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锦绣农门(作者:寒小期) >

第67章

锦绣农门(作者:寒小期)-第67章

小说: 锦绣农门(作者:寒小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母简直无语了,不过宁氏是啥德行她早就清楚,再说眼下有更要紧的事情,她只拦下了温氏,扭头看向王香芹:“你真的宁可不要钱也要分家?”
  “钱没了可以再赚,我不可能跟一个不拿人命当回事儿的恶鬼待在一起!”王香芹坚定的道。
  宁氏本来还趾高气扬的,得意没在温氏手底下吃亏,结果一听这话,就忍不住哭了起来:“不要啊,你不要分出去啊,我不想跟你成两家人!”
  ——她的财神奶奶啊!刘神仙说过的,那是她的贵人啊!!
  王香芹并不知道宁氏的心理活动,还感动于宁氏重情重义,安抚的看了她一眼,随后还是选择先跟朱母说话:“娘,我知道你不愿意分家。不分家,你是家里的老太太,钱都捏在你手里,儿媳妇们随你使唤,这些我都懂。假如没有眼下这事儿,我也不会提出分家,可事情已经发生了,我做不到当作什么事儿都没发生过,分家是必然的。实在要是不行,你让四郎休了我吧。”
  “不要不要不要啊!!”宁氏哭惨了,这他娘的还不如分家呢!分家了还是亲戚,这要是王香芹被休了,甭管她以后还会不会再嫁,跟前夫家算是彻底闹翻了,这是老死不相往来的节奏啊!
  正说着话,院坝里传来一阵阵脚步声,宁氏瞬间两眼放光,以狂风过境般的速度冲了出去,并且在她男人朱二郎目瞪口呆的注视下,直接冲着朱四郎一叠声的哀求道:“四郎啊,你可不能休了四弟妹啊!四弟妹多好一人啊,你不能休了她啊!你说啊,你保证啊,你发誓啊!!”
  朱四郎:……
  其他人:……
  院坝是敞亮的,哪怕这会儿是没人经过,可谁知道等下会不会来人。朱母气得差点儿没忍住暴打宁氏,幸好关键时刻她看到了温氏,这才勉强忍住了。
  将所有人包括温氏都叫到了堂屋里,朱母又让六郎去院坝上守着,这才将事情的起因经过告诉了家里人。不过,她未必提王香芹想要分出去单过这个事儿,只在最末,长叹一口气后,道:“你们一个个都大了,这个家……”
  分家这个话,她到底还是说不出口。
  旁人都觉得她是舍不得放弃当老太太的威风,可又有谁站在她的立场上替她想过?她如今还不到四十岁,最起码也能再活个二三十年。如今要是分了家,她咋办呢?秀水村这一带的规矩,分家后都是由长子赡养父母的,其他儿子们逢年过节给点孝敬钱,或者不给钱也行,给米粮就成。也因此,分家时,一般父母都是不留钱和地的,均分给几个儿子是比较常见的做法,然后住在长子家里,吃着几个儿子凑到一起的米粮,最终也是由长子长孙养老送终。
  这主要是因为这年头分家都比较晚,一般都是父母七老八十了,才分家。很多甚至压根就没分家一说,是直到父母都过世了,兄弟们这才分开来过的。像老朱家这五个儿媳妇娘家,全都是这个模式,父母在不分家。
  老朱家因为子嗣兴旺的缘故,倒是有分家的先例,但也没那么早的。
  还有一点就是,朱母不是原配,长子朱大郎并非她所生。
  朱母比朱父要小了差不多十岁,所以不出意外的话,她会比朱父晚走。这搁在以前,她倒是想过的,等七老八十了,把家分了,想来以朱大郎的性子也会给她养老送终的,哪怕日子没早先好过,可横竖她没几年好活了,也没什么好计较的。
  可眼下,她却不安了起来。
  老大家啊……
  见朱母迟迟没把话说完,朱父倒是开了口:“也行吧,孩子们都大了,各过各的也好。”
  朱母又是一声长叹,可事情已经这样了,她也是没办法了。只是,这么一来,她整个人好似一下子老了好几岁一般,冲着众人摆了摆手,转身回屋里想一个人静静。
  谁知,王香芹却跟着她走了出来,待进了屋里,忽的问:“娘,你和爹养老的事儿怎么办?”
