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灵泉快穿-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张自然明白林主编的意思,欧阳老先生眼看不行了,可是他们报纸的武侠版面却需要一位会写武侠小说的作者。要知道他们报纸的这个武侠版面还是应读者们的要求开办的,自从这个武侠版面开办以后,他们报纸的销量也确实好了不少。
在他们报纸界,销量就是一切。
他们自然得想方设法留住一位会写武侠小说的作者。
米朵的那篇名为《长白剑侠传》的小说,很快就被登在了下一期的报上。
因为版面有限,所以这一次只刊登了五千字。
老张还特地让米朵改写了一下,把悬念设在了结尾处,这样就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为着这个,米朵以后再写的时候,每一章的字数就卡在五千字左右。
原来的一章两万字,是她遵循了后世武侠小说的章节字数。现在看来,这个习惯得改改了。
《长白剑侠传》连载了两期以后,米朵就把家搬到了距离报馆更近的一座宅子。
先前手里没钱,米朵便租了陈太太家的阁楼。可是住在阁楼并不方便做饭,而且陈太太家里还有几个孩子,有时吵闹起来,还影响米朵写作。
这次米朵干脆租了整个宅子,不仅可以做饭,一个人住还清净。
当然房租也要更贵一些,不过米朵现在手里有不少钱,加上报馆那边也发了一些稿费,所以她现在也有了底气。
安置完行李以后,米朵就上街打算买点食材。这一个月她几乎天天都以面包鸡蛋糕充饥,委实是有些想念自己做的饭菜了。
从宅子出去再走一段路就是热闹的大街,再往前走一段路就是菜市场。
米朵买了不少食材,其中还有新鲜的明虾和鲳鱼。
明虾的价格并不像后世那么高,反而普通人家都能接受。而鲳鱼是上海人最喜欢吃的一种鱼,价格也不算很贵。
从菜市场回来以后,米朵刚进弄堂,就遇到了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
男子身上有很浓的文人气息,不过步履匆匆,很快就离开了弄堂。
米朵看他出来的地方就在自己家隔壁,不过当时房东太太说,那家住的是一个年轻小姐。
不过这些事与米朵毫不相干,她很快就把这件事抛在了脑后,开始准备做饭。
很长时间没有吃饭,米朵为了好好慰劳自己,便把买来的明虾做了个洋葱虾,至于鲳鱼则做了道红烧鱼。
饭菜的香味很快就顺着窗户飘到了隔壁,住在隔壁的周小姐很快也就闻到了这股香味。
她雇的老妈子虽然也会做饭,但是却从没做过这么香的饭菜,听说隔壁刚搬来了个房客,难不成是一位大厨?
过得两天,周小姐便找了个机会敲响了米朵家的房门。
米朵正在伏案写作,自从搬到这边以后,没了吵闹的环境,她写作的速度也快了许多。没几天的功夫,就又写了两万字出来。看来每个月十万字的任务,对她来说完全是绰绰有余。
周小姐发现开门的是个和她年纪相差不多的女孩,心里就多了几分亲近之意,“你是新搬来的邻居?我就住在你隔壁,家里没了米醋,想问你要点。”
米朵看她穿着一件时新的洋装,头发也微微烫过,像是受过教育的新时代女性,就打开门请她进去客厅小坐,自己去厨房拿醋。
周小姐眼尖,马上就看到了客厅桌上的一份手稿,自然也注意到了那一笔写的很好的小楷。
米朵回来,就见周小姐指着手稿道:“这些都是你从报纸上抄的吗?这故事倒挺有趣的。”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武侠小说的梗概,是我写过的一本武侠小说,当时写了二十多万字,发表在某点和某逐上,可是现在却找不到了,还好留着手稿。
第109章 民国女作家
米朵把手稿收起来; 既没承认也没否认,只是递给她一小玻璃瓶米醋; “这些够了吗?”
“够了,够了。”周小姐接过来的时候不忘道声谢谢,“那我先回去了。”
周小姐走后,米朵把手稿又整理了一遍; 她当初是觉得反正家里就只有她一个人住,在哪写不是写。可是现在看来; 还得另外找个房间做书房用。
她实在是不大想让熟人们知道; 她是一个武侠小说的作者。倒不是因为武侠小说作者的身份难登大雅之堂; 而是一旦说了这件事; 以后势必会有人提出想要看她的小说。可是报馆那边肯定不希望她将写好的东西泄露出去。与其如此,还不如把这件事瞒下来; 落个耳根清净。
米朵过后将楼下的一间空房腾出来做了书房,把手里写好的稿子工工整整的誊写好; 准备第二天送去报馆。
《长白剑侠传》起初在报纸上是一个礼拜登两期,后来看反响比较好,便两天一期。
字数也由原来的五千字加到了六千字。但是这六千字对于某些读者来说简直少得可怜; 等了两天,却只花了两三分钟的时间就看完,委实是让人有些心痒难耐。
在这一点上,报馆的编辑倒是可以得天独厚,可以提前看到要刊登的内容。
已经成为《长白剑侠传》忠实读者的编辑老张,本来正在审稿; 一看到米朵进来,马上放下手中的手稿,热情的迎了上来。
米朵知道老张这么热情为什么,笑着从包里取出手稿。
老张展开手稿,迫不急待的读起来。
上一次读到郑枫被人误会是采花大盗,逼不得已带着昏迷的少女逃亡时,老张就一直揪着心,不知道郑枫会面临怎样的境况。
如今看到稿子,老张几乎是一目十行的把米朵新写的两万字读了一遍。
郑枫带着昏迷的少女慌不择路的来到了城郊的荒山,为了躲避后面的追兵,他选了一条崎岖的山路。
可是却在一次躲避追兵中,不幸失足跌入了悬崖下的山谷中。当然和他一起跌落的还有那个昏迷当中的少女。
两人几乎同时落入谷中的一条溪流中,等郑枫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身处一个如同仙境般的谷中。
原来这山谷是一个武林高手的隐居之地,郑枫在此不仅发现了这位武林高手的墓地,还在一间茅草屋找到了武林高手留下来的一本武功秘籍。
主人公跌入山谷,无意寻到武功秘籍的故事,在后世的武侠小说中可以说是司空见惯。
可是老张却是第一次读到这样的故事,加上米朵现在的文笔已经比之前有了很大进步,郑枫跌入山谷中的这一段传奇,被她写的起伏跌宕,读者很难不引起共鸣。
老张一直读了两遍才恋恋不舍的放下稿子,然后问米朵:“后来呢,后来呢?”
