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翻身记-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里啥都是他的,不愁吃穿,有老子在前途也差不了。
卢修文人骗她闺女,赵母固然生气,但孩子都怀了,她还是认为得尽快结婚,把事情掩下去才是正确的。
年轻人犯了错,只要以后改正还是能接受的。
赵玉燕要是没能嫁过去,后面就糟了,谁要她?难道真嫁个鳏夫或者穷汉吗?
不得不说,赵母考虑的问题也很实际,屋里的男人们闻言都沉默了。
半响,赵向东揉了揉眉心,“我还是认为燕子不能嫁那个姓卢的,找个穷点的没关系,勤劳肯干,人品不差就成了,大不了,咱家给搭把手,总不会缺吃少穿的。”
这年头家穷娶不上婆娘的一大把,但不代表人品肯定不好,对方条件差要求自然降低,对赵玉燕就能宽容点,不嫌弃她日子还是能过的。
“不,不不!!”
不等赵父赵母答话,赵玉燕就冲了进来,她尖声道:“修文答应了和我结婚的,我就嫁他!”
什么穷的老实的,她才不要!
打一开始,她就想着以后嫁卢修文的,现在既然怀孕了,那更不会变的。
*
镇上,卢家。
“这哪来的野蛮人,看把我儿子打的。”
卢家一家刚从县医院回来,把卢修文口腔和嘴角的伤口处理好,卢母买了粥,盛在碗里让儿子慢点吃,心疼地打量他脸上的淤青。
“爸,妈。” 卢修文接过勺子,抬头说:“我想和燕子结婚,她都怀了我的孩子了。”
在眼下,卢修文确实对赵玉燕有真心,不然他不会和她谈了两年。
卢母啐了一口,“她自己不检点,和男的胡搞乱搞,你咋知道那孩子就是你的?”
她就不想要赵玉燕当儿媳妇,门不当户不对,人不检点,家还是农村的,也就那个二哥出息点,在部队当个营长。
不过也不是个好的,看把她儿子打的!
让他打,让他能,她家就不要他妹妹,看你能咋办?
卢母清楚自己生的儿子,热情不长,心也不定,冷却一阵子,对那赵玉燕就该淡了。
只是眼下卢修文还没淡,听到这话不高兴了,“妈,我能肯定这孩子是我的!”
“是你的就是你的,快吃饭。”卢母还是不松口,“我就是……”不喜欢她。
“行了。”
她话没说完,就被卢父打断,沉思良久,他敲了敲桌子,“赵家确实在农村,但她那哥却是个营长,咱不能得罪死了。”
这种大事,不想得罪死了,就只能娶了。但说实话,卢父实在不大满意赵玉燕,有孙子加码,也让他有些犹豫。
卢母不解,“修文不是说,她哥在杨市部队吗?和我们那么远,就算转业,也得十年八载后吧?”
“这种仇,十年也忘不了。”
卢父越说越坚定,“他转业肯定进县里,而我就在镇上而已,就算往上升,也是离不开林县。”他现在是镇委办公室主任。
就怕赵向东将来转业有门路,坐上了不错的位置,到时候就算卢父升了,也平分秋色而已,添个大敌真很麻烦。
“这……”卢母面露犹豫。
“爸妈!”
卢修文见有转机,赶紧补充道:“我听燕子说,她哥要上杨市的陆军指挥学院了,两年,拿文凭的,这次探了亲就回去报到了。”
想起赵向东,他怯了怯,嘴一抽一阵剧痛传来,忍不住“嗤”地抽了口凉气。
卢父却罕见没有关注儿子吃痛,眼前一亮,“什么?你是说陆军指挥学院?!”
他见卢修文捂着脸点头,忍不住和卢母对视一眼,诧异过后,有几分惊喜。
军校出来,就是质的飞跃了。
这门亲,看来倒是能结。
第84章
赵家; 最终还是决定和卢家结亲。
其实,赵老头心里还是偏二儿子的意见的,只是他耐不住闺女寻死觅活。
赵玉燕扛过赵母第一波爆发后; 算是将事情过了明路; 她也安全了。毕竟再不争气也是闺女,怀着孕呢; 再打; 打出好歹咋办?
