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农门(作者:寒小期)-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还在后头哭呢!”
后头坐着的温氏已经哭得泣不成声了,这会儿也勉强挤出话来:“喊大郎来啊!猪毛啊!我的猪毛啊!!”
王香芹目瞪口呆的看着驴车走远,两个嫂子的话她倒是都听见了,就是一时半会儿的回不过神来。及至驴车走得彻底没影儿了,她才如梦初醒般的往宁氏那院子跑去,没曾想压根就没寻到灶台,最后她还是循着灶台那标志性的哭声,在温氏的养鸡场前面空地上寻着了灶台。
领着灶台往老屋那头走,王香芹一面柔声安慰他,一面也忍不住问他出了什么事儿。
灶台被吓得厉害,这会儿哭声倒是小了很多,却忍不住一个接着一个的打起了嗝来,止都止不住。直到俩人走回了老屋,看到朱母站在院坝上焦急的冲着她们摆手,灶台这才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嗷嗷叫着往朱母怀里冲。
“奶啊!奶啊啊!”灶台抱着朱母的腰死活不放手,边哭边嚎,“哥哥鬼上身了!哇呜呜呜!吓死灶台了!!”
朱母:……
王香芹:……
啥玩意儿???
始终坚信无神论的王香芹就不说了,就连朱母听了灶台这话都忍不住懵圈了,哄了他足足半晌,又喂他喝了半碗温水,瞧着他渐渐平静了下来,朱母才问:“啥叫鬼上身了?这青天白日的,你们又上哪儿玩了?跑去半山腰的破庙了?”
灶台忙着抽泣抹眼泪,一时没有开口。
王香芹帮着回答:“灶台方才在大嫂的养鸡场前边空地上呢,我瞧过了,那一块没遮没挡的,今个儿天气那么好,日头烈得很,哪里有……”
“哥哥鬼上身了啊!!”灶台扭头看了眼王香芹,又扑到朱母怀里,“奶啊,哥哥刚才在养鸡场那头,突然指着鸡就不好了,嘴里叫着************……跟着就头往后一仰,翻着白眼撅过去了。”
“那你为啥说他鬼上身了?”朱母问。
“我娘说的呀!我娘说,哎哟不好了,猪毛鬼上身了啊——啊!”灶台跟宁氏不愧是亲娘俩,一听这声儿,王香芹就想到了之前听到的那声尖叫,她果然没听错,就是宁氏叫的。
王香芹在那儿恍然大悟呢,朱 母听着却忍不住额头上青筋暴露:“啥玩意儿啊?就这么吓孩子!不定猪毛就是今个儿晌午吃多了又热着了。”
“大嫂和二嫂领着猪毛去镇上看大夫了,大嫂还让我跟大哥说一声。不过,既是去了医馆,应该就没事儿了吧?”寻思了一下今个儿乔迁酒上的好酒好菜,猪毛肯定没碰酒,可大肉估计吃得不少,今个儿天气确实好,酒席又是摆在露天的,真要是热着了倒也说得过去。
朱母让王香芹帮着看下灶台,转身去了东屋那头喊大郎,结果因为大郎醉得太厉害了,费了半天劲儿都没喊醒,只能没好气的走了出来:“算了,有那俩在应该没啥问题。”
甭管温氏为人怎样,她对猪毛是真的好,宁氏平常跟温氏是不对盘,但在大事上头还是拎得清的,况且宁氏老往镇上跑,路熟人也熟,回头看完病自然就会回家了。
王香芹也觉得是这个理,可她总感觉好像忘了傻,拉着灶台在家里走了一圈,忽的一拍脑门:“哭声呢?我是说大嫂的小闺女,今个儿为啥不哭了?”
