不到头,就不了了之了。”
  杜九言问道:“这附近在您的管辖内,一共有多少户人家?”
  “三年前我管着七十九户人家,现在是一百零一户,一共四百一是一个人。”柴保长回道。
  “这口井,是多少户共用的,知道这里有口废井的人多不多?”
  柴保长道:“这口井两条巷子当年近四十户人家用。知道这口废井的那就更多了,毕竟井在这里,也不能藏着掩着,我不也不敢说多少人。”
  “这巷子偏僻,”杜九言道:“无事的人一般不来这里吧。”
  柴保长点头,“那倒是,咱们这里住的都是穷人,外地人来这里除非是探亲,好好的闲人也找不到这里。”
  杜九言站在巷子口。京城内的道路和建筑是经过规划的,按照城门来算,一共是九个城区,身在其中有种摸不着门路纵横交错的感觉,但若看地图,就会发现,一块一块分割的很规整,巷子和巷子之间,也大多都是相同的。
  这口井在袄子巷上,说是袄子巷,是因为这里是个钉子口,袄子两边延伸就是两个袖子,袄子的身体就是垂直相连的梧桐巷,梧桐巷往左,就是死者怀里那块烧饼的购买地,琵琶巷。
  说起来不清晰,但从巷子穿巷子,其实都很近。
  “当时将尸体打上来的时候,你们可有什么发现?”杜九言问大家。
  柴保长就冲着附近的居民招呼,“问你们的,知道什么说什么,不要胡扯,影响杜先生判断。”
  “没事没事,胡扯也是可以的。”杜九言道:“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大胆猜想。就当自己也是个捕快,根据线索,查案办案。”
  大家都笑了起来,方才说话的年轻男子道:“杜先生,那个人脚上的鞋子特别新,我当时就在旁边,盯着他的鞋子看了半天,穿的话,最多不超过三四天。”
  杜九言看着他,“这么肯定?”
  “是。不但鞋子是新的,那个人的衣服也是新的,洗的话,不超过两水。”
  大家都笑了起来,有人看着杜九言好奇的表情,和他解释道:“毛秀才最喜欢看人的衣服和鞋子了。”
  被称为毛秀才的男子有些不好意思,“因为我娘专门给人做鞋做衣服的。”
  “原来如此。多谢了。”杜九言道谢。
  另外一个妇人道:“毛秀才说的我也觉得是。这个人走路左脚下重力,右脚要轻点。所以右脚的鞋底上还有一些线头是白的。”
  还残留着没有被弄脏的白线头,可见这双鞋一定是新的。
  如果是旧鞋刷洗,线头也不会是白色的了。
  杜九言应是,又看着别人。
  大家见她是真的想听,就开始你一句我一句,说起了积攒了三年的对于这个案件这个死者的各种猜想。
  没什么用,但挺有意思的。
  足足听了半个多时辰,杜九言和桂王才和众人告辞。
  “王爷,您有什么感觉?”杜九言问道。
  桂王刚才一直没有发表意见和说话。
  “我对那块烧饼,很好奇。”桂王道:“他为什么将半块烧饼放在口袋里?”
  杜九言道:“没吃完?”
  “总不会是杀人者放的吧?”杜九言道。
  桂王道:“通常人在外买烧饼吃,多少是因为腹中饥饿,一小块烧饼那么小,一个这么大的男人,不说十块,三五块绝对不是问题。”
  “他是吃了多少块,而将剩下的半块塞在口袋里?”
  两人说着,已经到了崔巧的烧饼摊子前。


第544章 烧饼摊子(四)
  说是摊子,其实就在巷子口架了个烤炉,炉子上烤了不少长烧饼,手掌大小一个,金黄色,老远就闻到了香味,看上去味道很不错。
  “难道是因为太难吃?”杜九言道:“王爷,我请您吃烧饼,不用客气,敞开吃。”
  桂王哼了一声,“我给你帮忙,你不给我工钱,请我吃烧饼也就罢了。可恨的是,还摆阔。”
  “几个烧饼,包圆了顶天一两银,你怎么好意思的?”