安全了,怯意就少了; 这时候得知父兄主张她打胎,然后找个老实的穷汉嫁了,她彻底不干了。
当初得知怀孕之所以害怕,一是年纪小没经历过这事儿不知所措,二来最关键的,是害怕家长知道而已。
但现在后面一桩去了以后,有家人在身边底气又上来了,她缓过气来; 思想开始活泛。
赵玉燕从没考虑过分开; 既然怀孕; 家人也知道了; 这不得结婚和男友双宿双栖吗?
她之所以喜欢上卢修文,除了对方卖相上佳以外,还有很关键一点就是他家庭背景好,父亲是镇委办公室主任; 母亲在妇联工作,下头就一个妹妹是她的好友卢芳芳。
独子,什么都是他的,条件还好,结婚后就在镇上吃商品粮,不用在和田地打交道。
这是赵玉燕做梦都想过上的好日子。
谁知现在,她孩子都怀了,爸和二哥居然让她打了,打了还不算,还得找个不嫌弃她的穷汉嫁过去?!
这咋回事?!
有个现成不嫌弃她的,而且家庭条件也好,还彼此相爱的男人在眼前啊!
要赵玉燕重新过上小时候吃没好吃,喝没好喝的穷日子,那是比杀了她还难受,更何况,她还是真喜欢卢修文呢。
当然,她也知道自己二哥历来是主意正的,而且亲爹还爱听他的话。
这下了不得了,她一听见这个建议,就疯了似的闹,要死要活,拎着菜刀就往腕子抹。
赵玉燕情绪激动之下是真抹,要不是赵向东眼疾手快,她就得上医院抢救去了。
这力道,这决心,表现得杠杠的。
再加上赵母偏向结婚掩过去了,劝和一番,赵老头沉默了。
再后来,次日卢家上门。
哪怕官儿不大,卢父混久了也是个合格的官场人物,既然决定结亲,他表现得诚意十足,道歉赔礼,也不摆他平时的主任威风。
然后,他恳切表示想尽快让两个小的结婚,把遮羞布盖上,不让赵玉燕挺着大肚子进门,母子都背上不好名声。
卢修文对赵玉燕正热乎着,还是有真心实意的,他挨了赵母几扫帚,道了歉,表示真心想娶人进门。
怎么说呢,卢家的表现还说得过去的,条件又好,本来已经很犹豫的赵母就彻底偏了过去。
赵父吧嗒吧嗒地抽着水烟筒,思来想去,赵玉燕昨天抹腕子的狠劲犹在眼前,他最后妥协了。
赵向东是坚决投反对票的,但妹子死活要嫁,父母也同意了,他还能说什么。
他只是哥,妹妹的婚事是爸妈和她自己拿主意的,他最多就给建议。
他憋了一口气,也十分厌恶凑上来的客套的卢父。
家里忙着和媒人交涉等等,走结婚流程。毕竟得尽快把婚事办了,不然就算遮住了肚子,以后孩子出生月份也不好糊弄。
乱哄哄的,也说不上团聚不团聚。
他在家里呆了五天,比计划中提早两天回了杨市。
*
通讯不便,赵向东提前回来也没能通知媳妇,姜宁看见高大的军绿色身影进门时,小小吃了一惊。
不是打算回老家一周吗?
这已经是因为惦记怀孕未满三月的她而缩减了的,赵向东本来预计要回去十天的。
咋提前回来了呢?
现在下午三点多,家里人大部分都不在,就刘慧芳带着姜明杰在,还有姜宁。
其实姜宁本来也该出门的,不过今天下午她给自己安排的工作是算算账目和画点设计图,所以就干脆搬回家里干了。
姜明杰蹦蹦跳跳来说姑父回来时,姜宁忙出门一看,正巧见丈夫提着行李进了后院的门。
他脸色不大好看,哪怕见了媳妇露出笑意,也掩饰不了情绪不高。
刘慧芳显然也发现了,招手道:“小杰,不是说摘杏子吃么?来,妈妈给你剥一个。”
她笑笑牵着儿子走了,体贴不打搅两人说话。
“宁宁,宝宝听话不听话?”
