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在大宋开饭馆[美食] >

第8章

我在大宋开饭馆[美食]-第8章

小说: 我在大宋开饭馆[美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少倒是小事,重要的是有人时常打扫着,不致让这间小店子太腌臜。”家丁头上裹着包巾,手里拿着湿帕子,将店子里里外外擦拭干净。
  黄俞笑靥如花,一口应声道,“好勒!多谢你家主人,多谢你了,小哥。日后若是你遇到你家主人,向我代他说声新年吉祥。”
  离过年还有一月左右,京城里不少人已经开始准备采买货物。毕竟,若是到了年跟买货物,价钱要翻上好几倍。但凡能放置时间长的货物吃食,早早地被人一抢而空。
  黄俞嘴角上扬:一切的苦难已经过去,新的一年,我来了。我要在汴京城里开店挣钱,在汴京城扎根!
  看来,今日遇到的不全是坏事,总是有一件能让人心情愉悦的事了。虽然店面的位置比不得像界身,但是在汴京城这般寸金寸土的地方,这家店面的租费算是公道。
  忙活完一天,黄俞终于办好店铺交接的事务,准备去潘楼酒店接阿娘一起回家。
  黄俞抬眼看黄四娘旁边的摊位,已是空空如也,便纳闷道,“刘叔卖的货已卖光了?”
  黄四娘答道,“你刘叔卖字画,生意一向冷清。更何况,再过一月就是年关,不少人没那个闲心买字画。”
  “刘叔这么早就回去?”
  “他一向如此,每日虽来得早,收摊也是最早的,不到寅时就回家去了。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倒是活得自在。”
  黄俞大受启发,自己租的店面晚上生意最好,白天尤其是早晨,几乎鲜少有人大老远跑来瓦栏吃饭。⑨⑩光整理
  开店初期,需要采购食材,黄俞需要稳定的经济来源。毕竟,一家店面刚开张,不会轻易地稳赚不赔。
  黄俞突然对黄四娘严肃地说道,“阿娘,有什么差事只需早晨干活的?我想兼一份工。”
  黄四娘颇为忧虑,兼工很累,尤其对于一个小姑娘来说。
  “阿娘,你不用担心。我先兼工一段时间,等我的小店走上正轨后,我就辞了其他差事。”
  “柳西桥处,张贴许多招人的告示,你可以去那瞧瞧。”黄四娘知道她这个女儿极有主见,性子很倔,一旦下定注意、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好勒,我这就去瞧瞧。”
  眼前的柳西桥是由青砖堆砌的小拱桥,横跨在江面之上。京城中有招人帮佣的,出租店铺的,寻人寻物的……都会在柳西桥贴上信息,让更多人知晓。
  柳西桥上贴满各种租赁帮佣信息,黄俞扫视一圈后,眼神突然一亮,只见上面写着——
  招厨娘每日熬清粥一份,半年工钱为三百两纹银。
  熬粥?三百两纹银?
  天下竟有此等好事?黄俞兴奋地搓搓手,心中狂喜:我可以!
  黄俞急忙询问路边的小哥,“请问在哪儿接这份差事?”
  小哥一脸诧异地望着她,小声唏嘘道,“小姑娘哪,我劝你还是不要凑这个热闹。”
  黄俞听后愈发好奇,“小哥为何如此说?”
  “你别看给的银两多……实话说啊,那位喝粥的贵人哪,可金贵着了,要求甚高,宫里的御厨怕是都瞧不上眼的……你个小丫头,还是莫想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黄俞低声呢喃道。
  “啊?你刚刚说了什么?我没听到。”
  黄俞含笑道,“小哥,我还是想试试。你可知我应到哪儿接这差事?”
  “年轻人还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罢了罢了。你可知柳音阁?”
  “柳音阁?”
  小哥噗嗤一笑,“看来你是个外地人,竟连柳音阁都不知。”
  黄俞忙点头道,“家道中落,搬来汴州只为找个生计。”
  “此处是柳西桥,你瞧前面的瓦子,绕过瓦子,向右拐,在南食店处,就可看到柳音阁了。”
  黄俞谢过小哥,面露尬色道,“我知道了,原来是那种地方。”
  小哥见黄俞面色绯红,忍不住嘿嘿地笑了几声,“那你还去不?”
