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灵泉快穿-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在陆家,邱童却感受到了一股安宁的氛围。
陆叔叔家的饭菜又特别好吃,邱童自然愿意留下来。
陆文华听见邱童愿意留下来,当即道:“那就让邱童先在这边住下吧!”
米朵等邱童吃完饭以后,就先去了小食堂,请了半天的假,然后拿上布票和钱,准备带邱童去买些布回来,给他做几身冬装。
陆文华结婚之前攒了不少布票,米朵手里也有一些发下来的布票,因此她非常大方的买了好几身做衣裳的布料,还买了几斤棉花。
米朵结婚的时候,用手头的钱买了一个缝纫机,平日里给自己做衣裳都是用它。
她量好邱童的尺寸,裁剪好布料,只用了一个下午,就做出了一身合体的冬装和一身贴身穿的衣裳。邱童之前的冬装除了不大干净外,还不大合身。有些家长觉得孩子长得太快,都不愿意给他们买合身的衣服,觉得划不来。周蓉估计就是这个习惯,所以给邱童穿的衣服都有些大。
接着米朵又给邱童洗了个澡,用剪刀给他理了个发,然后里里外外都换上她新做好的衣服,等陆文华回来,几乎都有些认不出全身都焕然一新的邱童了。
米朵道:“晚上我再做两双棉鞋。文华你给他找两双你的袜子,我给他改改,做小一些他好穿。”
邱童来的时候,不仅穿的棉鞋上破了个大洞,就是袜子也有些破了。陆文华有不少后勤处发的军绿色的袜子,稍微改一些,就可以给邱童穿。
晚饭以后,米朵让陆文华陪着邱童玩,自己抓紧时间给他做了一双不大不小的棉鞋,又改好了两双袜子。
她有抚育孩子的经验,不仅在生活上将邱童照顾的面面俱到,就是称呼上也非常注意,很快就喊邱童叫童童。
这样一来,邱童自然愿意跟她亲近,张口许妈妈长许妈妈短,黏她的不行,搞得陆文华都有些吃醋。
米朵心疼他年纪小不愿意让他那么早上学,又怕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会出事,索性上班的时候把他带到了小食堂。
鉴于邱童是烈士的后代,丁主任倒是不敢说什么,而且米朵现在又嫁给了陆文华,成了军属,他现在心里就是对米朵不满,也不好再为难。
邱童跟着米朵来了小食堂以后,不知是米朵的影响还是环境的影响,总之他很快就对做菜产生了莫大的兴趣。还跟在米朵后面,像模像样的给她打下手。
米朵现在正在研究一道新菜式,这道菜式是有名的文思豆腐,考验的就是厨师的刀工。
米朵练了这么久的刀工,已经小有水平,就是和庞师傅这样练了十几年的老师傅比也差不了多少了。
文思豆腐做好以后,她请众人品尝了一下,大家都说好以后,她才在江团长有天请上面的首长们吃饭时,把这道文思豆腐端了过去。
偏巧那天吃饭的一位首长正是淮扬人,自从定居北方后,他已经好多年没有吃到正宗的文思豆腐了。如今吃到文思豆腐,他当即问江团长,做出这道菜的厨子是谁。
江团长笑道:“这道菜肯定是陆营长的爱人做的。我们小食堂的师傅里只有她会做南方菜。要是其他人,汪师长你说句话,我就可以让他跟你走。可是这位大厨怎么说也是军属。”
“哦,会烧这道菜的厨子是位军属?”汪师长颇有兴趣的问道:“就是我们上午见到的那位陆文华陆营长的爱人?”