米朵道:“后来怎么发展,我还没想好。”
老张意犹未尽道:“那个少女呢,你打算什么时候让她醒?她以后会不会和郑枫有一段情感纠葛?”
老张作为编辑,两个问题几乎都问到了点子上,米朵还是原来的说辞:“还没想好。”
米朵虽有大纲,但是她有时会犯一个毛病,那就是喜欢一边写一边改大纲。
就像大纲定的是,昏迷的少女是这篇武侠小说的女主,后来和郑枫一起闯荡江湖,而在跌落山谷后,也是和郑枫同时醒来的,然后一起发现了那本武功秘籍。可是米朵写到一半的时候,忽然觉得少女不适合做这篇小说的女主,便没有让她早早的醒来,继而想要另外安排一个合适的女主。
几天以后,老张便看到了后面的故事。
少女醒来以后因恩生情,被郑枫送回到家里后,不仅将误会解除,而且自此对郑枫念念不忘。
而郑枫则继续前往长白山,同时不忘修炼武功秘籍。在这过程中,他很不幸的遇到了江湖第一恶人,然后因为阻止恶人行凶,而被对方打伤。
这个时候,一个武功高强的神秘少女出现了,她一出手就把恶人打倒在地,恶人看到她使得一条丝绸,吓得当即落荒而逃。
郑枫对这个突然出现的神秘少女好奇无比,可是这个蒙着面纱的神秘少女没有过多停留,只留下一瓶伤药就走了。
这个情节,是米朵参考了好几个武侠小说,才决定让女主以救命恩人的身份出现的,当然也让女主保留了几分神秘。这样才能勾起读者的好奇心。
她这样新奇的写法,自然吸引了很多新读者。
好多喜欢欧阳老先生武侠小说的老作者,本来对报纸另换作者还有些不满,但是看了两期以后就发现,这篇武侠小说好像要比欧阳老先生写的更好。
而且它的主人公不同于欧阳老先生笔下的拳师,是一个有门派有师承的名门弟子,尤其是他的性格被作者塑造的很好,有天赋却不恃才傲物,相反还平易近人;有正义感,为人却不迂腐,对付歪门邪路,有时也会耍一些小手段。这样丰富饱满的人物在以前持强斗狠的武侠小说里几乎是找不到的。
几期下来,原来属于欧阳老先生的老读者纷纷转投到了《长白剑侠传》之下,后来还通过种种因缘际会,发展了不少新读者。
这些新读者中有不少人是正在学堂上学的女学生,她们本来是鲜少看报纸上的武侠小说的,觉得打打杀杀的情节实在是没有什么意思。
她们更为喜欢的是郑梦楼写的连载小说,里面不仅有落魄的世家贵族的描写,也有不堪忍受家族束缚的觉醒女性。
只是郑梦楼的小说,报纸上也不是天天都会有,有的时候因为无聊,她们也会瞟一眼其他小说。
这一看,她们就发现《长白剑侠传》倒是比其他武侠小说有意思,主人公郑枫有情有义,是个翩翩佳公子,不仅不像其他武夫那样粗蛮无礼,反而还知道怜惜女子。
一时间,女学生们之间流行起了看《长白剑侠传》。
能获得这样的成功,米朵的小说写的比较精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实在是这个时代的娱乐方式比较单调。
其中尤以学生们的消遣方式比较单一,上戏园子看戏是长辈们做的事,逛公园一次两次还有意思,可是多了也就腻了,舞厅跳舞倒是一件时髦的事,可是花费却不少,只有那些有钱的少爷小姐才能消费得起。
这样一来,唯有看报看书才是他们打发时间的主要消遣方式。
不过也正因为学生们都是受过教育的人,所以对小说的要求也比较高。
只有文笔优美,情节丰富的小说,才能受到他们的追捧。
米朵的文笔虽算不上最好,可好歹也是上过大学的人,遣词用句都比较文雅,而且还有比较新式的写法,使用倒叙和插叙手法,运用心理描写。
这些东西,无疑让《长白剑侠传》添了几分新式小说的色彩,自然也就会受到这些新式学生的追捧。
不过《长白剑侠传》能够吸引那么多女学生们阅读,还是因为书中几段情感方面的描写。
女孩子的心思原本就细腻一些,她们原本以为郑枫救下的那个昏迷少女,以后会与他有不少纠葛,哪里想到他后来又遇到了一个神秘的蒙面少女。
那么他最后到底是选择昏迷少女呢,还是选择神秘的蒙面少女。
因为心里存着好奇心,她们自然格外关注《长白剑侠传》的下文,有些心急的读者还纷纷来信,问《长白剑侠传》的作者蘅芜君到底是怎么想的。
蘅芜君就是米朵给自己起得笔名。
一来是这个名字的确好听,二来是这个名字很中性,男人能用,女人也能用,不会让读者那么容易猜到她是一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