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冲喜[重生] >

第24章

冲喜[重生]-第24章

小说: 冲喜[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杳允蔽抟饧湮顾裙复纹胀ú杷棵坷罘镝牙春蠖家嗪壬闲矶嗨冢獠啪酰腊餐醵圆杼籼薜美骱Α�
  “我叫人再送些今年的新茶过来。”李凤岐抿了一口茶水,又道:“若荣阳还有什么东西落下了,母亲只管吩咐五更派人去取来就是。”
  老王妃闻言“嗯”了一声,缓缓捻动手中佛珠。
  厅里又静默下来。
  叶云亭发现,这母子二人的话实在是少得惊人。每次见面最后都总会以静默收场。他们似乎也习惯了这样的模式,倒是他这个外人在一旁坐立不安,搜肠刮肚想要想些话来暖场,但他初来乍到,说些什么都似乎不太合适,于是只能也跟着静默着。
  一盏茶之后,李凤岐方才又开了口:“我有些事情想问问母亲。”
  “何事?”老王妃手一顿,转动的佛珠便静止下来。
  李凤岐:“旧事,这里不便说。”
  老王妃默了默,缓缓起身:“去里面吧。”
  李凤岐转动轮椅,紧随其后,经过叶云亭身前时,他在叶云亭手臂上按了按:“我去去便回,有些事……日后再告诉你。”
  叶云亭点头,他倒是没有什么不满。他虽然与李凤岐在一条船上,但实际上也才合作了半个月,若是要紧的事,李凤岐就是不说,他也会主动避嫌。
  有时候知道得越少,才能活得长久。
  *
  李凤岐随老王妃去了后头的小佛堂。
  小佛堂里香火缭绕,佛台上供奉的地藏菩萨左手持宝珠,右手执锡杖,宝相庄严。菩萨像左侧供着老王爷李怀渠的牌位,右侧则供着个空白牌位。
  老王妃点了三炷香祭拜,李凤岐与她并排,也上了三炷香。
  祭拜完,老王妃才缓缓开口,声音在缭绕的烟雾里显得有些虚无:“你想问什么?”
  李凤岐看着供奉的牌位,闭了闭眼,说:“我的身世。”
  他的目光落在那个空白牌位上,从他记事起,他就见那空白的牌位被供奉在此处。没有姓名,没有生辰八字,空空如也。
  他曾猜测过,这牌位可能是他那个双胎兄弟的,只是他怕母亲伤心一直不敢开口问。如今却不得不开口了。
  老王妃闻言眼底起了些许波澜,片刻之后,又平复下来,她在蒲团上跪下来,声音沉静道:“我不知道你从何处听到了什么闲言碎语,但你确是我与怀渠的亲生孩子。你若不信,可去寻当年的稳婆,医官一一查证。”
  李凤岐攥紧了拳,声线低沉,洪水般情绪生生被他压住住,化作一声平静的询问:“那这个空白的牌位又是怎么回事?”
  “这是你弟弟。”老王妃拨着佛珠:“当年我生产之时,才发现怀得是双胎。你出生之后,你弟弟却因为在腹中憋了太久,甫一出世,就断了气。”她手中佛珠拨得越来越快:“因为是双胎,又有一个死胎,不吉利,便没有对外宣扬。”
  李凤岐本想继续问,那为何牌位之上不刻字?