  杜九言道:“只要是请客,甭管请什么,大方是必要要显露的。”
  “来四块烧饼。”杜九言冲着正蹲在做烧饼的女子道:“两块甜的两块咸的,分开放。”
  崔巧应了一声,起身在围裙上擦了擦手。
  杜九言打量着她,二十五六岁上下,身材丰腴五官清秀。
  尤其是身材,就这么打眼一巧,前凸后翘……这让杜九言自惭形秽。
  她还是第一次想这个问题。
  这么一对比,她认为她还是做男人比较自信。
  “两文钱三个,二位要不买六个?”崔巧找了小小的纸袋子,一边装一边问他们。
  杜九言点头,“那就六个。”
  崔巧笑着应是,装了六个烧饼递给杜九言。
  杜九言付了钱,“你是崔氏?两文钱三个烧饼,这么个卖法,卖多久了?”
  “有五六年了吧。”崔巧有些奇怪打量着两个陌生的男子,“二位客官认识我吗?”
  杜九言道:“我姓杜,前两天受了大理寺钱大人吩咐,查办三年前枯井无头男尸案。”她打量着崔巧,“男尸口袋里有半块烧饼,所以我们顺道过来你这边看看。”
  崔巧点着头,“当时官府的人也来查过我的,那个烧饼确实是我这里的,是块咸烧饼。”
  “但是我一天要卖好多烧饼,虽说都是街坊,但也有外面来的人。我去认尸了,实在记不得那个人应该长的什么样子了。”崔巧道:“主要他没有头,我……我光看身体,一点印象都没有。”
  “现……现在是找到男尸的头了吗?”
  “如果找到了,有画像的话,我、我可以帮忙认一下,但时间太久了,我也不确认了。”
  杜九言颔首,“能理解。”
  “您、您姓杜?是杜九言?”崔巧问道。
  杜九言点头,“我是杜九言。”
  “那、那这位就是桂王爷了?”崔巧又小心翼翼地看向桂王。
  桂王颔首。
  “民妇拜见王爷,给王爷磕头。”崔巧忙跪下来磕头,桂王道:“我今天是杜先生的副手,没有什么王爷,你起来吧,不用紧张。”
  崔巧应是,就不如刚才那样胆大自在了。
  “烧饼很好吃,”杜九言左右看看,“你一个人做烧饼卖烧饼吗?”
  崔巧道:“是,我公爹去世了,婆母身体不好,常年吃药。我家男人就出去找活干了。”
  “我就接了家里的烧饼摊子,多少能挣点补贴一下家用。”崔巧有些不好意思。
  杜九言道:“生活不易,很辛苦啊。”又道:“你家就住在这里吗?”
  “那个就是我家,”崔巧指着隔着一个门的小院子,“下雨天的时候,我的炉子就摆在院子门口,不弄到这里来。”
  杜九言颔首,“烧饼很好吃,你手艺很好啊。”
  “烧饼其实就是一个味,先生夸奖了。”崔巧笑着道:“先生够不够,我再给您二位包几个。”
  她说着,要再包几块烧饼。
  “不用,我们吃过午饭来的,现在吃纯粹是嘴馋。”杜九言笑着道:“没事了,你忙着,我们再四处走走。”
  崔巧应是。
  三块烧饼,一块也就半个手掌大小,杜九言随随便便就吃了,如果饿的话,她塞牙缝都不够。
  “忘记问了,剩下的半块,是掰开的还是咬了后剩下的。”杜九言把这事儿忘记了。
  桂王也吃完了,将纸袋子搓着丢在路边堆着垃圾的墙角,“有什么分别?”
  “如果是咬的,那剩下这半块就很奇怪。王爷,如果是您吃这么小的烧饼,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您会怎么处理?”
  桂王道:“这么小,一口一个,如果非要两口,那剩下的一口也是可以塞一塞的。”
  “是啊,”杜九言道:“如果是掰开的,那就是他很有可能只是尝尝,腹中不饿,所以剩下的也不想丢掉,就随手放在口袋里了。”
  桂王道:“两文钱三个烧饼。”
  “王爷,您越来越聪明了。”杜九言欣赏不已,“您办了这么多案子,逻辑和智商直线提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