江团长点头道:“是他,这小伙子不错,长得好,又有拼劲,娶得媳妇也不错,烧的一手好菜。”
汪司令有些羡慕陆文华这小子的运气,想他身为堂堂的一师之长,因为老婆不会做南方菜,只好每天食不知味,而陆文华这小子就可以大饱口福,想到此,他忍不住酸溜溜的说了一句:“想不到他倒挺有福气。既然是他爱人,那我自然不好多说什么了。不过改天你让他们小两口到我那里认认门,我保证好饭好菜招待你们。”
江团长笑道:“这没问题。改天我一定带他们登门拜访。”
作者有话要说: 我婆婆一直坚信,棉花做的衣服比什么都保暖。所以我儿子的冬装,都是我们自己买布,然后我婆婆裁好,里面放上棉花,然后在缝纫机上过一遍,基本一个下午能做两条棉裤。
据说我婆婆的缝纫机就是她结婚时买的,那时人们结婚好像都有这个陪嫁。
前几天我婆婆给我儿子做了件棉袄,期间我叮嘱了好几遍,可是做好以后,我儿子一穿,简直就是个大衣。无语……
第104章 女知青
邱童在陆家一直住了一个多月; 直到临近过年的时候,赵援朝才说通了周蓉; 把邱童接了回去。
邱童起初自然是百般不情愿回去,米朵就答应他,等新年一过,就会把他接回来多住几天。如果他觉得在赵家受了委屈; 可以随时回来,反正两家住的这么近; 就是中午饭也可以来这边吃。
赵援朝看着米朵和邱童亲密无比的样子; 心中不由对周蓉生出了一丝不满。同是为人妻子; 周蓉怎么和人家差这么多呢?难道真是他眼光不及他妈好?
他心里正在琢磨此事; 不防那边米朵忽然干呕了一声。
邱童忙关心的道:“许妈妈你怎么了?”
米朵笑了笑道:“没什么,许妈妈胃里有些不舒服; 一会儿就好了。”
邱童这才放下心来,然后与米朵道过别; 就跟着赵援朝回了赵家。
他们走后,米朵翻了翻日历,发现自己的例假已经一个多月没来了; 想到这几天的反应,米朵知道自己应该是怀孕了。
她这一胎妊娠反应有些强烈,起初不过是干呕,后来一闻到油烟味就吐。
这样子自然是没法在小食堂上班的。米朵只好暂时辞去了小食堂的工作,开始在家一心一意的养胎。
一直到满三个月,米朵的妊娠反应才不那么强烈。她本想继续去小食堂上班; 可是陆文华怕她累着,非要她在家里养胎。
米朵就将邱童接了过来,本来新年以后想把他接来的,可是因为怀孕,这件事就拖了下来。
这次米朵将邱童接过来以后,一边忙着给他做春装,一边研究菜谱。
鉴于手头的食材不多,米朵这次把重心放在了点心上。
菜谱上记载了不少南式点心,虽然有些食材也没法弄到,但是可以用其他的食材代替。比如一道用糯米粉蒸制的点心,可以用粳米粉代替
,没有桂花,米朵就用晒干的月季花代替。
她做的第一道桂花糖蒸新栗粉糕,就是用月季花代替了桂花,栗粉则是用去年吃剩下的栗子做的。这些栗子是陆文华的一个属下送来的,不仅个头大,而且甘甜沙糯,用来做栗子糕最好不过。
这道点心做好以后,米朵给邻居们都送了一点。赵家那边,也让邱童端过去了一碟。
后来米朵又陆续做了山药枣泥卷、茯苓饼、如意糕等几种点心。
其中山药枣泥卷是补气血的,把煮好的红枣去核打成泥,包裹进混合了山药泥和粳米粉的面皮中,卷好切片,再上屉蒸熟即成。
这道点心,邱童和陆文华也都爱吃。
混合了粳米粉的山药泥软而不散,里面的枣泥甜而不腻,用来做饭后甜点最妙不过。
陆文华饭后连吃了两个山药枣泥卷才停住手,跟米朵说起正事。
“我妈今天来信说,眼看你马上就要生了,她那边已经请好了假,不出几天就会过来。”
米朵道:“其实离生还早呢!妈没必要那么早过来。”
陆文华原本是想让许敏的母亲过来照顾月子的,毕竟她是妻子的亲妈,照顾起来也方便。可是许敏的母亲惦记着家里的儿子,没有过来的意思。还没等到陆文华给自己母亲写信,秦云香就主动来信说要请假过来。