  然而见她肩膀颤动,瘦削身体摇摇欲坠,却不忍心再追问。
  他闭了闭眼,看向佛台上供奉的牌位,涩声道:“我明白了。”
  老王妃没有回头,只低声道:“这些年我一直过不去这个坎,每每看见你,便会想起你死去的弟弟。我知道我没能到尽母亲的职责,你怨我也好,恨我也罢,都是我该受得。”
  “母亲……待我很好。”李凤岐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的平安符,涩声反驳:“儿子不曾有怨怪。”
  他想起很小的时候,每每他跟母亲撒娇,母亲总是神色淡淡的教训他男儿不可娇弱。他偶尔也会羡慕别人的母亲待孩子温柔亲昵,可后来他生了一场大病,父亲不在府中,是母亲衣不解带夜不安寝地照料他。等父亲回来,他的病好了,母亲却倒下了。
  后来父亲曾同私底下他说,母亲性子淡,许多事不习惯说出口,但她并非不关心你。
  从那以后,李凤岐便渐渐接受了自己的母亲同别人不一样的事实。
  他有诸多疑惑,却从来没有怨怪她的冷淡。
  老王妃捻弄佛珠的手指顿了顿,改为双掌合十:“旁人的话不必放在心里,你只记住,你永远是你父亲最骄傲的孩子。”
  “我知道了,”知晓再问也不会有其他结果,李凤岐不再坚持。他又看了看佛台之上的两个牌位,双手合十拜了三拜,方才离开。
  待他走了,老王妃绷直的脊背才弯下来。她踉跄着起身走到佛台前,手指轻柔拂过牌位上头的“李怀渠”三字,低不可闻道:“怀渠,我尽力了……”
  *
  李凤岐进去了不过片刻,便出来了。
  叶云亭听见木轮碾过地面的动静,起身迎上前,却见他脸色沉重,便没有出声,随他一同回了正院。
  路上李凤岐一言不发,他不知道他问得旧事是什么,又是否有了答案。但看神情也知道必定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他便沏了一壶茶放在他手边,放轻脚步准备退出去,让他独自静静。
  走到门边,却听身后的人道:“大公子若是无事,便陪我坐一会儿吧。”
  叶云亭身影一顿,便停了下来。转身回去在他对面坐下,挽袖给他斟了一杯热茶。
  袅袅水气里,他听见李凤岐说:“我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含章。”
  叶云亭不明白他怎么忽然提起这个,但还是颔首道:“昨日我听老王妃唤过,是王爷的字?”
  李凤岐摇头:“是另一个名。”
  凤岐是父亲取得名,含章却是母亲所取。
  父亲叫他“凤岐”,母亲却总爱叫他“含章”。他打小便习惯了两个名字,旁的人不清楚,也只以为“含章”是他的字,他也从未与人解释过。
  “你觉得,什么样的情形,一个母亲才会把原本给另一个孩子的名字……给了他的兄弟?”
  他说得有些绕,叶云亭理了理才听明白,可他并没有听说永安王还有兄弟姐妹。
  “也许是为了怀念?”他其实想问那个兄弟是不是已经不在世了,但又觉得太过唐突,便换了个委婉的说法。
  李凤岐摇摇头:“若是这样,那个没有名字的兄弟岂不是太可怜?若是母亲很爱这个孩子,怎么会忍心如此。”
  人死了,却连名字都不能留下一个,甚至连牌位上都不能刻上名字,对一个母亲来说。该有多煎熬?
  叶云亭隐隐心惊,但还是如实道:“也可能是那个死去的孩子,不能有名字。”
  李凤岐端着茶杯的手一紧,随后便笑起来,眼底涩然一片:“你说得对。”
  牌位上不能刻名字,是因为不能有名字。
  老王妃生了一对双胎,还有一个胎死腹中,不吉利,所以按习俗,死去的胎儿不能下葬,不能刻牌位。即便是早就已经取好的名字,也不能用,只能给了另一个活着的孩子。唯有这样,才能证明这个死去的孩子,曾经来过。
  李凤岐垂着眸,几乎已经确定了韩蝉说得是真的。
  那日韩蝉来寻他,说他并不是老王爷的亲生孩子,他的亲生父母乃是被李踪的父亲、显宗皇帝李干所害。正巧当时老王妃身怀六甲即将临盆,老王爷便收留了刚出生的他,将他充作了自己的亲子养大。他虽没拿出实质证据,却列举出了诸多疑点,让他去找老王妃求证便可知真假。
