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现在我想做个好人 >

第37章

现在我想做个好人-第37章

小说: 现在我想做个好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兄妹俩早上去了郑家位于王关庄的小吃店,郑轩一家人笑脸相迎。郑轩的母亲杨丽娟为了感谢梁坤,今天特意请假没去上班。
  大家寒暄了一会儿,聊起了那件事,张建华的处罚结果还没确定,郑家不打算私了。
  偷准考证不能用金钱来衡量,性质非常恶劣。幸好东西找回来了,没有影响郑轩考试,否则郑家把这货千刀万剐的心都有。
  泉城的电视台,商报、时报、齐鲁晚报全都报道了这件事。张建华成了名人,最终赔多少钱不知道,他那家店是肯定要关门了。这么缺德的人,做的东西还不好吃,谁会去买他的东西?
  而且他是有案底的人,属于屡教不改。如果简简单单放过,这人以后八成还得做坏事,绝不能让他觉得犯罪成本低。
  梁坤在这方面给不了什么建议,他两世为人,从没和人打过官司。
  郑贺金用心做的几样小吃,名不虚传,吃起来口感非常棒。梁坤旁观了他的制作过程,认真研究了一番。
  郑贺金是做点心为主,不能当主食,梁坤依旧受益匪浅,有些他没吃过,比如芙蓉糕。
  梁坤赞道:“真没想到这里的点心这么好吃,怪不得那个家伙狗急跳墙了,两家店距离这么近,他肯定什么都卖不出去啊。”
  “祖传的,来泉城发展前,我家在外地也干这个。”郑贺金自豪的说。他是子承父业,开店很赚钱。
  梁坤吃完了一块,品了品味道。“味道比萨其马好很多。叔叔能教我做吗?我如果想吃的时候跑到你这里来买太远了。而且我们很快要去燕京上学了。”
  郑贺金擅长做的东西他都尝了,芙蓉糕是最好的。这种点心由萨其玛转化而来,因形态与色调如芙蓉花,故有此称。做好后是长方形状,金黄色,内部紧密并有匀称孔隙,风味特点与萨其玛相似,松、软、甜、香。
  郑贺金将精细的糯米粉制成的米糕切成片状之后,将其放入油锅中进行油炸,再放上白糖和饴糖。这工序非常考究厨师的技术,做好了吃起来酥脆,和沙琪玛比没有那么粘牙。
  郑贺金立即答应了。“你想学当然没问题,这不是什么秘密,但我要提醒你,初学者做出来的味道是有很大差别的。”
  做点心不简单,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影响最后成品的质量,郑贺金觉得梁坤是外行。
  梁坤点头道:“我不会耽误你很多时间,今天下午我看你把几样东西再做一遍就行了。”
  郑贺金摇了摇头,像师傅教徒弟一样耐心。“你这样是学不会的,要不要来店里帮几天忙?我给你开工资。”
  “叔叔,他看两遍就差不多了,你们别把他当正常人。”梁爽在一旁笑道:“他看书几乎一目十行,学东西特别快。”
  郑家三人没有接话,他们也听过梁坤接受采访时的豪言壮语,不过“天才”这种生物,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
  真有人拥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比如有一个叫陆涛的,他听一遍就能记住20个电话号码,擅长用天才的头脑劈腿和坑爹。未来电视台还会推出名为《最强大脑》的综艺节目,那里面有很多记忆高手。
  上节目的人大部分是真的,或许有夸大,但能力不能完全造假。因为节目组不可能让一个普通人上去装B,只能对本身有过人之处的选手进行适当的包装,否则太容易被拆穿。
  梁坤就属于那种能上《最强大脑》综艺节目的人。下午他又进厨房看郑贺金做小吃,学霸技能和小吃制作技能同时发挥作用,他把每个步骤都记在了脑子里。
  他主要学的有三种,除了芙蓉糕外,还有方集馓子。其条匀细,含芝麻,脆而酥,大嚼一口,香满齿颊。
  灰水粽子,分甜、咸两种,色泽金黄,晶莹透明,适合冷吃。
  郑贺金是十年前来泉城的,籍贯是安徽,他制作的小吃在泉城不常见,想不火都难。这些做法并不复杂,都是用寻常的厨具就能完成,油炸或者蒸煮。
  梁坤看了一遍,又闭上眼好似顿悟一般琢磨了十分钟,然后提议用店里的材料尝试制作一份,准备带回家给父母吃。
  郑贺金不会要材料费,只是觉得梁坤这人很和自己的胃口,他真希望自己的儿子也对厨艺这么感兴趣。
  他指着郑轩,恨铁不成钢的说:“我想让他学这个,可他一直不愿学,说想进大公司当白领,给人打工还不如我这小店赚钱呢。梁坤,你以后准备做什么?”
