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番外完结-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熙心里头不是个滋味。
“提什么建议?你也大了,该成熟一些去做事了。”
康熙在胤礽的上奏写了几个字,压在御案最底下:“朕让你去礼部,是为了让你好好磨性子,你倒是好,将人仪制清吏司的一半官员给弄去建立文部,累得朕还得另外提拔人进礼部。”
通过科举考上进士出身的文官会先去翰林院任职,结果因为胤礽的动作,把翰林院也给掏了一半的人。
胤礽顿觉冤枉:“这不是汗阿玛调动人去文部的吗?儿臣一句话都未说!就连让薩海大人去文部,那也是汗阿玛调的。”
康熙瞥了他一眼:“文部初创,人手只能从原先负责此类事务的仪制清吏司出。”
任何一部门初创立,其中的规章制度要形成,要做到能够完善职能,分工明确去运行都需要有人去制定,薩海从侍郎升任为文部尚书,吴努春又总是犯错,工作硬生生将沙澄这位恪守礼仪、脾性温润的老人逼成了“喷火小老头”,不止一次上奏问康熙要人。
胤礽还想以自己年纪小为由来躲懒,康熙却道:“沙澄上奏问朕要右侍郎,朕想,既然保成跟薩海学了许久,又去过了国子监,热衷于此事,不如这右侍郎的职责暂时就由你来代劳。”
胤礽:???
“等等,汗阿玛,儿臣不是,儿臣没有要干活!”
“今日不必随朕批奏折了,去吧,找沙澄点卯去,沙澄正愁缺人,朕看你才思敏捷,天分过人,精力也挺旺盛,想来可以在鄂哈回京前暂时代任此事。”
不收一收胤礽的性子,他就不知道自己折腾一出会带来多么大的摊子,礼部因将要开设新科招揽数术人才之事增添了许多政务,是该让他去见一见,亲自体会一下什么叫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康熙揉了揉眉心,待胤礽走后,又拿出了他那份建议成立“商部”的奏折,喃喃道:“工商管理,既要管工,又要管商,年纪挺小,胃口倒是不小。”
帝王愁极了,这才几天,保成就已经将礼部给霍霍了,这会儿还想要将手伸去户部搅合一通。
康熙:与其放着保成继续去祸害其他部院,不如就将他给放在礼部,让他跟着沙澄好好磨一磨跳脱的脾性,如此也能将影响只限于礼部内……大概?
至于成立“商部”一事,恐怕要等殿试以后才能再论此事。
沙澄下朝会后便亲自去了一趟国子监,与王士禛会面,令此后国子监与礼部之间的上报与下达皆直接与礼部尚书本人接应。
至于办事能力不佳的吴努春,沙澄不放心用他,只能自己再劳碌几日,等着新调任的右侍郎鄂哈来代替薩海。
沙澄一路从国子监赶回,在自己处理公务的地方捡到了垂头丧气坐在桌案边等他的小太子,他一瞧见胤礽,心头猛地漏跳了两拍,直觉将有大麻烦!
胤礽一瞧沙澄回来,那眼神就像见到了亲人似的,精神气儿都起来了,还起身来迎接沙澄,笑容满面地说道:“沙大人,汗阿玛让孤来跟着您做事,暂代右侍郎职务直到鄂哈回京。”
沙澄低头看看才到自己胸口高的小太子,一个头两个大。
他上奏恳请皇上增派人手,皇上却让他带孩子?!