媳妇爱唤孩子叫宝宝,赵向东也跟着喊了,他回到妻儿身边,冷峻的面色舒缓,眉宇间隐隐的阴霾也消了。
他不等姜宁说话,先将行李就换到左手提着,腾出右手牵着她,温声问道:“这几天你有没有不舒服?”
赵向东仔细打量媳妇儿,见她面色红润,精神奕奕,眸光重新染上暖意。
“我好着呢,宝宝也很好,能吃能睡,我大概还长胖了点呢。”
姜宁俏皮一笑,冲丈夫眨眨眼睛。
两口子携手往自己屋里走去,赵向东闻言笑了笑,他看着她没胖啥,这才几天?
进了房间,把房门掩上,姜宁先让风尘仆仆的丈夫去洗澡,她出门去厨房舀了碗红枣银耳糖水。
银耳炖得糯糯的,加红枣枸杞,放冰糖十分清甜,她没敢多吃,不过给赵向东垫垫肚子挺好的,他中午肯定没吃好。
洗了澡清清爽爽,喝了糖水暖了胃,媳妇陪着,赵向东才彻底舒缓下来。
姜宁这时候才问:“东哥,你咋提早两天就回来了呢,不多陪陪爸妈吗?”
赵向东揉了揉脸,“别提了,家里进进出出的人,爸妈一天到晚闲不下来。”
自从决定和卢家结亲后,赵父赵母忙得连轴转,连县城的小店不得不关门一段时间。
赵玉燕这事儿来得太突然,婚期很急,农村很多礼要走,她还一点陪嫁都没备着,弹棉花做被子做衣服,统统赵向东都帮不上忙。
二儿子回来很难得,但这回老两口真闲不下来团聚,加上卢家每次上门都凑上来和他说话,他厌烦极了,干脆提早回杨市了。
赵向东将赵玉燕的破事简单说了一遍,姜宁听得目瞪口呆,这初三少女搞出人命,在后世也够让人侧目,更何况现在。
不过她到底没太大惊诧,当初看见小姑子逃课恋爱时,她就知道对方肯定闹出幺蛾子,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大而已。
姜宁消化掉这个消息后,提出疑问,“东哥,燕子还没到年龄领结婚证吧?”
如果她没记错,赵玉燕今年也就刚满十七而已。
婚姻法还没修改,眼下女性结婚的年龄还没从十八调整到二十,但赵玉燕还是差一岁。
不要怪姜宁往阴暗里想,这样子结的婚,实在很不稳当啊,万一将来那男的反悔,不和生了孩子的赵玉燕领结婚证,那就够糟心的。
赵向东极不喜卢家,所以并没有详细介绍,姜宁就听一嘴那家条件不错。
也是,环境好的少年,才有心思搞对象,不然吃都吃不饱,哪有这个花花肠子?
但这种少年人,更容易心思浮动吧?
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了,姜宁希望赵玉燕能安稳点,不然小事折腾赵家,大事就得折腾她男人了。
“我和爸说过了,让卢家那边走点关系,把燕子的年龄改大一岁,先领了结婚证,才能办婚礼。”
至于婚礼,他恐怕不能回去了,这妹妹结婚并非十万火急的事,学习班刚开始,领导大概不能给批假。
毕竟,军官们才刚刚休了大半个月探亲假。
“嗯,结婚证是得先领的。”
姜宁点头同意,农村有很多没够年龄就结婚的男女,一般是摆了酒席就算的,结婚证以后再补,但明显赵玉燕这种特殊情况不大适用。
幸好这年头户口本都是手写的,管理也不如后世严谨,像这种情况走个后门改年龄结婚,也不难。
媳妇思想向来和自己同步,既然提起这件事,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