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灵泉快穿-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杏花对这个小姑子的意见也并不怎么在乎,见婆婆和大哥三弟都同意了,便看向吴青柏。
吴青柏是个老实本分人,他始终觉得米朵给他们两口子安排的活计挺好,而开面馆既要本钱又要承担风险,加上杏花之前又从未跟他提过此事,因此他一言不发,用沉默表达自己的不满。
杏花跟他做了这些日子的夫妻,哪里不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因他们两口子是坐在一条长凳上吃面的,就借袖子做遮掩,轻轻捏了捏吴青柏的右手。
吴青柏抬起头,就见杏花用带着期冀和恳求的目光看着他,他不由心一软,便妥协了一步。
“你要开面馆也可以,不过轮到送货的日子,你得让我去县城。”
吴青柏这话刚说完,不等杏花开口,吴青松先开口道:“老二,我有个主意,你听一听。我们东家原本就打算每个月派个人来取这番茄酱。只是后来娘跟杂货铺和陈家那边谈好了,这才撂下了。等年后,我去跟东家说说,还让他派个人过来取番茄酱,连带捎上那些绢花绒花,然后由我给杂货铺和陈家送去那些绢花绒花,这样不就省去了你们的功夫。”
“如果能这样,那就太好了。”杏花马上道,“只是要辛苦大哥你了。”
吴青松道:“一家人,说什么辛苦不辛苦。”
吴青柏还有些过意不去,张口想要说话,米朵抢在他头里一锤定音,“那这事就这么说定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投出了霸王票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潇湘忆 1枚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潇湘忆 55瓶、陌上初夏 5瓶、萌萌哒小肥啾 4瓶、zm77725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
第146章 恶婆婆
一家子吃完面条以后,杏花因为开面馆的事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抢在程氏头里收拾了碗筷。
吴青松等弟弟妹妹去后; 没有急着回自己的东厢房; 而是跟着米朵回了正屋。
秀巧在东屋里正绣嫁妆,米朵就在堂屋坐了下来; “老大你来的正好,娘刚好有事跟你说。”
吴青松道:“那娘你先说。”
“你三弟如今也不小了; 再过两年,便该娶媳妇进门了,可是这家里就两间厢房; 总不能让你三弟一直住在西屋。娘就想着不如在屋后的那块空地上再盖几间新房。”
三弟过了年就十七岁了,他像三弟这个年纪已经定了亲事了。因此米朵说要为三弟打算盖房; 吴青松也不感到意外。
“这个娘做主就是。要是钱不够; 我手里还存了十几两银子。。。。。”
“你的钱自己收着,娘手里的钱足够了。”米朵很快打断了吴青松的话; “娘是这样打算的; 以后你的工钱娘一文都不会再要了。留着这钱,你将来在县城买处宅子,再把程氏和两个闺女接过去; 也免得你一个人在县城里孤单; 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
吴青松不曾想米朵竟然要他在县城买房,“娘,这可不敢。程氏和闺女们要跟着我去了县城,老二他们也要去镇上开面馆; 娘你怎么办?”
米朵道:“还有老三呢!原本我想让老二和老三都留家里帮忙,可是老二媳妇既然愿意出去做生意,那么就留下老三守着我吧!他不比你稳重能干,也不比你二弟老实本分,我要不把他拘在家里,委实有些不放心。”
母子两个正说着话,屋外响起一阵脚步声,却是老二吴青柏走了进来。
他看见吴青松也在,微微吃了一惊。
“大哥也在啊!”
吴青松知道二弟过来肯定是找娘有话说,反正他过来的目的也无非是替东家问米朵明年能不能多往酒楼那边送些番茄酱,不怎么打紧,因此就站起身,“娘,那我先走了。”
吴青松一走,吴青柏就坐在了他原来的位置,开口道:“娘,我想了想,觉得杏花开面馆的主意还是不怎么好。娘你之前答应过酒楼的东家,番茄酱只卖给他们一家。虽然我们是在镇上做生意,但让人家知道了也不太好。而且大哥光是酒楼那边就忙的不行了,这样一来,岂不耽误他做事。”
米朵道:“你说的这些我也考虑过。不过这些都是小事,我当初是答应酒楼的东家不把番茄酱卖给别家,可是却没答应不让自家人用。至于你大哥那里也不过一个月才送一回东西,耽误不了多少功夫。倒是开面馆这事不是小事,又要寻铺子,又要购置家什,你们手里的银子可够。”
吴青松道:“之前娘给了我们好几个月的分红,我都交给杏花收着,总共有七八两银子。杏花说她打听过镇上店面的价格,这些银子足够租三个月的铺面,家伙什也用不了多少钱。”
米朵点头道:“你们有成算就好。我把话说到头里,番茄酱和肉酱,我会每个月不落的给你们做上几坛。可是以后家里的进益,其他人有分红,你们两个是不用想了。”
吴青松不好意思道:“这个杏花也跟我提过,她说我们既然要了娘的番茄酱和肉酱,就是沾了大便宜,以后娘再给我们分红,我们是断不能要的了。”
米朵笑道:“杏花是个能干利索人,有她帮衬你,娘以后可以放心了。不过开店面多的是地方花钱,七八两银子指定不够。这样娘再给你十两银子,你们手头宽松,办起事来也方便。”
米朵说着就起身去屋里开了箱子拿了十两银子出来,吴青柏死活不肯收,本来他违背娘的意思听媳妇的话去镇上开面馆就觉得自己已经给娘添麻烦了,自然不好意思要米朵的钱。
米朵把十两银子硬塞给他,“你别忙着推,听我跟你说完。这几个月娘手头攒了不少钱,这钱娘一个人花不了多少,到头来还是要给你们兄妹四个人。
现在不过是你出去要开面馆,先给你一份。等开了春,娘还要拿出银子给你三弟盖新房,将来挣得多了,还要给你大哥一些,让他在县城买处宅子。再有你妹子出嫁,娘自然也要给她一些私房银子。因此你别不好意思,只管收着。将来别说娘偏心,只把银子给哥哥弟弟妹妹就是。”
吴青柏忙道:“娘,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念头。”
米朵道:“没有最好,快把银子收了,回去跟你媳妇好好商议一下吧!”