“还是早点过来吧!我妈好歹说过来让,她来了,我也能放心一些。”陆文华第一次做爸爸,难免有些紧张,自然想让秦云香早点过来。
秦云香是离米朵还有两个多月才到预产期的时候过来的,她来的时候还带了不少南方的特产。
等米朵生完孩子以后,她就开始给米朵熬各种下奶的汤水。
米朵这胎生的是女儿,不过陆文华和秦云香都不是重男轻女的人,秦云香还给孙女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陆玉菡。
秦云香一直待到孙女满百天才走,她走以后,米朵就开始了独自带孩子的生活。好在陆玉菡小朋友是个听话的小宝宝,上午和下午都能睡上好长时间,米朵还能腾出手来鼓捣新菜和点心。
陆玉菡满周岁的时候,陆文华在小食堂办了一场满周宴。
米朵还到小厨房做了几道菜。
江团长吃到米朵做的砂锅狮子头,颇有感慨的说道:“我这两年一直惦记着这道菜,老想着什么时候才能吃到这道菜。”
陆文华笑道:“团长说这话,让我情何以堪,都是我的错,我敬团长一杯。”
满周宴结束以后,夫妻两个带女儿回了家里。陆文华就开口道:“刚才江团长特地把我拉到一边,问我什么时候让你上班?”
米朵道:“我上班了,那女儿怎么办?”
也许是女儿长得酷似陆文华,又是个香香粉粉的小女孩的缘故,米朵将一半的心思都放在了她身上,暂时还没想着到小食堂上班。毕竟,请保姆照顾孩子,她委实不放心。
而且再过几年就要恢复高考了,米朵想着一边照顾女儿一边复习功课,这样等恢复高考后,还能考一个好点的大学。她虽钟爱自己现在的厨师事业,但还是想能有一个文凭。
陆文华道:“我也是这样说。江团长说,他也不强人所难。只是汪师长上次吃过你做的文思豆腐以后念念不忘,他问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一块到他家拜访一下。”
米朵道:“我这边什么时候都有时间,主要还是看你。”
陆文华道:“那我过两天请一天假过去,也许我还能沾上媳妇的光得到汪师长的提拔呢!”
陆文华不过是一句玩笑话,米朵却听在了心里。
于是去汪师长家那天,米朵大展身手,不仅做了汪师长喜欢吃的文思豆腐,还做了十香菜和红烧豆腐几个拿手菜,另外还做了两道南式点心作为饭后甜点。
汪师长高兴的很,一再说她第一次过来请客,就请她下厨,不好意思的很。他说是这样说,可是那道文思豆腐,他一个人就喝了一半。
汪师长的爱人林医生还一再让米朵教她做几道南方菜,也免得丈夫老是抱怨饭菜不可口。
米朵笑道:“嫂子想学做南方菜,这个容易。我将几道南方菜的做法详细写下来,嫂子照着做就是。不过那道文思豆腐需要好的刀功,这个嫂子得下功夫练。”
林医生一听就道:“文思豆腐还是算了吧!我学会做其他的南方菜就是。”她每天光是医院的事,就已经够忙了,刀功什么的,还是算了吧!
临走时,汪师长和林医生塞给了他们一大堆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别人送的礼品,有吃的,也有喝的。他们夫妻俩用不了那么多,便送了他们小两口不少。
回到家,米朵检点了一下这些东西,把多余用不着的东西拿出来,让邱童送到赵家。
邱童现在已经上学,每到周六日就会过来陆家这边住两天。
他将书包放下以后,米朵就给了他两个礼品盒,让他送到赵家。
邱童把东西放到赵家以后,正好赵援朝也回来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