作者有话要说: 沙澄:皇上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胤禛:天天被白嫖,太子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沙澄:……
胤秅:……
第141章
薩海之前负责的工作,主要在于书籍、刊物的管理,以及对于国子监的管理,并且包含了部分张罗科举事宜。
全国各地的考生进京,礼部要负责接收他们的名册,与各地交上来的名字对应,给与类似于“准考证”的木牌,并且联络皇上指定的考官,联络出卷人,进行绝对的考题保密,将考题锁起来等待正式考试的那一日到来。
考场的布置也归薩海负责范围,要与户部进行交接得到财务拨款,要安排底下人去清理考场,联络好禁军在科举当天维持好京城秩序。
科举进行后,考完的卷面回收上来,誉抄、转交予批卷人阅卷也经过礼部之手。
可以说,今年年初薩海负责的主要任务就是三月的会试了,这会儿康熙把薩海调任去成立新的文部,那么这些任务就全部留下来成了沙澄的负担。
吴努春办事能力不行,排挤同僚的能力却是一流,沙澄想要下手去越过吴努春提拔他属下的人,这人还自己凑上来说“于礼不合”。
这会儿胤礽再来横插一杠,沙澄脸色当然很好看,头一次在胤礽面前没有崩住自己温和的形象。
【沙大人心态崩啦!他竟然瞧不起大朋友,是时候让沙大人见识一下大朋友的办事能力了!】小美在这边怂恿胤礽出风头,胤礽却不想去做勤勤恳恳干活的毛驴,他辛辛苦苦为汗阿玛分忧至今是为了啥呀?怎么到头来沦落到要给人研磨呢?与他预想中的出出主意就有汗阿玛差遣人去做的美好生活完全不一样!
胤礽假装没看到沙澄变脸,乖乖地表示:“沙大人,孤自知能力有限,在此之前只是看过,却从未接触过庶务,所以带了一些办事能力不错的人来,大人若是不信,不妨指派给孤一些简单的活儿,看看能不能顺利做成。”
沙澄神色稍缓,瞥了一眼胤礽带过来的人。
一个膀大腰圆的老妇人,想来是太子殿下的嬷嬷。
还有一位身体健壮却没有胡须的人,想来是太子身边的太监,而小豆丁曹珍已经被沙澄给忽视了。
最后一位,则是銮仪卫指挥使心裕!
当朝权臣索额图的弟弟,皇上手中用来私底下联络朝臣的使者。
沙澄眉头放松了些,又见小太子谦虚又守礼,终是点了点头。
“还请,殿下随臣来。”
他转过身,将胤礽带到了薩海原先办公的地方,只见其上堆积着数本公文,沙澄道:“今年会试皇上将要增开特别科,原先贡院的考场不够用了,新科需要新的地点及排时,以免与其他科时间相冲突。”
所以需要人亲自跑一趟贡院,联络下边的人清理好现场,解决好考场布置问题,毕竟整个科举的过程要考三科,每一科都要考三天呢!
此外,新增添的科目所指定的考官还在出题之中,也需要胤礽派人去与考官接触,将卷领回礼部刊印、封存。
这些本没有什么难度,却难在薩海带走了一半的人,剩余的文官人数不够,指不出人去跑腿了。
沙澄又道:“国子监今年前来参与会试的考生占据了会试一半人数,今年国子监人才辈出,但也不能忽视了正在培养的监生。”
“国子监将举行春日祭礼,这一批监生前来应考,下一批监生又将入学。”
所以还要去与王士禛接触,听取王士禛的汇报,并且要准备国子监的祭祀礼仪。
这祭礼模仿的是汉朝时“太学”中的古礼,春天到了,祭祀上苍,请愿今年风调雨顺,请愿学业有成,平安健康,国子监祭酒还要上台去说一些鼓舞监生的话,意义与动画片中的“开学典礼”差不多,为新的学期拉开序幕。
对于国家最重要的学府,皇上若是要亲自到场说几句话,则更加麻烦,要准备的更多,而今年,也许是因为增开新科的关系,康熙还真准备参加国子监祭礼。