  “看兴趣,大概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梁坤洗手擦干,准备开始制作芙蓉糕。“我现在最想学会做小吃。”
  “这可不是短时间能练好的。”郑贺金笑道。
  几分钟后,郑贺金就感到自己被打脸了,梁坤做芙蓉糕的步骤全对,只是动作有些生疏。
  他好奇的问:“你以前做过吧?”
  “不,今天第一次做,不过我在家常做饭,手巧。”梁坤聊着天,手上没停下。“我记性好,就是我妹妹说的那样,学东西快。”
  “……”郑贺金心中感叹,这可不是手巧、记性好就行的。
  想成为一个好厨师,必需专注,爱钻研,有毅力,领悟力强,喜欢厨房,擅长品尝美食等等,这些全是天赋。
  梁坤是个高中生,平时得上学,他不可能有很多时间待在厨房钻研。在郑贺金看来,梁坤如果真是第一次做芙蓉糕,他的天赋高到不可思议。
  他就连“随手”的一些细节都做的不错,抹布的叠法,用厨具的动作都很讲究。好厨师都明白,只有做好了每一个细节,才能把厨房里的整件事都做好。
  梁坤很快就独立做出了八块芙蓉糕、四个馓子、六个灰水粽子。他的动作虽不像郑贺金那样熟练,但步骤都不需郑贺金提醒,全是对的,火候也掌握的恰到好处。
  所以,他做出的成品在卖相上和郑贺金做的几乎没有差别,让人一看就有食欲。
  郑贺金目睹了全过程,惊讶的不知该如何评价。
  这还是人吗?他只看了两遍就记住了我的所有工序,而且色香达到了这种程度,就是不知道味道怎么样。看起来肯定差不到哪里去,他能直接开店了。
  郑贺金回忆自己刚开始学厨时的手艺,天赋和梁坤比差了十倍都不只。
  郑坤在屋里陪梁爽聊天,也开始相信梁坤是天才了,高考成绩肯定差不了。他觉得学做小吃比学数理化难很多,对梁坤来说,却显得那么容易。
  梁坤用系统训练就是开挂,系统会给予隐形的指导。火候少了或者多了,他动手动作是否规范,系统都会提示,只有做对了他心里才舒服。
  “我能尝尝吗?”郑贺金问。
  “当然可以,大家都尝尝吧。我主要为学习,不带回去也没关系。”梁坤笑道。
  “你不是想孝敬父母吗?”杨丽娟问。
  “接下来我在家估计会连做好几天这个,他们不愁尝不到的。”梁坤一边解释,一边召出了系统。
  他想看看技能提升了多少,结果令他大吃一惊……


第四十七章 【来自长辈的新橙色任务】
  梁坤的“华国小吃制作”技能飙升,只做一次就达到D级55%,他都怀疑自己看错了。
  这是他升级最快的一次,似乎比提升学霸、踢足球等技能容易得多,其实不然。他很快想到了提升迅速的原因,自己并不是真正的初学者,前世有着十几年的厨师经验。
  之前他没有关于厨艺的技能,自带的经验无法显示。他不只会炒菜,小吃甜点也学过,做烤面包、油炸麻团、麻叶之类的都非常熟练,味道也不错。
  梁坤估计要升到C级应该很快,之后就得勤加锻炼了。不练不行,像踢足球技能他到现在依旧只有C级。
  郑贺金第一个品尝了梁坤做的芙蓉糕,放在嘴里嚼了两下愣住了。他沉默了片刻才苦笑道:“你真的是第一次做吗?这怎么可能呢?”