朱母愣了一下,转身就往温氏的新房去了,不多会儿就抱了个哭得满脸通红的娃儿过来,又给她洗屁股,找干净的尿布换了,把换下来的搓干净了晾好,抱过小婴儿好一通哄后,终于把这哭包哄睡了。
其他人倒是还好,灶台瞅着眼睛疼:“真能哭啊,回头让我娘生个不爱哭的。”
……
正被灶台惦记着的宁氏,却是一直到傍晚才回来。当然,温氏和猪毛也跟着一道儿回来了,与此同时,睡了一下午的朱家男丁们也陆续起身,抹了把冷水脸后,被朱母怼了一脸,尤其是朱大郎。
朱大郎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儿,就远远的看到驴车回来了,赶紧上前看情况。
宁氏停了驴车让人下来,又唤二郎把驴车弄回家去,叮嘱要好好喂草料,这才得空面对家里其他人:“娘哟,猪毛怕是要在你这儿多住几天了,起码也要等大嫂把鸡全……”
“****鸡!!”猪毛又开始两眼发直,浑身惊颤。
温氏吓坏了,忙搂着他往旁边走,还不忘回头怼宁氏:“大夫都说了别提鸡,你还提!”
“你不也提了?”宁氏没好气的反驳道,不过确实没再说这话,直到温氏把猪毛拉进了堂屋里,她这才又开了口,“猪毛被鸡吓到了,大夫让往后小心点儿,尽量别看到鸡,最好连鸡这个字都别提……反正就这么个意思,看回头恢复情况吧。我说早先中午的菜里头不也有鸡吗?鸡翅鸡腿鸡块都有啊,我瞧着他吃得挺欢的啊!”
朱母等人凑过来听她说话,可愣是没弄明白她这话的意思。
“啥叫被鸡吓到了?鸡啄他了?”
“不会吧?大嫂养的鸡多半是母□□?就算是公鸡好了,猪毛都八岁快九岁了,怕鸡?”
“以前他不还追在鸡屁股后头撵着鸡跑吗?早先后院的鸡都是他喂的,他每天都跟灶台一起去捡鸡蛋。”
几人七嘴八舌的发表着意见,总结一下基本上都是废话。
最终还是朱母开了口,让其他人赶紧回家做饭去,老屋这边没做他们的饭菜。朱母一发话,其他人都陆续离开了,其实这会儿离晚饭还有一段时间,不过因为请了娘家人过来吃饭,是该忙活起来了。倒是宁氏,偷偷的向王香芹招手,让她跟着一道儿去。
“娘,我去趟二嫂那屋,回头给你端俩菜来。”
“记得端肉。”
婆媳俩一个赛一个的不客气,不过宁氏也确实不在乎这个,拽上灶台唤了王香芹就往家里去了。可能是有些话不好当着灶台的面说,宁氏打发灶台去喊他外婆过来:“你就说你娘我累坏了,让你外婆来家做饭,去去,她做饭好吃着呢。”
灶台憨憨的点了点头,不一会儿就跑开了。
等灶台跑远了,宁氏才拉过王香芹,一叠声的说开了。
“四弟妹你都想不到出了啥事儿!猪毛压根就不是被鸡吓到的,他是被他娘杀鸡的样子给惊了魂。你还记得不?那会儿还在秋收呢,大嫂刚生完孩子就忙着杀鸡,连午饭都不来家里吃,猪毛不是给他娘送饭去?估摸着是撞见了什么,给吓坏了。对了,那天晚上他不就发烧了?还是第二天灶台喊我,我进屋后才发现他病了的。”
“发烧倒是没啥,可听医馆那大夫的口气,猪毛可能是真的被惊掉了魂,这病咋治?没法治啊!”
“原先猪毛和灶台每天早早的去上学,下午又要跟着先生开小灶,咱们家那会儿也没养鸡,他就一直没撞上。后来三弟妹倒是养了几只,可她都是把鸡关在后院的,猪毛没往后院去就看不到鸡。哪知,今个儿中午吃过饭,他路过大嫂那养鸡场,一下子就犯病了。”
“吓死个人了,突然就整个人直挺挺的往后倒,我帮着给抱到驴车时,他身子都快僵硬了,就挺得笔直笔直的,只差没口吐泡沫了。对了,还直冒冷汗,眼珠子都不会动了,看人都是直勾勾的,哎哟太吓人了!”
……
宁氏明显是憋了一肚子的没处说,眼下一股脑的全倒给了王香芹,弄得王香芹也跟着惊了,半晌才问她:“那大夫没说怎么治?”