打发走老二,米朵冲着西屋的方向道:“出来吧!”
老三吴青槐笑嘻嘻的走了出来,“娘你怎么知道我在隔壁偷听啊?”
米朵哼了声:“你的那点小算盘小算计,能瞒得过我。”
吴青槐笑道:“娘,你刚才跟大哥二哥说的是真的啊?”
“什么真的?”
“就是把我留家里这事。”
米朵正色道:“自然是真的。你大哥在县城做掌柜,你二哥以后要去镇上开面馆,娘不守着你守着谁。等你娶了媳妇,娘就把这制绢花绒花的手艺手把手的交给她,一心一意的跟着你们过日子。”
吴青槐早就盯上了米朵制绢花绒花的手艺,如今听米朵要把这个手艺传给他未来的媳妇,立马就把刚才米朵给老二十两银子的不快抛到了后头。
“还是娘疼我。”
米朵道:“只要你安安分分的,娘不疼你疼谁。”
吴青槐笑道:“娘,你刚才跟大哥说我该娶亲了,不知娘打算给我寻个什么样的姑娘?”
同是戴氏所生的儿子,老二一提起婚事就扭扭捏捏,米朵问了好几遍才知道他中意的姑娘。而老三却不等她提起,就主动问及,脸上还一点羞涩之意都没有。
米朵道:“自然是要模样标致、娘家得力,人又能干的姑娘。”
吴青槐嘿嘿笑道:“还是娘了解我,娘家得力倒在其次,最重要是模样要长得好,人也要能干一些。”
米朵心里早有了三儿媳的人选,不过现在还不到时候,因此等他说完就把他撵去睡觉了。
正月十五过后,吴青松就回了县城。
没几天,吴青柏两口子便去镇上租了一家店面,备齐了家伙什,就在正月底正式开张了。
刚开业两天,米朵和秀巧也去面馆帮了两天忙,后来等面馆走上正轨,老二两口子慢慢适应那种忙碌的生活后,米朵方才开始张罗盖房的事。
吴家所处的位置在村东头,村东头距离地里有些远,因此在这里建房的人家不多,距离吴家最近的一个邻居,距离他们也有小半里路。
吴家的屋后更有一亩多空地。
米朵打算好好利用起这一亩多空地,除掉建筑面积外,剩下的地方就用来开辟成花圃和菜地。
盖房这件事,对米朵来说几乎是轻车驾熟。
两个多月后,在原来吴家的三间大瓦房后,就多了一进院子。院子比着原来的格局,北边建了三间齐整的青砖大瓦房,东西各建了两间厢房。
第二进院子后面就是半亩多地的菜地和花圃,米朵雇人在周边修了一道一米多高的竹篱笆,又在第一进也就是原来的房子旁边留了一条过道,直接通到后面的菜地和花圃。
新建的第二进房子,米朵是给吴青槐盖得,大概花了三十多两银子。
米朵把盖新房所用的钱暗暗记了下来,准备等手里的钱攒的多了,也给老大同样多的钱,让他在城里买一处宅子。至于老二那边,他们有自己送去的番茄酱和肉酱,折算成银子下来,每年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倒是秀巧有些不好办,米朵有心想多给她一笔私房银子,让她在婆家立住脚,又怕她外强中干守不住私房银子,最后思来想去,决定只给她陪送十两银子的私房银子,然后再找木匠给她多打几套家具,也能给她多挣些颜面。
第二进院子落成没多久,吴青槐就欢欢喜喜搬进去了。不过他总算没高兴坏,没睡北边的正屋,而是搬进了一间西厢房。
庆祝新居落成那天,吴青柏和杏花也特地从镇上赶回来了。
吴青柏看见新盖的第二进院子,眼中露出羡慕的目光,但是转念想到面馆的进益,再过几个月,他们就能存下一笔钱,按着杏花的意思,就是在镇上买个宅子也绰绰有余,如此一想,他便对三弟没了什么嫉妒之意,反而对这个家有了一丝亏欠之意。
“其实照娘说,你和杏花搬去镇上也是件好事。”
米朵听二儿子说了他们要在镇上买宅子的事,没表现出一丝诧异,这原本就在她的意料之中。
她一边整理绣线一边道:“杏花的后娘不是什么好人,杏花那个弟弟年岁又小。将来等他长大,那后娘指不定还要攀扯上杏花,让她拉拔兄弟一把。你们搬去镇上,也省得跟他们打交道,免去了一层麻烦。”
吴青柏原本以为自家娘会反对他们两口子在镇上买宅子,他其实都已经做好了打算,只要米朵反对,他就竭力说服杏花打消这个念头。但是杏花却坚定不移的相信婆婆会同意他们这个决定,因此吴青柏才试探着说了他们要买宅子的事。
如今听到米朵的回答,吴青柏又是愧疚又是不安,总觉得自己好像抛弃了这个家。
还是米朵看出了他的心事,主动说道:“你也不要觉得你在镇上买宅子住就是不要这个家了。常言说得好,树大分叉,兄弟大了分家。我不是那等心胸狭隘的婆婆,非得要你们兄弟三家都守着我听我的话。
就是老三留在家里,我也另给他盖了一进院子,为的就是将来不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