  “就是第一次,我完全按你的方法做的。”梁坤如实回答。
  “你只看了两遍,真的全记住了?”郑贺金咽了口吐沫,大受打击。
  没办法,这就是普通人和挂B的区别。
  你努力的做到最好,可能还不如别人的随便搞搞。
  在场的人中,只有郑贺金知道梁坤的天赋有多么恐怖,自己的手艺如果那么容易被复制,张建华就不会因为没生意去偷郑轩的准考证报复了。
  包括梁坤在内,其他人也都尝了点心,和店里卖的味道几乎没有区别。拿这些东西往外卖,回头客们八成会以为就是郑贺金做的。
  兄妹俩又在店里聊了一会儿,带上剩下的小吃骑车回了家,主要带的是粽子。梁坤做的是肉粽,可以当饭,大家只扒开一个尝了尝,都表示很好吃。
  梁国徽和王秀英尝过后,都不信梁坤是现学现做的,梁爽作证后他们才接受了这个事实。
  梁爽非常淡定,认为用不了多久,梁坤就有可能在做粽子方面青出于蓝了。
  “这个也太好吃了,你在家能做出这种粽子吗?”王秀英问。
  “当然可以,我不只是会用他那里的材料,所有的工序我都记下来了,包括材料在哪里能买到。”梁坤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梁国徽笑问:“如果这个不难学的话,你能不能教教你三叔?那家店生意很好吗?要是他去卖这个,能不能赚钱?”
  “赚钱是肯定赚的,但我学的快不代表他也能学的快啊。”梁坤知道老爹是想帮兄弟,如实说道。
  “就教他两种最好卖的,不开店,粽子在外面有辆三轮车就能卖吧?还有这个芙蓉糕也很好,可以提前做好拉出去卖,你们觉得呢?”梁国徽热切的问。
  “大概可以吧,不如明天我们去爷爷家,买好了材料到那边做一次,看三叔有兴趣学吗?”梁坤提议说。
  梁国徽笑道:“行啊,咱们一起回去看看。过年到现在,你俩还没去看过你爷爷、奶奶呢。如果你三叔能有个活干,全家人都省心。”
  梁坤感觉有任务可做,反正他放假了,在哪里练厨艺不是练?
  三叔梁国泰是个奇葩,今年已经40岁了,没结婚,没工作。他和爹妈一起住,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在混日子。
  60后啃老这种事比较罕见,梁国泰做到了。他当然也工作过,一直赚不到钱。
  他先是接梁坤奶奶的班进了木材厂,一个糟糕透顶的单位,上班得骑一个小时自行车,很锻炼身体,工资非常低。后来这厂不行了,他下岗和朋友一起开过小卖部,卖过纯净水,全都没有干长。
  他年轻时还是个比较新潮的人,穿衣风格另类,留披肩发,听摇滚乐。他以为自己很酷,其实把时间全浪费了,完全没有一技之长。
  随着年龄增长,他找工作越来越难。他想找老婆更难,同龄的女人他看不上,年龄小的女人看不上他。
  总之,梁国泰是个“老大难”,梁国徽身为家中大哥,很关心弟弟未来的生活。要是他这么混下去,将来二老去了,哪怕遗产都留给他也没多少,到时谁养着他啊?
  好在现在梁国泰有了和梁坤学做南派小吃的机会,可以提升自己,成为“南派三叔”。
  第二天早上,梁坤从郑贺金平时进货的八里桥批发市场买了制作粽子、芙蓉糕的材料。只要买的多,东西很便宜,然后他骑自行车去了爷爷家。
  梁国徽也有工作,负责收芦苇叶,这个比较简单,小清河就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