“开了方子的,也抓了药的……哦,可能落在驴车上了,我等会儿拿给你,你帮我带给大嫂……开的好像是什么安神静气的药,我也不懂这个,反正每天吃一帖药就成。大夫还说,回头只怕会梦魇,半夜里受惊抽抽也是有可能的,让大人多看着点儿,说啥好好养着,等长大一点兴许就好了。对了对了,最好别看到鸡!”
乡下地头别看到鸡?
王香芹觉得这话一点儿也不靠谱,她倒是可以为了猪毛不养鸡,或者就将鸡一直关在后院里。可别家呢?秀水村里家家户户都养鸡的,还全都是散养的,任由鸡在院子里瞎跑。只能说,先前那一两月里,猪毛没瞧见鸡,完全是运气好正巧避开了。可以后呢?
宁氏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牙疼的捂着腮帮子:“我做烧烤的呀,我不可能不卖鸡肉啊!不管了,我把鸡关屋后杀。哦对了,我回头也找人打口井,做吃食买卖呢,用水厉害着呢。还有个事儿,我这趟去镇上发现了,好像那啥拉肚子的毛病已经过去了,周遭的酒楼饭馆是没早先生意那么好,不过多少还是有客人的,过两天,烧烤摊儿继续摆!”
这话题跳跃得可真快……
王香芹结结实实的被噎住了,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第054章
因为猪毛; 温氏彻底告别了她的养鸡事业。
在匆匆卖掉了剩余的那几十只鸡后,猪毛的病情也基本上痊愈了。其实; 猪毛的病情并不重,说白了就是受到了惊吓; 用乡下地头的说法就是; 惊了魂,找个懂行的人收收惊就可以了。宁氏大力推荐她的信仰刘神仙,可惜被温氏想都不想就给否了。宁氏还嘀咕呢,人家刘神仙说的多准啊,都到这份上了,还不信?其实,温氏不是不信; 她是怕了刘神仙了。
万幸的是; 镇上医馆的大夫还是很有能耐了; 几帖药下去,猪毛的病情就轻松了不少; 没几日就彻彻底底的恢复了; 照样跟灶台一块儿,蹦蹦跳跳的上学去。
是的,如今猪毛最高兴的事情就是上学了; 只要能离他娘远远的; 他并不在乎读书有多费脑有多辛苦。只是隐隐的; 村学的杨先生总觉得猪毛最近一段时间笨了许多; 当然不是说他傻; 人孩子正常是正常的,就是感觉不如原先那么灵光了。好在,他们如今学的还算浅,这才哪到哪儿呢,没瞧见脑子很一般的灶台稍稍一用功也能赶上来。说白了,才刚入门呢,用功完全可以弥补天赋的不足。
这些个事儿,杨先生也没同别人提起过,只是在听说猪毛怕鸡后,叮嘱家里人把鸡关起来。
其实,乡下地头养鸡一般也就两种,要么就随便散养着,满院子乱跑不说,有些还会跑到堂屋里来,一家子凑一起吃饭时,鸡就在人脚边跑来窜去的,要么就圈在后院,干净不说捡蛋还方便了许多,就是得多喂些吃食。
猪毛这事儿,乍一看挺吓人的,不过很快就平息了,毕竟谁家孩子还没个小病小痛的。村里人更爱八卦夫妻吵嘴婆媳不合,却不会掐着小孩儿的事情不放。
与此同时,宁氏的烧烤摊儿也跟着摆了起来。要说这里头的利润嘛,肯定是没最初那么好的,不过宁氏也机灵,除了去镇上外,她还给自己排了个时间表,将十里八乡所有的赶集时间都记录了下来,轮轴般的到处跑。而不逢集的时候,则继续去镇上,也不一定去石门镇,有时候她也会临近的几个镇子去。基本上吃过一回想吃第二回 就得至少等待差不多一旬时间,如此一来,倒是反而激得食客们愈发爱光顾了,珍惜每一次吃烧烤的机会。
宁氏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的,她就喊了牛氏给她帮忙,很多需要提前准备的东西,则是交给了她的娘家人,像竹签子干脆就包给了她哥。
分家的好处还是很多的,这要是以前没分家,她可不能像这般贴补娘家,可眼下都分家了,她爱干啥就干啥,横竖二郎也不爱管她。再一个,以前喜不喜欢都是一家人,都得硬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