  “什么?”朱母诧异的看了她一眼,不明白她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原先不是说过我吗?你说我这个性子更适合当长嫂,当了弟媳妇,嫂子们会有压力的。”王香芹目光直直的看向朱母,“我怎么就不是长媳了?我不就是你的长媳吗?”
  朱母一开始还真没明白她这话是什么意思,待仔细品了品,顿时面色大变。
  王香芹见她想到了,索性直截了当的道:“虽说这事儿错在大嫂,可分家是我提出来的,我知道你不放心跟着大哥大嫂一起生活,那为啥不能跟着我和四郎呢?四郎是你亲生骨肉里的长子,我就是你的长媳,对爹来说,跟哪个儿子都一样,可对娘你来说呢?”
  这话说的有些诛心了,等于就是质疑朱大郎的孝心。可无论是王香芹还是朱母都很清楚,在赡养老人这个问题上,儿子反而不是最重要的,关键还在于儿媳妇的态度。换言之,只要王香芹对朱母好,还怕四郎对父母不好吗?
  朱母迟疑了许久,还是摇了摇头:“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也想跟着你和四郎,可你有想过吗?你是咱们家的四儿媳,你上头有三个嫂子呢。”
  “我有办法说服二嫂听我的。三嫂这人吧,她是随大流的性子,兴许心里是不赞同的,但她绝对不会跳出来反对的。”
  “我知道了。”朱母抬手制止了王香芹的话,转身出门走向了堂屋,路过六郎身边的时候,她忽的脚步一顿,“把所有的账本子都抱到堂屋里来,清算全部家产,要分家了。”
  六郎:……


第050章 
  清算家产!!!!!
  明明今个儿的天气相当不错; 晴空万里艳阳高照,然而六郎却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寒冷的冰天雪地之中,整个人从头到脚,甚至连三魂六魄都给冻僵直了。
  对于才十几岁的六郎来说; 分家这个词儿离他无比的遥远,毕竟老朱家上一次分家时; 他还未出生。后来哪怕村子里也有人分过家; 可因为他始终埋首于努力学习,压根就没有见识过。万万没想到啊; 第一次见识到分家,竟然是自家。
  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面; 这要是别人家分家了,最多也就是分房分田分粮食,连钱财都不多的; 可轮到他们老朱家时……
  六郎踉踉跄跄的回了他自个儿那屋里; 没多久就抱出了一大摞的账本子; 几乎挡住了他的视线。可惜压根就没人来帮他; 他只能一个人小心翼翼的捧着厚厚的一摞账本来到了堂屋里。
  “真的要分家吗?”六郎迷茫而无助的扫视了一圈堂屋内的家人。
  老朱家众人心里头也不好受; 尤其早先压根就没有丁点儿预兆,冷不丁的就提到了分家,除了心里的难受外; 还有就是懵圈。
  这会儿听到六郎的问话; 朱父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他是不像朱母那般担忧将来的生活; 可一想到儿子们大了都要分家单独过了,这里头的滋味也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集。叹息之后,朱父出言安慰幺儿:“虽说是分家,不过你还没娶妻,到时候还是跟着我们过。放心吧,就算是分家了,你们还是亲兄弟。”
  六郎死鱼眼看着家里人:“咋过都成,可你们知道咱们家有多少东西吗?”
  “房子就不说了,这玩意儿还算好分。可猪舍、鸡舍、牛棚咋算呢?”
  “田产呢?前前后后陆续置办的田产,已经超过了七十亩。这里头,水田占了六成,又分成上中下三等,每一种的价钱都是不一样的。旱地大概占了两三成,下等的旱地娘她不稀得买,可上等和中等的却不少,每一种价格也不一样,而且就算是同等的旱地,因为位置不同价格还是不一样。”
  “还有那么多的牲畜,大嫂养了成百上千只鸡啊,囤了多少鸡蛋啊!四嫂的猪舍里,成年大肥猪就有几十头了!更别提小猪崽子们了。还有为了小食摊儿买的驴子,为了秋收买的耕牛……这还没算家里的狗子呢!”