  韩蝉当时对他说:“李干得位不正,李踪步他后尘。这北昭江山早已经如大船腐朽将沉,王爷若是愿与我合作,以你我之力,改朝换代易如反掌。事成之后,我便将你的身世原原本本告诉你,届时你当皇帝,我做宰相。”
  韩蝉所说的疑点,与李凤岐的一些猜测恰巧合上了。当时他虽然半信半疑,却因为李踪的缘故,拒绝了他的提议。
  李踪是他自小护到大的弟弟,他绝不可能为了韩蝉一番话以及虚无缥缈的身世与仇恨,便背叛李踪。
  韩蝉当时拂袖而去,只说他必会后悔今日选择。
  后来,便是他遭人暗算中毒,而李踪趁他筋脉被毒药所毁无法动弹,将他囚于王府内折辱等死。
  韩蝉走得每一步棋,都在逼迫他放弃李踪。同时也是在提醒他,他的身世另有隐情。
  李凤岐曾经一直想不通,李踪在位三年,期间一点忌惮他的苗头都没有表露出来。他不信李踪的伪装能瞒得过他。现在李踪忽然对他动手,他中毒势弱是一个缘由,但更有可能的是,韩蝉同他说了些什么。而能挑拨李踪立刻对他动手的事情,很有可能与他身世相关。
  他低垂着眼眸,回忆着已知的线索。
  老王爷与老王妃都不是墨守成规之人,假设他真的有个双胎兄弟出生后便夭折,以他们的性格,绝不会因为“不吉利”这样的荒唐理由,便将孩子烧了骨灰弃于荒野。况且就是退一万步说,他们若是真做了这样的事,以王府的权势,这样的腌臜事绝不会泄露一丝一毫,更不可能在十余年后被尚且年幼的他从旁处打听到。
  那他们如此做得原因只剩一个,那便是要掩人耳目。
  根本没有什么双胎,他也不是老王妃的亲生孩子,为了隐藏他的身份,他们不得不演这么一场戏,叫所有人都相信,老王妃曾经是真的生了一对双胎,其中一个不幸早夭。
  所以老王妃将早就取好的“含章”给了他,所以老王妃一日日对着没有刻字的牌位诵经。
  这是一个母亲最后的怀念,或者说忏悔。
  李凤岐沉浸在思绪里,连手中的茶水凉透了也没有察觉。
  叶云亭见他要将凉茶往嘴边送,抬手拦住他,将茶杯拿过来,另换了一杯热茶递过去。
  “其实王爷可以往好的方向想,”他的声音浅浅淡淡,一双乌黑的眼眸通透,似看透了李凤岐未曾说出口的心结:“孩子的名字含着父母的祈愿,若这名字是母亲精心所取,她给了另一个孩子,或许是希望这个孩子能带着这份祈愿,好好地活下去。”
  李凤岐从未听过这样的说法,他愣了良久,脑中却划过幼时种种,许久之后,方才将茶水一饮而尽,神色有些许释怀。
  “大公子看得比我通透。”
  他想起了老王妃最后说得那句话。
  她说:“你永远是你父亲最骄傲的孩子。”


第23章 冲喜第23天 不愧是王爷!
  两人喝尽一壶茶; 李凤岐的神色已经完全释怀。
  不论他的亲生父母是谁,中间有何种曲折故事,都已经烟消云散。老王妃不肯告诉他真相; 许是与他的身世有关,多半是为了保护他。但这些陈年旧事,既然已经被韩蝉翻了出来; 就总有一天会重见天日。
  老王妃不说,他就自己去查。
  与其蒙在鼓里; 被别人拿捏在掌心当做筹码,不如自己掌握主动权。
  将这些事情想了个清楚明白,李凤岐真心实意地向叶云亭道谢:“大公子一席话,解了我多年困扰。”
  叶云亭摇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王爷身在山中; 才看不清原貌。”
  “大公子太谦虚。”李凤岐不赞同他的话。母亲的冷淡; 早夭的弟弟; 始终是横亘在他心里的一个结。若是没遇到叶云亭,他可能已经钻了牛角尖,而不是像今日这样想得透彻; 终于释怀。
  不论真实身世如何,老王妃终归是养大他的母亲。
  这一点; 不会变。
  李凤岐玩笑道:“可能司天台弄巧成拙; 大公子当真是与我相辅相成的贵人。”
  叶云亭心想; 便是没有我,上一世你也挣脱困境,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