  “去!”


第10章 梅花糕   普天之下,有何人会将自己活活……
  自柳西桥向东,可见一条宽阔的十字大街,那地方的是交易杂物之所。每日五更天左右,众商贩开始摆摊,汴京城中的百姓开始买卖各类衣物、书籍画册、头巾领子之类,天亮前被撤去,俗称“鬼市子”。
  黄俞自是熟悉此地的,阿娘平日若是没能抢到潘楼酒店中的摊位,通常也会在鬼市子旁摆摊。
  走出旧曹门,便是那小哥口中说的瓦子了。下桥后,两条街皆是秦楼楚馆。
  向右拐,黄俞便看到柳音阁。
  “请问这位姐姐,我在柳西桥上看到告示……”
  柳音阁前的几个姑娘正在揽客,看到一个穷酸瘦弱的小丫头片子,自然不愿搭理。
  “请问那位喜欢喝粥的贵人在哪里”
  一姑娘登时笑出声来,“这个小丫头倒是可笑,谁人来柳音阁喝粥?寡淡无味的东西,谁人会稀罕?”
  黄俞心想:许是我打开方式有问题,既然问不到那人究竟在何处,那便打道回府吧。
  黄俞正向离开柳音阁,却听得身后一声,“姑娘哪,听人说,你是来熬粥的?”
  只见那人已近耄耋之年,两鬓尽是斑白,脸上的皱纹沟痕错乱,杵着个拐杖蹒跚走来。
  “是的,老人家。”
  “那你先随我来,过了老夫这一关,你才能为我家主人熬粥。”
  老人领黄俞进入柳音阁大堂后,一直向左拐,穿过一通道后,便看见“逸仙居”的招牌。
  逸仙居中布满琉璃灯盏、挂满晶莹剔透的珠宝珍玉,无不透漏出此处的矜贵。逸仙居四周由清澈水池环抱,水池上放有小盆景。门帘上的珠子,篷布上繁复的门额①,在灯火下闪烁发光,好一副绚烂之色。
  这逸仙居是楼中楼、阁中阁。若说柳音阁是汴州城中很红火的秦楼楚馆,那眼前的逸仙居就是汴州用财富堆砌的阁楼。
  老人引黄俞来到五楼,也就是逸仙居的最高层。
  俯身望去,便看见汴京楼宇连绵。若不是为了招致外界太多目光,再修上几层楼,顶楼之人便可将汴京城中的景色尽收眼底。
  “许是主子给的赏钱足够,早些天,竟还有人丝毫不懂如何煮粥,就盛上一碗粥。内生外熟,非烂即焦,着实刺眼。”老人的嘴唇微微翕动,“我家主子胃弱,一旦吃多,就难以消化。近日又因犯眼疾,食欲每况愈下,每天吃食也只能吃上一小口。长此以往,也不知主子能挨得过几时?”
  黄俞问道,“你家主子平日都吃些什么?”
  “不过是三餐粥饭。”
  “我是问贵公子吃的具体食材。”
  老人笑道,“主子不想咀嚼,故而食粟米和糯米。”
  黄俞摆首道,“粟米味咸,性微寒,熟者滞气。”粟米也就是小米了,这人竟懒到如此地步,竟不想咀嚼,他连吃饭都没有乐趣了吗?
  “还有糯米,虽然味甘性温,但多食易壅阻经脉之气。”
  “那你倒是说说,我家主人应该吃什么好?”
  “既然贵公子身体抱恙,这段日子应少荤腥,有油腻,多喝些饭粥。其实他只要正常饮食就好,食物应吃杂一些。他若是碰上好吃的,自然能多吃几口。”
  老人听后哈哈大笑,“往日里来的那些个厨娘啊,都在想着法儿煮糯米粥,可你倒好,直接将主子的喜好全盘否定。”
  黄俞正色道,“五谷杂粮,时令蔬菜,皆应入口。”
  “罢了,你做个吃食吧,我给主子端过去。一个时辰后,我便给你回复,是否留下你。”
  黄俞望了一眼天色,已是不早,一个时辰过后,天怕是要全黑了。阿娘还在潘楼酒店等我,若是阿娘吃吃看不到我,定会心急如焚。况且,我明日就要经营店铺了,刚开张的日子总不能不赚钱吧?至少得做个小吃食,挣几个钱,讨个头彩。
  “今日天色已晚,我阿娘还在等我,我得回去了。明日,我带上吃食过来,可好?”