胤礽做事有条有序,他知道沙澄不会放心,一定会反复来看他的进度,于是大大方方地将薩海的办公大门敞开着,一一将薩海余留下来的下属们招揽来,各自清点手中的活。
有的人抽不开身,自己手里有负责范围工作的,则不去动他。
有的人有余力,那就使劲儿地压榨,将工作时间压榨到分分秒秒。
剩余的则需要胤礽自己派人去做,玉柱是太监,不适合去与王士禛见面,胤礽便差遣他跑了一趟贡院,负责盯着新科考试的考场设置一事。心裕曾经为康熙跑腿,积累下来了丰富的经验,在朝臣之间混个脸熟,属于人们都知道的明面儿銮仪卫,于是胤礽将他派去与王士禛接触,先听取王士禛汇报新来监生的情况。
胤礽自己则拉着曹珍,将礼部的藏书藏卷给翻了个遍,整理出往年举办祭礼时候的记录,特意对照了前几年康熙前往国子监时的人数记载,从随行官员数目,到负责安全的禁卫军数量,再到其中的礼仪规范皆参考前几年的例子。
胤礽负责查阅人数分配及用财耗度,曹珍负责查阅礼仪规范,这些记录分别分散于随行官员名册、账本、废弃礼部奏本等等各种文书之中,尤其整个祭祀礼仪,宫中并未明确记载其过程,只倒是一切都随“礼记”,礼记之中记载模糊,且因为礼记是汉朝留下的书籍,有些内容记载并不适用于如今的大清。
想要整合出这些信息可不容易,阅读量之大,犹如大海捞针,胤礽与曹珍阅读再快,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将那么庞杂的文书给翻阅完,这个时候就需要小美来为胤礽“作弊”啦!
系统辅助扫描,告诉胤礽关键字在哪里,再由他们两个人来翻,最终在天黑之前,将祭礼的章程详细地归纳总结了出来。
沙澄自己手中的活儿多得忙得脚不沾地,又给吴努春的办事效率而气的七窍生烟,待他忙完手中之事,顿时想起了太子还在薩海的办事书案上,忙匆匆赶了过来。
还未到那间屋子门口,只听曹珍用清脆的声音在朗读记录下来的章程,详尽之处,连祭祀细节都归纳到位了。
沙澄惊讶极了,忙走了进去,之间太子的书案前堆满了各式宗卷与书册,而曹珍亦另启了一个小桌子,桌前的砚台中还残留有干涸的墨水。
徐嬷嬷什么都干不了,却有一手的大力气,负责为他们搬动文书,一个手就能举起一摞。
礼部的其他文官一个都没有走,皆给太子挽留了下来,美名其曰“加班”。
不久,玉柱回来,为大家将晚上肚子饿的点心都带来了,包子、烧麦、蛋糕、蛋挞、烧烤、果汁、奶茶应有尽有。
不是每一位官员都像沙澄这样任劳任怨留下来做完活再走的,就像是吴努春,一到时间就走人了,哪里还管手中的事儿能不能做完,若是做不完就分摊给下属即可。
在场诸位仪制清吏司的官员们分别给太子指派了各自的任务,平均每一个人都留下来多做了半个时辰的活,活不算累,能令他们乖乖听话的除了太子下令的威严以外,还有一点,那就是利益……
这位是储君,未来的帝王,无人敢怠慢,甚至于还要巴结一番。
半个时辰的额外加班,是胤礽摸索出来压榨仪制清吏司官员的极限,胤礽拿捏地恰到好处,话也说的极漂亮,他不可能给官员们打赏,礼官们也看不上这些,但是让自己毓庆宫中的膳房多做一些只有宫内才有的吃食来给大家垫垫肚子,这倒是可以有的。
小美从小就用各种美食来诱惑胤礽,想要引诱胤礽上当,谁能想到胤礽从小就不重口腹之欲?唯一还算喜欢的糖葫芦,长大后对它的感情也淡了。
他自己不重视,却喜欢拿这些去逗弟弟们,尤其喜欢将自己吃过的美食给三阿哥胤祉吃。
为此,毓庆宫中的膳房大厨们研究出了各种点心,都是胤礽在系统里吃过,又提出来要膳房来做的。
这会儿膳房倒是派上了用处,几位留下来“加班”的礼官皆感到新鲜。
至于涨俸禄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