  “咱们家那么多的地,秋收收上了好多好多的粮食啊,粗粮细粮多少石啊!!”
  六郎好绝望啊,他一屁股坐到了堂屋的门槛上,委屈的像个上百斤的孩子。
  朱父原本是想好好安慰这个年岁最小的幺儿,结果等听完六郎这席话,他直接不干了,操起一旁的旱烟杆子就想敲六郎的脑袋。幸亏,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朱母叫了停。
  “让你算账你就算账,说这么多话干嘛?分家的事情,我跟你爹已经决定了,你就在这儿算账,听到了没?”朱母一声吼,六郎擦干眼泪起身坐到了桌前,认命般的开始算账。
  一旁已经哭够了的宁氏忽的开口道:“六郎啊,你可要仔细算清楚了,不准出错听见没?记得,你先把所有的东西都罗列出来,然后估算好价格,再……再咋算来着?哦哦,是这样的,把所有的家产均分成六份,按着长幼的顺序由着我们挑。”
  宁氏是经历过分家的,她爷奶过世后,她家就跟她叔家分开过了。不过宁家分起来还是很简单的,老房子归了宁大河,田产粮食一人一半,家里的银子归了宁二河,用于盖新屋。两家关系一直不错,哪怕分家也没影响兄弟之间的感情,之后宁氏的大哥宁冬生娶媳妇没钱跟亲戚们借钱,多半都是宁二河出借的。
  按照长幼顺序挑拣家产的话,宁氏觉得她不吃亏,同样这么做也有个好处,让六郎能够认认真真的算账分家产,要是真搞了事,最吃亏的肯定是六郎。
  哪知,六郎压根就不在乎吃亏,他只想把自己挂牌卖出去。
  呜呜呜呜,谁来救救他啊!
  救救孩子吧!!
  家里人根本就领会到六郎的悲伤,非但如此,还像撵鸡一般的将六郎撵到了猪毛和灶台那屋。这档口,猪毛和灶台还没下学呢,确切的说,村学倒是放了,可他俩正在杨先生手底下开小灶继续补课呢。正好,那屋敞亮,又有现成的桌案和笔墨纸砚,六郎被迫转移了阵地,边算账边吸鼻涕。
  “分家的事情就这么定了,就是六郎算账没那么快,先散了吧,该煮饭就煮饭,回头吃过早点儿回屋,想商量就商量,不过反对就没必要了。”朱母一反方才的犹豫不决,直截了当的说道,又催几个媳妇一起去灶屋,动作快点儿将晚饭收拾出来,早吃早了事。
  朱母都这么说了,其他人自是照办。
  因为心里揣着事儿,这天的晚饭很是简单,就是煮了点儿稀饭,然后将已经被拆解下来的肉蒸熟了。趁着还没吃饭,宁氏又往外跑了一趟,将剩下的肉一分为二,少的那份给了娘家,多的则给了长房那头的大伯娘。
  烧烤摊儿的肉类再多,这么一分也差不多了。就是吧,这天不光老朱家的人吃撑了,连带宁家,还有大伯娘他们一家子都给吃撑了,毕竟谁都舍不得让这么好的肉坏掉了。
  等略晚些,猪毛和灶台回来时,面对的就是一碗米粒数得着的稀饭,稀到都可以当镜子用了,没等他们抗议,就闻到了扑鼻的香味。连着好几大碗的炖肉、烤肉,今个儿吃肉管饱!
  猪毛和灶台是真的高兴,这俩太小了,事情说开时没在家,这会儿家里人也不打算告诉他们,就摁头让他们吃吃吃,努力吃,拼命吃。晚饭吃完了还有夜宵,反正今个儿必须将所有的肉给干掉。
  朱母还告诉他们,今晚去六郎那屋凑合一下,不然就回爹娘那屋也成,他们屋子被占用了。俩孩子完全沉浸在吃肉的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