  老人微笑道,“这事儿倒也不用心急。我家主人要求甚多,今日你过了我这一关,但他那一关,几乎是万里挑一。你做上八九种吃食,他都不一定能瞧得上眼。”
  “那好,我明日再来。”
  老人见黄俞走后,忍不住叹息道,“唉!这又能强迫得了他让他必须进食?身体本就不好,饭量还如此小。万一他真的饿死汴京城,这责任我可怎么担待得起?”
  老人身边的小丫鬟听后,笑出声来,“既然有吃的,普天之下,又有何人会将自己饿死?您老这不是说笑了吗?”
  “我活了这么多年,也是头一次遇到这样的人。他那身形,怕是风一吹,都能把他吹跑。”
  “我活了十多年,也是头一次见有人在这种地方招厨娘的。”
  老人忍俊不禁,“这就是你见识浅薄了,大户人家挑厨娘,不都得样貌品性厨艺样样俱佳的么?”
  小丫鬟附和道,“这倒也是,在汴京城中,小厨娘在大户人家能挣不少银两哩!”
  **
  天刚蒙蒙亮,在白雪皑皑中,黄俞嗅到腊梅的暗香。她一时心血来潮,寻香而去。
  从竹篱木屋走出,黄俞一路向南。溪流已成冰面,仍旧清澈见底,可见其中鹅黄的卵石。寒冬腊月,万木枯荣。若是在春夏之时,用网笼一捞,就可以捞上不少鱼虾。
  两岸的梅花开得正盛,风声萧瑟,红梅花瓣纷纷随风落下。
  黄俞扯下一块白布,向空中一扑,无数花瓣被笼罩在白布中。此时的红梅开得正艳,雪压红梅,枝条凝成一串雪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
  “今天新店开张,我卖梅花糕!”
  “可惜,芋头在春季才有。所幸,现在有番薯。”说罢,黄俞在自家院子里挖出几大块番薯。
  梅花是天然的,番薯在自家种的,成本极少。
  黄俞早早来到小店,又将小店内外都擦了个干净。
  一切收拾完毕后,黄俞将白布中的梅花拿臼子捣烂,用少量砂糖和蜜腌渍上。因番薯本就带甜,故而加糖不能太多,太多则太腻。番薯被捣烂后,加入梅花泥混合,作为梅花糕的馅儿。二者混匀后就开始和面。
  黄俞用面粉揉成光滑的面团,油酥手捏成团。一段时间后,分成若干等份,每个都搓成小圆团。
  她将油酥包在油皮里面,虎口向上缩紧。待面发好后,开始擀面,擀成椭圆状后,卷成圆筒状。她的手按在圆筒面团中间,将其整理成圆形,擀成中间略厚于四周的薄层圆饼状。
  在面团中加入刚准备好的馅儿,将面团收口。因为番薯是紫薯,馅儿呈紫色。
  将做好的圆形薄面饼等距切成五等份,圆心处留白。切好后,黄俞用两指沿着切好的方向内捏,将其做成花瓣的形状,再用竹签子完善花瓣形状的细节。
  刷一层金黄的蛋黄液后,黄俞随手撒上些许白芝麻调色。
  黄俞将做好的梅花糕放在生火烘烤铜夹子,看火候出炉。
  几分钟后,黄俞将热气腾腾的梅花糕盛好,放在一个个小食盒里。
  清晨,街上路过小店的人并不多。
  眼见金黄灿灿又小巧玲珑的糕点,却有不少人忍不住驻足问道,“小娘子,这是什么小糕点?看这模样,像朵花儿一样。”
  黄俞含笑道,“这是梅花糕,寒冬腊梅,客官可要尝一尝?”
  “看这模样,即使买了不吃,也是值得的。小娘子,给我装几个。”
  黄俞递给他一盒,每个食盒里装有四枚梅花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